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大行政决策信息公开 >> 意见征集

    【征求意见稿】关于《金东区工业园区“二次开发”工作实施意见》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为了广泛听取社会公众意见,进一步提高行政规范性文件质量,现将《金东区工业园区“二次开发”工作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全文公布,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公众可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反馈意见:

    1、通过信函的方式将意见寄至:金华市光南路836号金华市金东区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邮编:321015。

    2.通过电子邮件将意见发送至邮箱jdfzbgs@163.com。

    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18年3月25日。

    联系人: 许天英   联系电话:8216587

    金华市人民政府金东区法制办公室

    2018年3月18日    


     金东区工业园区“二次开发”工作实施意见

     

      为加快全区工业转型升级,推进高质量发展,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以及全区“优资源、强平台、促发展”集中攻坚活动的要求,结合本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思路

      围绕全区工业经济“两翻番三提升”的总目标,按照“用好总量,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提高质量”的原则,进一步挖掘工业园区资源潜力,推动园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增强园区综合承载力和竞争力,努力实现空间提升、产业提升、形象提升、效益提升,积极助推现代化都市中心区建设。

      二、工作目标

      计划经过三年(2018年—2020年)努力,力争全区工业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工业用地亩均税收年均增速分别达到20%和15%;新增规上企业50家以上,其中产值亿元以上企业达到70家,初步形成2—3个工业主导产业;盘活园区闲置低效土地2000亩以上;园区形象环境和公共服务配套明显提升,推动工业化城镇化互动发展。

      三、主要任务

      (一)推动空间提升

      按照“逐宗清理、依法依规、分类处置”的原则,重点整治连片10亩以上闲置或亩均税收低于3万元的低效工业用地,努力腾出发展空间,提高土地利用率。

      分类处置盘活。对闲置低效土地,按照“三个一批”要求,推动收回一批、改造一批、转让一批。“收回一批”重点是建立科学的工业用地收回机制,合理设定工业用地补偿价格,运用法律手段加强依法收回和协商收回,对进入市场交易、司法拍卖的土地,政府优先收购;“改造一批”重点是支持企业在符合产业政策,以及满足技术规范和标准的前提下节地挖潜,鼓励企业对原厂区进行全面改造,新建、改扩建多层厂房,扩大生产性用房,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转让一批”重点是对企业无意愿、无能力开发或项目不符合产业政策要求的闲置低效土地,通过合理流转、分割转让等方式依法重新开发利用。积极鼓励利用闲置低效用地建设6个以上小微企业园,新建标准厂房30万平方米以上,为符合产业发展导向和规划要求的小微企业集聚发展提供平台空间。

      强化政策倒逼。经认定为低效闲置用地的园区企业,严格实行差别化土地使用税、差别化电价、差别化水价等政策标准;国地税部门作为纳税评估或税务稽查的重点对象;供电部门不予审批办理工业用电增容等控限电措施;金融办定期通报驻金东区各金融机构,督促银行对企业在贷款融资、企业抵押融资等方面进行限制。通过各种政策手段,促进低效用地转型升级或转让退地。

      规范出租管理。完善工业企业厂房出租管理办法,全面加强园区出租企业整治工作。支持符合产业导向、工商注册和税务登记均在金东、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和良好效益的企业租用闲置厂房,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提高土地使用效能。加强低小散“四无”企业、“六小”行业整治,安监、消防、市场监管、环保等部门联合执法,建立健全常态化巡查控新机制,发现一家、整治一家。

      (二)推动产业提升

      坚持产业能级提升这条主线,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布局,推动“腾笼换鸟”“壮鸟扩笼”,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引进培育新兴产业,努力形成2—3个具有金东特色的主导产业。

      优化产业发展布局。深入分析工业园区的产业特色和功能定位,推进产业项目集聚,加快推动高端制造、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工业领域生产性服务业以及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向工业园区集聚发展。规范产业分类指导,加强产业用地供应分类管理,严禁向淘汰类产业项目供地,严格控制限制类项目用地。江东工业园区全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及相关配套产业,培育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力争实现产值100亿元以上,成为全市的重要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金东工业园着力发展面向制造业的工业设计、技术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以及中高端智能制造业,加快推动传统工业向都市型工业转型。曹宅、岭下、塘雅、澧浦等工业园区依托区位交通优势以及浙中公铁水联运港等平台,积极培育做大现有优势产业,形成自身产业特色。

      大力推进招商引资。通过开展全员招商、产业招商、乡贤招商,着力引进一批大项目、大企业。突出全员招商,认真实施“县市长项目工程”,建立项目库和招商地图,区领导带头谋划盯引重点投资项目,区政府各部门和乡镇(街道)都要明确年度招商任务,实行严格考核。突出产业招商,重点瞄准高端制造、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拓展上下游,形成产业规模优势和配套优势。突出以商引商,以现有骨干优势企业去吸引上下游企业,延伸产业链。突出乡贤招商,依托乡贤协会、各类商会的人脉资源,积极牵线搭桥、促成合作。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加快推进设备制造、金属制品、橡胶塑料等相对占比较高的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支持鼓励企业技术改造,重点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隐形冠军”、省市名牌等骨干企业。积极创造条件,利用剩余土地资源和闲置低效用地,重点帮助现有园区传统优势企业和产业做强做大,推动低效向高效转变。鼓励企业保留工业用地性质不变,利用已有存量土地和原厂房兴办数字经济、研发设计、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

      (三)推动形象提升

      坚持“保基本、保重点、保民生”的原则,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积极开展园区和厂区环境综合整治,有序推进基础配套和公共服务设施提升,逐步改善园区整体形象和功能。

      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将园区环境卫生纳入日常管理范畴,围绕“干净整洁有序”的目标,不定期开展集中整治,做到园区范围内无暴露垃圾、无乱堆乱放、无乱贴乱画、无污水横流。积极开展“美丽厂区”创建,落实企业周边“门前三包”责任,改善厂容厂貌,强化管理措施,创建一批整洁厂区、美丽厂区、优美厂区。

      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有重点、分阶段对园区的给排水、供电、道路、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提升,全面提升园区整体形象。在统筹推进的同时,结合园区实际情况,突出抓好“四个一”的标配,即一个特色入口、一条示范线路、一套标识系统、一批服务配套。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和有关企业在园区完善餐饮、住宿、购物、娱乐、休闲等功能,提升园区综合承载力。优化园区公交线路,适当增加市区至工业园区的公交班次。结合实际情况,配套建设安居房或公租房,解决部分外来职工、企业高管、企业优秀员工住房困难问题。

      (四)推动效益提升

      建立健全工业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工业用地亩均税收排名制度,兼顾基数与增速,按园区实行差别化考核,客观反映“二次开发”实际成效。力争全区工业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工业用地亩均税收年均增速分别达到20%和15%。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区工业园区“二次开发”工作领导小组,由区长任组长,有关副区长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吴谊林兼任办公室主任,潘钢刚兼任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负责统筹推进全区工业园区“二次开发”工作。成立由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专项服务小组,及时协调解决问题,全力支持配合乡镇做好联合执法、空间盘活等工作。各乡镇(街道)要落实主体责任,完善工作机制,全力抓好推进落实。

      (二)加强政策保障。全面梳理汇总工业园区“二次开发”相关政策,研究制定必要的实施细则,保障工作推进。全面推行“标准地+承诺制”改革,严格项目用地准入和土地出让合同管理,加快新项目落地推进。加大政策投入,重点用于土地盘活收回以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提升。

      (三)加强督查考核。区委区政府督查室对各乡镇(街道)、相关部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不定期的督查考核,结果列入年度乡镇(街道)、部门党政目标责任制考核,对工作成效突出的给予一定奖励,对思想重视不够、措施不力、工作不实的予以通报批评。

      附件:工业园区“二次开发”目标及2018年项目推进责任清单


    暂无起草说明。

    2018年3月18日-2018年3月25日,金华市金东区法制办公室在金华市金东区人民政府网站上就《金东区工业园区“二次开发”工作实施意见》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期间,共收到0条公众意见,0条部门单位意见。在此,衷心感谢社会各界对政府工作的大力支持。

    金华市金东区法制办公室

    2018年3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