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专题专栏 >> 2022两会专题 >> 两会快讯
【代表委员议事厅】体现金东更强拉动力——代表委员热议争当都市区共建的推动者
发布日期: 2022- 01- 26 08:59 浏览次数:


高水平、高质量推进都市区共建,是“强区名城”的一道必答题。

时间回到1月11日,金义东市域轨道交通金义段开始免费试乘,市民争相体验。其全长约107公里,进一步拉近金东、义乌、东阳等地的空间距离。

轨道交通的开通运行,不仅给市民带来更多获得感、幸福感,也意味着浙江第四大都市区建设迎来起势,在此过程中,金东有大使命、大机遇、大担当。“勇当都市区高质量发展生力军,朝着‘强区名城’阔步前行!”今年的区政府工作报告,发出铿锵号召。这是作为浙江第五个省级新区、位于都市区核心地带、处在金华市区与义乌连接点的金东义不容辞的责任。金东要发挥好节点、支点的优势,勇当都市区共建的坚决推动者。

轨道开,活力来。新机遇意味着需要以更实的举措、更大的力度去抢抓、去推动。在两会现场,代表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

关键词 抓实城市基础、城市能级、城市经济

轨道交通试乘、金华理工学院开工建设、金东和义乌等地高速收费站加入“高速免费通行圈”……在都市区共建进程中,越来越多的项目和民生事项在金东加速推进,让民生幸福和美好未来“看得见”。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发挥金义东轨道交通外延效益,深度参与‘金义一体化、全域同城化’建设,加强与兄弟县市区的互联互通,在规划对接、产业协同等领域进一步实现合作共赢。”区人大代表洪霞认为,抓实以轨道交通为代表的城市基础提升文章,金东在推动都市区共建中大有可为。

“我建议进一步补齐金义东轨道交通周边换乘基础设施,把周边曹宅、含香、澧浦和金义东轨道交通连接起来。同时,进一步落实轨道枢纽站点周边永久性公交场站用地,让更多人搭上轻轨,融入和感受都市区共建的方方面面,激发社会性流动活力,绽放发展生机。”洪霞说。

区政协委员周诚伟则为发展好“轨道经济”支招。他说,轨道交通周边的旅游景点多,如站点附近的多湖街道四大门村、塘雅镇施塘头村,都可依托轨道翻开新的旅游开发篇章。在商业产业上,轨道连接万达商业综合体、在建紫金湾商业综合体、金义综保区进口商品直购中心,“建议对这些商业综合体实现特色化发展、差别化竞争,实现‘1+1>2’。”周诚伟还建议,依托轨道交通全新的人流、物流集聚模式,在轨道交通站点及沿线,规划布局一批新兴产业、公共服务设施等,助力城市经济、城市能级提升。

关键词 抓住人才核心要素

如何进一步增强金东推动都市区共建的拉动力?

区政协委员王震道出一串数字,近年来,孝顺镇工业企业增加至2000余家,增加就业岗位5万余个,30余个产业新项目落地,吸引近7万人成为“新金东人”。另一方面,在东城产业集聚区内,已有40余万人口。越来越多人口进入城市,新型城市化大幕下,为都市区共建奠定了坚实基础,也提出了“考题”。

“要加快城市更新,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市化。”王震说,东城要建强城市配套,打造未来新城,加快推进一批教育、医疗公共设施落地,围绕“科创+人文”发展组团,以人文软实力赋能城市发展、赋能产业发展迭代跃升,助力城市含金量、软环境、吸引力提升,满足人们的需求,以城引人、以产聚人。

区人大代表许云珍认为,制造业在我区经济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优化技能人才发展环境至关重要。要大力弘扬金东人文精神,提高技能人才地位,构建技能人才科学培养、使用和激励机制,营造金东“爱才重才用才”的浓厚氛围;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引育用结合,打造“金东工匠”名片,为企业发展引入人才“活水”。

“同时,要做好技能人才宣传。开展好‘最美公交司机’‘最美工人’等评选,以技能人才百花齐放促进百业欣欣向荣,助推都市区共建。”许云珍说。

区政协委员王傲雪表示,金东要在青年人才引培上发力,谋划贯穿全年、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的“智汇金东”系列引才活动,继续办好“才聚金义 智汇新区”创业创新大赛,构筑青年人才集聚高地。加强与相关高校合作,开设青年人才技能学堂,继续举办“技能新兵”大赛和青年人才直评活动,点燃青年人才成长引擎。用好现有的金华人才公园人才驿站、浙中(金东)创新城留学人员创业园、浙大网新科技孵化园、龙芯智慧产业园和各高新技术企业等高能级人才创业创新平台,夯实青年人才发展根基。 用足用好“20条人才新政”,加大青年人才尤其是大学生的政策宣传力度,做好服务青年人才“关键小事”,开展“十大优秀创业青年”“青年共富先锋”等先进典型评选,打造最优人才生态。

记者 倪国栋 鲍莉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