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区新闻 >> 新区要闻
  • 信息索引号:

  • 体裁分类:

  • 发布机构:

  • 主题分类:

  • 成文日期:

  • 公开方式:

“非粮化”整治后,农村经济如何破题?

“稻鱼”“稻虾”混养模式打开农户致富新局面

发布时间: 2022-03-11 08:56 信息来源: 今日金东 访问次数: 字体:[ ]

3月10日,孝顺镇车客村一农田里,四周已经围上薄膜,水里种上了大量伊乐藻,这是养殖小龙虾的前期准备。“这周就要把小龙虾苗放进去了,今年一定能有个好收成。”金华市小喇叭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童富良信心满满:今年,他们承包了村上70亩土地,用作“稻鱼”“稻虾”混养,力争提高农田“含金量”。

童富良所承包的土地,是我区“非粮化”整治后重新整合的田地。自去年起,我区在粮食功能区开展“非粮化”整治工作,目前已进入扫尾阶段,如何利用好这些土地,成了政府最挂念的事。“‘非粮化’整治,‘铲’不是重点,怎么‘种’才是。”区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王艳俏说,如果结合高标准农田整治,把土地交给愿意种粮、能种粮的农户,让细碎的土地集中成片,再加以机械化作业,既能保障粮食生产,也能解决农民就业问题。

目前,我区一方面加强政策扶持力度,在种植包括土地流转等方面同步出台相应配套的政策。另一方面,在长效监管上加大力度,利用“金地智管”平台,通过无人机和卫星拍摄,对“非粮化”整治后地块的反弹现象,进行人工和智能化检测,确保整治效果能够持续。

孝顺镇车客村、澧浦镇琐园村、曹宅镇小黄村等村试点先行,通过整合农户零散的农田,统一承包给种粮大户种植的模式,既给普通农户带去收益,也借力土地流转保证了种粮大户能够连片规模种植,提高农田单位面积的效益。

“现在放小龙虾,五六月即可收获售卖,然后种下水稻,同时养殖稻花鱼,农田的利用率可达到最大化。”童富良说,只种水稻收入不高,需要付出的精力又比较多,探索“稻虾轮作”“稻鱼共生”模式,多管齐下,多面开花,既能一田多收,又能保护生态。根据测算,每亩稻田可养殖小龙虾1万至1.5万只,小龙虾成长周期短,不到3个月即可收获,仅小龙虾一项,即可为稻田带来约5万元/亩的效益。

无独有偶。在曹宅镇小黄村,种植户钱洪波也忙着平整农田、开挖鱼沟,做足“稻鱼共生”筹备工作。“前期工作将在5月完工,到时种植水稻和放鲫鱼苗将一起进行,我还计划同时养一批鸭子,既能捉害虫,又能给稻田施肥,一举多得。”钱洪波说。他向小黄村流转了169亩农田,其中100亩用于试验“稻鱼共生”模式,另外的农田维持传统种植不变,也可适当降低试验新模式的风险。

为了对“稻鱼共生”模式有更深理解,钱洪波还专程前往嘉兴等地考察学习,了解相关技术难点。此次开垦稻田,他已提前挖好鱼沟和鱼窝,稻田有水时,鱼儿可以在各个角落自由穿梭,当需要放水晒田的时候,鱼苗可生存在鱼沟和鱼窝中,不受影响。这种混合养殖技术,大大减少化肥、农药的投入,稻谷腐烂后带来的浮游生物能成为鱼虾的食物,鱼虾的排泄物也能成为农田的肥料,既稳定了粮食种植面积,又可提高水稻品质,实现“稻田养鱼、鱼养稻”的良性循环。

钱洪波因为热爱农业才进入这一行,一直心心念念想要“稻鱼共生”。“光种水稻政府有补贴,我也不会亏损,但这不是我追求的。”钱洪波说,虽然政府目前还没有项目扶持经费,但是他心中有梦想,愿意为此投资。前期资金不足,他甚至卖掉了两套房产才周转过来。目前各项工作基本进入正轨,农田平整工作如火如荼,他还筹建了相关销售团队,确保稻米和稻花鱼收获的季节,能迅速进入市场。

“对粮食生产来说,‘稻鱼共生’‘稻虾轮作’模式是新型的生产模式。因为粮食生产相对其他经济作物,效益较低,‘稻鱼’‘稻虾’混养,可以在保证主粮生产的前提下,有效提高种植户的效益,确保粮食能够稳定生产。”王艳俏说,随着农业生产方式和市场需求的改变,改造传统农业,走生态种养之路,以绿色发展的方式来生产农产品,是当前及未来农业生产的趋势。

(记者 戴翠雯)


扫一扫手机查看当前页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