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组织机构 >> 政府部门 >> 区统计局 >> 统计信息 >> 统计分析和解读
  • 信息索引号:

    11330703595751785M/2023-135470

  • 审核程序:

    单位审核公开

  • 发布机构:

    区统计局

  • 发文字号:

  • 发布日期:

    2023-01-31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2023年第1期统计视窗

发布时间: 2023-01-31 16:52 信息来源: 区统计局 访问次数: 字体:[ ]

目  录


一、2022年金义新区(金东区)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及2023年经济展望

二、2022年金义新区(金东区)规上工业经济运行分析

三、2022年金义新区(金东区)固定资产投资运行情况分析

四、2022年金义新区(金东区)批零住餐运行情况分析

五、2022年金义新区(金东区)规上服务业运行情况分析

六、2022年金义新区(金东区)建筑业运行情况分析

七、2022年金义新区(金东区)农业经济形势分析



2022年金义新区(金东区)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及2023年经济展望


2022年,金义新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市委各项决策部署,面对国内疫情大面积反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加大等制约经济运行的不利因素,积极出台助企纾困和各项接续政策,抓好稳经济举措落实,锚定“浙中增长极、未来新中心”战略,全区经济总体保持恢复态势,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一、全年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2022年金义新区实现GDP总额 300.2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0.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4.36亿元,增长1.9%;第二产业增加值134.06亿元,下降3.0%,其中工业增加值104.95亿元,下降4.3%;第三产业增加值151.85 亿元,增长4.0%。三次产业比重为4.8:44.6:50.6,第三产业较2021年提高0.5个百分点。

(一)农业生产总体平稳,特色产业助推逐季回升

2022年,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26.90亿元,增长2.1%,增幅比2021年提高4.7个百分点,农业经济运行总体呈逐季回升态势。一季度,全区农林牧渔业产值下降3.6%;二季度,生猪出栏和鹌鹑蛋产量大幅度增长,农业经济止跌回稳,农林牧渔业产值增长0.04%;三季度,卉苗木销售在迎亚运省运风貌提升改造带动下,实现高增长,助推农林牧渔业产值增长4.8%;四季度,秋粮大幅增长,盆景园艺、鹌鹑蛋等金东特色产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农林牧渔业产值增长5.3%。

(二)工业生产有所趋缓,新动能继续保持成长

2022年,在国内疫情反弹、工业生产循环受到冲击,世界经济收缩放缓、出口下滑拖累、经营困难增多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影响下,1-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8.8%。但从全年看,工业生产虽呈放缓态势,总体还是趋于稳定,在各项助力实体经济发展政策的作用下,12月月度增加值环比实现正增长3.2%。全年规上工业经济运行特点:

一是从总体看,工业生产增长面保持稳定。1-12月,全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80.70亿元,同比下降5.2%,近5成企业产值全年保持正增长,在卓远、白马、华丰、同方等重点龙头企业产值大幅下滑的情况下,担当着全区工业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的主力军,累计产值同比增长35.0%,拉动全区产值增长11.2个百分点。二是从结构看,转型升级有成效。尽管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调整,脱钩断链压力加大,但我区在创新发展方面继续加强,工业制造业升级发展步伐有所加快。1-12月,全区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同比增长7.8%,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3.5%,比去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83.1%,医药制造业增长28.3%,石墨及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29.2%,计算机整机制造业增长11.8%。工业新动能增势较好。1-12月,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5.6%,其中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业增长3.2倍,电子信息机电制造业增长1.1倍,电力电子元器件制造业增长12.6%。三是从前景看,工业发展后劲有所增强。1-12月,全区产值超亿元以上企业86家,累计实现产值233.64亿元,占全区规上产值比重61.4%,同比增长0.5%,快于全区产值增速5.7个百分点,其中超10亿元企业3家。在全球能源利用加快转型的背景下,我区积极推进绿色能源产品市场培育,效果显现。1-12月,100亿级新能源项目纽顿开工建设;格普光伏成功晋级10亿元以上产值名单;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产业同比增长3.5倍,拉动全区产值增长3.7个百分点。

(三)固定资产投资继续扩大,制造业投资较快增长

2022年,全区加大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高效发挥有效投资重要项目协调机制作用,用足用好专项债和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稳投资政策持续发力,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总体平稳增长。1-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4.8%。一是制造业投资稳步提升。近年来,全区加强制造业补链强链,积极推进新能源、智能家居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有力支撑制造业投资增长。1-12月份,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2.9%,快于全部投资8.1个百分点。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加大设备更新改造,也带动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12月份,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6.5%,快于全部投资增速1.7个百分点。二是基础设施投资加快推进。地方专项债发行使用加快,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资金有效投放,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基础设施投资较快增长。1-12月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7%,快于全部投资增速32.2个百分点。其中交通投资增长104.1%,生态环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设施投资业增长99.6%,增幅连续居全市前列。三是高新技术产业投资较快增长。经济转型升级持续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向好,相关投资不断壮大。1-12月份,高新技术产业制造业投资增长37.7%,快于全部投资22.9个百分点。其中,汽车制造业、医药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284.5%、181.5%和82.1%。但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则同比下降28.6%,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研发设计服务业等需加大投资力度。

(四)消费品市场继续恢复,新型消费增势良好

2022年,随着“浙里消费”、“第三届和美金东购物节”等多项促消费政策的刺激,全区消费活力进一步释放,消费市场稳步复苏,但居民消费意愿在下降,不敢消费、不便消费等问题仍较突出,1-12月,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6.54亿元,同比仍下降1.1%,降幅逐季收窄。其中限上住宿业恢复较慢,因疫情影响导致酒店订单减少或取消,会议及商务活动受到限制,客流量减少等因素,营业额同比下降6.5%;限上餐饮业在新开业的金华大饭店、万豪大酒店营业额高增长带动下,同比增长52.2%。社零总额稳步复苏主要得益于:一是新型网络消费业态持续发力。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居民消费方式趋向便利化、绿色化、智能化,叠加“双11”“双12”活动效应,线上消费规模显著扩大。1-12月,全区限额以上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25.38亿元,同比增长14.9%,高于全区限上社零增速15.6个百分点,拉动全区限上社零增长2.5个百分点。二是新能源汽车持续高增长。新能源汽车在购置税免征延续、产能增加、新产品供给增加、购车补贴刺激等多重因素推动下,持续爆发式增长。1-12月,全区限上汽车类商品实现零售额71.31亿元,同比下降0.3%,降幅较上月收窄2.7个百分点。其中限上新能源汽车类商品实现零售额同比增长202.6%,拉动全区限上社零增长6.7个百分点。三是日常生活保障类商品稳定增长。1-12月,全区限上粮油食品类实现零售额19.21亿元,同比增长11.8%,拉动全区限上社零增长1.5个百分点;日用品类实现零售额5.63亿元,同比增长22.0%,拉动全区限上社零增长0.8个百分点。

(五)服务业发展保持平稳,新兴产业较快增长

2022年,全区服务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势不减、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活力充盈等积极因素不断聚集,但需关注文体娱行业恢复放缓、交通物流业承压明显等问题。1-12月,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8%,全年总体保持恢复向好态势。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受疫情反复影响,增长8.3%。得益于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增长,在天鸽智创园招引的智客灵鑫宝互联网服务公司业绩大幅增长的带动下,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564.7%,规模实现快速壮大。产业技术创新加快,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增长19.1%,增速连续居全市前列。多数工业企业生产恢复较好,带动商务服务业增长4.2%,其中安全保护服务业同比增长11.0%。

(六)货物进出口平稳,枢纽贸易增长迅猛

1-11月,全区实现进出口总额445.51亿元,同比增长14.4%,其中出口163.51亿元,同比下降5.2%,出口降幅明显收窄;进口282.01亿元,同比增长29.9%。2022年,继续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中欧“义新欧”班列金东平台开行700列,同比增长10.2%;2022年,金义综保公司平台优惠政策继续显成效,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97.11亿美元,同比增长38.4%,一线进口总额46.12亿美元,同比增长32.8%。

(七)聚力共同富裕,农村居民收入快于城镇

2022年,我区聚力共同富裕,加快农民增收步伐,拓宽低收入农户增收渠道,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6752元,比上年增长3.3%,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118元,增长2.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836元,增长5.6%。城乡收入比进一步缩小。

二、经济运行中面临的压力和挑战

当前及今后较长一段时间,仍将面临国际形势复杂严峻,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依旧,经济恢复基础不牢固等诸多不确定不稳定性因素,全区经济增长存在制约,需要我们清醒地分析研判,拿出切实有效的举措,确保全区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一)工业经济加快恢复仍面临诸多挑战。近年来,我区工业经济总量偏低,企业规模偏小,龙头产业不突出,行业集聚度不够,亩均效益偏低等因素,进一步制约着我区工业经济做强做大。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情况看,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工业企业发展质量不高,与兄弟县市差距明显。2022年金义新区规上工业企业户均增加值为1457万元,低于全市平均水平648万元,列全市第9位,仅高于浦江,低于兰溪1429万元,低于东阳1194万元,低于开发区2486万元。从企业情况分析看,我区产值规模较大的部分重点企业增加值偏低,主要原因是企业生产以代加工为主,产品附加值较低,企业的盈利能力弱所致。二是产业集聚度不强,企业“单打独斗”抗风险能力弱。2022年,以华丰、卓远、同方等为龙头的企业受全球经济萎缩、需求不足,订单转移等因素影响,生产锐减,这些大企业产值的大幅下滑,直接导致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连续处于负增长区间。1-12月,大中型企业增加值同比下降达20%,降幅高出全区平均水平11.2个百分点,下拉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5个百分点。三是海外需求进一步收缩,出口企业经营困难加剧。受终端产品需求收缩、同期基数较高以及海外订单持续减少等因素影响,12月,我区规上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同比下降28.0%,降幅比11月还扩大3.2个百分点,已连续5个月呈回落走低态势。有外贸出口的规上工业企业中,出口交货值下降面达到50.6%,其中,受消费预期不足、订单转移等多重因素影响,电动工具生产企业累计出口交货值下降达30%,金属工具制品业企业累计出口交货值下降达22%,这两大重点支柱行业的大幅下滑,影响全区工业经济的恢复力度。

(二)市场消费恢复回补动力仍显不足。一是零售业结构不均衡致使复苏进程放缓。从2022年零售业消费结构看,汽车零售占比57%、粮油食品类占比15%、服装鞋帽类占比13%,除粮油食品类保持稳定增长外,汽车零售在居民收入降低、消费意愿下降以及汽车市场相对饱和等因素影响下,零售额仍呈低速放缓态势;在阿迪达斯、耐克受“新疆棉”事件余波、国潮品牌崛起冲击以及国内疫情反复影响下,以胜道体育用品为主导的服装鞋帽类全年零售额仍同比下降12.7%。二是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面临较大生存压力。在需求疲弱、成本高企、疫情扰动的影响下,中小微企业成为关店倒闭潮的重灾区。从限上贸易小微企业调查情况看,全区限上小微零售业和餐饮业单位四季度零售额同比下降11.9%,降幅高于全区平均。三是批发业下行压力凸显。2022年,批发业在金义综保区内部分大宗商品交易公司的支撑下,仍保持15%的增长。但从12月看,受下游需求减少、价格下跌、印花税成本上升、疫情等因素影响,钢材、铝锭、铜等金属材料类批发业销售额降幅达到22%,影响全区限上批发业销售额增速7.4个百分点。同时,受宁波、上海等综保区对印花税出台制定的优惠政策的吸引,部分企业业务转移明显,将进一步加大我区批发业稳增长的压力。

(三)投资项目发展动能有待增强。高质量的投资是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量质提升的重要引擎,但从2022年在库项目情况看,部分制造业项目投资完成率低,现代新兴服务业产业投资项目偏少等,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区经济增长后劲。一是制造业项目投资动力不强。受疫情反复、叠加俄乌冲突影响,美国对华遏制升级等宏观形势的不确定性,导致民营企业投资意愿下降。2022年完成制造业投资37.97亿元,占全部投资的比重17.5%。分项目情况看,234个制造业投资项目中,计划总投资10亿元以上仅2个,全年完成投资额2.03亿元,45个亿元以上项目计划总投资225.55亿元,但投资完成率仅21.7%,如力积电子、大众齿轮等完成率低于20%。二是部分生产性服务业投资下滑较大。2022年,信息传输软件业完成投资额同比下降55.7%,只安排了移动信息产业园1个项目,该项目基本完工;租赁商务服务业投资同比下降27%;专业技术服务业没有安排项目,下降100%。三是房地产市场仍然低迷。2022年全区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4.6%,低于全区投资增速10.2个百分点,拉低全区投资增速2.3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1.3%,随着现有房地产在建项目的逐步完工,新开工项目的接续不足,房地产开发投资恢复较快增长仍有压力。

三、2023年经济形势展望

2022年,面对俄乌冲突持续加深、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等复杂严峻的形势和国内外疫情散发多发等多重超预期考验,金义新区经济增长呈“低速放缓”态势,特别是工业经济持续低位,市场消费恢复不及预期等方面将会延续一段时间。为此,2023年一季度全区经济稳增长压力显著,但新的一年,金义新区坚持以“招大引强年”“项目突破年”“品质提升年”作为总抓手,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金义新区将全力打好经济“稳进提质”系列组合拳,加快推进自贸区、综保区、科技城、公铁联运、高能级新区平台的发展,随着全省“8+4”政策的颁布,全区经济和市场信心有望加速恢复,预计2023年全区经济呈“低开稳走”态势。

四、保持全区经济健康平稳运行的工作建议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全球经济发展将面临新的发展环境,在新的形势下,全区上下始终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持续推动经济加快恢复向好,为推进“两个先行”、“打造国际枢纽城、奋进现代都市区”贡献金东力量。

(一)全力以赴抓关键。积极用好省委省政府的“8+4”政策体系这一大红包。围绕工业保运转,聚焦产值超亿元企业开展“一对一”精准服务,强化产业链供应链问题解决和堵点打通,力争稳住工业向好恢复趋势。围绕房产稳销售,用好当前各项房地产政策,用好开发性、政策性银行提供的保交楼专项借款,加大保交楼力度,优化住房信贷政策,支持刚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进一步恢复房地产市场信心,促进房地产市场恢复发展。围绕消费促回补,密切关注全市消费券发放情况,配合市场主体启动系列促消费活动,撬动更大消费体量,促进消费指标全面回升。围绕外贸抢交付,积极组织招商团出海招商和商务洽谈,推动出海招商成果加速转化,全力帮助企业拓市场、抢订单,改善进出口运行态势。

(二)立足自身优服务。全力做好大企业服务,协助企业做好疫情放开后的生产经营安排,加大企业用电、用气等要素保障,打通原材料供应、交通物流等关键环节,保障好企业用工方面需求,确保企业高效运转,夯实大企业全年支撑的作用。关注中小企业经营,推动助企纾困政策进一步落实落细,为企业减负担加活力。引导在金东的金融机构加大普惠性金融支持,化解小规模企业的经营风险,激发中小企业活力,保市场主体规模留增长空间,尽早稳定市场预期和信心。

(三)立足明年强谋划。面对当前增长点不多、动力不强的情况,进一步把握新机遇、培育新主体、抢占新赛道,夯实增长潜力。统筹推进五经普工作,在人员、经费、措施上强化保障的基础上,抓住每个月月度申报入库机会(月后5日截止),加大“准四上”单位比对,尽力做到应入尽入、颗粒归仓,为五经普夯实支撑。把握机遇增市场活力。抢抓政策调整机遇期,研判能够率先打开新局面的行业和企业,制定出台相应政策助力行业企业加速恢复,争分夺秒帮企业抢订单、赶生产、拓市场,力促全区经济早恢复、快恢复。加大项目招引和储备,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高标准谋划一批建设项目、产业项目、科技项目、民生项目。推动在手在谈项目尽快落地,统筹安排好2023年度新增投资计划,推动企业增资扩产。拓展产业新赛道,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营造产业生态、强化产业链强链补链,抓住政策窗口期抢先机,招引大项目好项目,持续做大“3+2+X”创新型产业体系规模,为后续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工业经济承压放缓,生产恢复尚需稳固——2022年金义新区(金东区)规上工业经济运行分析


2022年,国内外环境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有增无减,国际贸易市场新旧问题交织,受疫情形势和国际局势变化等因素影响,金东区规上企业出现订单下滑、生产减缓、需求减少等问题,规上工业经济在一季度实现短暂“开门红”后,逐月回落。全年呈现“高开回落、逐步下行、承压放缓”的态势。

一、工业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

(一)规上工业生产承压放缓,产销衔接更趋合理。2022年,受国内疫情多点爆发、国外市场需求减少等不利影响,全年产值自2017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全区483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380.6亿元,同比下降5.2%。实现增加值70.4亿元,同比下降8.8%,位列全市第7位。分月度看,疫情因素依旧是制约企业生产的主要原因,4月、8月、12月受疫情影响,当月增加值增速出现2位数以上降幅,分别下降16.5%、12.4%、19.6%,导致累计增速快速回落。在需求导向的带动下,企业主动加大清库存力度,减少营运成本,并加强产销精细化管理,使得产销比率保持较高水平。全年实现销售产值376.1亿元,同比下降3.9%,产销率98.8%,较去年提高1.3个百分点。

(二)行业整体低位运行,细分行业表现亮眼。2022年,全区28个行业大类中17个行业增加值增速出现负增长,下降面达60.7%,其中10个行业降幅超过全区平均水平。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降幅位列前三位,降幅分别达到31.8%、31.9%、35.1%。增加值总量排前十的行业中仅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两个行业实现正增长。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主要得益于光伏产业的高速发展,全年实现增加值3.1亿元,同比增长97.6%。在自在园、百姿等重点化妆品企业的拉动下,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实现增加值3.2亿元,同比增长5.5%。

(三)重点企业引领回归,亿元企业变化较大。2022年,全区86家亿元企业完成规上工业产值233.6亿元,同比增长0.6%,高出全区平均水平5.8个百分点,其中12月当月实现产值26.7亿元,同比增长1.5%,高于全区当月增速13.1个百分点。亿元企业自3月份以来重新发挥引领拉动作用。其中2家光伏企业(格普光能和余润铝材)拉动明显,全年实现产值19.1亿元,本年净增15亿元,拉动亿元企业产值增速6.5个百分点。本年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依旧是三家,分别为格普光能、卓远实业、今飞摩轮。其中格普和今飞为本年新增的十亿元企业。本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86家,新增亿元企业12家,但总数依旧较去年减少6家。

(四)企业效益持续改善,成本管控效果明显。一是企业利润回升明显。今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呈现较快贬值态势,利好出口企业,汇兑收益增加改善利润。如卓远实业在营收大幅下滑情况下结汇收益增加,今年利润仍保持增长。全区规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利润总额14.9亿元,同比增长15.6%,高于全市平均23.6个百分点,位列全市第二。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3.8%,较去年提高0.6个百分点。二是营运成本压力明显改善。随着企业智能化改造的持续深化,国际海运物流“一柜难求”的局面得到扭转,大宗商品原材料回落等利好因素下,全区规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成本85.7元,低于全市平均1.6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下降2.1个百分点。银行贷款余额92亿元,较去年减少80亿元,同比下降47.2%。资产负债率62.2%,较去年同期减少0.6个百分点。

二、工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规模效应不足,企业附加值有待提高。一是户均指标处于落后位次。2022年全区户均增加值仅为1457万,较去年回落267万元,低于全市平均值648万。位列全市第9位,仅高于浦江。户均营业收入为0.8亿元,低于全市平均0.4亿元,仅为全省平均(1.99亿元)的40.2%;规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仅15.7万元/人年,低于全市平均2.3万元/人年,位列全市第7位。二是企业附加值偏低。2022年全区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率仅18.6%,低于全市平均1个百分点。部分重点企业以代工为主,产品附加值较低,企业的盈利能力较低,产值增速无法拉动增加值增速,导致全区增加值增速低于产值增速3.6个百分点,呈明显倒挂。

(二)结构优化不足,均衡发展有待加强。一是主导产业不突出。2022年四大传统制造业,食品制造、建筑建材、五金工量具、棉塑制品。分别实现产值7、39、55.6、66亿元。占比最高的棉塑制品仅占全区产值比重的17.3%。而汽车核心零部件及配件、信创产业、智能家居等新兴产业也尚未形成规模,对全区工业经济贡献不明显。二是区域发展不均衡。分乡镇看,乡镇间增速差异较大。全年仅澧浦镇、江东镇、鞋塘办事处规上工业产值保持正增长,分别增长14.4%、9.1%、0.7%。塘雅镇受安圣鑫、同方计算机的基数影响全年产值增速下降25.6%。分产业平台看,产业平台引领带动不均衡,平台产值增速差异较大。江岭高新智造产业平台、自贸区、信创产业平台全年产值分别增长5.9%、-10.3%、-19.2%。

(三)创新驱动不足,转型升级脚步放缓。一是研发投入增速减缓。2022年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13.7亿元,同比增长7.7%,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33个百分点,位列全市第9位。新产品产值率41.9%,较去年同期下降2.4个百分点。二是转型升级步伐放缓。随着前几年新兴产业的高速发展,2022年新兴产业进入了瓶颈期,一方面传统制造业占比回升,2022年十七大传统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70%,较去年提高2.5个百分点。另一方面新兴产业增速有所回落。11大重点新兴产业中,仅4个产业维持正增长,也较去年减少7个。数字经济、战略新兴、高端装备、节能环保制造业分别增长25.6%、7.2%、8.3%、49.9%。其中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和节能环保制造业增速位列全市前三,排名前三的产业数较去年减少4个。

(四)项目储备不足,产出效应较低。一是制造业投资比重偏低,2022年制造业投资占整个投资比重为17.5%,低于全市平均4.5个百分点。从2023年发改重点项目储备情况看,制造业项目仅28个,占比21.5%。二是项目转化率不高。整理2020年以来5000万元以上制造业项目,发现仍有21个项目已竣工但未达规入统,计划总投资64.6亿元,累计完成投资25.4亿元,项目完成率仅为39.3%。如捷孚传动、爱特新能源等超10亿元项目,完成率低且最终未达产。新旧项目接续力不足,不利于全区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壮大。

三、2023年一季度预期及建议

随着疫情管控的优化调整、一揽子提振经济政策持续落地,组团赴海外签单活动持续开展。企业出口需求预期向好,市场活力稳步恢复。2023年工业经济有望回暖,呈“探底反弹,逐步回暖”的态势。但是从对重点亿元企业一季度排摸情况看,2023年一季度受同期基数高位,留金的外来务工人员减少,年后开工时间推后等不利因素影响,导致一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依旧会处于低位运行,降幅较上年四季度会有所收窄。一季度“开门稳、开门红”的压力较大。

(一)服务为上,进一步优化环境。一是关注企业所需,在营商环境、招工、用地用能、政策兑现、疫情防疫等方面做好保障,从而让企业安心生产。二是优化为企服务体制,通过数字化手段搭建政企常态化联系渠道,避免多头无序走访,建立企业问题责任清单和处置晾晒榜,实实在在解决企业之所难和所盼,进一步做好双线“三服务”,梳理企业负面清单,更好的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区。

(二)优化结构,进一步推动转型。坚持“产业强区”导向,提升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推动产业强链补链,依托三大高能级产业平台,优化资源配置、加大扶持力度,同时抓牢新项目、新企业的引进和培育,增添金东工业发展动力。同时关注重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需进一步做好企业引导,制定专项帮扶政策,鼓励其向工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技术变革、提高生产效率、加强产品创新,形成新兴产业欣欣向荣,传统产业焕然一新的局面。

(三)统筹协调,进一步提质增效。实施新一轮“腾笼换鸟、凤凰涅槃”行动,加快低效用地整治,强化产业布局的整体性和联动性,统一协调原有产能的区域内转移问题,进一步破解本土产业链融合和区域不平衡难题,实现全区工业统筹发展。注重企业梯队培育,要深入实施“雏鹰行动”及“放水养鱼”成长计划,充分利用现有产业园资源,积极关注“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促进大中小微企业融通发展。

(四)抓重破难,进一步聚力前行。一是精准做好大企业集团的月度监测,及时掌握企业动态,重点关注、加强评估,在土地、能源、人才等制约因素方面做好服务,鼓励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撑住金东工业经济大梁。二是对全区产值较大、下降较多的企业加大关注,了解原因和发展困难,一对一做好帮扶,助力企业焕发新机。三是关注在建项目的竣工投产,优化工业项目投产履约评价机制,加快推动项目精准落地、早日投产,为全区工业经济提供新动能。



2022年金义新区(金东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分析


今年来,全区坚持 “招大引强”赶超发展,开足马力大干项目,抢抓专项债、政策性开放性金融工具等政策机遇,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实现较快增长,多项结构指标位列全市前茅。

一、基本情况

从趋势上看,今年我区投资增长总体保持平稳向上态势,1-12月,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217.3亿元,增长14.8%,高于全市平均1.3个百分点。与全市比较看,除6月份外,每月增速都处于全市平均数以上。



二、主要特点

(一)从投资规模看,重点项目支撑增强。1-12月全区计划总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共计19个,与上年持平,计划总投资422.5亿元,同比增长26.3%,本年完成投资47.85亿元,拉动全年增幅25.3个百分点,高于同期7.4个百分点。

(二)从板块投资看,民生领域投资快速。今年来,全区抢抓政府专项债发行重大机遇期,全力以赴推动重点项目提速建设,重点板块投资快速推进,呈现持续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1-12月全区完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资31亿元,增长80.5%,连续9个月位列全市第一。

(三)从产业投资看,第二产业投资领跑。1-12月全区完成第二产业投资41亿元,增长22.6%,高于第三产业投资增速9.4个百分点,高于全部投资增速7.8个百分点,拉动全区投资增速4个百分点。其中全年完成制造业投资37.97亿元,增长22.9%。今年新增制造业项目102个 ,占在库项目数的43.2%,在纽顿、金咖、盘石等重点项目拉动下,四季度以来全区制造业投资增速皆处于20%以上,增长强劲。

(四)从重点领域投资看,投资结构优化明显。今年来,全区四项结构指标投资保持稳定增长,投资结构优化成效显著。1-12月全区完成交通运输投资34.3亿元,增长104.1%,完成生态环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设施投资22.2亿元,增长99.6%,两指标连续保持高位增长,交通运输投资从6月份开始、生态环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设施投资从3月份开始持续至全年均位列全市第一。在制造业投资带动下,完成民间项目投资51.3亿元,增长30.2%。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在明显翘尾因素影响下,全年增速有所回落,但在纽顿等项目投资增量补充下全年仍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

三、存在问题

(一)部分结构指标投资后续增长动力不足。2022年全区交通运输投资增量主要依托235国道项目的快速推进,2023年项目将竣工通车,其年度计划投资预计只有2022年的一半左右,如果缺少一定体量的项目投资额补充,该指标2023年将增长乏力。东湄未来社区项目投资2022年为纯增量,2023年则没有此优势,预计生态环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设施投资指标2023年增长会明显弱于今年。

(二)房地产投资或将明显下滑。从在库房地产项目进展情况分析看,目前为止,除智园实业开发的水湄华府、集贤路北安置地块项目、理工学院安置地块等项目为近期新开工入库,原存量项目中春熙明月、江潮名邸等已进入竣备阶段,文承华府、江秀花园、荣安华府等主体都已基本完工,从目前情况看明年的房地产投资量有限。

(三)制造业投资占比仍旧偏低。1-12月,全区完成制造业投资38亿元,增长22.9 %,从占总投资比重看,我区占比只有17.5%,低于全市平均4.5个百分点。2018-2021年分别为15.4%、15.7%、17.0%、16.7%,比重一直低于全市近5个百分点。

四、2023年一季度预测

根据摸排2022年拟退库项目投资完成量预计占全部投资的13%左右,从2023年一季度预计可新增项目看,主要是曹宅互通、菜鸟电商园一期、二期、技师学院东扩项目等,项目都在初期,增量不明显。结合发改局预排摸130个2023年重点项目年后返工时间安排看,60个续建项目中科技城一期、科创智造产业园基础设施项目、纽顿新能源、第二污水处理厂等项目春节不停工,超一半的项目在1月底前复工,其余项目也将在2月陆续复工,正常复工进度预计会比去年快,大致可以弥补12月底由于疫情防控政策调整造成的影响,一季度工期与上年相比变化不大,综合判断2023年一季度增速在两位数以上。

五、建议

1.靠前服务,把握项目入库的重要节点。投资增量主要体现在新增项目上,年末年初是一个比较关键的节点,完工退库项目的量需要由新项目来弥补。2月项目新增节点由于春节假期已提早开放,各乡镇、部门应全盘分析整理在手项目清单,紧盯施工进度,做好靠前服务,把握入库质量,避免踩点上报。

2.紧盯重点,完善全流程项目监管。精准对标,重点项目实行清单式管理 ,续建项目要抓好稳步推进,拟新建项目,部门间要形成工作合力,充分发挥管理职能,强化项目督查和动态监测管理,确保开工前、推进中、纳统后全流程有跟踪有监管。

3.政策引导,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民间投资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活力所在。在经济发展大环境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较多的情况下,要注重激发民间投资热情,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严格落实上级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发展的相关政策规定,政策端要靠前发力,不断完善民间投资的服务体系,努力营造更好的投资营商环境,促进民间投资主动有序高效发展。



消费市场有序复苏  商贸经济承压回稳

——2022年金义新区(金东区)批零住餐运行情况分析


今年以来,面对国内疫情多点散发、消费形势严峻等困难,我区出台一系列助企纾困、惠民促商政策,随着各项政策落地见效,有力释放市场潜力,助力全区消费品市场持续恢复向好。

一、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

1-12月,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6.54亿元,同比下降1.1%;实现限上社零总额130.22亿元,同比下降2.3%,降幅继续收窄。

1.新型业态融合发展,网络零售拉动有力。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消费场景加快向线上转移,不少市场主体变革传统经营模式,向多种新业态经营模式转变,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全区网上零售等新商业模式增长较快。1-12月,全区限额以上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25.38亿元,占限上社零的比重为19.5%,同比增长14.9%,高于全区限上社零增速17.2个百分点,拉动全区限上社零增长2.5个百分点。

2.出行类商品消费回升,新能源汽车备受青睐。随着供销两端稳定生产供应、汽车购置税减半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大型车展等促销活动的开展,汽车类商品消费稳步提升。1-12月,全区限上汽车类商品实现零售额71.31亿元,同比下降0.3%,降幅较1-11月收窄2.7个百分点。其中,12月,汽车类完成零售额8.58亿元,环比增长24.3%。限上新能源汽车类商品实现零售额13.07亿元,同比增长202.6%,拉动全区限上社零增长6.7个百分点。石油及制品类商品实现限上零售额1.74亿元,同比增长46.0%,实现高速增长。

3.生活物资供给有序,市场购销稳定增长。今年以来,全区积极保障居民生活必需品市场货源充足、价格平稳,通过发放餐饮和各类零售消费券,助力基本生活类消费市场加速恢复,持续增长。1-12月,全区实现限上粮油食品类零售额19.21亿元,同比增长11.8%,拉动全区限上社零增长1.5个百分点;日用品类零售额5.63亿元,同比增长22.0%,拉动全区限上社零增长0.8个百分点。

二、批零住餐行业经营情况

1.批发业平稳增长。得益于金义综保区内优惠政策,批发业销售额实现稳定增长,1-12月,全区实现限上批发业商品销售额270.08亿元,同比增长13.7%。主要商品销售情况看,铜、铝材等大宗商品金属材料类销售额占全区限上批发业比重28%,同比增长40.2%,增长贡献率为66.3%;肉禽蛋、水产品等粮油食品类销售额同比增长43.8%,增长贡献率为43.1%。

2.零售业逐步复苏。随着疫情防控优化及各项促消费政策落地生效,零售业企业平稳复苏。1-12月,全区实现限上零售业销售额148.68亿元,同比增长5.7%。主要商品销售情况看,汽车类同比增长5.8%,实现平稳增长;粮油食品类、日用品类分别同比增长15.8%、22.9%,增势良好;服装鞋帽类同比下降12.7%,降幅持续收窄,对全区零售业增幅稳步提高发挥重要作用。

3.餐饮业回暖趋稳。2022年,在疫情反复、经济起伏以及消费疲软等多重不利因素之下,住宿餐饮业承压明显,但在系列助企纾困政策刺激下,限上餐饮业营业额在年内新开业的万豪酒店、金华大饭店业绩高增长的拉动作用下,同比增长52.2%。

三、需关注的问题

1.大宗商品持续支撑力度不容乐观。今年以来,全区批发业销售额之所以稳定增长主要支撑点集中在金义综保区内的铜、铝、钢材等大宗商品交易领域。但随着限上批发业基数总量达到新高,且受整体经济疲软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叠加义乌综保区内优惠政策好于我区,部分综保区内企业有业务转移的倾向,全区限上批发业销售下行压力加大。

2.接触性消费恢复形势不明朗。今年以来,我区住宿、餐饮、实体零售等接触性线下消费行业恢复速度缓慢。从住宿业看,限上住宿业营业额持续负增长;从餐饮业看,万达商圈入统的半数餐饮商户关停,餐饮业若剔除新入统的盛新酒店,限上餐饮业营业额为下降11.9%;从实体零售看,服装鞋帽类等线下购物行业消费低迷,2022年全区限上服装鞋帽类商品实现零售额16.15亿元,同比下降12.7%,其中主营服装鞋帽类的胜道体育用品下降15.5%,1家企业直接下拉全区限上社零增速2个百分点,明年线下消费经营形势有待考验。

3.汽车销售全面恢复尚需时日。全区61家限上汽车零售销售企业中,销售额负增长的有30家,下降面达49.2%。传统燃油汽车市场依旧低迷,其占限上汽车企业销售份额超八成,剔除新能源汽车销售,1-12月限上零售行业汽车类销售仍下降6.8%。从新增入库企业看,汽车零售企业年度新增2家,增量有限,明年全区汽车零售行业仍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五、下步工作建议

1.狠抓新增企业,挖掘市场潜力。充分利用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资料,加大对新增商贸企业的排查力度,建立“准四上”商贸企业名录,及时组织符合条件的商贸企业入库纳统,确保颗粒归仓,切实反映我区消费市场运行情况,为消费市场稳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2.倡导绿色消费,助力市场增长点。汽车市场是全区消费品市场的主力军,汽车电动化、智能化潮流不可逆转,新能源汽车行业消费升级成新机遇。要加大新能源汽车的招引力度,扩大绿色产品市场占有率,紧抓汽车产业发展新增长点,倡导绿色消费行为,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

3.加大法律宣传,确保应报尽报。加大统计法律法规宣传,提高统计法律法规知晓率,加强党政企业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统计人员对统计法律法规权威性的认识,确保统计数据应报尽报,全面、客观、真实。


2022年金义新区(金东区)规上服务业运行情况分析

2022年,全区服务业领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力巩固服务业经济回稳向上势头,积极推动服务业发展提质增效,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保持平稳运行,经营效益改善向好。

一、整体运行平稳,行业增长面保持稳定

2022年,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67.8亿元,同比增长12.8%,高于全市平均增速6.4个百分点,列全市第二位。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22.6亿元,同比增长53.9%,增速列全市第一位。

1.数字领域加快成长。2022年,全区规模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83.0亿元,同比增长17.8%,增速列全市第三位,对全区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贡献率达66.0%,拉动增长8.4个百分点,起到支撑作用。在天鸽智创园内招引的企业智客灵鑫宝业绩大幅增长的带动下,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564.7%,规模实现快速壮大。

2.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持续恢复。在龙头企业的发展引领下,全区规模以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5.9亿元,同比增长8.3%。其中道路运输业同比增长6.3%;装卸搬运和仓储业同比增长28.8%;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在南货场区域浙中国际物流、海港国际联运以及综保区区域德瑞供应链业务拓展的拉动下实现营业收入23.9亿元,同比增长25.0%,拉动全区规模以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7.9个百分点。

3.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持续向好。随着一系列助企纾困扶持政策落实,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快速增长,商务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7.3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三家安全保护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3.3亿元,同比增长11.0%,拉动作用明显;专业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7.4亿元,同比增长19.1%,增速连续居全市前列。生活性服务业中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3.6%。

二、需关注的问题

1.平台经济增长动力有待增强。从企业走访了解情况看,部分金义综保区内供应链企业顾虑亩均效益等综合评价政策以及区内税收优惠政策的延续性等方面情况,特别是新印花税法的实施,企业业务已转移到宁波、上海等税收政策更加优惠的综保区,如何留住优质供应链企业需要相关部门深入研究,出台有效的举措,确保枢纽平台经济的健康平稳运行。

2.服务业行业布局有待优化。从服务方式与服务对象看,我区规上服务业行业构成以货物运输、人力资源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为主,而家政、教育等生活性服务业规模较小数量不多,缺乏产业集聚和规模效应,服务业内部发展不均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技术知识密集型为主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新闻和出版业等新兴服务业企业数量占比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服务业的质效提升。

3.部门合力抓服务业经济有待深入。服务业统计涉及的行业众多,特别是当前,政府和社会关注的服务业产业,交通、教育、旅游、文化、卫生、健康、养老、信息技术产业等涉及多个行业主管部门,在整体推进服务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区尚未形成较强的部门合力,如在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培育方面,发改、商务、文旅、科技、统计等部门齐抓共管的局面尚未打开。

三、服务业发展相关建议 

1.着力强化服务业企业存量优化。优化存量是形成持续发展动力的关键,应继续做大、做强现有企业,发挥重点企业的引领示范作用。持续关注服务业行业生产经营情况,继续出台更加细化的扶持政策,适度向恢复较慢的相关行业倾斜,精准施策,切实解决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进一步落实减税降费等纾困帮扶政策,积极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提升抗击风险能力,帮助企业提升信心、渡过难关,助力服务业企业扩大规模、提升质量,实现服务业稳定可持续发展。

2.着力抓好市场主体的培育入统。市场主体是服务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紧盯目标、加强统筹、细化举措,充分发挥政策激励作用,狠抓机制创新,部门联动抓好市场主体的培育和发展。行业主管部门落实具体责任、加强协作,做好企业的跟踪培育,确保达到入统标准的服务业企业应统尽统,形成合力促进我区服务业更好更快发展。

3.加快培育服务业新的增长点。积极“补短板”,大力推进服务业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加快发展。紧紧围绕文化、旅游、体育、养老、居民服务、教育培训等重点领域,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幸福产业服务投入力度,通过提升服务品质、增加服务供给,不断释放潜在消费需求,优化服务业产业结构,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2022年金义新区(金东区)建筑业运行情况分析


随着疫情防控措施全面调整,我区优化营商环境力度的进一步加大,2022年,全区建筑业保持健康有序运行。

一、基本情况

(一)建筑业总产值基本持平,省外产值增长明显

2022年,全区完成建筑业总产值99.1亿元,同比增长0.2%,其中,省内产值89.8亿元,同比下降1.6%;省外完成产值9.23亿元,同比增长21.5%。数据表明,我区建筑业企业在省内的竞争压力显著,而省外产值能保持高增长,主要得益于八咏公路和顺泰水电两家一级资质企业在省外业务的扩展,共完成产值4.38亿元,占比近五成,助推全区建筑业生产保持稳定发展。

(二)本年新签订合同额增长较快,头部企业经营良好。

2022年,全区在库建筑业企业签订合同额152.45亿元,同比下降1.6%,其中,本年新签合同额98.53亿元,同比增长19.3%。从企业情况看,诚骏和昌宇两家分别涉及市政工程和房建业务的行业头部企业,当年新签合同额良好,分别增长205.9%、111.6%。本年新签合同额的稳定增长,保障了我区建筑业企业的稳定有序运行,为企业市场竞争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三)房屋施工面积增长,房建企业生产压力有所缓解

2022年,全区房屋施工面积304.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3%,其中:新开工面积154.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6.9 %。随着疫情政策的优化调整,建筑企业的项目施工进度加快,新开工面积总量的不断扩大,房建企业生产经营压力会得到有效缓解。

二、需关注的问题

(一)小规模企业偏多

2022年,从在库的116家建筑企业完成产值情况看,企业规模普遍偏小,资质低,融资能力弱,承揽工程以分包或者合同额较小的项目为主,其中全年产值3000万元以下企业46家,占比40%,特别是1000万元以下的企业有18家,企业实力有待增强。

(二)重点企业经营压力骤增

2022年,全区26家亿元企业,建筑业产值同比下滑的企业12家,占比46.2%,利润总额亏损的企业15家,占比57.7%。近五成的重点亿元企业面临生产经营困境,据了解,这些重点企业在参与区内重大投资项目竞标中基本无缘,从2022年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217.34亿元看,建筑业完成省内产值与固定资产投资额形成较大背离。本土重点建筑业企业在市场竞争加剧,叠加原材料价格上涨、农民工工资福利提升,企业营利空间逐步缩窄,要不断发展壮大着实困难。

(三)部分企业面临关停困境

2022年,在库建筑业企业处于“三无”(无合同、无项目、无工程量)状态3家,处于停业状态1家。尽管相关部门出台了较多扶持政策,但因前两年疫情影响,市场在复苏的同时伴随着招投标项目相对减少,我区大部分三级资质企业一方面因垫资或者债务问题资金周转不畅,另一方面又因资质偏低中标率不高,抵御风险能力下降,企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三、措施及建议

(一)提升在库企业质量。一是积极鼓励并协调具有发展潜力和实力的企业提升资质,提高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增加市场份额,为提升建筑业总产值做贡献。二是吸引和引导外地在辖区内有工程的高资质建筑企业及外地综合实力强的建筑企业在我区注册法人单位。三是去掉在库的“僵尸”企业,“精挑”有实力的企业培育发展。

(二)专业化发展凸显企业优势。建筑企业多采取“大而全”的配置模式,为抢占市场份额,全面开花,进军各行各业,缺乏企业自身发展优势,需要转换经营理念,放下相对不熟悉的业务部分,组织团队,认真钻研最擅长的业务,进一步做精做强,通过广告、公共关系、直接营销等多种传播手段,创立品牌工程,提升企业文化,建立起自身的特色优势。

(三)继续关注城市化进程和乡村振兴领域项目。城市化进程和乡村振兴是近几年的重要发展方向,在人居环境和产业振兴打造上,政府陆续出台指导性意见和政策支持,与此相关的市场将是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迸发出的又一次巨大机遇,涉及一二三产融合示范区、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新农村建设、人居环境打造等项目,为建筑企业提供了大量的机会,积极引导各建筑企业,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发展壮大。



2022年金义新区(金东区)农业经济形势分析


今年以来,全区上下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区委的决策部署,紧紧锚定“打造浙中增长极、建设未来新中心”战略定位,以乡村振兴为总抓手,全力以赴推进稳产保供、农业双强、数字赋能、乡村建设、农民共富五大行动,全年农业经济保持平稳回升的发展态势,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农业经济总体运行情况

据统计,2022年我区实现农业总产值26.9亿元,增长2.1%,比上一年增加了4.7个百分点,农业经济运行总体稳中有升。其中种植业产值18.92亿元,下降1.1%,林业产值0.16亿元,增长4.1%,牧业产值6.05亿元,增长15.8%,渔业产值1.17亿元,增长1.6%,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0.6亿元,增长5.7%。

从季度数据看,我区农业经济呈现逐季回升态势,一季度,受新冠疫情影响,花卉苗木销售不畅及生猪出栏下降,全区农林牧渔业产值52902万元,下降3.64%;二季度,受新冠疫情“3.13”“4.15”等影响,花卉苗木销售表现继续不佳,而生猪出栏和鹌鹑蛋产量大幅增长,农业经济止跌回稳,农林牧渔业产值66702万元,增长0.04%;三季度,受迎亚运省运风貌提升改造契机,花卉苗木销售出现报复性反弹,以及鹌鹑蛋产量继续走高,农林牧渔业产值77904万元,增长4.76%;四季度,受万亩粮田等恢复耕种秋粮大幅度增长及盆景类园艺销售火爆、鹌鹑蛋产量的增长,农林牧渔业产值71493万元,增长5.32%。

从产值构成看,农、林、牧、渔、服产值比为70.3:0.6:22.5:4.3:2.3,比2021年73.3:0.6:19.1:4.8:2.2,农业(种植业)产值占比下降了3个百分点,继续居第一位,牧业产值占比上升了3.4个百分点,居第二位,占比结构总体与上年变化不大,目前农牧两业产值总和达92.8%,较上年上升了0.4个百分点,农牧两业继续占主导地位。

二、农业经济发展主要特点

(一)粮食生产实现大幅增长,经济作物全面下降

去年以来粮食功能区内大力开展“非粮化”“非农化”整治,今年整治土地基本恢复耕种粮食生产,粮食种植面积大幅度提高。全区粮食播种面积63080亩,总产量20563吨,同比分别增长20.8%和41.3%,拉动农业总产值0.5个百分点。

全区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02393亩,同比下降1.5%,其中油料面积15664亩,总产量2242吨,同比分别下降1.1%和3.0%;甘蔗面积1041亩,总产量4088吨,同比分别下降4.7%和5.7%;中药材面积472亩,总产量79吨,同比分别下降34.2%和88.3%;蔬菜及食用菌面积63219亩,总产量144975吨,同比分别下降1.6%和0.8%;果用瓜面积18999亩,总产量30394吨,同比分别下降1.0%和1.8%。下拉农业总产值1.6个百分点。

全区水果收获面积48304亩,总产量63584.5吨,同比分别下降3.4%和7.1%。下拉农业总产值0.5个百分点。

全区四季度末花卉苗木种植面积46404亩,下降0.8%,全年出售盆栽类园艺194.25万盆,增长33%,就盆栽类园艺增长拉动农业总产值2.3个百分点。

(二)主要畜禽生产疲软,非主要畜禽增长较快

受去年三季度到今年上半年生猪价格持续下跌影响,生猪存出栏继续下降,到四季度末,生猪存栏121968头,同比下降4.2%,生猪全年出栏120531头,同比下降15.4%,猪肉11808.5吨,同比下降31.3%。根据中型规模户汇总统计,今年毛猪一季度收购均价16元/公斤,二季度收购均价15元/公斤,三季度收购均价22元/公斤,四季度收购均价25元/公斤,价格逐步趋于回暖态势,上半年农户养殖均处于亏损状态,下半年养殖逐步好转开始盈利,农户养殖积极性也同步恢复,能繁母猪存栏在三季度开始止跌回升。全年生猪出栏下降,下拉农业总产值1.8个百分点。

家禽、牛生产下降,羊出栏增长。家禽期末存栏37.25万只,增长2.1%,累计出栏112.05万只,下降3.5%。牛存栏5470头,累计出栏941头,同比分别下降6.9%和22.7%;羊期末存栏0.37万只,下降10.4%,累计出栏0.37万只,增长46.7%。

非主要畜禽鹌鹑养殖表现亮眼,蛋产量增长较快,全年蛋产量21978.4吨,同比增长82.2%。加上今年鹌鹑价格上扬,养殖效益较好,各级支持养殖及免费发放疫苗等措施,二季度养殖量快速放大造成产量增长。就鹌鹑一项拉动农业总产值3.6个百分点。

金东区2022年分季度生猪存出栏一览表

项目

存栏

(万头)

同比

增减

%

能繁母猪存栏

(万头)

同比

增减

%

出栏

(万头)

同比增减%

收购价

(元/公斤)

一季度

112304

-9.877

9908

-13.828

42135

-27.219

16

二季度

102866

-9.764

9962

-10.333

33943

37.622

15

三季度

115563

1.559

11945

13.395

20960

-26.790

22

四季度

121968

-4.189

12764

7.261

23493

-24.942

25

全年

121968

-4.189

12764

7.261

120531

-15.4

19.5

(三)渔业生产稳定增长

据区农业农村局统计,今年水产品总产量9105吨,同比增长1.0%。其中淡水养殖产量7472吨,同比增长0.9%;淡水捕捞产量1633吨,同比增长1.4%。

(四)林业生产基本稳定

据区农业农村局统计,今年新增造林面积254.2公顷,新增森林抚育面积273.13公顷,砍伐木材3090.9立方米,同比增长197.8%,笋干产量2吨,同比下降96.7%。

三、主要问题

一是生猪产能下降,由于上半年市场价格低位徘徊,而饲料价格又不断上涨,农户养殖效益处于亏损状态,农户养殖积极性严重受挫,观望程度浓,部分养户为规避风险损失,开始转养金华两头乌,目前两头乌饲养量比例已增至存栏的18%左右,两头乌饲养期较长出栏率低,预计对明年全年生猪出栏压力更大,不容乐观。

二是制约粮食生产因素较多,虽然非粮化整治后种粮面积增加很多,但受洪涝、高温、台风极端天气影响,极易造成绝收和减产,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价格上涨,种粮成本越来越高。另外,功能区“非粮化”整治后耕地质量不高,设施配套不全,农户耕种困难,影响大户后续种粮积极性。

三是农户增收面临新压力,“非粮化”“非农化”整治之后,我区主导产业如花卉苗木、水果生产等产业将受到不同程度负面影响,农户收益大减,比如种植1亩色块苗一年平均收益一般3-4万元,远高于种粮效益,但这两个产业受政策影响不断萎缩,农民增收面临压力。

四、主要建议

一是强化非洲猪瘟疫情后期的防疫防控体系建设,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和落实防控措施,健全动物疫病防控体系,不断提升畜牧业整体防疫能力水平。切实抓好生猪稳产保供,完善现代生猪良繁体系,巩固提升生猪标准化养殖水平,加快推动生猪产能复苏,稳定猪肉价格在正常水平,保证人民“菜篮子”供应充足。

二是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加强对已恢复耕地种植利用监管,稳定粮食生产。完善渠系设施配套,不断提高抗旱排涝能力。实施土壤健康行动,加大有机肥补贴力度,采取种植绿肥、调整酸度、改善土壤通透性等措施促进土壤改良和地力培肥,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完善粮食生产配套能力建设,落实农机具、烘干等配套设施用地。

三是完善农机具补贴政策,拓宽农机补贴目录,提高农机补贴力度,加大农业双强行动,推进“机器换人”,推动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制定提高土壤地力改良补贴、统防统治、粮食烘干等社会化服务补贴,降低生产成本。探索多样高效的农作模式,着力推广种植优质稻,探索经济作物与粮食轮作等高效种植模式促进农民增收,引导发展稻油、稻麦、稻蔬、杂粮、粮食-中药材等农作制度创新模式以提高经济效益。



扫一扫手机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