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专题专栏 >> 2025两会专题 >> 两会快讯
两会现场②丨关于营商环境、共同富裕,听代表委员们这么说→
发布日期: 2025- 02- 11 08:57 浏览次数:

共同富裕:乡村振兴立“潮”头 书写“共富”新篇章

在今年两会现场,共同富裕再次成为高频热词,不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都立足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就促进共同富裕提出意见建议。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推动城乡融合,要坚持以新时代“千万工程”为牵引,做深做实强城、兴村、融合“三篇文章”,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这让代表委员们备受鼓舞,踊跃发言、积极发声。

源东乡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深厚,是施复亮、施光南的故乡,也是中国白桃和柑橘之乡,更是新区唯一的农业乡。加快源东乡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是推动实现全区共同富裕的重要所在。区人大代表施金仙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应加快提升源东乡交通基础设施,比如对鞋塘—源东路口、东叶村进村道路等进行重点拓宽改造,解决节假日交通拥堵、旅游大巴会车难等问题,补齐交通短板;串联红色文旅资源、浙中桃花源景区和施复亮、施光南故居等,推动农文旅进一步深度融合;加强全乡的道路“外连”,既与仙佛诗歌共富带、区内周边乡镇,也与义乌等地形成共同富裕的“条条大路”。

近年来,赤松镇北山口村依托佛手产业发展,让村民们端上了“金饭碗”。2024年,北山口村累计接待游客超8万人次,佛手产业链总产值突破1.8亿元。该村通过“直播电商+乡村文旅”融合模式,将佛手鲜果、深加工产品及文创产品逐步打开全国市场,产业融合发展势头良好。

“以新时代和美乡村建设为重点,以线带点促面,加快打造仙佛诗歌共富带。”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句话,让区政协委员、赤松镇党委副书记王艺平深有共鸣。北山口村凭借独特的佛手种植产业,在共同富裕和乡村产业振兴方面探索出新路径。然而,在机遇之下,王艺平也看到了赤松佛手在品质竞争力、产业链完整度及品牌影响力等方面的短板。她建议加快推进农事服务中心建设,强化政策扶持,培育专业人才梯队,深化品牌建设,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与产业竞争力,使佛手真正成为推动“千万工程”、缩小“三大差距”的“金名片”。

 营商环境:优化营商环境 让“拼经济”劲儿更足

营商环境是经营主体生存发展的土壤。优化营商环境是培育和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的关键之举,对于促进金义新区高质量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今年的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服务优化、亲清有为,塑造营商新生态。区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就新区如何全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纷纷建言献策。

民营经济是推动市场化进程的重要力量,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是创造财政税收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全力优化营商环境,有力促进民营企业的平稳健康发展。区人大代表张志成建议,有关部门要在国家、省、市出台的惠企政策基础上,针对不同企业所面临的困难制定相对应的差异化帮扶政策,更高效地帮助企业解决难题,促进企业发展;同时深入企业调研,协助更多创新能力强、市场多元化、数字化水平高的企业解决人才、资金缺乏的问题,并引导企业转型升级;加强市场监督管理和服务保障,不断扩大向民营企业开放的市场领域,为企业提供维权措施,维护公开、公平、公正、健康的市场经济体系。

区政协委员、区工商联党组书记李志宾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迭代优化营商环境18条,健全完善涉企问题闭环解决机制,及时回应和解决民营企业的呼声和诉求”这句话下面做了着重标记。

“截至目前,全区登记在册个体工商户近6万户,民营企业2万多家,同比增长16.03%,直接带动就业超10万人,增速居全市第一。但在发展过程中,部分涉企服务仍存在跨部门协同不足、线上系统操作复杂等问题。”李志宾建议,新区要深化政务环境改革,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营造尊商重企社会氛围,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持久动力,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助力民营经济在中国式现代化一流新区新实践中加快打造增长极、建设新中心发挥更大作用。

(作者丨李玲添 严昭睿/文 缪小芬 朱佳虹 陈奕诺 李方政/摄)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