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金义新区(金东区)澧浦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已获金华市人民政府(金政函〔2025〕16号)批准,现将主要内容予以公布。
一、规划范围和规划期限
规划范围包括澧浦镇镇域和镇区两个层次。规划镇域范围为澧浦镇行政管辖范围,总面积97.02平方千米。镇区范围包括建制镇政府驻地的建成区和规划城镇建设用地集中分布区。
规划期限为2021—2035年,基期年为2020年,近期至2025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
二、目标定位与空间策略
1、总体定位
落实上位规划对澧浦镇的主体功能定位、主要职能分工要求,确定澧浦镇为农产品主产区,是以农业观光、文化旅游为特色的城郊生态镇。
澧浦镇抢抓浙中大花园和浙中生态廊道建设以及金义自贸试验区建设关键机遇,打造具有澧浦特色的“生态+”的建设模式。以存量发展为导向,走出“生态引领,景镇共融”的澧浦特色发展道路。打造中国花卉苗木之乡,浙中旅游康养目的地。
2、规划目标
至2025年,初步打造“生态强镇、康养澧浦”。推动苗木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以高端造型树、庭院景观树为主体的林苗一体化产业示范园。激活文旅经济,依托古建筑、山水资源、婺剧等旅游资源,融入区域文旅共富带,着力培育新的文旅经济增长点。做优康养特色,全力构建满足多层次康养需求的产业中心。
至2035年,高水平建成“中国花卉苗木之乡,浙中旅游康养目的地”。国土空间格局进一步优化,成为先进智造产业集聚区和共同富裕基本单元的典型示范,实现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产业发展提质升级、空间形态整体提升、民生保障持续发力、乡村地区共同富裕、人居环境全面优化。
展望至2050年,高水平建成“著名花卉苗木之乡,浙江旅游康养目的地”。国土空间格局进一步优化,成为两山转化示范区和共同富裕基本单元的典型示范,实现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产业发展提质升级、空间形态整体提升、民生保障持续发力、乡村地区共同富裕、人居环境全面优化。
3、人口规模
至2035年,澧浦镇常住人口规模4万人,常住人口城镇 化率45%。
4、国土空间控制线
严格落实上位规划确定的耕地保护目标和划定的“三条基本控制线”。
落实耕地保有量目标不低于521.70公顷(0.78万亩),永久基本农田面积474.10公顷(0.71万亩),城镇开发边界221.23公顷,澧浦镇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
落实上位规划对于乡村空间发展要求,充分保障乡村地区农民建房、公共服务设施、一二三产融合产业等建设发展诉求,避让优质耕地、地质灾害高易发区等不宜建设的区域,边界外以2020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村庄用地规模为基础,划定村庄建设边界。
5、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构建“一山一园一轴一环两片三带”的国土空间保护开发格局。
“一山”为积道山,以积道山为中心,规划旅游线路,提升周边旅游配套。
“一园”指金华花卉生态示范园,以省级花卉苗木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为契机,抢抓自贸区发展机遇,加快全球精品花卉苗木隔离检疫场建设,推动跨境电商发展。
“一轴”指金义南线发展示范轴,沿金义南线串联了镇区及上宅村、下宅村等重点发展区域。
“一环”指乡村发展共富环,通过镇域内部县乡道、村道等串联各村联动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三带”指东阳江景观带、东溪景观带和西溪景观带,串联古村落、古桥、古树、游步道等,提升沿路沿线景观,开发休闲景观游和亲水亲子游。
“两片”指康养健康颐养圈环和传统古村落提升环,加快推进积道山康养中心、澧浦生态康养(原天堂庵)、宅山水库驿站等康养项目建设,提升琐园、郑店、蒲塘等传统古村落。紧扣浙中大花园和浙中生态廊道建设,打造浙中休闲旅游目的地,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澧浦镇的生动实践。
6、镇村体系规划
落实上位总规确定的村庄分级和分类体系。衔接落实上位规划村庄分级指引,澧浦镇定位为一般镇,规划澧浦镇共计4个中心村,40个一般村。中心村包括上宅村、下宅村、长庚村、郑店村。
衔接落实市区总规村庄分类指引,澧浦镇行政村包括10个集聚建设类、6个特色保护类、27个整治提升类、1个城郊融合类。
7、用途分区规划
深化落实生态保护区、农田保护区、生态控制区、城镇发展区、乡村发展区、其他保护利用区共六类一级用途分区。其中,城镇发展区进一步细分为居住生活区、综合服务区、商业商务区、工业发展区、绿地休闲区、交通枢纽区共六类二级用途分区;乡村发展区细分为村庄建设区、一般农业区、农田整备区、林业发展区共四类二级用途分区;其他保护利用区细分为基础设施集中区、特殊用地集中区、矿产能源发展区、文化遗产保护区共四类二级用途分区。
三、用地布局规划
1、农业空间布局
规划澧浦镇构建“一心、三区”的农业空间格局。其中“一心”指以澧浦镇区为中心的中央花卉苗木集聚区;“三区”指西部东湖畈万亩田园整治区、北部农业田园综合区和南部生态山水康养区。
2、生态空间布局
规划澧浦镇构建“一心、三点、两区、三线”的生态安全格局。其中“一心”指花木古镇景观中心;“三点”指蒲塘村、琐园村、郑店村三村节点;“两区”指南部积道山风景区和老墈塔风景区;“三线”指沿江诗画风光走廊、古村文化景观走廊、南山生态康养走廊。
3、乡镇建设空间布局
镇域落实上位规划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升区域基础设施配套水平,保障落实甬金衢上高速公路金华城区段(金东段)、曹塘澧公路连接线工程(澧浦至岭下)等道路建设项目;有序推进澧浦敬老院改扩建项目、环积道山综合服务中心等重点项目,加大镇域存量建设用地的挖掘和再利用,盘活闲置的村庄用地资源,保障乡村振兴项目落地。
四、支撑体系与安全保障
1、综合交通规划
澧浦镇保留现状金丽温高速,规划新增甬金衢上高速公路。保留现状金温铁路,规划新增杭金丽温福高铁。规划改扩建现状金义东公路,纳入城市快速路体系。规划改扩建315省道(曹塘澧公路),规划广顺街南延至澧浦镇与金义南线、甬金衢上高速公路联通线。
镇区交通主干路。镇区主干路共3条,保留现状富民街、民生路,规划新增环镇南路。现状保留澧兴街、曹上线、前章街及和谐南路四条镇区次干路。
2、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在澧浦镇构建“镇区—村/组”两级生活圈层级。规划1个镇区生活圈。以镇区为服务节点,以公共服务、商业服务等为主要职能,配置学校、卫生院、养老服务中心、商业等公共服务设施,使得居民能够享受到高品质的服务。
结合镇村体系布局与单元划分,构建村/组生活圈,重点配置一老一小等保障性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完善文化礼堂、室外健身、村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等基础便民生活服务设施。
3、市政设施规划
结合上位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落实给水、排水、电力、通信、燃气、环卫、水利规划等专项内容。
4、国土空间安全与防灾减灾
结合上位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建设防洪排涝、水源安全保障体系,完善农田水利配套等水利基础设施,推动能源供应低碳转型,积极构建低碳化能源体系。加强综合防灾规划体系建设,明确防洪排涝、抗震、消防、人防、防疫等防灾设施标准与措施。
五、历史文化保护与景观风貌塑造
落实上位规划历史文化保护线,保护规划期限内逐批公布的文保单位、文物保护点等。
集镇结合山水条件,塑造浙中古韵风貌特色,注重片区之间的风貌协调,强化沿主要道路界面及镇区入口处的城镇风貌。乡村空间应以整体风貌协调为原则,引导塑造城郊田园体验带,同时预留好村庄风貌管控弹性,重点推进城郊田园体验带、生态农业示范区、丘陵蔬果种植区、花卉苗木特色区等的风貌建设。
六、规划传导与实施保障
1、详细规划传导
强化总体规划对详细规划传导管理。综合考虑行政管理范围、地理空间要素、用地权属边界和现有详细规划编制基础等因素,全镇共划分6个详细规划编制单元。其中1个城镇单元,5个乡村单元。落实上位总规要求,明确详细规划编制单元的约束性指标、空间控制线、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设施等内容。
2、规划实施保障
依据乡镇级规划数据库建设标准和数据汇交要求,形成乡镇级规划数据库,纳入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和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作为详细规划编制和审批的基础和依据,维护国土空间规划的传导性、约束性、权威性。
明确通则式村庄规划管理规定。在城镇开发边界外、未编制村庄规划的村庄范围内开展乡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建设或者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的,可制定“通则式”村庄规划管理规定,作为规划许可依据。“通则式”村庄规划管理规定应在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编制,应进一步细化落实控制线传导、约束指标、分区准入规划、用地布局引导、规划建设要求等方面内容。
完善规划监督机制。建立规划编制、审批、修改和实施监督全程留痕制度,充分发挥人大、政协和公众对规划实施的监督作用,多途径落实规划监督、执法、问责联动机制,保障公众对国土空间规划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提升全社会参与规划编制、实施与监督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扫一扫手机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