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金义新区(金东区)江东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已于获金华市人民政府(金政函(2025)16号)批准,现将主要内容予以公布。
一、规划范围和规划期限
规划范围本规划范围包括江东镇域和镇区两个层次。
镇域规划范围为江东镇行政辖区内的陆域空间,面积约34.82平方千米,下辖17个行政村,分别是国湖村、横店村、黄源村、贾村、焦岩村、六角塘村、卢村、南王村、南下王村、前贾村、上王村、十八里村、下叶村、雅湖村、雅金村、杨川村、之江村以及金华公路段。
镇区范围包括建制镇政府驻地的建成区和规划城镇建设用地集中分布区,涉及贾村村、南王村、杨川村、雅湖村、卢村、前贾村、雅金村、十八里村、金华公路段、南下王村、横店村与上王村,面积约4.83平方千米。
规划期限为2021—2035年,基期年为2020年,近期至2025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
二、目标定位与空间策略
1、总体定位
落实上位规划对江东镇的主体功能定位、主要职能分工要求,确定江东镇发展定位为:“金义高新智造主阵地、金东生态文旅示范地、城郊美丽乡村宜居地”。
未来充分利用江东镇与周边区域的协同发展优势,依托低丘缓坡开发利用,以智能家居、智能新能源、高端装备智造为主导产业,以现代农业、休闲旅游为特色产业,加快特色产业集聚,立足“城市+工业”组团发展,聚焦江岭高新智造区建设,高标准提升城镇建设品质,完善公共配套服务,最终将江东镇打造成为集生产研发、品质居住、综合服务、生态旅游为一体的金华智造转化应用示范园区、金义新区高品质产城融合示范窗口。
2、规划目标
至2025年,通过全面履行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的责任,确立和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锚定全域生态安全格局,保障粮食安全,并推动农业向规模化、高效化方向转型。江东镇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将全面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局面初步形成,城镇的综合承载力有效增强。
至2035年,江东镇基本实现生态、农业、城乡协调一体化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紧扣“金义高新智造主阵地、金东生态文旅示范地、城郊美丽乡村宜居地”的总体定位,城乡品质明显改善,综合竞争力稳步提升。
展望至2050年,江东镇将迈向更高层次的发展,构建一个更加完善的保护和发展新格局,确保城乡融合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同时,实现国土空间资源要素的高效和均衡配置,充分体现共同富裕的社会格局。
3、人口规模
至规划期末,江东镇常住人口规模约2.5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0%。
4、国土空间控制线
严格落实上位规划确定的耕地保护目标和划定的“三条基本控制线”。
落实耕地保有量目标不低于274.40公顷(0.41万亩),永久基本农田面积244.00公顷(0.37万亩),城镇开发边界446.73公顷,江东镇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
落实上位规划对于乡村空间发展要求,充分保障乡村地区农民建房、公共服务设施、一二三产融合产业等建设发展诉求,避让优质耕地等不宜建设的区域,边界外以2020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村庄用地规模为基础,划定村庄建设边界。
5、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规划充分衔接市区总规相关要求,构建江东镇“双核、两轴、两带、六区”的国土空间规划总体格局。其中:“双核”其一是江岭高新智造区江东片的产城共融引领核,是江岭智能制造产业园江东片,其二是南部依托镇区的江东综合服务核,是江东城乡融合发展的核心;“两轴”其一是沿G330国道的城镇产业协同发展轴,是江东、岭下两镇产业联动发展的重要轴线,其二是沿金武街—十白线的城乡联动发展轴,连接江东城镇与乡村空间;“两带”即武义江滨水景观带、八仙溪滨水景观带,是沿江高品质生态人文景观和江东镇风貌展现窗口;“六区”即高新智造产业区、江东品质生活区、江心岛特色休闲区、休闲农业体验区、生态农业种植区、生态旅游康养区。
6、镇村体系规划
衔接落实市区总规村庄分级指引,确定江东镇定位为重点镇。依托城区及镇区辐射带动,江东镇不设置中心村,规划引导设立17个一般村。
衔接落实市区总规村庄分类指引,江东镇行政村包括3个集聚建设类、3个特色保护类、5个整治提升类、6个城郊融合类。
7、用途分区规划
深化落实生态保护区、农田保护区、生态控制区、城镇发展区、乡村发展区、其他保护利用区共六类一级用途分区。其中,城镇发展区进一步细分为居住生活区、综合服务区、工业发展区共三类二级用途分区;乡村发展区细分为村庄建设区、一般农业区、农田整备区、林业发展区共四类二级用途分区;其他保护利用区细分为基础设施集中区、特殊用地集中区、矿产能源发展区共三类二级用途分区。
三、用地布局规划
1、农业空间布局
规划江东镇构建“一心三区”的农业空间格局。“一心”为城郊蔬果集聚区;“三区”为田园生态休闲区、镇区农业发展区和山水旅游康养区。
2、生态空间布局
综合考虑江东镇生态保护主要要素分布情况及江东镇各类生态保护规划情况,规划江东镇陆地生态保护总体空间格局为“两带、双核、三区”。“两带”为武义江生态景观带和八仙溪生态景观带;“双核”为江心岛生态核心和焦岩村景观核心;“三区”为中部生态田园区、镇区生态景观区和南部生态魅力区。
3、乡镇建设空间布局
江东镇镇区整体构建“十字联动、双核两区”的空间结构。“十字联动”其一是沿G330国道的城镇产业协同发展轴,是江东、岭下两镇产业联动发展的重要轴线:其二是沿金武街—十白线的城乡联动发展轴,连接江东城镇与乡村空间。“双核”即江岭高新智造区江东片的产城共融引领核、南部依托镇区的江东综合服务核;“两区”即高新智造产业区、江东品质生活区。
四、支撑体系与安全保障
1、综合交通规划
衔接市区总规及综合交通相关专项规划,重点落实区域重大交通设施和干线公路布局,整体形成“四横两纵”的区域交通格局,“四横”指G330国道、甬金衢上高速、G330国道外迁线、S316省道;“两纵”指二环南路、金丽温高速。完善城镇路网体系,规划形成“主干路—次干路—支路”的三级路网系统。完善乡村道路体系,保障村道畅达。
2、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强化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统筹,构建多层次全覆盖、人性化的基本公共服务网络。规划构建2个15分钟城镇生活圈和10个村/组生活圈,提升镇级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完善村级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
3、市政设施规划
结合上位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落实给水、排水、电力、通信、燃气、环卫、水利规划等专项内容。
4、国土空间安全与防灾减灾
结合上位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加强综合防灾规划体系建设,明确消防、防洪排涝、抗震、地质灾害防治、人防、防疫、危险源控制等防灾设施标准与措施。
五、历史文化保护与景观风貌塑造
落实上位规划历史文化保护线,发扬江东镇传统文化,需要加强保护的历史文化资源包含传统村落、文物保护单位(点)、历史建筑、不可移动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古树名木等。
六、规划传导与实施保障
1、详细规划传导
强化总体规划对详细规划传导管理。综合考虑行政管理范围、地理空间要素、用地权属边界等因素,江东镇行政范围涉及5个详细规划单元,包括2个城镇单元、3个乡村单元。落实上位总规要求,明确详细规划编制单元的约束性指标、空间控制线、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设施等内容。
2、规划实施保障
依据乡镇级规划数据库建设标准和数据汇交要求,形成乡镇级规划数据库,纳入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和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作为详细规划编制和审批的基础和依据,维护国土空间规划的传导性、约束性、权威性。建立规划定期体检评估和修改机制,完善规划监督机制。
明确通则式村庄规划管理规定。在城镇开发边界外、未编制村庄规划的村庄范围内开展乡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建设或者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的,可制定“通则式”村庄规划管理规定,作为规划许可依据。“通则式”村庄规划管理规定应在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编制,应进一步细化落实控制线传导、约束指标、分区准入规划、用地布局引导、规划建设要求等方面内容。
完善规划监督机制。建立规划编制、审批、修改和实施监督全程留痕制度,充分发挥人大、政协和公众对规划实施的监督作用,多途径落实规划监督、执法、问责联动机制,保障公众对国土空间规划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提升全社会参与规划编制、实施与监督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扫一扫手机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