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月金义新区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
今年以来,全区上下始终坚定不移攻坚平台、项目、产业“三大突破”,“大干2025”,以重点突破带动宏观经济高质量发展。5月份,在工业生产趋缓,市场消费疲软等风险挑战下,全区经济顶住压力平稳运行,韧性持续显现,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一、1-5月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工业生产整体放缓,新质生产力持续赋能。1-5月,全区590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5.7亿元,同比增长5.1%,居全市第8,低于全市平均3.3个百分点,增速较一季度回落2.4个百分点,回落幅度高于全市平均0.6个百分点。其中,5月当月增加值同比仅增长0.3%,居全市末位。1-5月,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1%、21.0%,分别高于全区平均3.0、15.9个百分点,两个产业合计拉动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0.7个百分点。
(二)有效投资表现亮眼,基础设施投资提档加速。1-5月,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6.2亿元,同比增长19.4%,居全市第3。随着中欧班列、甬金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有序推进,全区基础设施投资加速突围。1-5月,全区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42.7%,拉动投资增长25.7个百分点。分领域看,交通、水利和能源投资增长228.8%,其中交通运输业投资增长250.4%,均居全市第1。工业技改成为扩大有效投新增长点。在零跑项目落地及“两新”政策的拉动下,1-5月,全区完成工业技改投资11.2 亿元,增长贡献率为44.8%。
(三)消费市场低位回升,以旧换新加速扩围。1-5月,全区实现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62亿元,同比增长1.9%,增速较上月提高0.6个百分点。乡村消费市场不断发展,市场销售占比稳步提升,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8.4%,高于城镇26.9个百分点。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家电、通讯器材类、新能源汽车等商品持续热卖。1-5月,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36.1%、583.9%,连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新能源汽车类同比增长13.0%,三类产品合计拉动全区限上社零增长8.6个百分点。
(四)服务业全面回升,细分行业保持高位增长。1-4月,全区实现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80.96亿元,同比增长6.7%,较上月回升1.6个百分点。其中,其他营利性服务业(13个大类)同比增长9.7%,较上月回升0.4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其他房地产业、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业在新升规及头部企业的拉动下保持高增长态势,其他房地产业同比增长23.3 %,居全市第2;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同比增长59.5 %,居全市第3。同时,交通运输、仓储业在天盟国际新升规企业拉动下,上半年有望扭转负增长态势。
二、1-5月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当前全区主要经济指标保持相对平稳增长,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6月份的高基数影响下,全区经济下行态势凸显,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需引起高度关注。
(一)工业承压态势难以快速扭转。一是停产企业影响较大。截至5月份,停产的规上工业企业有17家,较去年同期增加5家。其中芳华、瑞格金电,金中、天迈四家重点亿元企业影响较大,1-5月合计下拉全区产值增速2.0个百分点。同时,致厚、昊斌、博思瑞、佳伟包装等由于外贸关税影响大客户丢失,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二是销售端显露疲软势态。当前国际形势复杂严峻,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进一步显现。5月份,全区规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同比下降9.4%,近两年内,当月销售产值首次出现负增长。出口交货值和国内销售产值分别同比下降0.7%、12.5%。销售端显露出疲软的趋势,将进一步影响企业的后续生产。
(二)投资领域结构失衡愈发明显。虽然当前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接近20%以上的高位增长,但结构问题愈发突出。一是国有与民间投资形势出现较大反差。1-5月,全区完成国有投资63亿元,增长52.5%,占固投比重进一步提高达59.4%,高于同期12.9个百分点,是维持全区固投高位增长的重要因素;而民间投资呈现一定疲态,全区民间投资同比下降10.3%,投资活力不及预期。二是制造业与基础设施投资出现两极分化。1-5月,全区制造业投资连续两个月出现负增长,部分重点制造业项目如旭瑞、瑞兴科创智谷主体基本竣工,鑫泰特钢项目1#2# 地块厂房主体均已结顶。而基础设施投资成为稳投资重要“基石”,1-5月,全区完成基础设施投资38.9亿元,同比增长142.7%,拉动全部投资增速25.7个百分点。
(三)稳消费压力骤增。受6月高基数影响消费领域多项指标将出现较大回落。一是限上零售业销售额将出现负增长,增速由一季度的0.1%下降至上半年的-3%左右,主要是汽车消费领域增长乏力。多轮次汽车消费券发放,市场需求趋于饱和,对全区零售业拉动作用放缓。同时,个别企业6月基数陡增,单家企业将下拉全区限上零售业销售额近6个百分点。二是限上批发业高位回落。6月份受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影响,综保区内伦沪、新联辰、正海、金义跨境等4家企业6月当月销售额预计较同期减少近一半,下拉全区限上批发业销售额增速5个百分点。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多维施策稳工业,筑牢经济压舱石。针对当前我区工业经济下行压力,精准实施系列稳产增效举措。密切跟踪美国关税政策对我区重点行业、企业的动态影响,通过政策激励与市场引导双向发力,增强企业外贸抗风险能力与市场竞争力。深入开展减产、停产企业专项调研,“一企一策”破解复产难题,同步加码惠企政策供给,从降本减负、融资支持等多维度发力,助力企业提升盈利水平与抗风险韧性。此外,紧盯佳通、沿浦等新招引企业,充分释放其“无同期数”的增长潜力,推动项目早投产、早升规,为工业经济注入新活力。
(二)靶向攻坚扩投资,激活发展强引擎。聚焦投资关键领域,全力打通项目建设堵点。针对在库投资完成率偏低、形象进度与财务支付脱节的项目,建立全周期跟踪评估机制,系统梳理滞后原因,形成问题清单并逐项攻坚,推动滞后项目提速建设,充分释放投资潜力。同时,提速拿地未开工重点项目进度,针对2025年区重点计划内未按期开工项目,倒排前期工作节点,明确开工与入库时间表,持续增强投资增长后劲,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三)多元消费扩容升级,培育市场新动能。一方面,深化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应,在聚焦汽车、家电等重点消费领域的同时,加大对手机、平板等数码产品的购新补贴;抢抓七夕等节日节点,策划线上线下融合促消费活动,营造全城消费热潮,进一步释放居民消费潜力。另一方面,推动消费渠道融合发展,对外加大知名电商企业招引力度的同时,培育壮大本土电商主体,加速线上消费提质扩容;对内引导传统实体门店转型升级,通过优化商品结构、提升服务体验吸引本地消费回流,构建线上线下互促共进、多元业态协同发展的消费生态格局。
扫一扫手机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