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 发展规划
  • 信息索引号:

    11330703734490491D/2021-51943

  • 审核程序:

    单位审核公开

  • 发布机构:

    金东区发改局

  • 发文字号:

  • 发布日期:

    2016-05-17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关于金东区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发布时间: 2016-05-17 14:08 信息来源: 金东区发改局 访问次数: 字体:[ ]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书面报告金东区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整个国内宏观经济环境都处于深度调整期,经济结构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一年来,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和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狠抓改革攻坚,强化创新驱动,突出产城融合,加强民生保障,经济社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较好地完成了年初人代会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
      ——地区生产总值平稳增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7.9亿元,比上年增长 8.1 %(可比价),与“十二五”计划目标168亿元相比,相差10.1亿元。
      ——农业产值继续增长。实现农业产值 25.8亿元,比上年增长1.7%,比计划目标低3.3个百分点,与“十二五”计划目标24.9亿元相比,超额完成0.9亿元。
      ——规上工业产值增速减缓。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84.6亿元,同比增长2%,其中区本级实现产值83.3亿元,同比增长3.2%,与“十二五”计划目标400亿元(原规上企业标准为年销售500万元以上,年销售500万元以上完成产值达400亿元)相比,基本完成目标。
      ——三产比重快速上升。实现三产增加值比重43.7%,比计划目标高4.7个百分点。三产比重不断上升,经济结构继续优化,与“十二五”计划目标38%相比,超额完成5.7个百分点。
      ——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38.9亿元,比上年增长15.7%,高于计划目标0.7个百分点,与“十二五”计划目标97亿元相比,超额完成41.9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平稳。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8.3亿元,比上年增长13.8%,高于计划目标1.8个百分点,与“十二五”计划目标111亿元相比,超额完成7.3亿元。
      ——外贸进出口保持较快增长。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0.8亿美元,剔除去年的市场采购2.6亿美元,同口径比增长10.3%,高于计划目标0.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额10.6亿美元,增长10.6%,与“十二五”计划目标10.5亿美元(自营出口)相比,超额完成0.1亿美元。
      ——实际利用外资总体平稳。实际利用外资0.59亿美元,完成计划目标的118%。
      ——财政收入增势强劲。实现财政总收入24.3亿元,比上年增长21 %,其中区级地方财政收入9.8亿元,比上年增长20.8 %,比计划目标分别高出9个百分点和8.8个百分点,与“十二五”计划目标财政收入17亿元、区级地方财政收入7亿元相比,分别超额完成7.3亿元和2.8亿元。
      ——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01元,增长8.5%,比计划目标低1.5个百分点。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61元,增长9.1%,比计划目标低0.9个百分点,与“十二五”计划目标19900元(原指标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相比,基本完成目标。
      ——科研经费支出的比重进一步提高。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2.1%,比计划目标提高0.2个百分点。与“十二五”计划目标1.8%相比,超额完成0.3个百分点。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率,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削减率等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城镇化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城镇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集镇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集镇功能日趋完善,外来人口集聚加快,城镇化水平达到56%,比计划目标高1个百分点,与“十二五”计划目标52%相比,超额完成4个百分点。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成果进一步巩固。计划生育各项优惠政策全面落实,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计划生育率达到93%;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计划目标4‰以内。
      ——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全区民生支出15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80%。新建7家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累计建成295家。各项再就业扶持政策得到较好落实,就业形势保持稳定,新增城镇就业人数0.37万人,完成新增3000人以上的年度目标;城镇登记失业率2.18%,控制在计划目标3.5%以内。
      ——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率达到97.6%,高于计划目标2.6个百分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率达到98.2%,高于计划目标3.2个百分点。
一年来,区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计划目标基本上顺利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外贸进出口、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社会性指标执行情况均好于计划目标要求; 地区生产总值、农业产值、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等指标因受整体形势影响,与年度计划目标有一定距离。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传统产业企业生产出现困难,部分企业因信心不足而投资意愿减弱,全区经济稳定向好基础仍不稳固,转型升级的任务依然艰巨。同时,产业层次偏低、创新能力不强、要素制约加剧、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不够等问题依然突出,生态环境还需不断改善。对此,应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本届政府的收官之年。根据2015年主要指标完成情况、2016年发展趋势,结合“十三五”规划纲要主要目标安排情况和赶超发展要求。
      (一)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处于深度调整期,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同时,从我区近几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情况和金义都市新区、中央商务区、江东区块及铁路南站经济新组团、特色小镇等新的发展平台建设不断推进来看,完成8%的增幅是有一定基础的,也符合我区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大转型的趋势。
      (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2%,其中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主要考虑一是民生保障、社会事业发展、公共基础设施等刚性支出需要,保持一定速度的增长是保证财政收支平衡的需要;二是金义都市新区、多湖中央商务区等大平台建设的贡献;三是我区赶超发展的态势已经显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但同时我区的实体经济受宏观形势影响,特别是工业企业平均利润率较低,对税收贡献率有所下降,加上房地产市场仍在调整中,房地产相关税收的增长态势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等。为此2016年的增长计划指标低于2015年的增长幅度。
      (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一是基础设施建设, “五水共治”、“机器换人”、“三改一拆”的深入开展,金义都市区、金东新城区、多湖中央商务区、铁路南站高铁经济新组团、特色小镇等平台建设快速推进,编制完成了区四大百亿产业年行动计划,投资热点和基础设施投入将继续支撑投资平稳增长。二是扩大有效投资是赶超发展的重要抓手,努力实施好一批重大投资项目。三是金义都市区引进的一些大项目支撑。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网络零售额达到50亿元,其中区本级达到30亿元。消费渠道结构持续改变,网络购物与信息消费增势迅猛,分流了传统消费模式,传统商贸企业运营成本不断上升。特别是当前消费发展正处于动力转换时期,虽然信息消费、养老消费、服务消费等产业有一定量的增长,但是原支撑社零增长的住房、汽车销售等行业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
      (五)外贸出口额增长10%。积极对接“一带一路”政策,金义都市区综保区获批,“义新欧”班列的开通、全球跨境电商大会的举办等带来的机遇,但是出口增速放缓将成为新常态,外贸形势仍错综复杂,国际市场需求总体偏弱,广交会采购商和与会人数及成交额均明显下降,外贸企业面临较多困难,外贸形势整体仍然严峻。
      (六)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45.7%。即比去年增加2个百分点。主要考虑金华市被列入全国现代服务业试点城市,同时金义都市区综合保税区获批,区四大百亿产业年行动计划中重点发展信息经济、旅游及智慧物流等服务业项目,服务业投资将不断加大,服务业经济将快速发展,服务业比重将明显提高。
      (七)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例为2.11%。即比去年增加0.01个百分点。主要考虑经济发展形势要求企业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科研投入、改进产品档次,提升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将体现越来越大的支撑作用。全区现已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7家,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63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92家,被推荐为省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区。
      (八)四大百亿产业产值(收入)增长20%以上。按照四大百亿产业三年行动计划要求,信息经济完成产值(收入)目标250亿元、先进装备制造业完成目标105亿元、商务健康休闲业完成目标80亿元、智能物流业完成目标20亿元,总计完成产值(收入)目标455亿元,计划目标增长20%以上。
      (九)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15%以上。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推进清闲促产,落实亩均效益综合评价和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政策,加快企业设备更新和新技术改造力度,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新增8家挂牌企业,更多优质企业积极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有力推动企业技术进步。
      (十)个转企172家,其中区本级96家。按照《小微企业三年行动计划》,三年内共需实现个转企230家,其中区本级154家。2015年全区已实现个转企58家,根据我区实际,有信心三年计划两年完成,目标为完成个转企172家,其中区本级完成96家。
      (十一)浙(婺)商回归投资额40亿元,其中区本级15亿元。省委省政府自2012年大力推行浙(婺)商创业创新工程,我市制定出台了支持浙(婺)商创业创新促发展的实施意见,并落实了一系列配套政策。金东信息软件创业园的不断提升、金义都市新区、多湖中央商务区、江东区块及金东新城区等的规划建设都为引进浙(婺)商回归投资创造了良好条件。但由于近年经济增长乏力,企业投资慎重,浙(婺)商回归投资额目标定为40亿元,其中区本级15亿元。
      (十二)发明专利授权量45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4件,其中区本级发明专利授权量22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1件。2015年目标为39件,按照年均增长10%以上计划,2016年发明专利授权量目标定为45件,其中区本级22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分别为全区1.4件、区本级1.1件。
      (十三)民生福祉类指标。1.城镇化水平方面:随着金义都市区、多湖中央商务区等平台的建设推进及城镇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大,外来人口加快集聚,城镇化水平达到58%。2.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5%、9%。我区就业形势有望保持基本稳定,劳动力价格稳步上涨,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加大,财政支出不断向民生领域倾斜,美丽乡村建设、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现代农业步伐加快,这些都将稳步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同时经济增长放缓、部分企业困难出现停工,企业效益下降导致企业职工收入增长的难度加大,就业增长可能会放缓,对农村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带来不小压力。目标要求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保持与经济增长同步,农村居民收入高于城镇。3.就业方面:随着各项再就业扶持政策得到较好落实,金义都市新区、多湖中央商务区、江东区块的开发建设都为就业带来新的需求计划,新增城镇就业人数目标为3000人以上,其中区本级新增就业人数1700人以上。4.互联网普及率:随着网络在生活中应用范围的扩大,参照省市目标,互联网普及率达到64.9%。5.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强民生保障类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进度, 2016年计划完成2000套以上,其中区本级完成1000套。
      (十五)资源环境类指标。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率、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化学需氧量削减率、氨氮削减率、二氧化硫削减率、氮氧化物削减率等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达到上级下达任务。
      (十六)“三改一拆”拆违80万平方米,其中区本级拆违40万平方。按照“突出重点、强势拆违;拆用结合,改善民生;勇于创新,务求长效”的思路,严控新、去存量,重改造、抓利用,立规矩、严管理,建立健全遏制违法建筑的长效机制,争创“无违建区”。全区拆违目标为80万平方米,其中区本级40万平方。
      三、重点项目进展情况及2016年预排
      (一)2015年区级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完成情况
      2015年全区重点建设项目54个(续建38个、新建16个),总投资524.78亿元, 年度计划投资85.75亿元。其中,政府投资项目21个,年度投资计划22.05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25.71%;社会投资33个,年度投资计划63.7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74.29%。1-12月完成投资67.3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78.53%,4个项目未开工建设,开工率92.59%。
      其中区本级:重点建设项目28个(续建21个、新建7个),总投资252.38亿元, 年度计划投资53.45亿元。政府投资项目16个,年度投资计划13.05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24.42%;社会投资12个,年度投资计划40.4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75.58%。1-12月完成投资46.0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86.23%,2个项目未开工,开工率92.86%。
      (二)2016年预排区重点建设项目情况
      2016年重点建设项目预安排53个,实施类项目39个(续建25个,新建14个),总投资368.18亿元, 年度计划投资69.04亿元,占总投资18.75%。其中政府投资项目24个,年度投资计划22.66亿元;社会投资15个,年度投资计划46.38亿元;预备类项目14个,总投资224.57亿元。
      各位代表,做好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特别是作为本届政府的最后一年,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和工作监督,虚心听取区政协的民主监督,迎难而上,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顺利完成2016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圆满完成本届政府的发展目标,实现我区经济社会赶超发展而努力奋斗!

扫一扫手机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