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工作报告
  • 信息索引号:

    330703000000/2021-00772

  • 审核程序:

    单位审核公开

  • 发布机构:

    金东区

  • 发文字号:

  • 发布日期:

    2016-09-27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 2016-09-27 15:25 信息来源: 金东区 访问次数: 字体:[ ]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参加大会的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5年主要工作和“十二五”发展成就
      2015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严峻的宏观环境和繁重的发展任务,区政府认真落实“三严三实”要求,严格执行区委各项决策部署,抓重点出亮点、抓难题求突破、抓改革促发展,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精准发力,克难攻坚,用心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区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坚持赶超发展,着力保持经济平稳健康
      落实“工业强区”战略,抓项目、抓技改、抓创新、抓服务、抓转型。深入推进项目建设,45个重点工业项目和45个重点技改项目分别竣工投产36个和39个。深入实施“四换三名”和“两化融合”,培育“机器换人”示范试点企业10家、“两化融合”重点示范企业20家、名企名品名家9家。深入实施“四破攻坚”,破除僵尸企业17家,盘活工业用地3964亩,消化批而未供土地1279亩。加大扶优扶强力度,完成股份制改造企业3家、上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6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家。实现“小上规”39家、“个转企”62家。30名博士来我区“入企、联企、办企”。申报市级以上科技项目21项、科技企业(研发中心)56家,新增专利授权量642件。创新科技金融,专利权质押全省第二。开展“走企业、解难题”服务月活动,兑现各类工业政策扶持资金2943万元,落实应急转贷资金9.6亿元,帮助企业解决各类难题95个,有效提振了企业发展信心,增强了企业转型动力。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以阿里巴巴菜鸟、移动信息产业园等为代表的现代物流业蓬勃发展。金东信息软件创业园共入驻企业206家,年营业额38.7亿元,实现税收3500万元。加快推进专业市场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六大专业市场总成交额236亿元,同比增长6.2%。农业转型升级步伐进一步加快,主导产业优势更加明显,融合发展趋势更加突出。
      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7.9亿元,同比增长8.1%;规上工业产值184.6亿元,同比增长2%;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8.3亿元,同比增长13.8%;外贸出口额10.6亿美元,同比增长10.6%;财政总收入24.3亿元,区级财政收入9.8亿元,分别增长21%和20.8%。财政收入增幅连续三年列全市第一。
      (二)推进平台建设,着力提升发展质量
      金义都市新区围绕打造“田园智城”目标,加快城市功能完善和产业集聚,跨境电商通关平台、中通、邮政速递等项目正式投运,金义综合保税区开工建设,菜鸟电子商务新城等现代服务业项目顺利推进,意大利维龙、传化物流等重大项目签约落地。多湖中央商务区围绕打造精品城市标杆区目标,完成李渔路以南1800亩征地任务,保障了丹溪路、电大街、武义江截污干管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了浙中总部经济中心、市人民医院、横塘沿城中村改造二期等重点项目建设。金东新城区围绕提升目标,完成控规和产业布局规划修编。完成农批市场等区块1600亩土地征迁,妥善解决下王老村、王坦市场、周村二期安置等遗留问题。金瓯路、李渔路、两公园一广场完成提档改造,康济街延伸至环城南路,泉源集聚区城中村改造项目二期开工。创新实施网格化、等级化城市管理模式,精品城市建设管理考核8个月名列市区第一。江东区块围绕打造工业转型升级示范园目标,加快园区配套建设和项目落地,引进项目32个,投产企业17家。
      (三)扩大有效投资,着力增强发展后劲
      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不动摇,全区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8个,实际到位内资61亿元,增长11.9%;外资5858万美元,增长12.7%;浙商回归51.3亿元,增长40%。深入开展扩大有效投资月和百日攻坚活动,助推重点项目建设。11个省重点、16个省“411”、35个市重点、49个市扩大有效投资项目开工率和完成率均列全市前列。多湖中央商务区叶宅、林头、黄泥山三个社区的征迁十天百分百完成672户签约,创造金东征迁新速度。南站高铁经济新组团1164亩土地征收和243户房屋拆迁全部完成,货场及其周边道路建设进展顺利,站前广场全面开工,新火车南站正式启用,金温高铁顺利通车。
      (四)注重城乡统筹,着力推动农旅融合发展
      启动特色小镇建设,金义宝电商小镇、移动小镇、多湖众创小镇、曹宅花木盆景小镇列入全市首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深化美丽乡村建设,南线绿道完成提升,北线绿道全线开工。完成精品村建设8个、秀美村32个、洁美村54个。创建美丽家庭2.35万户,其中美丽家庭示范户2020户。扩大农村电子商务覆盖面,建成E邮站(点)43个、农村电商服务站(点)170个,花木购、日福莱、农产品展销中心等农村电商平台快速发展。农旅融合步伐加快,新创建省级主导产业示范区2个、省级精品园3个。完成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多湖万景现代农业观光园、曹宅盆景精品文化园建成开园,寨春青蛙乐园、大佛寺景区分别通过国家4A级和3A级景区评审。成功举办“海外名校走进琐园古村落”、金华山大佛寺旅游文化周、乡村绿道马拉松等活动,金东旅游品牌形象和对外影响力得到极大提升。
      (五)深化“美丽金东”三大行动,着力扩大生态环境优势
      继续深化“五水共治”。完善治水长效机制,畜禽养殖污染整治三年任务两年完成,关停拆除养殖场1114家,提升改造243家,被列入全省整区域推进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创建试点区;148个行政村完成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提升,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场推进会在我区召开;完成5座集镇污水处理厂(站)提标改造,金东污水处理厂二期开工建设,新建污水管网39.5公里;完成东阳江干堤加固5.6公里、水库除险加固2座、中小河流治理3个项目区建设,东阳江、武义江及全区21条主要支流水质持续好转,劣V类交接断面减少一半,III类水质以上水库占52.9%。继续深化“无违建区”创建。拆除违法建筑136.3万平方米,清理建筑垃圾65万方,完成复垦复绿560亩,拆后土地利用率达70%,全区111个村通过区级“无违建”合格村验收。继续深化环境综合整治。开展“八无”村创建,建立并完善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六项制度,筹集美丽家园共建基金700余万元。农村垃圾分类工作在人民日报官方微信头条推送点击量超过1600万,浙江电视台连续专题报道,全国各地300多个考察团前来参观学习。扎实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全面开展烟花爆竹禁限燃行动,完成384家“六小”服务行业专项整治,淘汰黄标车2313辆、燃煤锅炉269台,空气平均优良率为75.8%,同比提高22.1%。
      (六)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
      加强就业保障工作,全区城镇新增就业0.37万人。城乡居民养老和医保参保率分别达到98.2%和97.6%,完成省级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标准创建。解决被征地农民保障历年遗留问题7266人。扎实推进省教育现代化区创建,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市中考状元花落金东,鞋塘初中迁建工程主体结顶,鞋塘小学等5所学校完成薄弱学校改造;区实验幼儿园投入使用,全面消除无证幼儿园。扎实开展省级卫生强区创建,深入推进医疗资源“双下沉、两提升”,孝顺、曹宅等7个乡镇成功创建为市级卫生强镇。做好省级深化生育服务证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在全市率先完成计划生育、妇幼保健整合运行,计划生育各项指标居全市前列。深入开展文化“四进”系列活动,成功举办施光南音乐节、“同吟艾青诗”主题宣传等文化活动。集中开展食品安全专项行动,取缔各类非法食品加工作坊(点)57家。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扎实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信息化建设,开展“百日维稳攻坚大会战”和“百件信访化解”专项督查行动,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达到97%。全年安全生产总体平稳。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台湾事务、人民武装、双拥优抚、工青妇、工商联、文联、残联、红十字会、机关事务、地方志、老龄、档案、气象等工作也都取得了新成绩。
      各位代表,“十二五”时期是我区全面落实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总体部署的五年,是全区上下凝心聚力、合力攻坚、开拓创新的五年,是实现赶超发展和富民强区的五年。
      “十二五”时期,是金东综合实力提升幅度最大的五年。经济总量大幅增长,综合排名实现跃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财政总收入、区级财政收入年均分别增长24%和24.3%,总量实现三年翻番;规上工业产值年均增长9.4%;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8.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
      “十二五”时期,是金东产业结构调整最快的五年。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由“十一五”末的10.4︰57.2︰32.4优化为8.9︰47.4︰43.7。金东信息软件创业园营业收入年均增长84.4%。工业总产值突破400亿元,工业亩均税收增长65.7%。现代农业加快推进,累计建成标准农田14.4万亩;各类农业经营主体达728家,是“十一五”末的3倍。锦林佛手文化园、源东桃花源景区等一批农旅融合项目基本建成,年接待游客从“十一五”末的112.8万人次增加到403.5万人次,旅游收入从“十一五”末的1.3亿元增加到30.3亿元。
      “十二五”时期,是金东新型城镇化步伐最快的五年。城镇化率从46.8%提高到56%。累计完成征地近6万亩,7.25万农民参加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其中4.32万人转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金义都市新区全面开发建设,10平方公里城市核心区块拉开框架。新城区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形象日益丰满,多湖中央商务区、南站高铁经济新组团等板块开发建设全面启动。曹宅、澧浦、岭下等集镇面貌明显改善。
      “十二五”时期,是金东城乡面貌变化最显著的五年。累计完成国家省市重点项目74个,投资276.9亿元。完成农田水利设施投入11.8亿元,是“十一五”的1.5倍。实现农村公路全覆盖,建成农村港湾式停靠站232个。成功创建省级美丽乡村先进区,连续四年被评为省级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持续深入推进“美丽金东”三大行动,率先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基本消灭黑臭河、垃圾河。强势推进“三改一拆”,累计拆除违法建筑7298宗337.5万平方米,被评为省级“无违建”创建工作先进区。开展农村“三权”改革,基本完成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合作制改革和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
      “十二五”时期,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43.3%和90.7%,家庭人均年收入4600元以下贫困现象全面消除。建成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95家,“居家养老金东模式”被评为中国养老模式创新十佳典型、中国民生示范工程。成功创建省级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区,全区标准化中小学校比例达到90.2%,名列全市前茅;卫生强区创建深入推进,公办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基本药物零差价,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各类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开展,累计建成文化礼堂60家,实现村邮站、农家书屋全覆盖。创新社会治理体系,健全社会防控体系和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实现“平安区”九连冠。
      “十二五”时期,是政府效能提高最大的五年。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践行“三严三实”,不断提高政府执行力。健全完善重大事项民主科学决策机制,行政决策日益规范。持续推进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完成“四张清单一张网”建设。加强依法行政,全面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司法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顺利通过市“六五”普法验收。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坚持厉行节约,“三公”经费年均降幅15%以上,其中公务招待费年均降幅30%以上。
      各位代表,“十二五”的发展成就来之不易,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和社会各界同心同德、奋勇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向全区干部群众,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金东发展的社会各界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面临较大压力;主导产业不明显,增长质量不高,内生动力不强问题依然突出;招商氛围不浓,民间投资意愿和占比不高,扩大有效投资压力加大;社会事业建设和管理的任务较重,人民群众的参与度不强;部分干部抓落实的干劲、韧劲、方法有待提升,组织意识、纪律观念有待加强。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高度重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十三五”发展主要目标任务
      “十三五”是金东全面深化改革、赶超发展的关键五年,也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的五年。根据区委《关于制定金东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区政府制定了《金东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请大会审议。经本次大会批准后,区政府将认真组织实施。
      “十三五”发展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八八战略”为总纲,以“把握新常态、共建都市区”为战略主线,围绕“聚合黄金主轴、打造宜居新城、建设美丽乡村、加快金东崛起”战略目标,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坚持转型升级不动摇,紧扣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这一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开创“两富”“两美”金东建设新局面。
      “十三五”发展的主要目标:确保实现“四翻番”目标,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争当赶超发展的排头兵、绿色发展的示范区、城乡一体的先行区、开放发展的引领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继续领跑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提前两年实现翻一番目标。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城镇常住居民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5%和9%,社会保障覆盖率达到100%,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5%。使金东综合实力更强,城乡发展更协调,生态环境更优美,人民生活更幸福,治理体系更健全。
      推进“十三五”发展、实现“十三五”目标,必须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发挥优势、补齐短板,集中精力抓好既该干又能干成的大事。
      (一)坚持创新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完善创新创业体系,强化企业自主创新,大力引进创新人才,加快形成以创新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争当赶超发展的排头兵。加速各类创新资源集聚,积极打造“浙中硅谷”;推动省级知识产权示范区建设,实现发明专利授权量280项以上;实施“四大百亿”产业培育行动,力争总产值突破750亿元;鼓励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推进企业股改、兼并重组和挂牌上市。力争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0家以上、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60家。推进招才引智平台建设,完善支持创新型小微企业和人才成长的政策体系。力争院士、博士后工作站分别创建1家和3家以上;实施“三博”工程,吸引100名以上博士(教授)来金东“入企、联企、办企”。
      (二)坚持协调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理顺发展关系,进一步拓展空间、提升效能,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协调、融合发展的良性互动新格局,建设城乡一体的先行区。合力推进金义都市新区、多湖中央商务区、金华山旅游经济区等市级平台开发建设,不断提升平台的集聚效应与辐射能力;加强金东新城区产城融合发展,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加快重点道路和公园绿地建设,完成17个村的城中村改造,全面推进智慧城市管理。加快美丽城镇建设,通过城镇体系规划修编,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和功能完善,培育城镇特色主导产业,强化城镇公共服务功能。完善美丽乡村建设管理机制,全面构建“一轴、两线、六带”的美丽乡村新格局,继续实施农村环境“双治”工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区。构建“六纵七横”公路交通网络,打造全市综合交通枢纽;依托南站高铁经济新组团、金华国际物流园区两大物流产业集聚平台,打造全国货运枢纽节点;统筹推进城乡公交、给排水、电力燃气能源、信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共建共享。
      (三)坚持开放发展,打造发展新引擎。加快“走出去”战略,强化区域联动合作,提升经济开放程度,着力增强开放竞争优势。围绕长江经济带开发,主动参与“金义甬舟”、“义新欧”大通道建设,以新建浙中公铁水联运港、金义综合保税区为契机,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的商贸交流,积极推动企业跨国并购、跨国经营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打造浙中投资新高地、长三角城市经济合作新热点。主动参与浙闽赣皖四省九市经济区合作交流,积极推进科技、文化、旅游等多领域的对外交流合作。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完善跨境通电子口岸建设,拓展电商网络辐射面;加快生产型和流通型外贸企业培育,提高企业自主品牌出口比重。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新招商服务模式,打造安商稳商发展环境,力争引进超亿元投资项目50个以上,其中浙(婺)商回归项目30个以上。加强政府自身改革,深化“四张清单一张网”建设;加快农村“三权”和户籍管理改革,创新“互联网+政务”服务方式,提升行政效能;完善现代财政制度,设立政府产业基金,推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规范以“亩产效益”为导向的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机制。
      (四)坚持绿色发展,打造绿色发展示范区。继续深入推进“美丽金东”三大行动,构建绿色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美丽经济。持续深化“五水共治”,全区21条主要支流达到III类水质交接断面占80%,全流域基本达到IV类及以上水质,68座小(二)型以上水库水质全部达到III类以上;推广污水处理厂“一厂一湿地”深度处理模式,污水排放达到金华标准。持续深化“三改一拆”,保持拆旧控新高压态势,创建省级“无违建区”;进一步健全拆改结合、拆用结合长效管理机制,以“三无一稳一利用”为目标,构建基层农民建房规范化监管体系。持续深化环境卫生整治,深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打造成为全国标杆。加快推进“气尘合治”,PM2.5浓度下降到43微克/立方米,空气优良率达到80%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45.4%。持续发展美丽经济,加快农旅融合、文旅融合,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推广“家+”模式,提升发展一批民宿特色村。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万元,增速快于城镇居民。
      (五)坚持共享发展,提升群众获得感。突出均衡普惠,积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推动民生社会事业蓬勃发展,让老百姓有更多获得感。实施精准扶贫工程,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综合社会养老服务和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全面加强素质教育,大力推进学前教育,支持民办教育,打响“学在金东”品牌。推进“双下沉、两提升”工作,建立分级诊疗体系。推进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统筹做好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工作。加快发展体育事业,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化“法治金东”、“平安金东”建设。完善基层社会治理网络体系建设,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模式,推进“110”社会联动向基层延伸,打造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升级版。加强信访工作,强化矛盾纠纷的预防化解。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切实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各位代表,我们坚信,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十三五”发展的宏伟蓝图一定能够实现!
      三、2016年主要工作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必须确保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不确定因素很多;国内经济形势总体向好,但下行压力依然很大。综合考虑金义都市新区体制调整等因素,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2%;城镇常住居民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5%和9%;节能减排等指标完成省市下达的目标任务。其中,区本级除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之外,其余指标与全区保持一致。
      做好2016年工作,必须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针,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市的各项决策部署,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着力加强结构性改革、强化创新驱动、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突出抓好稳增长、调结构、促发展、强整治、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等工作,努力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在具体工作中,重点抓好以下七方面工作。
      (一)支持金义都市新区、金华山旅游经济区开发建设
      市委、市政府从全局战略高度作出重要决策,设立金华山旅游经济区,赤松镇实行全面托管,并调整了金义都市新区管理体制,实行独立的财政体制,社会民生事业、新农村建设等工作调整为独立管理。我们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强化大局意识,树立长远眼光,合心合力支持两个平台的开发建设。主动对接职能移交,做好过渡工作衔接,不因托管影响企业、群众办事。主动统筹谋划全区民生事业发展,确保区域整体水平和实效。主动承担对省报批职能,对于涉及两个平台需要以区政府名义上报的事项,第一时间转报,不因管理体制的变化而影响开发建设,影响地方发展。主动关注两个平台的开发建设进展,做好招商推荐,服务开发进程,实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二)抓创新促转型,坚定推进赶超发展
      创新驱动发展工业。坚持企业主体、人才根本,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积极对接“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快“金东制造”向“金东智造”转变。完善扶持企业技术创新的配套政策,新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5家。加大科技孵化器建设力度,创建省级信息软件创业园。加强高层次创新人才和团队的培育引进,继续实施“三博”工程,推动企业技术难题攻关。深化专利权质押融资试点成果,力争科技金融贷款额达到4000万元以上。实施“工业强区”战略,紧抓“中国制造2025”机遇,深入推进“两化融合”,全面落实中央供给侧改革各项措施,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深入推进“四破攻坚”,力争破除僵尸企业4家,盘活工业用地500亩,消化批而未供土地400亩。深入推进“四换三名”,完成工业技改项目20个,技改投资增长15%以上,培育“机器换人”示范试点企业20家以上。继续发挥企业应急周转金作用,鼓励企业主动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有效防范和化解企业“两链”风险。推进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改革,坚持优质资源向优秀企业倾斜。服务实体经济,深入开展“服务企业、服务基层”专项行动,制定完善工业企业扶持政策,切实为基层和企业排忧解难。加大主导产业培育,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等四大产业,培育无人机、3D打印、电竞等新兴产业。实施小微企业三年行动计划,大力推动小微企业成长。
      趁势而上发展现代服务业。全力推进信息网络经济、智能物流和健康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继续打造网络经济“一号产业”。依托金义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通关服务平台等载体,加快新城区原工业孵化区开发建设和金东信息软件创业园发展,全年引进开园2家以上孵化器平台,信息经济企业50家以上。大力发展智能物流,以浙中公铁水联运港建设为契机,加快物流企业的整合和知名企业的引进。大力发展健康休闲旅游业,积极提升传统商贸业,加快农批市场迁建、再生资源市场等项目建设,依托专业市场搭建电子商务运营平台,实现网上市场和实体市场的有机融合。加快紫金湾等城市商业综合体建设,丰富完善城市功能。加快产业融合步伐,实现一二三产业“旅游+”功能,不断丰富旅游业态,加快旅游业发展。
      突出特色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信息化。稳定粮食生产,实施“一区一镇”创建,开展“设施增地”和“机器换人”,依托万亩城郊蔬菜基地打造智慧农业产业集聚区。支持源东以治促转,探索整乡土地流转,打造“季季有绿、季季有花、季季有果”特色农旅小镇。发展花卉产业,引导苗农向花农转型,建设一批花木精品园。实施彩化工程,完成金义南线和二环东路等5条彩色林带建设,森林抚育6500亩。发展智慧化畜牧业,建成花园式智慧牧场10家,打造全省生态养殖场示范标杆。推进智慧农业建设,完成“六位一体”农业大数据信息化平台建设,实现动植物防疫、农产品追溯、养殖场治污等实时监管。
      (三)抓统筹促联动,持续推动平台建设
      全力服务多湖中央商务区建设。加大征迁扫尾工作,全力保障光南路、宾虹路、丹溪路、电大街等道路建设,完善中央商务区路网框架。全面完成林头、叶宅、黄泥山等三个社区拆迁,加快城中村改造三期项目建设。服务浙中总部经济中心、文化科技中心、市人民医院、步阳华府等重大项目实施。主动服务多湖中央商务区入驻企业,当好“店小二”,加强环境整治和城市管理,打造城市会客厅。
      加快提升金东新城区。按照西接东拓南延北提升的思路加快新城区开发建设。全面打通中轴线、东兴路、清照路等6条断头路,实施康济北街、工业西区、施光南音乐广场等重点街区提档改造,完成邮电渠、义乌江北岸截污纳管工程及跨义乌江绿道景观桥、丽泽公园景观建设,启动黄大仙公园项目,打造沿江休闲健身景观带。加快已完成政策处理地块的招商引资、开发建设。推动泉源城中村改造,争取项目一期主体结顶,二期主体工程完成80%;推进下王等10个城中村改造和新村建设。加快重点商住项目建设,完善生活配套设施。实施网格化、等级化精品城市管理模式,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加快江东区块建设。全面完成污水管网、道路等基础设施和村级物业服务中心建设,加快小微企业创业园项目实施,进一步提升园区整体形象和服务功能。促进已入园企业的投产达产,加强优质项目的引进,打造工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力争新引进项目8个,新投产企业11家,实现产值10亿元。
      加快推进南站高铁经济新组团建设。精心谋划南站高铁经济新组团规划。保障金华铁路货场搬迁项目建成投运。完成站前广场建设,全力保障站前路、金含路、通站路等道路建设,全面启动金东客运枢纽站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公铁联运优势,引进一批智慧物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加快区块产业集聚。同步推进居住、商业等项目的规划开发建设。
      (四)抓投资增后劲,努力推进新型城镇化
      持续扩大有效投资。继续狠抓招商选资“一号工程”,积极探索专业招商、委托招商等模式,统筹做好对接央企、引进外资、激活民资、浙商回归等工作,引进一批优质项目,补齐金东发展短板,全年力争引进投资超亿元优质项目10个以上,招引内资20亿元、外资1000万美元以上。加快重大项目推进,全年计划安排省市区重点项目53项,年度计划投资69.04亿元,增长29.2%。全面完成G330国道改建、杭金衢拓宽改造、金丽温输气管道等项目建设。加大电网建设力度,力争110千伏楼店变开工建设,110千伏燕尾变建成投运。落实重大项目区领导联系、跟踪通报、问题交办等制度。强化土地要素保障。积极创新投融资体制改革,推广PPP合作模式,不断激发社会投资活力。
      努力打造特色小镇。结合“三改一拆”、“四破攻坚”、“腾笼换鸟”,按照“清理一批、置换一批、提升一批、引进一批”的思路,合理布局产业发展,统筹推进多湖众创小镇的规划和建设;完善曹宅花木盆景小镇规划,加快中国盆景博览园、龙头殿景区等项目建设。同时,加快澧浦、塘雅、岭下、江东、源东等区级特色小镇谋划和建设。
      启动美丽城镇建设。在全力加大新城区提升的同时,更加突出抓好集镇建设。充分利用新一轮城镇体系规划修编的契机,开展美丽城镇专项规划编制,按照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要求,优化布局,明确发展定位,完善基础设施,强化产业支撑。进一步整合资金资源,创新投融资方式,加大投资力度,全面启动美丽城镇建设,推动集镇实现经济充满活力、镇容整洁有序、环境生态宜居、城镇特色鲜明、人民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的目标。
      (五)抓整治优环境,打造美丽金东升级版
      持续推进三大行动。持续推进“五水共治”。全面开展下王溪、王坦溪等河道沿线非法排污口整治,完成雨污分流改造。加大截污纳管力度,完成38.6公里污水管网和曹宅、塘雅污水处理厂(站)湿地建设,污水处理厂(站)排放达到金华标准。15条主要支流在消灭劣V类的基础上,III类水质交接断面占50%以上,打造八仙溪最美河流。持续推进“三改一拆”。以两网化建设为抓手,落实控新长效机制,促进依法高效拆违,切实解决乱搭乱建、非法“一户多宅”等拆违重点难点问题,提高拆后利用效果。“无违建”合格村达到80%,示范村达到50%。持续推进环境卫生整治。开展“八无”村创建,完成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省级标准化建设,并向集镇和城区延伸,垃圾分类优秀村比例30%以上。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扩面提升项目45个。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严控新增排污量,完善环境联合执法机制。全力推进“气尘合治”,全面落实烟花爆竹禁限燃和燃煤锅炉淘汰工作,开展印染、涂装、印刷等十大行业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PM2.5浓度下降到52微克/立方米。
      推进美丽乡村全域化。围绕争创全省首批美丽乡村示范区目标,全面推进乡村环境面貌改善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物的新农村”向“人的新农村”转化。完成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和“赤膊房”治理。深化“四边三化”行动。推进森林城镇创建,新增平原绿化彩化面积1000亩。实施美丽乡村提升行动,点上示范、线上出彩,提升美丽乡村风景线整体效果。加强农业技能培训,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深化美丽家庭创建活动,创建美丽家庭1.4万户,其中美丽家庭示范户1400户。挖掘特色乡土文化,完善村规民约,增强村民对村庄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加快发展美丽经济。按照农业园区景区化、景村一体化、旅游全域化的要求,积极发挥“旅游+”的功能,深入推进旅游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积极争创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努力将美丽转化为生产力。加强资源整合,突出重点区块统筹开发。继续推进龙头殿、坡阳古街等旅游重点项目建设,打造源东浙中桃花源景区。澧浦琐园国际研学村积极争创国家3A级景区。加大传统古村落保护开发力度,积极挖掘一批民风民俗旅游项目,打造横腊、釜章、焦岩等一批民宿特色村。旅游人次和收入均增长20%以上。大力培育农村电商,加快电商特色平台、特色村建设,以“互联网+”促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
      (六)抓实事惠民生,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促进城乡居民增收。继续实施助民增收八项工程,进一步完善区镇村三级就业服务体系,重点为大中专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城镇失业人员、被征地农民和农村劳动力提供优质高效的职业介绍和创业指导服务。全区新增城镇就业17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健全精准扶贫长效机制,加大政策托底力度。深入推进农村“三权”改革,完成塘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并在全区推开,启动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积极发展农村电商、民俗经济、林下经济,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
      扩大公共服务供给。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全区城乡居民养老和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达到95%以上。完善社会救助工作机制,实现城乡标准一体化。实施居家养老提升工程,实行星级管理和标准化建设,探索家院互融居家养老新模式。以教育现代化区创建为抓手,继续深化标准化学校、“美丽校园”创建工程,实施江东实验小学扩建工程。推进省级卫生强区创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区域内分级诊疗工作制度和基层首诊制度,推行责任医生签约式服务,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启动东孝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整体迁建项目建设。广泛开展“三优”促进工作,落实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提升计生服务管理水平。推进文化惠民,有序实施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两年提升计划,加快农村文化礼堂、光南文化舞台等文化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继续开展“一月一品”主题宣传活动,重点做好艾青、施光南主题文化纪念活动,提升金东文化影响力。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着眼G20峰会,全力做好安全保卫和涉稳风险化解工作。加强“平安金东”建设,深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强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重视初信初访,强化事权部门和属地责任,妥善解决征地拆迁、环境污染、劳资纠纷等领域突出问题。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进一步加强社区矫正监管体系建设。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危险化学品和易燃易爆物品、寄递行业专项整治,消除隐患。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防止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做好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准备工作。加强8890便民服务分中心建设,及时回应群众关切的各类问题。
      今年要办好教育、卫生、文化、居家养老服务、城乡公交、环境卫生整治、食品安全、大气污染治理、污水治理、农村电商等十件民生实事,具体内容以书面形式供各位代表参阅。
      (七)抓改革增活力,推进政府自身建设
      加大政府改革力度。抓好省市相关改革措施在金东的探索和实践。继续深入推进“四张清单一张网”建设,完善基层政务服务事项库与网上服务站,推动网上申报办理和政务服务五级联动。全面完成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稳妥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障和绩效工资管理。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市民化。继续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落实“先照后证”和“双告知”制度,放宽新兴行业企业名称登记条件,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微政务,畅通干群联系渠道。强化服务意识,切实提高部门服务企业、服务项目、服务基层的效率,优化发展环境。
      全面深化依法行政。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启动“七五”普法工作,提高普法实效。继续实行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认真落实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建立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提高依法科学民主决策的水平。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司法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全面深化政务公开,完善网上执法办案平台建设,健全行政权力的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推进文明执法、优质服务,积极、稳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抓好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学习贯彻,坚持对腐败问题“零容忍”,从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入手,强化廉政风险防控,不断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严守中央八项规定,厉行勤俭节约,把资金和资源更多地用在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上。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深入整治“为官不为”、“不严不实”等问题,坚决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高度重视省委巡视组巡视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工作,坚决防止“四风”反弹。强化干部用心工作的责任意识、攻坚克难的担当精神、苦干实干的务实作风,努力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公信力。
      各位代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号角已经吹响,新的征程充满机遇和挑战,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凝聚全区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同心同向,振奋精神,以更大的决心、更好的状态、更大的力度,干出更大的事业,为实现赶超发展、开创全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名词解释
      1、中国制造2025:即国务院于2015年5月8日公布的强化高端制造业的国家战略规划,是建设中国为制造强国的三个十年战略中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2、两化融合:是信息化和工业化高层次的深度结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3、四破攻坚:指破僵尸企业、破围墙圈地、破低效用地、破既得利益。
      4、四换三名:四换即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空间换地、电商换市,三名即名企、名品、名家。
      5、一区一镇:即农业产业集聚区、现代特色农业强镇。
      6、“八无”村:即无暴露垃圾、无乱搭乱建、无乱堆乱放、无乱贴乱画、无水面漂浮物、无散养家禽、无污水横流、绿化空地无杂草。
      7、PPP模式:即Public(公共的)和Private(私有的)Partnership(伙伴关系)的字母缩写,通常译为“公共私营合作制”,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形成的伙伴式合作关系。
      8、双下沉、双提升:指以“人才下沉、资源下沉”为手段,引导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流向基层,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效率提升”。
      9、四张清单一张网:指政府权力清单、企业投资项目负面清单、政府责任清单、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及浙江政务服务网。

扫一扫手机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