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26项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财政预决算 >> 政府预算

2017年预算报告公开

发布时间: 2017-02-25 11:17 信息来源: 访问次数: 字体:[ ]

  

关于金华市金东区2016年预算执行情况

和2017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7年2月14日在金东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金华市金东区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金东区2016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7年预算草案提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6年预算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全区财政总收入297049万元,完成预算的109.2%,比2015年增长20.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1008万元,比2015年增长20.4%。

1.金东区本级。2016年财政总收入176931万元,完成预算的106.4%,比2015年增长15.9%。其中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8551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21.1%,比2015年增长30.5%,加上转移性收入187478万元(其中:体制补助收入51070万元,上级转移支付收入54138万元,债务转贷收入23987万元,上年结转收入45429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7000万元,金义都市新区划转收入5854万元),收入方合计256029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5671万元,完成预算的82.7%,加上转移性支出100645万元(其中:体制上解支出13000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23987万元,体制补助乡镇街道支出16000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2621万元,结转下年35037万元),上年结转支出32772万元,上级转移支付支出26941万元,支出方合计256029万元收支总量相抵,保持平衡。

2.乡镇街道。2016年乡镇街道体制结算补助收入16000万元,调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197.8万元,收入合计19197.8万元。预算支出合计18627万元,其中:多湖街道支出2944万元,东孝街道支出1868万元,其他乡镇支出13815万元,收支总量相抵,结转下年支出570.8万元。

3.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情况。2015年末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余额18257.5万元(其中:金东区本级12685.6万元 ,乡镇街道5571.9万元),在安排2016年预算中区本级调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7000万元,调用后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余额11257.5万元(其中:金东区本级5685.6万元,乡镇街道5571.9万元)。在2016年预算执行过程中,乡镇街道调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197.8万元。通过盘活财政存量资金,2016年末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3191.8万元(其中:金东区本级补充12621万元,乡镇街道补充570.8万元)。2016年末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余额21251.5万元(其中:金东区本级18306.6万元,乡镇2944.9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金东区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8783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73.9%(其中: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123万元,其他非税收入7660万元),加上转移性收入59445万元(其中:上级转移支付收入10607万元,上年结转收入21638万元,债务转贷收入27200万元),收入方合计68228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7169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57.2%,加上转移性支出37747万元(其中: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27200万元,结转下年10547万元),上年结转支出9162万元,上级转移支付支出4150万元,支出方合计68228万元。收支相抵,保持平衡。

以上预算执行数据和体制结算数据,在财政决算编制完成后会有所变动,决算情况将专题向区人大常委会作出报告。

(三)政府债务情况

省财政厅2016年核定区本级政府债务限额17.9亿元,2016年末区本级政府债务余额15.52亿元(其中10.03亿元已置换为政府债券),比2015年底余额减少800万元。

二、落实区人大预算决议有关情况

2016年,按照区三届人大五次会议有关决议,以及区人大财经工委审查意见,认真研究完善财政体制机制,努力做好财政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一)加强收入征管实现收入较快增长一是强化分析预判。加强各涉税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和信息共享,发挥财政协调作用,促进收入平稳增长强化税源管控。组织开展区域内重点企业和项目纳税情况调查,强化税源管控,避免税源外流。三是非税收入征缴。开展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基金收费项目清理,清缴各项非税收入1.7亿元,促进财政收入实现较快增长。

 (二)强化财政引导,促进经济稳定增长。一是做好重点项目建设的服务保障。拨付江东区块项目资金2.5亿元,保障江东-岭下污水管网等工程实施。投入5000万元推进火车南站广场建成启用,拨付新城区项目资金3.95亿元,支持断头路打通、污水管网铺设和道路绿化提升。二是落实稳增长政策。拨付各类补助资金5626万元,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电子商务、外贸发展和品牌建设等。探索财政扶持方式转变,出产业引导基金运作实施意见和管理办法。安排专项资金800万元支持旅游景区基础与配套设施建设,推进全域旅游发展。三是深入开展帮扶解困工作。办理企业应急周转金转贷215笔、周转资金8.35 亿元,惠及企业74家。开展科技金融工作,89家企业列入推荐名单,发放科技信贷资金6960万元。全面清理落实各项涉企收费取消、停征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三)优化支出结构,着力打造民生财政。全区民生领域支出19.23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79.2%。一是推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全区教育支出4.1亿元,安排教育发展项目资金5000万元,扶持普通教育、学前教育、民办教育和薄弱学校建设,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二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全区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1.8亿元,增长19.2%。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三是加大卫生事业投入。全区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支出2.05亿元,增长39.9%。支持“双下沉、两提升”工程和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四是支持农业农村发展。投入农林水项目资金6.2亿元,推动农村公益事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被列为全市首个省级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县(市、区),获省财政补助2000万元。安排资金2500万元推动“无违建”先进区创建,拨付4776万元启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

(四)加大改革力度,优化财政制度建设。一是推进预算管理改革。选择3家部门探索试编三年滚动财政规划。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改革,27个项目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试点范围,伤残军人基本康复项目受到群众好评和省市肯定。推进非税收入征缴改革,教育收费纳入统一公共支付平台收缴。二是加强预算执行管理。试行区对乡镇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执行率偏低的重点部门、重点项目进行通报反馈,加快预算支出进度。三是加强政府债务管理。推进存量政府债务置换,区本级通过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存量债务5.12亿元,累计置换债务10.03亿元,每年减少利息支出3500万元。四是推进预决算信息公开。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规范预算公开内容和样式,开展预决算公开专项督查,43家部门单位公开了预决算信息。

(五)履行监管职能,提升财政管理水平。一是控制一般性支出不动摇。“三公”经费、会议费、培训费预算只减不增,三项经费在连续数年大幅下降的基础上,同比仍分别下降25.3%、8.9%、14.3%。二是加强行政事业资产监管。部署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配合做好公务用车改革,开展涉改公车拍卖和处置工作。三是规范财政性资金存放管理。出台《金东区财政性资金竞争性存放管理实施细则》,分两期组织15家部门单位进行财政性资金竞争性招标存放,共存放资金4.53亿元。四是强化财政监督。开展津补贴发放、资金安全、账户管理、专项资金使用、财政票据管理等专项检查,严肃财经纪律,规范财务管理。五是强化内控体系建设。出台财政局内部控制基本制度及相关业务风险内部控制办法,建立公开服务承诺预警机制,促进财政服务效能进一步提高。

在回顾财政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发展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财政改革发展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困难:财政增收基础不实,收入下行因素增多,支出刚性增强,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加大;预算支出执行进度偏慢,财政监管存在薄弱环节,资金使用绩效有待进一步提高;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未建立,预算刚性有待进一步增强。这些矛盾和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三、2017年预算草案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仍然较为复杂严峻,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同时,“营改增”后收入划分调整、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措施将带来新的减收,财政收入面临的困难和压力很大。积极财政政策、重大决策实施、重点项目建设、民生事业保障等支出需求刚性进一步增长,预计2017年我区财政经济运行形势十分严峻,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

(一)财政工作和预算编制总体要求

2017年全区财政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历次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区委各项决策部署,遵循“促进发展、保障民生、科学理财、加强监管”的理财观,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化财政改革创新,加快构建现代财政制度;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创新财政扶持方式,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服务经济转型发展;注重普惠和共享,坚持统筹兼顾,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确保发展成果让更多群众享受;落实预算法定原则,强化预算约束,健全预算执行考核机制,切实防范财政风险,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建设美丽幸福金东提供有力的财政保障。

(二)一般公共预算草案

根据金东区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测,全区财政总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均增长8%以上。其中:金东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上年调整后执行数下降7.5%。结合经济社会政策和预算编制的总体要求,提出2017年一般公共预算安排如下:

1、金东区本级。2017年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7671万元,加上转移性收入184887万元(其中:体制补助收入53000万元,上级转移支付收入56250万元,债务转贷收入22600万元,上年结转收入35037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8000万元),收入方合计242558万元。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1924万元,加上转移性支出47600万元(其中:体制上解支出12000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22600万元,体制补助乡镇街道支出13000万元),上年结转支出35037万元,上级转移支付支出47997万元,支出方合计242558万元。全区收支总量相抵,保持平衡。

2.乡镇街道。2017年乡镇街道体制结算收入13000万元,预算支出12622万元,其中:多湖街道支出2165万元,东孝街道支出1405万元,其他乡镇支出9052万元,收支总量相抵,结转下年支出378万元

3、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情况。2016年末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余额21251.5万元,其中:金东区本级18306.6万元,乡镇2944.9万元。在安排2017年预算中,金东区本级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8000万元。调入后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余额3251.5万元,其中:金东区本级306.6万元,乡镇街道2944.9万元。

(三)政府性基金预算草案。

2017年区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85803万元(其中: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82633万元,其他非税收入3170万元),加上转移性收入55547万元(其中:上级转移支付收入10000万元,上年结转收入10547万元,专项债务转贷收入35000万元),收入方合计141350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89350万元,加上专项债务还本支出35000万元,上级转移支付支出10000万元,上年结转支出7000万元,支出方合计141350万元。收支相抵,保持平衡。

(四)其他预算情况

1、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因我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较少,已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不再单独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2、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由市里统一管理,预算由市财政统一编制。

四、扎实推进财政改革,确保完成2017年预算目标

(一)全面加强收入管理,努力实现财政收入增长。

一是增强税收征管合力。建立健全税收征管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涉税部门的配合协作,强化大数据应用,着力构建齐抓共管的协税网络,提升将税源、税基转化为财力的水平。二是强化税收源头控管。加强欠税清欠力度,开展税收专项清理,加强建筑安装项目的税源管控,确保应收尽收。三是强化税源培育。加大对实体企业的扶持力度,支持楼宇经济和总部经济发展,推进建筑业总部建设,提高亩产税收,挖掘增收潜力。四是优化非税收入征管。推广统一公共支付平台应用工作,新增1-2个项目纳入统一公共支付平台收缴,确保非税收入及时规范入库。

(二)创新财政理财机制,切实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一是优化重点项目建设的服务保障。积极履行财政职能,加强资金保障和监管,全力服务保障大平台、大项目的开发建设。突出平台打造,支持江东低丘缓坡区块、众创小镇、绿色建筑小镇建设,拓展发展新空间。二是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用好工业企业专项奖补资金,加快政府产业基金实质性运作。继续支持“四破攻坚、“四换三名”等转型升级组合拳实施,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培育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现代服务业做大做强,推动现代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善招商项目考评机制,着力引进投资强度大、亩均税收高的产业,夯实发展新引擎。四是支持创新驱动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立健全促进创业创新的财政投入机制,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加大对人才引进的财政投入力度,激发企业发展新动能。

(三)完善财政保障机制,着力推动协调共享发展。

按照全域化美丽幸福金东建设要求,坚持共享和普惠原则,财政支出更多地向偏远、困难地区倾斜,让更多群众享受公共财政的阳光。一是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强政策研究,全力保障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补齐集镇建设短板。注重共享和普惠,在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一事一议助推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财政投入向偏远薄弱村倾斜,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二是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投入。统筹资金推进“五水共治”、环境卫生整治、“三改一拆”三大行动深入实施,支持节能产品推广和节能改造,加快推进城市景观、城区绿地、沿路绿网建设,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三是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巩固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推动教育现代化建设。支持公立医院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医疗服务体系能力建设。加大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投入,支持乡镇“四个平台”建设,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四)推进管理制度创新,加快现代财政制度建设。

一是完善预算管理制度体系。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完善项目库建设,推进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改革,引导部门提前做好项目的储备和申报,提高部门预算编制质量和效率。推进透明预决算制度建立,规范公开内容和方式,政府预决算支出全部细化公开到功能分类的项级科目。继续探索推进中期财政规划管理,改进预算控制方式。二是调整完善区对乡镇财政体制。进一步理顺区和乡镇的支出责任划分,在保障乡镇(街道)基本运转支出的基础上,适当调整财力分配,加大区财政统筹力度,引入竞争性分配机制保障乡镇发展建设所需资金。三是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坚持促发展和防风险并举,推动国资公司实体化运作和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合理控制政府债务规模,完成存量债务置换工作,缓解政府偿债压力。

(五)发挥财政监督职能,有效提高财政管理绩效。

一是强化预算执行监管。加强预算执行的日常监督考核,引入预算执行约谈机制,完善区对乡镇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快预算执行进度。推进建立权责发生制部门综合财务报告制度。二是强化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制定《金东区政府投资项目变更管理办法》,完善变更决策程序,严格控制工程投资规模,提高政府投资绩效。三是强化科学化信息化监管。推行“互联网+政府采购”运行模式,深化政府购买服务工作,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探索行政事业单位闲置资产集中管理,完善经费支出动态监控预警机制。四是加强财政内控机制建设。通过流程再造和信息化手段运用,强化对财政业务及管理风险的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提升财政管理的规范化和透明度。

各位代表,2017年财政各项工作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将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坚定信心,奋发有为,开拓创新,努力完成本次会议确定的预算收支任务,为建设美丽幸福金东、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作出更大的贡献!

2016年预算执行情况.xls

金东区2017年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xlsx

2017年预算草案.x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