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网络将自己有价值的二手物品转卖,为了保障交易安全,各种各样的二手网络平台也层出不穷。可即使如此,许多不法分子仍然想方设法钻空子,规避正常交易流程,实施诈骗。昨天,浦江警方向记者介绍了一个案例,在浦江务工的小姜就在某平台转卖二手物品的过程中被骗了1200元。
几天前,小姜在某二手交易平台上售卖闲置物品,没过几天就收到了一名网友的留言,让小姜加他的微信私聊。考虑到对方可能是想具体了解有关商品的信息,小姜便添加了对方的微信。对方咨询完商品情况后果断下了单,这让第一次售卖的小姜非常高兴。
但不久后,她又收到对方发来的一张订单页面截图,图片显示:“由于卖家首次出售商品未与网站签订《商品出售协议》导致无法进行付款,请联系卖家识别下方二维码进入客服中心进行处理。”
着急出售商品的小姜怕拖延了时间买家不乐意,立刻按照提示联系了图上的“客服”。“客服”告诉小姜,要想完成交易需要先缴纳400元的认证金,以此来保障买卖双方的权益,交易结束后,该笔钱会自动退回。
小姜并未怀疑,扫描了该“客服”发来的二维码,缴纳了400元认证费,还按照对方“进行第一笔实物担保交易需要缴纳正品保证费”的要求交了800元保证费。谁知,“客服”又得寸进尺再次提出“缴纳2000元的破损补寄费”要求。
东西还没卖出去就要先交3200元钱,这使小姜产生了一丝怀疑。她向“客服”表示自己将不再出售该物品,并要求退还已交的1200元,却被对方一口回绝。之后,小姜打开交易平台,让朋友试着购买物品,看程序能不能正常进行。事实证明,小姜的账号没有任何异常。确定自己被骗后,小姜立刻来到辖区内的浦江县公安局浦阳派出所报案。
“我之前看过通讯网络诈骗的科普,许多买家被骗子冒充网购客服骗钱,没想到我是卖家也会被骗。”小姜说。对此,民警解释说,不管受害人是买家还是卖家,这种诈骗套路是一样的,都是作案者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受害人的网络交易信息,随后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诱骗受害人进行转账。目前,该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当中。
在此,警方提醒广大市民:如今网上交易平台五花八门,对交易流程不熟悉的市民,一旦接到陌生短信,一定要与官方客服进行咨询,不要轻易点击不明链接,不要轻易转账,谨防上当受骗。不法分子利用平台私信发送的截图都是经过伪造的,私信中告知无法正常付款或要求缴纳保证金的都是诈骗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