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东乡施堰头村村庄规划方案公告
金东资规村编示(2020)330703011号
施堰头村要求编制村庄规划的报告已收悉,经我局讨论原则同意浙江城市空间建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编制的施堰头村村庄规划方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及“阳光规划”的要求,现将规划草案予以公告,征求公众意见,公告时间:2020年11月13日—2020年12月12日,共30日。
公告地点:金东区政府网站(www.jindong.gov.cn);源东乡人民政府、施堰头村公告栏。
请在公告之日起30日内将有关意见和建议通过以下方式反馈我局,我局将充分予以考虑。
反馈方式:
(1) 书面意见反馈至金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金东分局;邮寄地址金东区东宁路315号金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金东分局(邮编321015);
(2) 电话方式:金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金东分局办公室82191811、国土空间规划科82191819;源东乡自然资源所82978320。
金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金东分局
2020年11月13日
一、规划背景
由于施堰头村上一轮规划期限于2020年到期,村庄原先的规划已不能满足村民的实际需求。
二、规划范围
施堰头村行政管辖范围,辖施堰头一个村居点,总面积121.35公顷。
居民点详细规划范围:指施堰头村居民点规划建设用地及周边需控制的区域,规划范围面积7.66公顷,其中建设用地5.85公顷,其他用地为1.81公顷。
三、规划期限
根据近期、远期相互协调的原则,确定本规划期为:2019-2035年。
近期:2019-2025年,主要开展村庄村容村貌整治与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改善村民居住环境。
远期:2026-2035年,主要开展对村庄土地的综合整治,优化村庄整体布局,改善局部环境。
四、村庄发展定位
施堰头村村庄性质为:以山水资源为载体,以人文历史为底蕴,集“风景秀美、田园风光、生态宜居”于一体的美丽乡村。
五、村庄产业发展引导
充分利用施堰头村自然资源,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打造休闲旅游基地。
第一产业:充分利用村庄本身良好的农业基础,着力建设特色产业化示范基地,以点带面,形成规模的产业基地,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同时对种植品种进行合理规划布局。纵观施堰头村肌理,居民点整体坐落于村域西北部,且农田和林地与村落分离,格局清晰,使得施堰头村具备一种清净独立的地脉气质。
第三产业:依托水系和田园风光资源,发展农业观光、田园休闲、陇上慢行等,发挥村庄内部特色资源,构建以宁静的村落环境为“卖点”,文物古迹为“依托”,宅院田园为“载体”的乡村文化旅游发展主基调。
六、产业空间布局
村域形成四大片区,分别是生态居住区、风采田园观光区、耕地垦造提升区、生态保护涵养区。
生态居住区:位于村庄西北部,主要为村庄居民点集聚区,加快推进农村农房改造建设、巷道整治、庭院整治以及道路沿线绿化种植,改善村庄风貌;深入实施农村联网公路、农村安全饮水、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和农村电气化、网络化等工程,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风采田园观光区:位于村庄南部,该区域地势平坦,花果资源丰富,扩大农业种植规模,丰富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等主题,未来将成为入村景观节点区。
耕地垦造提升区:位于村庄中部,利用区域内丰富的园地等潜力资源通过统一开发、连片平整来垦造耕地。区域东部进行集中连片垦造耕地项目,区域西南部现状耕地规划开展“旱改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提高耕地质量。
生态保护涵养区:位于村庄东北部,以生态保护为主,限制宅基地新建和改建,限制开发建设,对现状耕地进行耕地质量提升,对生态已造成破坏的土地开展生态修复工程。
七、村域空间发展框架与布局
村域用地使用提倡集中布置、集约节约利用的总体原则。结合施堰头村地形地貌、水系等自然环境,以及村庄产业特点和村民生产需求,施堰头村村域用地包括村庄建设用地和水系、农田用地等非建设用地,其功能布局为生态居住区、风采田园观光区、耕地垦造提升区及生态保护涵养区。
八、村庄居民点功能结构布局规划
在充分分析施堰头村地形现状、村庄建设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对外交通道路和村庄内部、良好的水体景观、生态资源等条件,以村内旧居民的拆迁还建和用地调整为契机,结合相关规划依据要求,对施堰头村进行统一规划布局。
规划后形成“一心、一轴、四片区”的功能结构规划布局:
“一轴”沿塘源线形成的村庄综合发展轴。
“四片区”指在村庄地形地势、建设现状基础上,根据村庄道路网骨架形成的生态居住区、风采田园观光区、耕地垦造提升区、生态保护涵养区。 九、居民点规划
(1)建设用地:村庄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为5.85公顷,规划人口780人,人均建设用地为75.00平方米/人;
(2)用地构成:村民住宅用地面积为4.80ha,规划人均住宅用地为61.54平方米/人;村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面积为0.07ha;村庄公共场地面积为0.14ha;村庄道路用地面积为0.83ha;村庄公用设施用地面积为0.01ha;其他用地面积为1.81ha。
用地平衡表
用地代码 | 用地名 | 用地面积(ha) | 所占比例(%) | 人均建设用地面积 (m2/人) | 备注 | ||||||
大类 | 中类 | 小类 | 现状 | 规划 | 现状 | 规划 | 现状 | 规划 | |||
V | 村庄建设用地 | 7.85 | 5.85 | 97.52 | 76.37 | 123.04 | 75.00 | ||||
V1 | V11 | 住宅用地 | 7.43 | 4.80 | 92.30 | 62.66 | 116.46 | 61.54 | |||
V2 | 村庄公共服务用地 | 0.19 | 0.21 | 2.36 | 2.74 | 2.98 | 2.69 | ||||
V21 | 村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 0.02 | 0.07 | 0.25 | 0.91 | 0.31 | 0.90 | ||||
V22 | 村庄公共场地 | 0.17 | 0.14 | 2.11 | 1.83 | 2.66 | 1.79 | ||||
V4 | 村庄基础设施用地 | 0.23 | 0.84 | 2.86 | 10.97 | 3.61 | 10.77 | ||||
V41 | 村庄道路用地 | 0.22 | 0.83 | 2.73 | 10.84 | 3.45 | 10.64 | ||||
V43 | 村庄公用设施用地 | 0.01 | 0.01 | 0.12 | 0.13 | 0.16 | 0.13 | ||||
E | 0.08 | 1.71 | 0.99 | 22.32 | 1.25 | 21.92 | |||||
E1 | 水域 | 0.11 | 0.49 | 1.37 | 6.40 | 1.72 | 6.28 | ||||
E2 | 农林用地 | —— | 1.22 | —— | 15.93 | —— | 15.64 | ||||
过境道路 | 0.12 | —— | 1.49 | —— | 1.88 | —— | |||||
高压线等后退线 | —— | 0.1 | —— | 1.31 | —— | 1.28 | |||||
村庄用地红线面积 | 8.05 | 7.66 | 100.00 | 100.00 | 126.18 | 98.21 | |||||
注:现状人口638人,规划人均用地指标按规划人口780人计算。 |
公共服务设施类别 | 位置 | 占地面积(平方米) | 建筑面积 (平方米) | 层数或数量 | 备注 | |
行政管理及综合服务 | 村委会(医疗室、养老服务站、文化活动中心、公共厕所、治安联防站) | 村庄中部 | 129 | 387 | 3层 | 保留 |
文化礼堂(图书室、公共厕所) | 村内主干道西侧 | 492 | 600 | 3层 | 新建 | |
文化体育 | 全民健身设施 | 村委会北侧 | —— | —— | 1处 | 保留 |
广场 | 文化礼堂南侧,村委会东侧 | 1400 | —— | 2处 | 保留 | |
基础设施 | 停车场 | 村庄车行道沿线 | —— | —— | 2处 | 保留 |
垃圾收集点 | 村内主干道西侧村庄南部 | —— | —— | 1处 | 保留 | |
小型污水处理站 | 村庄南部 | —— | —— | 2处 | 保留 | |
供电设施 | 村庄主干道西侧 | —— | —— | 1处 | 保留 | |
供水设施 | —— | —— | —— | 已布置完善 |
十一、近期村庄重点建设项目
项目类型 | 分项工程 | 单位 | 规模 | 投资估算 (万元) | 备注 |
公共设施 | 文化礼堂新建 | 平方米 | 文化礼堂新建,占地面积约49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景观风貌提升。 | 100 | |
休闲广场整治提升 | 平方米 | 活动广场改造提升,约1400平方米。 | 40 | ||
基础设施 | 近期农房建设工程 | 平方米 | 新建区建设,场地平整,基础设施配置,面积约0.47公顷。 | 100 | |
建筑整治 | —— | 村庄内部老旧建筑整治粉刷,拆危拆旧,环境整治提升 | 200 | 包括门窗工程、栏杆工程、屋面工程、砌体工程以及外墙涂料等 | |
村内道路提升工程 | —— | 村庄主要道路拓宽、硬化,约1632平方米,及沿线停车位打造。 | 40 | 村庄主干道 | |
村庄内部绿化景观整治 | —— | 主要道路两侧绿化景观提升 | 50 | 全村范围内 | |
防灾及安全工程整治 | —— | 消火栓、灭火器 | 10 | ||
环卫设施提升 | 垃圾收集点、垃圾桶 | 5 | |||
产业 | 水渠、挡墙等农用设施提档改造 | —— | —— | 30 | |
总计 | 575 |
扫一扫手机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