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专题专栏 >> 垃圾分类 >> 落实情况
  • 信息索引号:

  • 体裁分类:

  • 发布机构:

  • 主题分类:

  • 成文日期:

  • 公开方式:

双语版“两定四分”

鞋塘集镇开启生活垃圾分类新征程

发布时间: 2020-11-02 09:18 信息来源: 今日金东 访问次数: 字体:[ ]

“可腐烂垃圾绿桶投绿桶,其他垃圾灰桶投灰桶。”“put household food garbage in the green bin and other garbage in the gray bin.”……昨天下午,记者来到鞋塘上明堂村新建的垃圾投放点前,听到了熟悉的垃圾分类宣传语,随后而来的英文播报让人忍不住好奇起来。

“这是我们专门针对外国友人翻译的垃圾分类标语。”鞋塘妇联主席盛文群笑着说,为全面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她根据鞋塘辖区内外籍人员多这一特点,将垃圾分类的宣传资料全部制作成中英双语版,并组建了一支外国友人志愿团队,让他们也参与到垃圾分类工作中来。“这个做法特别环保,应该大力提倡。”塔哈来自乌干达,目前居住支家村。她从刚开始的不习惯,到现在成为垃圾分类的志愿者,这样的转变源于鞋塘集镇垃圾分类工作取得的初步成效。

这是鞋塘开启集镇垃圾分类工作的缩影。据了解,10月初以来,鞋塘按照“城乡一体、‘两定四分’、全域覆盖、闭环运作”的工作思路,通过动员全民共同参与、推动集镇全覆盖,全力推进集镇“两定四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步伐。目前,该处已完成8个集镇所在村的26个垃圾投放点的建设,并全部投入运行。

在支家村,崭新设立的“两定四分”垃圾房成为一道靓丽风景线。“今天你们家垃圾分得咋样啊?”“昨天差点把餐巾纸扔错了。”“今天分得清爽。”……这样的对话渐渐成为村民们的日常问候语。早上6时,老陈就已经出现在垃圾分类投放点,他是该村垃圾投放点的分拣员。接下来的几个小时,他守在垃圾投放点上,接过村民拿过来丢的垃圾袋,进行破袋检查,一有发现分错现象立即纠正并指导居民进行正确分类。

然而,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的养成,绝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村民生活习惯的改变,需要长期的宣传、引导和培养。“两定四分”推行以来,鞋塘积极发挥志愿者、美丽大姐、第三方公司三支队伍的作用,实行“每月例会”,强化垃圾分类工作的宣传、指导、检查工作。“一方面我们会在公告栏表彰垃圾分类的积极分子,以巡演垃圾分类三句半节目的形式营造人人知晓、参与的社会氛围;另一方面制定奖惩制度,加强长效管理。”盛文群说。(记者 何晓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