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0703728465468K/2021-45310
单位审核公开
孝顺镇
孝镇委〔2020〕128号
2020-12-31
主动公开
中共金华市金东区委:
2020年以来,孝顺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党的政治建设统揽全局各项工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指示精神,围绕“和美金华·品质孝顺”的城镇定位,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区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相关要求,积极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在理论学习上下功夫,在宣传教育上做文章,在舆论引领上破难题,发挥意识形态工作思想引领、舆论推动、精神激励作用,有效推动意识形态工作抓深走实。现将我镇2020年意识形态工作总结如下:
一、2020年主要工作
(一)坚定站位方位,强化工作落实
一是在重视程度上狠下功夫。把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作为重要政治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成立了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党委书记担任组长,强化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统筹,全面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定期召开意识形态工作专题会议,本年度分别在3月22日、7月6日、11月24日召开了3次专题意识形态工作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省委、市委、区委关于意识形态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学习《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听取意识形态情况汇报,主动应对解决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及时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新情况新动向,专题会研究意识形态工作,确保工作有效落实。
二是在统筹管理上狠下功夫。孝顺镇党委把意识形态工作摆在首要突出位置,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年度工作报告、年度综合责任制目标考评、村级网格干部工作考核办法中,与我镇各项日常工作紧密结合,做到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同时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实行“一把手”负总责,班子成员各负其责,明确工作责任,建立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确保意识形态领域安全。
三是在责任落实上狠下功夫。结合我镇实际,按照《中共金华市金东区委宣传部关于印发落实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指数的通知》(金东区宣[2020]34号)文件要求,以“五个一”专项督导的标准,严格落实党组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党委书记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所属各职能办(室)相关责任,明确责任人,研究完善了意识形态风险点台账,严肃意识形态工作纪律,严肃追责问责,本年度完善了《意识形态和社会舆情分析研判制》等5个方面的制度内容。
(二)狠抓理论学习,筑牢信仰堤坝
一是健全学习制度。严格落实年度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本年度组织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3次,调研文章14篇;坚持每月党员活动日学习,确保村级党员每月一次意识形态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二是创新学习方式。充分利用学习强国平台进行学习。通过看视频、听讲话、读文字、答试题等方式进行学习,来提升自身理论水平。我镇机关党员干部中学习最高分达到30916分,人均每日学习积分达到30分以上。
三是夯实学习主体。规范学习考核,在各基层党支部中实行“学习强国”学情月月通报,提升学习质量,加强学习主体建设。发挥学习主动性,在区域党委中举办多场《学习强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方面的知识竞赛,鼓励党员积极参与,调动党员学习,展现学习风采。
(三)坚守舆论阵地,做优舆论引领
一是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加大正面宣传。今年以来,加大力度做好我镇的对外宣传工作,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大外宣格局,深度讲好孝顺故事、传播孝顺声音,进一步提升孝顺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主流媒体报道成效显著。刊登省级媒体以上35篇(其中央视频3篇、人民视频4篇、学习强国10篇、人民日报6篇、新华社2篇、中国经济导报5篇、中国新闻网2篇)、省级媒体33篇(其中浙江日报6篇{头版1篇}、浙江卫视4篇、浙江新闻11篇)、市级媒体178篇(其中金华日报头版9篇)、区级媒体104篇、镇级公众号发布156篇。内外宣传报道工作乡镇排名居全区第一。
二是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及文化礼堂融合发展。组织开展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和文化礼堂体验活动、集中宣传活动和“春泥计划”系列活动共计514余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30000余份,推动重要思想与惠民服务、文化生活、情景体验、情感交流等有效结合。今年我镇获评全省2020年度农村文化礼堂示范乡镇、低田村获评为浙江省文化示范村、范村获评金华市文化示范村。新建的11家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文化礼堂提前完成建成任务并顺利验收。
三是大力弘扬新风正气。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充分挖掘培育先进人物,今年我镇上报14例金华好人事例,成功获评 “中国好人”1名、“浙江好人”2名,“金华好人”4名,获评数在全区乡镇排名第一,广泛开展先进模范学习宣传活动,营造崇尚英雄、学习英雄、捍卫英雄、关爱英雄的浓厚氛围,为金东区践行向善理念,培育“好人文化”,贡献了孝顺力量!
四是精心培育红色教育基地。挖掘红色资源,发扬传承红色基因。提升麦磨滩会议遗址,成功获批金华市红色旅游教育基地;修缮雷烨故居并于8月1日开馆对外开放,接待游客4万人次。开展一系列爱国教育主题活动,得到人民日报、新华社、浙江卫视《党建播报》、浙中在线、中国摄影网、市级等主流媒体广泛报道。
五是筑牢网络生态“瞭望哨”体系。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体系,建成网络群180个,入群人数6733人,设立一群一“哨兵”,构建信息收集、处置、反馈闭环,按照上级部署做好舆论斗争,今年以来共接到网络舆情处理27条,第一时间做好反馈处理。建立“日日一提醒、月月一通报”制度,把“和美金华”APP系统任务逐步纳入到日常常规工作中,形成常态化动作,我镇全年系统各项指标排名全区前列,用好平台,当好扩音筒,在网络阵地打下主战场。
六是加强“扫黄打非、清源固边”力度。实现“扫黄打非”基层站点标准化建设57个行政村全覆盖,在人口密集的集镇中心建立了“扫黄打非”宣传主题公园,常年普及和发布扫黄打非知识和工作动态。联合安监所、市场监督所等人员对出版物市场、印刷企业、实体书店、快递企业不定期组织开展5场次的专项检查活动,加大安全生产督促指导力度,做好平台记录268条,共排查出有效线索4条上报,提早完成年度工作任务。
(四)完善队伍建设,提升工作效率
一是大力培育理论宣讲员。今年以来,我镇着重培育孝顺“根旺”团队,厚植宣讲根基,心系为民情怀,目前共组建和风书社、遇见读书会、孝顺老年大学三支宣讲队伍,团队人数达130人,主要宣讲内容为党的声音、时事、国学、文明新风尚等,当前把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通过举办各种形式多样的艺术巡演活动,讲好时代故事、唱响时代先声、争做时代新人、引领时代新风,推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大学习,让党的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
二是持续充实“十百千”网评队伍。推优选优52名网评团队,培育网评骨干,把“扬正控负”、“服务发展”贯穿于网络评论的全过程,不断提升网络舆论引导能力,营造了良好的网络舆论氛围。今年已完成16篇网评文章投稿,2篇被上级采用。
三是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广泛普及志愿服务活动,建立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培训工作体系,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志愿者能力素质,截至目前,孝顺镇共有实名注册志愿者5645人,各类志愿服务组织226个,志愿服务项目累计达362个,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时长20755个小时。
四是加强文明创建长效生力军建设。认真做好全年度的每月文明创建的迎检工作,为全市文明城市的成功创建和全区排名优秀等次贡献了孝顺力量。本年度成功申报创建了2个市级文明村,并完成9个市级文明村复评。同时加强文明创建常态化、长效化管理工作,组建三支文明创建生力军队伍,守好文明创建成果,提升文明环境长效管理。
二、存在问题
今年以来,我镇意识形态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如下:
一是意识形态工作缺乏主动性,有部分农村党员干部对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不强,上级要求做的不得不做,应付了事或流于形式,对意识形态工作缺乏时效性,成效不明显。
二是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存在薄弱环节,个别村基础设施差,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及文化礼堂作用发挥不明显,特色不突出,管理需加强。
三是意识形态的宣传工作上创新力度还不够,方式方法和内容上还需要更加与时俱进,与新时代意识形态要求相结合。
三、2021年工作方向
一是强化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采取多形式的培训方式,加强辅导,帮助党员干部加深对意识形态工作的认识,熟悉和掌握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特点规律和方式方法,提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队伍。
二是不断推动意识形态工作创新。创新是活力之源。在宣传思想工作中,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努力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工作新局面,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把创新的重心放在基层一线,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三是巩固提升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导向,找准立足点,发挥思想引领、舆论推动、精神激励的重要作用,强化“理论舆论、新闻宣传、文化艺术、网络监管、精神文明”等五大阵地建设和管理,立体传播孝顺好声音。
四是继续加强内外宣和舆情管控工作。持续加力,始终按照“全国全省有声音、全市有影响、全区做领先”的工作要求,加大宣传报道和自我营销工作力度,围绕我镇年度重点亮点工作全方位进行内宣和外宣报道,提升我镇在区、市及省级以上媒体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同时加强舆情管控,密切关注舆情苗头和动向,做到平安、平静、祥和的舆情管控环境生态。
中共金华市金东区孝顺镇委员会
2020年12月25日
抄送:区委宣传部
扫一扫手机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