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专题专栏 >> 疫情防控专区【已归档】 >> 防疫服务信息
  • 信息索引号:

  • 体裁分类:

  • 发布机构:

  • 主题分类:

  • 成文日期:

  • 公开方式:

常态化疫情防控下 慢病不能“慢”

发布时间: 2020-07-24 10:31 信息来源: 金华日报 访问次数: 字体:[ ]

  随着对新冠病毒的了解越来越多,专家发现,新冠病毒具有普遍的人群易感性,而慢性病患者更易感染新冠病毒,且感染后病死率也远高于普通人群。

  金银潭医院陈南山教授在《柳叶刀》杂志上发表的《99例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和临床特征》文章中显示,51%的患者自身患有慢性病;中国疾控中心在2月中旬对国内新冠肺炎死亡病例特征分析中发现,死亡病例大多数为60岁及以上,且患有基础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的老年人;近日,又有全球20位糖尿病及内分泌领域专家于《柳叶刀》发表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合并糖尿病患者管理的实用性建议》,建议中表示,患有新冠肺炎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死于该疾病的风险更高。

  这些研究给慢性病患者和健康大众敲响了警钟,患有慢性病的人群感染新冠肺炎后,更容易出现重症甚至死亡风险,因此要更加注意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自我防护。

  健康弥足珍贵,预防至关重要。对于慢性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方面,我们建议您:

  了解疫情最新发展。鼓励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及其家属利用多种媒介,了解新冠肺炎防控知识、疫情动态与相关政策,调整心态,积极应对。

  减少外出。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尽量居家,减少人员密集性场所的出入,确需外出时做好防护,规范佩戴口罩,加强手卫生,尽量减少参加走亲访友等聚集性活动。

  遵照医嘱。按医嘱备齐所需药物、按时服药,密切观察自身症状变化和病情进展。如:高血压患者应每天测量血压,若出现血压异常或出现意识改变、剧烈头痛或头晕、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眼痛、心悸、胸闷等症状时,做好防护及时就医;糖尿病患者每日监测自身血糖,若出现血糖异常或出现意识、行为改变(如视力突然骤降等症状)时,请及时联系医生或到医院就诊。就医时要规范防护,不能掉以轻心。

  适度运动。大部分的慢性病患者还是需要锻炼,但要根据自身状况而定。运动应循序渐进,避免高强度运动,要在开阔通风环境进行,并注意多晒太阳。

  合理膳食。饮食方面尽量做到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少盐少油、控糖限酒,规律作息、进食有度。

  保持乐观积极心态。充分认识新冠,不恐慌,科学防护。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娱乐项目,如听音乐、唱歌、跳舞、微信联络亲友等方式放松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