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专题专栏 >> 垃圾分类 >> 落实情况
  • 信息索引号:

  • 体裁分类:

  • 发布机构:

  • 主题分类:

  • 成文日期:

  • 公开方式:

让商圈文明与优质营商生态携手并行

我区“服务+”思维打造文明商圈

发布时间: 2020-09-11 08:48 信息来源: 今日金东 访问次数: 字体:[ ]

今年以来,我区以“服务+”思维,将点位的环境美化、管理水平提升与优质营商环境打造有机结合,通过在万达商圈实施文明示范公园广场项目、探索实践“一圈六方”商圈管理机制以及志愿服务培育等,全力打造富有辨识度的金东商圈文明。

9月4日上午,金华市区核心商圈“一圈六方”长效管理工作现场推进会在万达商圈举行。万达商圈如何实现文明提升,我们一起来看。


美化+服务
商圈视觉面貌迎来大蜕变

昨天上午9点多,万达商圈的早餐外卖业务进入了高峰时段。刚刚从多湖街道驿头社区取餐送来的外卖骑手小赵,熟练地将自己的电动车停进商圈北面靠近SOHO区出入口的停车区,匆匆看了一眼送餐地址后,奔跑着开始送餐。对于小赵来说,这样的顺畅便捷,曾经难以想象。

非机动车日常停放量在5000辆以上的万达商圈,想要在主要出入口附近找到停车位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过去,骑手们往往要在违停线外吃罚单和延误时间得差评之间纠结,为外卖行业带来困扰的同时,停车乱也成为商圈最难的“不文明顽疾”。

今年,我区立足解决商圈“不文明顽疾”,营造更好的商圈形象品位,在万达商圈实施文明示范公园广场项目,从基础设施、文明管理设施和氛围景观设施三方面精细化提档升级。借人行道的地基、地下电缆、路面重新铺设和非机动车停车泊位施划提档之机,让外卖骑手们直呼给力的2个外卖车辆专用停车区应运而生。“两个标记有‘外卖专用车位’字样的停车区位于广场的东侧和北侧,靠近商圈主要路口,能容纳约50辆电动车同时停放。”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多湖中队队员吴庆表示,此举对方便外卖骑手和破除乱停车现象来说,一举两得。

类似于“外卖专用车位”,服务商圈与美化商圈相结合的设施提升是今年万达商圈文明提升的重头戏之一。

文明示范公园广场项目实施以来,我区在万达商圈将3万平方米人行道区域,以花岗岩地砖代替原本破损严重的普通地砖,花箱的柔性隔离代替了原先的铁质栅栏,人行、休闲空间更加舒朗明快。重新设计打造的7045平方米南广场景观绿化,让人的活动空间与绿化、景观小品以时尚的视觉感充分结合,一经完工即成为市民晚饭后锻炼、散步的新选择,带来更多的人气。

到了夜晚,“十二星座”主题天幕在市民头上“闪烁”,点亮商圈内部的金街。金街铺面实施立面改造、亮化2881平方米,增添七彩灯带904平方米。街口150平方米的全彩显示屏以及造型新颖时尚的人文小品10余处,成为市民争相拍照取景之处,尤其在夜晚,为商圈的“夜经济”氛围更增一分热烈。

此外,我区还以红色透水混凝土铺设机动车入地库通道1条,增设光南路北侧非机动车泊位1000余米,在这些设施的辅助下,人车分离,更加安全有序。母婴室、吸烟亭、“一米线”等一批贴心设施,虽然不显眼,但也从细节处回应着商户和市民的需求。

“一个文明的商圈,既要有美观整洁的环境,也要有充满活力的氛围,今年的设施提档升级从服务角度出发,实现创建为民。”区创建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商圈的颜值发生大蜕变的同时,该文明创建项目已解决市民和商户反映突出的问题30余个。

执法+服务

文明管理能级再提升

商圈文明在于眼所能见的环境氛围,更在于看不见的管理。偌大的商圈如何做好常态长效管理,破解以往管理不力,商户和市民自觉遵守文明秩序意识不高的情况?今年,我区在万达商圈创新实施“服务+执法”的“一圈六方”管理机制,寻找问题的答案。

“一圈六方”管理机制得名于它的主要工作形式——联合执法。针对万达商圈,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牵头公安、市场监管、文化、交管、消防等部门,共同组建联合执法队伍,常态化开展执法巡查。

“六方部门的联合执法内容覆盖了商圈的各类执法和管理需求,一方面避免了执法盲区和部门间的推诿扯皮,交办待整改问题更加有力,大大提升了执法效率,另一方面也减少了各个部门轮番上门对商户正常经营的影响。”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多湖中队副中队长胡晓军说。据悉,联合执法大队共有在册执法人员36名,联合执法每周开展三次行动,每次由2组执法人员参与,平均每月要进行劝导、交办、处罚各类违法情况600余起。

由于除文化执法人员身着白色制服外,其余执法力量的制服均为蓝色,联合执法队伍被人们形象地称为“蓝制服”。其实,商圈“一圈六方”管理机制中还活跃着一群“蓝马甲”。他们是商圈内的商户志愿者,在“一圈六方”管理机制的组织下参与文明劝导秩序管控等工作,成为“一圈六方”不可缺少的“朋友圈”。

在金街上经营一家水果店的张小仅就是一名“蓝马甲”,她从今年7月开始已经参与了2次“蓝马甲”志愿服务活动。“维持好商圈的文明秩序,一点都不简单,真希望大家都能主动做好。”亲身参与过商圈管理,让张小仅对执法人员的工作有了强烈的感触,在那之后,她家的‘门前五包’达到了四星标准,凡是有执法人员上门,她的态度也更加亲近。据悉,当前“蓝马甲”的队伍中,既有像张小仅一样的‘门前五包’优秀商户,也有后进商户,所服务的项目也拓展到了门前保洁劝导、垃圾分类劝导、停车秩序整治等10余项。

“蓝马甲”搭档“蓝制服”的“执法+服务”模式,让万达商圈的创建合力在严管、常管中进一步凝聚。据悉,今年8月的万达商圈“门前五包”五星级商户比例较6月上升了10%,三星级以下商户明显减少,已有180家放心消费商户成功培育。

为保障机制进一步落到实处发挥作用,我区还在今年4月组建了万达商圈管理办公室,成员除了6家执法部门外,还包括经商局、属地街道以及商圈的三家主要物业管理公司,政企深入合作统筹协调涉及万达商圈文明事务,共同当起万达商圈的“大管家”。“下一步,我们还要对商圈各个区块的长效劝导举措进一步细化,更好地实现商圈自我管理。”万达商圈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

志愿+服务
唱响商圈文明新篇章

如今的万达广场还有一个名字——雷锋广场。自从在2019年的“学雷锋纪念日”被命名之后,市民在每月第二周的周六上午,都能看到志愿者们在南广场上摆出小摊,“直播带货”式宣传应急救援知识、垃圾分类理念等各类文明理念、互助文化,志愿活动丰富多彩,志愿精神红红火火。

在商圈的楼宇之内,志愿者的“红马甲”同样散发着光和热。疫情期间,志愿者们组成“红马甲帮帮团”,在商圈写字楼里服务企业复工复产,指导了481家企业的防疫工作,为322家企业发布用工需求,还通过跑腿牵线,为11家企业办理贷款,推动商圈经济复苏。今年3月,浙江金哲律师事务所与共青团万达商圈青年区域共建委员会共同组建了“奶茶哥哥律师团”。连月来,“奶茶哥哥律师团”参与化解涉青矛盾纠纷94件,为青年提供法律服务300余次。

据统计,今年在万达商圈区域举办或由万达商圈人员参与的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已达11.7万人次。来自多个单位,由多个志愿组织共同构成的商圈志愿力量,让志愿文化成为万达商圈一抹鲜亮的底色。

9月2日下午,前来万达广场西南角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烟头兑换小礼品的市民络绎不绝。一场热闹的“捡烟头、换鸡蛋”志愿服务活动正在进行。

当天的活动有些特殊,活动并非由万达广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发起,而是源于万达商圈管理办公室在实践站下的“订单”。需求是以捡烟头有奖兑换小礼品的形式在万达商圈倡导“烟头不落地”。接到订单的实践站管理员随即通过‘薪火公益’微信群发布招募志愿者公告。活动启动当天吸引了35名志愿者报名参与,收集了散落在万达商圈区域的800余个烟头。

今年以来,我区立足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和进一步培育商圈志愿文化的需要,在万达广场布置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并以公益创投的方式,招募社会公益组织负责实践站的日常管理和志愿活动开展。由市民提出服务需求,实践站组织志愿者实施的“点单”模式,是实践站除标准服务、特色服务之外的第三种日常服务模式,也是一种全新的志愿服务开展模式。

“万达商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将运用好商圈人流量大的特点,更密切地对接市民对志愿服务的需求,服务商圈、服务市民。”万达广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负责人吴晓平表示,目前实践站正在着手进行日常服务规范、志愿“点单”模式的完善,让志愿服务站成为万达广场志愿服务的新起点,打造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窗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