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专题专栏 >> 垃圾分类 >> 落实情况
  • 信息索引号:

  • 体裁分类:

  • 发布机构:

  • 主题分类:

  • 成文日期:

  • 公开方式:

我区精细化推进“路长制”实现“路长治”

发布时间: 2020-09-16 09:30 信息来源: 今日金东 访问次数: 字体:[ ]

“文定路路长:夏志坚,市政责任人:杨文俊……”昨晚,家住东孝街道的女士在小区西侧的路口处,看到一块新竖立的蓝色指示牌,上面标注着路长、路长单位及市政、环卫、绿化责任人信息。杨阿姨不禁疑惑:“这块蓝牌上的信息有什么作用呢?”

答案是:“有问题,找路长。”新城区街道数量多、面积广、事务纷繁复杂,一些诸如道路不整洁、立面不美观、车辆乱停放、设施不完备等城市管理的细节问题时有发生,而执法工作人员数量有限,较难覆盖街道的方方面面,如何才能调动更多资源参与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路长制”是一项好机制,其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管理模式,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据了解,我区从2013年便已推行“路长制”。今年,为进一步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优化道路交通秩序和市容市貌,全力助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提档升级路长牌49块,由区机关各部门及街道主要负责人担任相关责任人,对辖区范围内的54条道路,20条背街小巷,6个公园根据路域环境整治的工作要求实行共建共管,并在每个区域的醒目位置“亮牌”公开路长、路长单位及行政执法、市政、环卫、绿化责任人信息,方便市民咨询、求助和反映城市管理问题。

“我们负责的是艾青路环城东路到康济桥路段,这条路约有7个路口,来回巡查一遍要走6公里,至少要1个小时。”这条路路长、区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郭文洁如数家珍。“我们每周至少安排两次以上巡查,每次都有2名路长上路,一方面对市政设施等硬件进行监管,另一方面对文明交通、文明出行等软件进行督导。”郭文洁说。

在郭文洁手中有一本“路长单位巡查记录本”,详细记录了路长们每次巡查发现的问题以及交办情况和后期整改情况,充分保障路长巡查有记录、有反馈、有跟踪。据悉,对乱设摊、垃圾乱分类等软件问题,路长们都是在现场劝导立即解决,对路面破损、绿化缺块等硬件问题,联系相关职能部门,确保在3天内解决。

要让“路长制”变“路长治”,要将制度落到实处,压实路长责任。“我们通过以‘网格化、等级化’管理为依托,以‘全域覆盖、责任到人’为手段,以构建‘网格管理、路长协作、全科执法、靠前服务’的城市管理模式为目标,促进城市管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强化“路长制”的同时,我区还出台严明的考核办法。每月组织不少于2次的路长活动,文明劝导市民及商家履行“门前五包”、遵守“六不”规定,开展宣传动员、环境卫生、停车秩序整治行动;每月执法局会同区创建办进行考核,年终根据每月考核结果评选优秀,落实长效管理。截至今年第三季度,“路长制”共督办问题413个,合力快速解决群众关切的问题。

如此一来,“路长制”才能在实践中持续优化,进而实现“路长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