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金东区设区20周年,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区退役军人工作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全面贯彻省、市、区决策部署,聚焦聚力“和美金东、希望新城”发展方位和工作主题,以退役军人为中心,坚持固根基、强优抚、保稳定、优安置,全面推进退役军人各项工作,不断增强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的获得感、幸福感、荣誉感,积极在打造“重要窗口”中跑出加速度,展现新作为。
一、聚焦党建引领,全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深入推进“基层党建+退役军人事务”创新,着力打造四个平台:一是退役军人党员教育管理平台。依托线上的退役军人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和线下的三级退役军人服务站(中心),及时开展党员关系接转,推送和下发相关学习内容,为退役军人党员搭建教育管理平台;二是退役军人作用发挥平台。遴选适龄退役军人组成突击队、志愿服务队,充实发挥其在应急救援、环境保护、防灾减灾、疫情防控等方面的作用。同时,鼓励优秀退役军人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积极提供发展平台;三是荣誉激励平台。积极开展选树“最美退役军人”、“模范退役军人”等活动,挖掘和培育退役军人先进典型。同时,通过网上的“退役军人风采”和线下举办宣讲会等方式,广泛宣传优秀退役军人先进事迹。适时开展“最美兵支书”评选活动,弘扬退役军人领头雁;四是党建服务平台。在深化“老兵代办团”的同时,积极打造“军嫂帮帮团”党建品牌。组织各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军嫂以及志愿者组成“军嫂帮帮团”,利用各自特长,以志愿服务方式,为现役军人家庭和退役军人提供纠纷调解、政策宣传、各类帮扶等暖心服务和人文关怀,打响党建服务的金字招牌。
二、聚焦基层基础,全力推进服务站创建
按照“服务不缺位、保障全覆盖、尊崇有氛围、引领建新功”的目标要求和退役军人事务部《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站创建标准》,继续推进“新时代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站”创建,确保在2021年底前完成全区366个退役军人服务站的规范化建设。其中,70%以上的退役军人服务站打造成示范型。积极挖掘亮点和特色,再创建5-6个“新时代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站”。健全长效工作机制,通过以奖代补方式,解决服务站无人值守等问题。继续打造“军人军属点单、党员干部代办”的权益维护代办品牌,建立一支以镇、村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为主,党员干部和素质较高的退役军人、“两代表一委员”为辅的红色代办员队伍,对退役军人的各类诉求,按照“诉内维权、诉外服务”要求,进行代跑、助跑和延伸跑。
三、聚焦拥军优属,全力提升优抚优待水平
一是围绕服务退役军人全生命周期,进一步优化退役军人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建设,不断提高服务的精准化水平。同时,不断推出面向退役军人的拥军惠兵服务,让退役军人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和优惠;二是强化双拥工作。加强军民互动和军民互办实事,开展法律进军营、文化进军营、国防教育进学校等活动,讲好双拥故事,营造浓厚的双拥氛围。同时,积极加强拥军支前队伍建设,健全工作机制,提高服务保障能力;三是常态化开展走访慰问。通过开展春节全员大走访、清明祭英烈、“八一”拥军等活动,加深军民鱼水情,传达党和政府对退役军人的关心、关爱,不断提升退役军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四是加强对退役军人的关心、关爱。积极落实优抚优待相关政策,推出更多的暖心和贴心服务。进一步完善帮扶援助机制,落实分类分级救助,提高帮扶的精准度和实效性;五是深化优抚社会化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落实金东区光荣院项目,为全区孤老优抚对象提供集中供养的场所。同时,为全区611名重点优抚对象购买人身意外保险。充分发挥区关爱退役军人协会的作用,适时成立爱国拥军促进会和国防教育促进会,构建关心关爱退役军人的新格局。
四、聚焦社会稳定,全力开展矛盾纠纷化解
着眼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坚持底线思维和法治方式,以矛盾纠纷化解抓手,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一是全力解决初信初访。坚持关口前移,完善接访制度,主动开展下访、约访。同时,充分发挥矛调中心退役军人专窗的作用,与司法、信访等窗口加强互动,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将信访问题解决在初始、解决在萌芽状态;二是强化纠纷排查和化解工作。积极开展涉军矛盾纠纷的排查,灵通情况信息,强化分析研判,切实掌握动态。对发现的矛盾纠纷,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疏导等方法进行化解;三是强化对疑难积案的攻坚。逐案制定化解方案,明确工作要求和化解时限、责任人,多措并举,多部门协作,形成化解合力,实现疑难积案“破冰”;四是合力稳控和转化重点对象。针对信访活跃人员和自主择业军官、推介就业、96/99西藏兵等群体,坚持法治底线、创新思维、组合出拳,教育转化涉军重点对象,适时出台规范待遇的相关文件,合力做好退役军人信访稳定工作。
五、聚焦就业创业,全力做好服务保障
一是高质量完成安置任务。按照行政编制、事业编制安置比例不低于上一年的要求,高质量完成转业士官、转业干部的安置任务;二是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依托在金高校、职业院校等资源,为退役军人提供“订单式”、“定岗式”、“定向式”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提升退役军人的竞争能力;三是加强就业帮扶。搭建线上和线下两个就业平台,加强与人社等部门对接,为退役军人提供更多选择;四是加大创业扶持力度。落实贷款贴息、税费减免等优惠措施,激发退役军人的创业热情。与小微园等开发主体合作,打造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园或创业园,提供专属创业支持。
扫一扫手机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