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在笔先 神余言外
澧浦描绘乡村振兴新图景这几日,澧浦花木城里的经营户们十分忙碌,“最近人流量客流量都上来了,店里不少品种卖得不错。”经营户吴云说,随着苗交会临近,大家都在全力备货造景,力求把最全的品种展示给客户。
美丽经济蓬勃发展、新澧浦人越来越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正在这片土地上充分实践。
支柱产业势头强劲
传统农业转型升级
“我们已连续举办十八届苗交会,澧浦花木城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花卉苗木交易集散中心,去年交易额超过30亿元。”说起自家产业,澧浦镇党委书记邢浩俊很是自信。
从最初的苗木市场,到近几年稳步发展的花卉盆景产业,再到如今的电商直播,澧浦不断搭建平台,加快推动花卉苗木产业转型升级,让支柱产业始终走在行业最前端。
凉意渐浓,行走在金义南线澧浦段,映入眼帘的是两种不同的风景——时而是苍翠葱郁的绿化苗木,时而又变化成金灿灿的稻田。上月底,晚田畈村千亩晚稻迎来丰收,稻浪翻滚,机器轰鸣,汇聚成一幅丰收美景图。
2019年,东湖畈4500亩土地列为我区地力提升试点项目,通过标准农田建设和“非粮化”整治,提升土地肥力,确保种粮属性。经过两年轮番耕种水稻和马铃薯、油菜等作物,不仅土壤肥力不断提升,水稻亩产逐年增长,而且每到水稻收割季,成片稻田都会吸引不少市民前往参观游玩,促进当地旅游发展。
澧浦镇90%左右的耕地被用来种植苗木,如何在稳步推进土地整治的同时,确保村民经济来源,也是邢浩俊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我们在推动土地整治时,优先处理的是附加值低的工程苗、色块苗,鼓励农户向优质苗、容器苗转型,从长期来看是有益的。”
美丽乡村提档升级
全域旅游绽放魅力
前不久,琐园村小蝌蚪田园举办首届海狮表演,游人如织。
与琐园情况相似的,还有蒲塘村、宋宅村、积道山、爱马仕庄园等等。它们成为人们休闲旅游的好去处,也为当地带来可观收入。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澧浦打造全域旅游,不仅在点上发力,更注重打造“点线上是风景、面上可示范”的美丽乡村升级版。“前余、湾塘,就是近年来涌现出的和美乡村建设示范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邢浩俊说,通过串点成线,将前余、后余、横路塘、琐园等村,与积道山、翅膀湖、金华花卉生态示范园进行有机串联,构筑起美丽生态廊道,澧浦的全域旅游正惠及更多百姓。
从澧浦集镇出发,沿着西溪南行至邵金村,10余分钟车程,便到了天堂庵生态康养项目现场。6栋造型别致的建筑已初见雏形。据项目负责人介绍,明年4月,该项目将投入试营业。这是澧浦打造全域旅游的又一“法宝”——放大生态优势,拓展产业链,通过发展特色康养旅游,让村民们吃上“旅游饭”。
谱写美丽乡村新画卷,赋能文旅振兴。在澧浦这片98.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更多农房变成客房,更多山区变成景区,更多田园变成公园,当地农户增收致富的路径也越来越多元。
邢浩俊表示,澧浦将探索推动城镇未来社区、未来乡村、共富家园建设,依托“智治澧浦”数字化平台,优化服务群众的智慧系统闭环;因地制宜开展翅膀湖生态旅游经济圈、谋划飞地项目等高质量“消薄”项目,实现超百万收入村庄占比达到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