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浙江省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综合考核评估,并报经省政府同意,2020年度浙江省生活垃圾分类“成绩单”公布,我区名列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我区连续第三年获得省级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优秀单位荣誉。
垃圾分类是一件“关键小事”,又是一件民生大事。2014年,我区从农村破题掀起“垃圾革命”,在实践中创新形成了“农民可接受,财政可承受,面上可推广,长期可持续”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金东模式”。“会烂的,变肥料;好卖的,变钞票”,“二次四分”源于生活、源于百姓,易学易记易分。2016年10月底,全区459个行政村全部建立垃圾分类工作体系,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县域全覆盖。
继农村生活垃圾分类领跑全国后,2018年我区借助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东风,积极探索推进城市垃圾分类,并在全域推行“两定四分”,全面铺开垃圾“定时、定点”投放,全面实行“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四类标准,实现城市垃圾分类100%全覆盖,源头分类率达95%以上。
2020年,全区10个乡镇所在地32个行政村设立216个投放点,全面完成集镇所在地行政村“撤桶并点”工作,进入“以城带乡、城乡融合”新阶段。“去年我们主要聚焦垃圾分类工作薄弱环节,推进前端标准化投放点建设,规范中端分类清运,补齐末端处置短板,垃圾分类工作闭环体系进一步完善,城乡垃圾分类成果全面巩固。”区城乡垃圾分类工作专班主任傅得余介绍。
每一点改变,背后有全民参与的无数份努力。我区成立由区委书记、区长担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36个成员单位均由“一把手”出任小组成员,成立工作专班独立办公,形成高效畅通协调机制,点线结合统筹推进全区垃圾分类工作;工、青、妇、团、学等志愿者团体共组建“红领监督员”、“绿精灵”宣传队、“美丽大姐”宣讲团等42支宣传队伍,活跃在大街小巷、商铺楼宇现场“教学”,风雨无阻;全区党员干部将垃圾分类学习纳入必修课,自觉践行“五带头”,《话说新时尚-垃圾分类》乡土教材成为中小学校“开学第一课”,小区(社区)坚持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三驾马车”共治,做实楼道“网格细胞”,建立垃圾分类家庭承包责任制……
从试点先行到全面铺开、从倡议引导到有法可依、从金华试点成为全国样板,6年时间,我区走出了一条以乡促城、以城带乡、城乡融合的垃圾分类新路子,打造了全国瞩目的“居民欢迎、财力可行、面上可用、长效可期”垃圾分类“金东经验”,“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在我区蔚然成风。
据了解,我区将着眼“全品类”垃圾治理,推进“无废城市”创建,打造全品类覆盖、全过程配套、全数字监管的垃圾治理工作体系。(记者 吴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