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召开“十四五”规划纲要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 2021-03-18 17:37

3月11日,金华市“十四五”规划纲要新闻发布会举行。 


发布会上,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金文胜对《金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起草的背景、过程、主要考虑和相关内容等进行了通报。




01

“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

“十三五”时期,是我市加快形成全省重要增长极关键时期,是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的五年。面对大变局大变革大事件的深刻影响,全市上下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省委省政府、市委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打造增长极、共建都市区、当好答卷人”工作总要求,拼搏实干、争先进位,全面打赢“九场硬战”,高水平谱写了“八八战略”金华新篇章。全市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户籍人口)分别达到4704亿元和95431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15年的2.13:1缩小至2.03:1。总的来看,“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基本完成,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为开启高水平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打造“重要窗口”奠定了坚实基础。

02

“十四五”规划《纲要》起草过程

自2019年6月召开金华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部署会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十四五”规划编制,专门成立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陈龙书记、邢志宏市长多次主持召开工作部署会、专题研究会,指导推进规划编制工作。

为做好《纲要草案》起草,两年来,我市开展了扎实的前期研究工作。先后完成26个“十四五”重点课题研究系列报告,起草编制“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积极组织谋划“十四五”规划重大改革、重大政策、重大平台和重大项目。

为做好《纲要草案》起草,金华坚持系统推进。抽调精干力量,成立起草专班,及时与省规划纲要做好衔接,市县上下联动,部门紧密协作,《纲要草案》“两下两上”征求市级部门和县(市、区)意见。制订市“十四五”规划及中长期规划编制目录,围绕重点领域,同步推进一批专项规划编制,为《纲要草案》起草提供了重要支撑。

为做好《纲要草案》起草,我市把“开门编规划”的要求贯彻始终。编制过程中坚持问计于民、集思广益,市委市政府多次组织召开专家学者、企业家、基层代表、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省市部门等座谈会,市政府领导分别带队赴基层调研征求意见,我市也向“两代表一委员”和金华籍在外知名企业家、专家学者征求意见,开展了“十四五”规划征文和“金点子”征集、网络意见征集,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吸收到我市“十四五”规划中来,力求把“十四五”规划编制成一个集中民智、凝聚共识的五年规划。

03

《纲要》主要内容及总体考虑

《纲要》根据《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共金华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制定,主要阐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纲要》包括正文和专栏,正文约4.2万字。正文分三大部分共14章。第一部分为总论,即第一章,主要是分析“十四五”的现实基础、发展环境,展望2035年的远景目标,明确“十四五”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第二部分是分论,包括第二章到第十三章,主要是提出“十四五”发展的12个方面重点任务;第三部分是结尾,即第十四章和结束语,主要是阐明规划实施的保障机制。

在《纲要》编制中,我市充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遵循中央、省委和市委“十四五”规划《建议》精神,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坚持战略思维和系统思维,突出地方特色,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坚持发展和安全相结合,主要考虑和把握五个方面重点:

一是主题上突出时代需求。“十四五”时期,我市正式开启高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准确把握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在全面深化改革、区域发展战略、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的系列部署,紧扣“高质量、竞争性、现代化”的时代主题和时代要求,将其贯彻到金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以人为本,统筹兼顾,为实现高起点上的新发展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二是内容上对接国家战略。明确我市在“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中的定位和使命,全力打造“一带一路”重要战略支点、长三角南翼高质量发展增长极。牢牢抓住我市在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国贸改革、建设自贸区金义片区等方面的新机遇,推动形成新的增长点。

三是科学确定2035年远景目标和“十四五”发展目标指标。展望2035年,《纲要》提出全市将基本实现高水平现代化,成为全省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重要窗口”的重要板块,实现“浙中崛起”。全市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20年“翻一番”,人均生产总值力争达到发达经济体水平。

聚焦“十四五”,《纲要》提出全市将围绕“全力打造以丝路开放为特色的世界小商品之都、国际影视文化之都、创新智造基地、和美宜居福地”发展定位;构建“一轴聚合、两带联动、组团崛起、全域和美”的区域发展总体格局;都市区内部重点实施“中心提升、新区集聚、一体发展”和外部重点实施“接沪融湾、辐射西南”的两大空间发展战略;聚力“九市建设”(即打造国家创新型城市、民营经济强市、双循环发展先行市、“两优一高”市、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文化强市、浙中花园城市、幸福宜居城市和市域社会治理示范市),努力交出建设“重要窗口”十张高分答卷,打造十块金字招牌,以市域现代化先行为全国现代化建设贡献金华力量。

同时,围绕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这个总目标,聚焦“九市建设”设置了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改革开放、文化发展、生态环境、市域治理、社会民生和安全保障等8个方面37项指标,其中预期性指标24项,约束性指标13项。指标设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体现了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现代化先行,落实了国家和省要求,突出了金华特色,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

四是明确“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关键任务。《纲要》坚持以系统观念来谋划设计金华的经济社会发展,紧扣“十四五”及2035年目标,谋划提出了十二项重点任务,包括加快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新时代数智金华、构筑内陆开放新高地、构建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加快建设现代化都市区、完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扩大八婺文化影响力、打造浙中大花园、创建共同富裕美好家园、建设法治金华平安金华和清廉金华等。

五是深入谋划“四个重大”。重大改革、重大政策、重大平台、重大项目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重要抓手,“四个重大”以专栏形式纳入《纲要》,全文共设置35个专栏,每一项战略任务基本都有“四个重大”专栏支撑。



编制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是牵一发动全身的巨大工程。在党的统一领导下,集中大家的智慧,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把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转化成为人民的意志,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实现“十四五”目标最重要的保证。

下一步,我市将把党的领导始终贯穿“十四五”规划实施全过程,充分发挥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完善规划实施保障机制,切实增强规划实施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数字赋能、拼搏争先,为圆满完成“十四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发布会上

发布人就大家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



Q1:

当前,外部环境十分复杂,想请问我们如何分析评估外部环境对金华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对金华而言,“十四五”我们需要抓住哪些机遇,同时需要防范应对哪些挑战?

陈安回答:“十四五”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市面临比以往更为深刻复杂的发展环境。环顾全球,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深入发展以不可阻挡之势重塑世界,“万物互联”的数字化时代加快来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带来巨大变量,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放眼国内,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经济发展趋势长期向好,潜力足、韧性强、回旋余地大,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将由中等收入迈向高收入国家行列,创新驱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形成。立足我省,作为与全球经济深度融合的经济大省,将迎来数字化变革、构建新发展格局、“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等多重机遇。

审视金华,作为全省内陆开放高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将迎来五大机遇:一是聚力“九市建设”,为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带来新机遇。二是数字化改革为撬动我市经济社会全方位数字化转型带来新机遇。三是构建新发展格局为我市发挥自身优势加快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和浙江中西部消费中心创造新机遇。四是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为赋能现代物流体系及世界小商品之都带来新机遇。五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打造区域中心和全省重要增长极提供新机遇。

与此同时,金华发展也面临不少挑战:世界经济低迷和全球化逆流加大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风险,低端锁定的产业结构、产业层次和缺乏产业链龙头企业引领等使我市转型升级发展面临瓶颈;科技创新投入不足导致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动能不强;人口老龄化、社会转型、生态环保、民生保障、安全生产以及公共服务升级需求等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更新挑战。

总的来看,“十四五”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这一时期将是金华实现更大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关键突破期。金华要深入贯彻落实全市“四攻坚四争先”动员大会和市两会精神,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干劲,锐意进取、奋发有为、拼搏实干,为努力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而奋斗。



Q2:

我们关注到数字化改革将是“十四五”时期重头戏,数字社会建设关系到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求,请问今后五年金华数字社会建设主要是怎么考虑的?

王国华回答:数字化改革是“十四五”时期省委省政府部署的一项重要工作。数字社会系统是数字化改革“152”工作体系的5个重要应用系统之一。金华在全省统一框架下,以满足群众高品质生活需求和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为导向,打造一批跨部门多业务协同应用,发挥“民生服务+社会治理”双功能作用,让城市和乡村变得更安全、更智能、更美好、更有温度。

(一)规定动作接得住。一是思想上接得上。我市首先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深度把握数字化改革内涵,强化数字化认知、树立数字化思维,确保在思想上跟得上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二是技术上接得起。要加快完善城市大脑基础设施,设计与数字社会相关的数据、模块,支撑起跨部门多业务协同应用建设。三是业务上接得准。加快梳理服务事项“最小颗粒度”,理出可以为群众提供服务的事项清单。以“一件事”为理念,把老百姓的需求转化为跨部门多业务协同的应用,建立“4+2+2”清单。在存量社区中推动应用场景落地,争取打造成为“流量池”。以“浙农码”为载体,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服务应用场景,加快各项数字服务直达乡村。四是应用上接得实。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每个部门和县(市、区)都要召开座谈会、恳谈会,多听听老百姓的意见,多看看老百姓需要什么,确保设计开发的场景应用,能用、好用、管用、有人用。比如说,金华的数字养老服务,要提前探索路径和方法,提高老年人的参与度、增强体验感,让老年人用得方便、用得舒心。

(二)自选动作有创新。一是找准切口求突破。坚持“需求牵引”,找准小切口、实现大突破。二是立足特色做示范。一方面,把我市的标志性改革项目上升到全省层面推广。比如,市医保局的“病组点数支付系统”,市发改委在牵头抓的“信义金”、“信义居”等“信义+”系列应用,争取全省推广。另一方面,通过主动揭榜,争取省级试点落户金华,形成模板和范例,为全省提供炮弹。三是围绕工作谋创新。我市要围绕数字社会系统建设的开局起步、方案设计、专班运作、项目推进、场景落地、应用推广等各个环节、全流程实现工作创新,争取更多的“最佳实践”上台晾晒。

(三)整体工作统筹推。一是培训先行。数字化改革是一项新工作,金华将边学边干,继续抓好学习和培训,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二是专班运作。建立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域的实体化运作专班。三是清单推进。建立表格化、清单化、项目化管理机制和周报告、月例会制度,实行“一个专项、一个团队、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确保数字社会系统建设不走偏、高质量、高效率。四是高效协同。细化完善工作方案,召开专题部署会,省、市、县协同推进数字社会系统建设各项工作落地。



Q3:

我们知道,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请问“十四五”时期,金华市在能源保供和节能减排方面,制定了怎样的目标,又有哪些举措?

陈安回答:2020年全市用电量403.8亿千瓦时,增长2.3%;天然气消费量9.37亿立方,增长14.3%;煤炭消费量269.8万吨,下降10.5%,为全市经济复苏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十四五”期间,我市将按照碳达峰、碳中和对能源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以深化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动力,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保供体系,全力推动绿色发展。

在能源保供方面,更加注重构建清洁低碳的现代能源供给体系。一是加快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到2025年,累计建成1000千伏特高压1座,800千伏直接换流站1座,500千伏变电站6座,220千伏变电站38座,110千伏变电站185座,电力网架结构更加稳固。二是加快天然气管网建设,推进天然气“村村通”工程,到2025年,全市天然气输送能力达到12.5亿立方/年。三是加快电源项目建设,做好磐安抽水蓄能电站和浙江中西部天然气电厂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建成金义新区、兰溪生物质电厂,累计建成太阳能光伏装机1500兆瓦,力争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38亿度,占总发电量的80%。

在节能降耗方面,更加注重构建节约高效的能源消费体系。一是抓节能,推进全市能源“双控”工作。根据省政府要求,分解落实节能目标任务,将节能责任落实到县(市、区)政府和重点用能企业,加大考核奖惩力度,确保完成能源“双控”目标任务。强化源头管理,严格控制高耗能项目落地和重点行业错峰生产行动,坚决遏制高耗能行业增长。二是调结构,推进清洁能源消费。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大落后燃煤小热电、燃煤锅炉淘汰力度,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优化热力规划,积极探索综合能源开发新模式,严格控制全市煤炭消费总量。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到2025年,建成新能源汽车公用充电桩6500个,电动汽车综合服务站5座。三是强改革,进一步释放节能红利。探索用能权有偿使用,对高能耗项目新增用能量有偿申购,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和能效提升。推动传统工业领域节能改造提升,建立节能激励导向机制,引导能源要素向高质量重大产业项目倾斜。继续推进电力直接交易和天然气上下游直接交易改革,切实降低企业用能成本。



Q4:

“十三五”期间,我市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人民群众也切实体会到了重大基础设施建成投用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那么请问“十四五”时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我市是如何谋划的?

施志芳回答:“十三五”期间,我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市承载力、吸引力和竞争力日益增强。“十四五”时期,我市将围绕新基建、交通、水利、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加快实施一批重大项目,着力打造现代化都市区。

一是加快建设新型数字基础设施。高质量建设5G网络,部署应用下一代互联网(IPv6)。到2025年,全市建成5G基站2万个,完成双千兆宽带网络布局。深入实施宽带金华、云上金华建设,建设云计算、边缘计算等云基础设施。重点实施中国电信云计算金华分中心、光通天下超算数据中心等项目。到2025年,建成大型、超大型云数据中心3个左右,机架总数达到3万台左右。

二是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铁路和轨道交通方面,开工建设金华铁路枢纽扩能改造工程、杭丽铁路;开展金华-南平、金绍甬城际、沪绍金城际等项目前期研究。高速公路方面,加快推进杭金衢高速拓宽二期、义东高速、甬金衢上高速金华段一期等项目。都市区快速路方面,加快推进金义中央大道、金兰、永武、永义、东磐、351国道新改建等快速路建设。航空方面,加快推进金华义乌国际机场(义乌机场迁建)前期工作,改扩建横店通用机场,加快兰溪、永康、武义通用机场建设。物流方面,重点推进华东联运新城、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中国(永康)五金物流港等项目。到2025年,实现“县县通高铁”,建成“五纵五横一环一连”高速公路网,形成客货运枢纽体系,基本建成内畅外联、互联互通、立体多元、绿色智能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三是构建安全美丽的“浙中水网”。实施库塘增能保安工程,完成金兰水库等100座存量病险水库除险加固、250座存量病险高坝屋顶山塘综合整治。实施堤防安全提升工程,推进金华江治理二期、兰溪市三江防洪安全综合提升和永康市城市防洪等项目建设。实施水资源增量引调工程,建设义乌市双江水利枢纽、磐安县流岸水库、金义新区东溪水库扩容、永康市好溪引水等工程。实施水利兴农惠民工程,推进灌区现代化改造。

四是完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城市更新方面,加快推进未来社区建设,借鉴未来社区理念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完善城市道路网络体系,打通各种断头路,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地下综合管网。教育方面,重点推进金华学院(金华理工学院)、浙江大学“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横店电影学院等项目建设。医疗卫生方面,重点推进“金华—义乌”医疗中心建设,新建金义新区三级综合医院。体育文化方面,重点推进亚运村场馆、市全民健身中心、市图书馆新馆、市美术馆、义乌大剧院等项目。总之,就是要围绕创建共同富裕美好家园目标,稳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Q5:

“十四五”规划为我们描绘的美好蓝图十分鼓舞人心,请问下一步我们如何来推动规划有效实施,会有什么样的安排和部署,如何确保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见效?

金文胜回答: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推动规划重在落实。“十四五”期间,我市要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上下共同努力,“数字赋能、拼搏争先”,把“十四五”规划擘画的蓝图变成现实。接下来有这么几件事,我也可以给记者朋友们报告一下。

一是明确责任分工。把“十四五”规划明确的各项目标、12项战略任务分解纳入年度计划和指标体系,落实到各责任单位,细化分年度工作目标和推进举措。建立规划实施监测机制,通过开展年度监测评估、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及时发现规划实施当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按程序开展动态修订调整,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二是完善要素保障。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建立完善重大任务要素保障机制,加快制定与规划相匹配的土地指标、环境容量指标、能源消耗指标等保障方案,优先保障规划提出的重大平台、重大项目所需要的要素资源。同时,积极鼓励和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加强对规划明确的重大产业、薄弱领域的支持力度。

三是体系化推进规划实施。充分发挥“十四五”规划《纲要》的战略导向作用,全市国土空间规划要为发展规划的重大战略任务落地提供空间保障,《纲要》提出的目标任务要在各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和县(市、区)级规划层面一一加以细化落实。市级“十四五”专项规划原则上将在今年5月底前印发实施,县(市、区)“十四五”规划也将同步推进、印发实施。

实施规划不仅是政府的工作,更关系到千家万户。今后,金华将继续加强规划宣传,推进规划实施信息公开,加强社会监督,广泛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聚各方推动规划实施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