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工作报告
  • 信息索引号:

    330703000000/2021-51112

  • 审核程序:

    单位审核公开

  • 发布机构:

    金义新区(金东区)

  • 发文字号:

  • 发布日期:

    2021-05-18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2001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 2021-05-18 15:04 信息来源: 金义新区(金东区) 访问次数: 字体:[ ]


关于金华市金东区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的报告


2001年4月15日在金华市金东区第一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金东区人民政府筹备组组长   朱恒钱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金东区人民政府筹备组,向大会作关于金华市金东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的报告,请各位代表连同《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金东区的发展现状


2000年12月30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函[2000]138号《关于同意浙江省调整金华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经过3个月的运作,金东区各项工作步入了正常轨道,广大干部群众正以良好的精神风貌、饱满的创业热情,投身在各条战线上,为金东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奉献着智慧和力量。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筹备组,向全区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离退休老同志、驻金部队官兵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我区建设和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金东区现辖12个乡镇、51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地域面积661.8平方公里,总人口29.89万人。200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6.1亿元,一、二、三产比重为23:52:25。实现财政总收入9505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43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50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亿元,全社会出口交货值7.99亿元。

在原金华县、婺城区历届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广大干部群众的艰苦奋斗,金东区12个乡镇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形成了一定的发展优势,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区位条件优势。我区东临中国小商品城义乌,南连中国科技五金城永康,西接金华城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可以接受金华城区和经济比较发达的义乌、永康的直接辐射。全区交通便利,浙赣铁路复线、金温铁路、03省道、330国道穿境而过,在建的杭金衢、金丽温高速公路和规划中的金甬高速公路在境内均设有互通口,交通网络初步形成。二是经济特色优势。机电、食品加工、建材、造纸等行业具有一定优势。一批骨干企业已初具规模,产值超千万元的有40家,其中超五千万元的有7家,超亿元的有3家。工业经济外向度有所提高,有出口产品加工企业76家,具有自营进出口实绩的企业15家,有三资企业9家。效益农业特色明显,农业产业结构趋向优化,粮经比例已达3∶7。建成了佛手、果蔬、花卉苗木、奶牛、畜禽等具有一定特色和规模的生产基地,创建了“金赤”牌佛手、“塘雅”牌葡萄、“洞源”牌大白桃等品牌,培育了一批农业龙头企业。三是运行机制优势。金华市区行政区划调整后,形成了“一市两区”新格局,为我们提供了城乡联动、资源共享的发展条件。非公有制经济比例较高,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基本到位。我区机构按照“小政府、大职能”的原则设置,基本符合县级机构改革的要求。四是人文资源优势。金东区人杰地灵,英才辈出,是诗坛泰斗艾青和人民音乐家施光南的故乡。改革开放后,人民群众思想活跃,市场经济意识较强,涌现出了一批经商办厂能人。

在充分认识发展优势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区自然资源相对贫乏,尤其是水资源短缺,建设用地紧张;工业经济总量偏小,产业布局分散,企业规模较小,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发展资金短缺;农产品品质、档次较低,产业化程度不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市化水平不高,第三产业比重偏低;科技教育投入不足,人才资源缺乏;干部群众思想观念有待更新。这些问题和不足,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切实加以解决。


二、“十五”时期工作指导思想、目标和重点

各位代表,“十五”时期,是我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为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今后五年,国内外经济形势将发生重大变化。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结构调整和产业重组不断加快,经济和贸易进入较快的增长期;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高科技将有突破性进展,成为提升传统产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国民经济已经扭转了增长速度下滑的局面,转入了适度快速增长时期;特别是即将加入世贸组织,产业分工和资源配置的空间更加广阔,经济综合实力的竞争日趋激烈。这些既为我区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也带来了严峻挑战。我们必须认真顺应形势,趋利避害,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努力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跨越。

“十五”时期,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围绕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深化体制改革、优化发展环境,依托科技创新、激活经济主体,突出区域特色、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实施开放带动、工业强区战略,积极推进工业化、市场化、信息化、城市化,把金东区建设成为金华中心城市的新城区、特色工业的集聚区、农业产业化的示范区,努力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十五”时期,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1%以上,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为15:57: 28;财政总收入年均递增12%,地方财政收入年均递增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递增12%;全社会出口交货值年均递增20%,自营进出口额年均递增20%;城市化水平达到30%;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5%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递增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下;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

为了顺利实现“十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我们必须把握以下五个方面的重点:

(一)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增强经济综合实力

坚持在加快发展中推进结构调整,在结构调整中实现更快发展,通过主攻二产、提升一产、拓展三产,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实现经济总量扩张和质量提高。

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加快工业化进程。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大力发展个私经济,积极扶优扶强,推进我区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快速推进园区建设。按照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资、开放式建设的要求,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工业园区规划建设。主动接轨经济发达地区,接受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规划建设一个科技工业园区、两个重点工业园区和若干个特色工业小区,加快产业集聚和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工业经济合理布局。大力发展个私经济。依托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永康中国科技五金城,引导和发动千家万户发展来料加工,并向来样加工、来单加工和创办企业、对外贸易方向发展,不断扩张工业经济总量。着力培育支柱行业。加大政府推力,重点发展食品加工、机电、建材等优势行业,积极发展日用小商品加工业,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区域特色经济。到2005年,优势行业占工业经济总量的比重要达到40%以上,成为我区工业经济的支柱行业。鼓励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引导中小企业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形式,增强竞争实力,发展成为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并积极争取上市。到2005年,实现产值超1千万元的企业100家,其中5千万—1亿元的20家、1—5亿元的8家、超5亿元的2家,骨干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在50%以上。积极创建名牌产品。强化企业创牌意识,推广ISO9000质量体系论证,重点培育一批名牌产品,争创省级名牌产品3只、著名商标3只,争取实现国家驰名商标零的突破。

发展效益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优化产业结构。抓住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的良好机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优化粮经结构、种养结构和品种结构,扩大适销高效经济作物种植和特种养殖的规模,大力发展城郊型、设施型、外向型、观光型农业。推进产业化经营。不断加快奶牛、佛手、花卉苗木、果蔬、畜禽等五大农业生产基地建设,放手发展专业村和专业户,积极培育和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兴办完善农产品交易市场,培育发展农业中介服务组织和农产品购销大户,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积极筹措资金,搞好土地整理、改田造地、农业综合开发和小流域治理等项目。做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加快钱塘江干堤加固工程建设,开工建设1-2座水库增蓄水工程,搞好农田灌溉渠道防渗节水工程。高度重视防汛、防台、抗旱工作,不断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拓展服务领域,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以新城区和中心镇建设为契机,不断拓宽三产领域,提升三产比重。大力发展房地产业。依托新城区开发和小城镇建设,加快房地产开发,优化房地产资源配置。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推进住房商品化和社会化。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增加市场建设投入,发展果蔬、佛手苗木、畜禽等专业市场,培育资本、劳动力、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合理布置商业网点,拓宽服务领域,增强服务功能。积极推行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网上销售等现代营销方式,提高经营效益。大力发展旅游业。坚持资源开发、市场开发、产业开发并重的原则,主动参与以双龙风景名胜区为龙头的旅游网络建设,积极开发省级风景名胜区大佛寺和赤松山、积道山、法明寺等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加快发展仓储运输、金融保险、资产评估、经纪代理、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根据社会化、实体化、产业化的要求,发展社区服务业,前三年形成规划、建立机制,后两年普及提高、完善功能。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普及推广计算机和网络应用,培育和发展信息技术及产业,充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改造各行各业,加快信息技术在行政管理、生产经营、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应用。

(二)构筑城镇新格局,提高城市化水平

坚持把加快城市化进程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以建设金华中心城市为目标,加快新城区建设,推动中心镇建设,促进产业和人口集聚。

大力推进城市化。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要求,构建“新城区—中心镇—一般乡镇”的城镇布局。完善城镇建设规划。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有序推进、适度超前的原则,在金华市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根据新城区的发展特点,加快分区规划和专项规划。继续修编完善集镇规划。抓好新城区建设。按照市场化运作的理念,实施滚动开发,以义乌江为轴心,以沿江开发为重点,建设高标准、高质量、特色鲜明的现代化滨江新城区,使之成为金华市区的商贸副中心、文化娱乐中心、滨江特色居住中心和金东区的行政中心。到2005年,形成5平方公里的城市框架,建成区面积达到3平方公里。加快集镇建设。孝顺镇要充分发挥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和省中心镇的优势,以建设小城市为目标,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完善城镇功能。市级中心镇曹宅镇要加大开发建设力度,进一步增强集聚和辐射能力。澧浦镇要抓住金义南线建设的机遇,加快集镇建设。多湖、仙桥、东孝等三个乡镇要按照城市建设的要求,进行规划设计和开发建设,逐步与城区融为一体。加大旧村改造和村庄整理力度,培育一批中心村。加快城镇人口集聚。从土地政策上,控制工业分散发展,鼓励农民到城镇投资兴业、购房建房;从户籍政策上,取消对农村劳动力和外来人口进入城镇的不合理限制,鼓励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加快本地人口城市化、外来人口本地化;从社会保障制度上,尽力帮助解决就业、就医和子女就学等问题,为农民进入城镇解除后顾之忧。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整体协调、突出重点的原则,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投资环境。加快新城区基础设施建设。以区机关办公大楼和相关配套工程建设为龙头,加快新城区交通、通讯、电力、供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建好李渔路向东延伸工程,扩建改造金瓯路,配合做好二环线建设。加强交通支干网建设。依托大交通,完善支干网。改建金义南线即多湖(岭下)经澧浦至义乌佛堂一级公路28公里,建设赤松、仙桥枢纽经麻车塘至十八里一级公路12公里。建设金甬高速公路金东区段,改建330国道岭下朱至包村段10公里,新建岭下朱至雅畈环城高速公路金东区段4公里。同时,加快县乡公路改造建设,提高通行政村道路路面硬化率。加强电力、通讯、电视、信息等网络建设。重点实施多湖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小黄村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和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实现城乡同网同价。同时加强通讯、电视、信息网络建设,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加快体制创新和对外开放,创造金东发展新优势

坚持以深化体制改革、创新企业制度、转变政府职能、扩大对外开放为重点,突破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大力推进体制创新。加大改革力度,创造体制优势,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体制保障。加快企业制度创新。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总体要求,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实行制度创新,带动技术、产业、机制和管理的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深化流通体制改革,进一步做好粮食、供销、物资、商业等系统的企业改制工作。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全面推行项目法人制、资本金制、招投标制、合同制和监理制。按照市场化运作机制,吸收民间资金和外来资金参与基础设施、公共事业项目开发。深化农村改革。积极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做好“订单粮食”工作。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推进规模经营,加快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积极稳妥地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政府的宏观决策、规划指导、政策调控、监督管理、协调服务、环境保护等职能,逐步建立起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

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抓住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机遇,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资源条件,发挥比较优势,提高区域经济外向度。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树立“区外都是外”的大开放观念,合理有效地利用区外资金,引导区外资金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农业综合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在旅游、教育、文化、卫生、服务等领域的利用区外资金工作有所突破。加强项目工作,积极探索网上招商、以商引商等招商引资方式,提高招商引资效果。积极发展对外贸易。优化出口商品结构,重点培育电动工具、工量具、电子产品、塑料清洁用品等出口商品,大力推进出口市场多元化,重点培育一批出口创汇超500万美元的骨干企业。加强对外经济合作。广泛开展区域间经济协作,鼓励具有相对优势的行业和企业到区外建立营销网络、商品市场、生产加工基地和资源开发基地。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优势,扩大劳务输出,拓宽来料加工渠道,努力探索外经工作新路子。

(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坚持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摆在重要位置,努力增加居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使人民生活更加富裕。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理顺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实现基本保险社会化、社会救助制度化。不断扩大社保覆盖面。坚持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实行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的社会化发放。扩大失业保险覆盖面,完善和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医疗卫生制度改革,健全大病、工伤和女职工生育保险制度。认真做好社会救助和优抚安置工作。积极发展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互助和优抚安置等社会保障事业,动员社会力量扶残助残。

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积极推进可持续发展。做好增收减负工作。合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发展家庭加工业、效益农业和服务业,进一步扩大就业门路,拓宽增收领域。加快农村税费改革,严禁向农民乱摊派、乱罚款、乱收费,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继续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加大农村扶贫力度,巩固脱贫成果,提倡开发扶贫、科技扶贫,增强造血功能。积极推进可持续发展。加强计生管理,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修编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强化土地管理,切实保护基本农田,严格建设用地审批管理,加大土地执法力度。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提倡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型产业。强化环境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巩固“一控双达标”成果。加强生猪定点屠宰管理,让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大力推广绿色农业、生态工业,加快城镇绿化建设。

(五)发展科技教育事业,推进社会全面进步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把科教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推进科教兴区进程。要从战略高度重视科技教育工作,实施人才工程,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意识,鼓励企业依托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开展产学研联合,促进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建立健全科技推广网络和科技服务体系,增强科技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创建省级新产品20只、省级技改项目10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达到50%以上,争创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高标准普及义务教育,重视发展幼儿教育,基本普及高中段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逐步形成终身教育体系。争取一所中学和一所职高成为省一级重点学校,新增3个省市级教育强镇,积极争创省级教育强区。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增加教育投入,确保教育经费的法定增长。合理调整中小学校布局,完成部分初中搬迁工作和鞋塘中学扩建项目,在新城区新建一所区级中学,加大学校破旧危房改造力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名师、名校长工程,提高师资素质。加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不断提高教育质量。重视人才资源开发。改革用人制度,完善激励机制。实施人才工程,坚持引进和开发并举,培育一批学科带头人、青年科技人才和各类拔尖人才,努力建设一支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

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抓好文体卫生工作。广泛开展健康有益、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类文化活动,搞好艾青、施光南故居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抓好学校体育,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和文物保护工作。推广“多湖模式”,健全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新城区建设金东医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坚定不移地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干部群众。加强科普宣传教育,反对封建迷信。深入持久地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完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增强全民法制意识,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力度,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做好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大力推广“枫桥经验”,深入开展“平安社区”创建活动,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活动,确保社会稳定。


三、2001年政府主要工作


各位代表,2001年是新世纪的第一年,是“十五”计划的开局之年,也是金东区的起步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区委提出的“一年开好局、三年见成效、五年迈大步”的总体要求,今年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建议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29亿元,比上年增长11%,其中工业增加值13.7亿元,增长14%;财政预算收入10646万元,增长12%,其中地方财政预算收入2730万元,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4亿元,增长12%;全社会出口交货值9.6亿元,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亿元,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3830元,增长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

为实现上述发展目标,必须切实做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工业经济要创新局面

以工业园区建设为抓手、个私工业发展为基础、技术创新为动力、扶优扶强为重点,努力扩大总量、提高质量。一要加快园区规划建设。严格按照城镇建设规划要求,高起点编制工业园区规划。加快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出台工业园区发展政策,改善投资环境,降低入园成本。大力开展项目包装和招商引资等工作,积极引导企业向工业园区集聚。建立健全工业园区的经营管理体制,培育创新功能,增强发展活力。二要加大扶优扶强力度。建立区领导联系强优、重点骨干企业制度。安排35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企业技改贴息和科技创新、招商引资、外贸出口奖励。力争实现销售收入超1千万元的企业55家, 其中5千万—1亿元的10家、1—2亿元的2家、超2亿元的2家;实现税利超500万元的企业10家。三要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对投资500万元以上的技改项目进行重点扶持,鼓励企业积极引进高新技术和关键技术,加快新产品开发。四要发展家庭加工业。引导城乡居民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和闲置资产,与发达地区的资本、技术、市场、经营管理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对接,发展有特色、有市场、有效益的千家万户家庭加工业。培育一批经纪人,连接市场与农户,大力发展来料加工业。

(二)效益农业要跨新台阶

认真贯彻中央、省委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政策意见和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加大支农力度,增加农业投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一要发展特色农业。依托农产品资源、加工企业和市场,拓展奶牛、佛手、花卉苗木、果蔬、畜禽等五大农业生产基地,推广普及规模化养殖,不断改良品种,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积极申报创建“中国番鸭之乡”。重视生态农业、创汇农业和城郊型农业的发展,促进优势农产品生产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二要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对农业龙头企业在税收、信贷、用地、用电等方面予以优惠。大力扶持现有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积极引导乡镇企业、经商能人和专业大户牵头兴办一批有较强带动作用的农业龙头企业。三要抓好市场网络建设。加强大宗农产品主要产地和重点集散地的市场建设,扶持建设畜禽、果蔬、花卉苗木等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积极创办佛手苗木市场。认真组织农户参加产品展销会、推介会,加强对特色农产品的宣传。扶持农产品购销大户,发展各种中介服务组织,提高农产品流通组织化、专业化程度。四要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抓紧制定草莓、葡萄、蔬菜、大白桃、柑桔、苗木、番鸭等农副产品生产标准,修改完善《金华佛手地方标准》,积极推广标准化生产,建立主要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区。大力发展优质农产品,培育品牌,提高档次,增强市场竞争力。五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土地整理1.5万亩,建设标准农田1万亩。加强农田灌溉渠道防渗节水工程建设,完成“三江”治理2.3公里,开工建设钱塘江干堤加固工程2公里,搞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做好水库增蓄水工程的规划论证等前期准备。

(三)城镇建设要有新起色

抓住推进城市化的有利时机,强化规划,加快建设,加强管理,促进城镇建设持续健康发展。一要启动新城区建设。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自求平衡、基础先行、滚动开发的总体思路,抓紧做好新城区规划工作,尽快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尽早开工区机关办公大楼,启动建设新城区1平方公里。精心规划精品住宅小区和首期安居工程。二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启动李渔路向东延伸工程,做好金义南线和赤松、仙桥枢纽经麻车塘至十八里公路建设的前期基础工作,争取立项。认真抓好集镇“八个一”配套工程,加快道路、供水、供电、通讯、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中心村建设和旧村改造力度,美化村容村貌。重点抓好东孝乡下王村中心村建设试点和孝顺镇中街村旧村改造工作。三要加强村镇管理。进一步树立建管并举的观念,加大小城镇长效管理力度,加强环境整治等工作,努力实现城镇净化、绿化、美化、亮化,争创“省绿色小城镇”、“省市级卫生镇”和“街容达标路”。

(四)第三产业要拓新领域

依托区位优势,拓宽三产领域,扩大三产规模。一要培育房地产业。抓住城市化机遇,以新城区开发为契机,加快城镇房地产开发,改善居民居住条件。二要发展现代商贸业。推行连锁、代理、超市、专卖专营等现代流通组织形式和营销方式,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适应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进程的要求,大力发展各种农产品配送业务。三要开发旅游业。充分挖掘具有金东特色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重点抓好省级风景名胜区大佛寺和赤松山等景区的规划开发,规划一批观光、休闲、娱乐项目,开发一批旅游特色商品,丰富旅游内涵,加大宣传促销力度,打响旅游品牌。四要发展新兴服务业。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积极培育资本、劳动力、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大力发展仓储运输、金融保险、信息服务、中介服务、社区服务业。

(五)开放型经济要上新水平

抓住我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的机遇,顺应国际经济全球化趋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努力扩大外贸出口。一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运用现代传媒、招商洽谈会等各种途径和形式,大力宣传我区的区位优势和投资环境,提高我区的知名度,树立对外开放的良好形象。建立和完善招商引资工作责任制、领导联系制和考核奖励制,主动走出去、请进来,营造招商引资的良好氛围。积极探索网络招商、委托招商等新办法,有目的、有重点地开展对外招商活动,提高招商引资成功率。二要扩大外贸出口。积极帮助企业争取自营进出口权,重点扶持电动工具、工量具、电子产品和塑料清洁用品等产品的自营出口,实现自营出口额2100万美元。大力推进外贸主体和出口市场的多元化,积极开拓新的国际市场,帮助和支持优势企业、中小企业走出国门。三要加强经济合作。以区外投资、营销网络建设和劳务输出为突破口,推进对外经济交流合作。

(六)体制改革要求新突破

深化体制改革,促进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一要深化企业改革。对未完成改制的企业,要组织强有力的工作班子进行改制攻坚,年底基本完成全区工业企业的改制工作。做好已改制企业的“回头看”工作,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规范企业运行机制,优化股本结构,提倡股权向经营者和骨干集中。二要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委托转包、股份合作、土地互换等多种形式,规范程序,完善手续,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工业集聚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三要做好农村税费改革的前期工作。认真研究农村税费改革政策,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强化税收征管,积极涵养财源。理顺财政管理体制,放财于乡镇,加强乡镇财政建设。四要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实行精兵简政,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推进职能转变。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综合配套改革。

(七)社会事业要出新成绩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一要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增加科技投入,建立健全科技工作网络,积极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大科技兴农力度。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和教育设施,发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积极为大专院校和地方经济建设输送人才。二要努力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探索群众文化发展新路,开展文化“三下乡”活动,推动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建设。大力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推广“多湖模式”。落实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提高计划生育工作整体水平。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做好扩面工作。加快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形成健全规范的管理体制。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做好再就业工作。完善和落实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救灾救济制度,确保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重视人民武装工作,加强民兵预备役建设,抓好全民国防教育和征兵工作,深入开展“双拥”活动和优抚安置工作,抓好审计、统计、档案、对台、侨务、民族宗教工作,做好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和残疾人工作。

(八)民主法制建设要有新进展

进一步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一要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坚持依法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并自觉接受监督,支持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主动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意见和建议。重视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健全信访工作制度。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二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区”。认真开展“四五”普法教育,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积极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建立健全法律服务体系。坚持不懈地开展专项治理工作,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活动,深入开展同“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斗争。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积极推行企业注册安全主任制度,认真落实安全措施,防止各类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努力营造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


四、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政府的工作水平、工作效率和政府工作人员的精神状态、思想作风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而且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影响极大。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树立“公正、廉洁、高效、创新”的良好形象。

公正,就是要公开公平、依法行政。一要积极推行和完善政务公开制度。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事项,要通过政务公开形式,把办事程序、办事结果向社会公布。建立规范、高效、公开的办事程序,方便群众办事,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二要坚持依法行政。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法律政策水平,严格按照法定职权处理行政事务,营造依法行政、公正办事的工作氛围。三要维护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制定和完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提高政策透明度。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切实维护依法经营者和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廉洁,就是要艰苦奋斗、乐于奉献。一要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把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常抓不懈。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自觉遵守《廉政准则》和制止奢侈浪费行为的有关规定,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正确对待和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同时要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二要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监督制度。落实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离任审计制度,努力从体制、机制和制度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三要深入开展纠风治乱工作。坚持纠建并举的方针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深入开展纠风工作,坚持不懈地清费减负,制止“三乱”行为,切实减轻企业和农民负担。严肃财经纪律,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加大调控力度,规范分配行为。

高效,就是要改进作风、提高效率。一要提高决策水平。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健全政府工作规则,完善民主决策制度,严格决策程序,加强决策咨询,广泛征求各方意见,推进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二要转变政府职能。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减少对经济主体的直接干预,把工作重点转移到规划、指导、管理和服务上来。切实精减文件、精减会议、减少应酬,坚决取消各种不必要的检查评比,把思想、时间和精力真正集中到抓工作落实上来,形成集中精力抓大事、一门心思谋发展、只争朝夕求作为的工作氛围。深化审批制度改革,规范办事程序,增加审批透明度,提高办事效率。三要严格督查考核。层层落实工作目标责任制,建立行政效能监督制度,加大督查考核力度,确保政令畅通。

创新,就是要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一要在困难中抓机遇。如果思想不解放、观念不更新、精神不振奋,就放不开手脚、迈不开步子、打不开局面。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保持高昂饱满、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保持知难而进、敢于胜利的坚定信念,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攻坚破难而不被困难所吓倒,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二要在继承中求发展。继承好经验、好办法,适应新体制、新形势,做到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不断探索新思路、新机制和新方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三要在竞争中创一流。树立强烈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只要有利于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事,就要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自我加压,创优创先,努力把各方面的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各位代表,在跨入新世纪的历史时刻,我们豪情满怀、精神振奋,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我们要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和依靠全区人民,咬定目标,抓住机遇,同心同德,艰苦创业,为顺利实现“十五”计划的宏伟目标,为把金东区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现代化新区而努力奋斗。


十项重点工程


1、做好科技工业园区、重点工业园区建设规划和启动工作;

2、建设李子园第一牧场、森禾种业赤松基地;

3、创建佛手苗木市场;

4、实施土地整理1.5万亩,建设标准农田1万亩;

5、实施钱塘江干堤加固工程;

6、完成“三江”治理标准堤2.3公里;

7、启动李渔路向东延伸工程;

8、做好金义南线和赤松、仙桥枢纽经麻车塘至十八里公路建设的前期工作,争取立项;

9、启动市公安汽校汽训场建设和鞋塘中学扩建项目;

10、开工建设区机关办公大楼。


十项重点实事


1、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

2、安排专项资金扶优扶强;

3、做好“订单粮食”订购工作;

4、创建“中国番鸭之乡”;

5、实施交通扶贫,完成25公里通行政村道路路面硬化改造工作;

6、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工程;

7、推行农村合作医疗;

8、推行生猪定点屠宰管理;

9、争创“省绿色小城镇”、“省市级卫生镇”;

10、启动首期安居工程。



扫一扫手机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