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组织机构 >> 政府部门 >> 区民政局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 信息索引号:

    11330703732397971B/2021-50935

  • 审核程序:

    单位审核公开

  • 发布机构:

    区民政局

  • 发文字号:

  • 发布日期:

    2021-05-07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2021年全区民政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 2021-05-07 15:21 信息来源: 区民政局 访问次数: 字体:[ ]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开启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我们将勠力同心、接续奋斗,奋力开启全区民政事业高水平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一、总体要求

全区民政系统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重要论述精神;聚焦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为实现人民共同福裕兜底强基赋能;聚焦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为金东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作出民政贡献;聚焦省、市、区民政会议精神和“民政30条”“民政22条”“民政23条”的落地见效,推进落实省政府推进新时代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专项督查反馈意见,努力打造“精准保障标杆区、智慧治理示范区、幸福颐养样板区、便民服务先行区”的“金东样本”。

二、主要任务

坚持“两手抓、两手硬”,慎终如始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开篇启新实施“十大赋能提升行动”。

(一)实施数字民政智慧应用赋能提升行动。聚焦全省数字化改革和全区“数字赋能 拼搏争先”决策部署,推进统筹运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认知,把数字化、一体化、现代化贯穿到民政工作全过程,加快民政工作完全数字化、全面网络化、初步智能化进程,实现“一个平台管全区、一组数据看态势、一张地图找点位、一部手机办事项、一套算法助决策”。注重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数字鸿沟”问题,做到线上服务和线下服务相结合,推进无障碍共享公共服务。

(二)实施社会救助精准智感赋能提升行动。深入推进 “1+8+X”大救助体系,依托省级社会救助平台,全面推广社会救助“一件事”惠民联办和“幸福清单”工作。根据市民政局统一部署,建立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与人均消费性支出等指标相挂钩的动态调整机制,全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达到10500元/年以上,供养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实现城乡一体化且不低于低保标准1.3倍。继续做好支出型贫困、单人户低保和低保低边渐退期工作。加强与灾情疫情等突发事件相适应的临时救助工作。助力乡村振兴,巩固低收入农户脱贫攻坚成果,对困难群体和返贫风险较高对象做好定期探访关爱和主动救助。加大购买服务力度,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服务,积极链接社会资源探索助力解决困难群众“微心愿”的方式方法。创新社会救助工作机制,在主动发现、精准认定、长效帮扶、诚信评价、容错免责等机制创新方面进行探索并取得成效。

(三)实施养老服务颐养智养赋能提升行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进居家社区机构衔接协调、医养康养融合发展、养老机构服务能力全面提升。深化康养体系改革,开展 1个康养联合体建设试点。实施180户左右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提高困难老年人居家养老生活品质。加强养老护理员技能培训认定,每万名老年人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人数达到18人。加强与“浙里养”平台建设对接,开展养老机构等级评定,推进智慧养老院建设。

(四)实施社区治理协同智治赋能提升行动。抓好村社区换届“后半篇文章”,完成村(居)民委员会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书换发,6月底前指导各村(社区)完成村规民约(社区公约)修订完善工作。积极争创省级、市级实验区,指导服务创新实验区创建。继续开展农村社区示范评估活动,创建省级引领型农村社区3个,市级完善型农村社区10个。聚焦村(社区)治理规范性、基础性、创新性建设,抓好制度完善提升、工作深化落实和服务示范提高。新建4个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梳理民政覆盖到乡镇(街道)的服务职能,进一步完善社会工作站的服务功能,整合社会组织、社会救助、儿童福利、养老服务、公益慈善、社会工作、志愿服务等力量和资源。

(五)实施社会组织壮大增质赋能提升行动。坚持培育监管“两手抓”,打造公益创投、社会组织培育等载体于一体的社会组织赋能体系,加大社会组织执法监察力度,对社会组织违法违规行为及时进行处罚。强化社会组织政社脱钩后党的领导,加强行业协会商会收费规范管理。提升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运作的专业水平,争创省级社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示范点,全面落实社会组织负责人和党组织负责人审核审批工作。用好社会组织管理系统,通过年度检查、信用“红灰黑名单”等手段完善社会组织信用评价体系,将信用评价结果应用到“双随机”抽查、等级评估、赋能提质项目。发挥枢纽型、支持型社会组织作用,继续培育一批品牌社会组织和社会组织领军人物。

(六)实施慈善事业“互联网+慈善”数字赋能行动。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加快推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政策文件,深入推进慈善事业组织化、多元化、专业化、智慧化、规范化发展。依托省慈善服务“码上办”应用系统,开展智慧慈善试点工作,探索公益慈善资源汇集和需求对接,促进“互联网+微公益”发展,强化网络监管,推进社会捐赠稳定增长,社会组织力量逐步壮大,志愿服务遍地开花,公益慈善理念深入人心。扎实推进区级慈善基地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培育发展慈善组织至少新增1家慈善组织,着力扶持发展应急救援和救助类慈善组织,新增慈善项目2个以上,逐步推行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慈善组织网格化管理。组织开展“中华慈善日”宣传活动,开展“慈善一日捐”。

(七)实施儿童福利关心关爱赋能提升行动。加强落实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孤困儿童应保尽保,保障标准稳步提升,开展指导、排摸、探访、帮扶、照料服务等工作,开通未成年人保护热线。进一步做好政策宣传、业务培训,提高村(社区)儿童主任关爱服务儿童的业务能力并积极发挥其作用。全面推进儿童之家建设,全年新建27家示范型儿童之家,提前实现乡镇(街道)示范型儿童之家全覆盖,争创省、市级示范型儿童之家。

(八)实施殡葬改革节地惠民赋能提升行动。深化生态殡葬改革,打造绿色惠民殡葬服务体系,加大节地生态安葬设施建设力度,争取今年完成4个乡镇(街道)公益性节地生态安葬点,完善已建成骨灰堂的管理制度,会同物价部门做好骨灰堂价格的确定。指导新一届村(居)民委员会将殡葬移风易俗、丧事简办、文明绿色殡葬等要求纳入社区公约、村规民约,尝试以乡镇(街道)为单位统筹设置集中治丧场所。会同自然资源和规划金东分局编制完成金东区殡葬设施布局建设规划

(九)实施民政服务暖心贴心赋能提升行动。围绕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依法规范行政区划管理,依法开展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深入推进平安边界建设。持续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加快完善区级地名地址库,做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做好婚姻登记全区通办改革,区婚姻登记场地建设符合国家3A标准,深化婚姻家庭辅导教育和婚俗改革,加强残疾人福利保障,完善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深化救助服务质量大提升专项行动,维护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合法权益。深化“入千访万”活动,打造移民“三服务”2.0版,做好移民稳定工作,促进融入融合发展,大力支持移民村发展特色产业,通过“飞地经济”等模式,发展物业经济,壮大移民村集体经济。做好后期扶持政策实施监测评估和绩效评价工作,加快项目建设与资金拨付,提升后扶绩效。

(十)实施民政事业强基创优赋能提升行动。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牢牢牵住管党治党的“牛鼻子”,推动“清廉民政”建设引向深入,切实履行两个主体责任,坚持作风建设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按照实干导向、专业导向,激励民政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锻造“永葆忠诚、竭诚为民、务实奉献、创新担当、清正廉洁”的民政干部队伍。推进落实省政府推进新时代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专项督查反馈意见,足额配备基层民政力量。全面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全区老年人优待证申请办理实现“跑零次”,全面贯通民政12条线“码上办”服务。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健全重大决策合法性、风险性和廉洁性审查评估机制,提高依法决策、依法管理、民主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提高依法决策、依法管理、民主管理的能力水平,加快实施“互联网+民政执法监管”,开展“双随机”执法检查,提高民政综合执法水平,推动法治民政建设。

 


扫一扫手机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