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东普法办〔2021〕4号
关于印发《金华市金东区2021年普法依法治理
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乡镇(街道),区直属各单位:
现将《金华市金东区2021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金华市金东区普法办公室
2021年8月3日
金华市金东区2021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的大庆之年、政治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和“八五”普法规划实施开局之年。全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紧紧围绕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这个主题,以谋划实施“八五”普法规划为契机,以落实普法责任制为抓手,以推进“后陈式”法治乡村建设为突破口,大力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工程,进一步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和人民群众满意度,为深化法治金东建设夯实法治基础。
一、广泛开展各类专项普法宣传
1.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成立习近平法治思想普法讲师团,广泛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宣传活动,切实提高各级党员干部的法治意识和依法办事能力。
2.加强党内法规学习宣传。突出宣传党章党规党纪,在“七一”前部署开展专题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3.做好“12·4”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集中宣传活动。深入开展“宪法十进”活动(宪法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军营、进家庭、进网络、进“两新”组织、进宗教活动场所等)。持续开展宪法微动漫、微视频征集评比活动。
4.深入开展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有关法治宣传活动。做好疫情防控法治宣传。做好“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教育,加强国防法、国旗法、国徽法宣传。
5.扎实开展各类法律法规专项宣传。继续做好民法典学习宣传工作,做好《金华市无偿施救规定》等地方性法规宣传。深入开展“服务大局普法行”活动,为营商环境、乡村振兴战略、“无证明城市”改革、区域治理现代化等重点工作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二、扎实抓好“八五”普法相关工作
6.研究制定区“八五”普法规划。及时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八五”普法规划,并落实区人大常委会关于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
7.启动“八五”普法工作。召开守法普法协调小组会议第二次会议暨“八五”普法动员大会,总结过去五年的普法成绩,深入挖掘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法治宣传的先进典型,全面部署未来五年的普法工作。
三、大力推进法治乡村建设
8.开展“后陈式”法治乡村创建行动。培育建设一批“后陈式”法治乡村试点。
9.推动民主法治村(社区)扩面提质。编制民主法治村(社区)建设行动计划(2021-2025),扩大覆盖面,提升建设水平,实现动态管理。
10.推进乡村依法治理能力现代化。实践数字赋能,创新农村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推进村级“三务”公开标准化、公开程序规范化、公开载体多元化建设。完善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宣传推广村务监督指导书。
11.加强农村法治人才培育。推进农村“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队伍建设,落实备案机制,实行动态管理。建立由乡村戏曲工作者、传统民间艺人、书画爱好者等组成的专兼职法治文化从业队伍。
四、推动普法责任制全面落实
12.健全完善社会大普法工作机制。贯彻落实《浙江省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规定》,推动各单位、社会团体制定发布年度普法责任清单,并及时向区守法普法协调机构报告落实情况,在全区初步建成责任明晰、协作顺畅的大普法工作格局。
13.探索建立法治宣传教育公益广告督查激励机制。落实新闻媒体、互联网门户网站、新媒体平台、户外广告媒介公益普法责任,适时对具有公益宣传责任的新闻媒体和大众传媒开展公益普法的情况进行备案公布。
14.健全社会普法组织、普法志愿者管理激励机制。加强对社会普法组织和普法志愿者团队的培育和指导,根据各自专长和特点,建立详细名录,向社会公开发布。建立以服务时间和服务质量为主要指标的社会普法志愿者评价制度,纳入全社会统一的志愿者星级认定、嘉许激励等评价体系。探索实施网络普法达人培育计划,培育一批运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公共视听载体等开展公益普法的新型普法志愿者团队。
15.持续开展社会大普法“六优”项目培育行动。建立重点普法项目报备和发布机制,委托专业机构开展社会大普法优秀项目、活动、场馆展评活动,以展评推动宣传。鼓励打造具有地方特点、行业特色的社会大普法品牌。
五、深入推进法治宣传阵地建设
16.加强传统普法阵地建设。加强对宪法主题公园、法治文化公园(街区)、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长廊和法治农家院(普法农家乐)等专门法治宣传阵地建设指导,提升法治宣传阵地的建设率、利用率和覆盖率。开展第二批市级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培育工作,确保年底全区20%以上的乡镇(街道)均建成一个专门的法治宣传教育基地。
17.抓好行业普法阵地建设。把法治元素导入行业文化和企业文化建设,集中各方力量和资源,努力培育“党建+普法”“德育+普法”“科普+普法”“消防+普法”“禁毒+普法”“教育+普法”“国防安全+普法”等普及行业专门知识和法律知识的“双普”教育基地。
18.做好法治宣传教育公共设施调查登记工作。对全市法治宣传教育公共设施分布情况、主题、特色进行调查和登记,建立和公布设施资源名录,定期向全社会发布、更新。
19.整合各类普法宣传平台资源。不断整合电视、电台、车载广告、楼宇广告、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各类普法宣传平台资源,进一步拓宽全区普法融媒体矩阵,提升普法宣传吸引力和影响力。
六、深入开展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
20.制定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探索建立公民法治素养标准和评估办法,分层分类分批有序推进。不断加大普法宣传力度,提升实效,年底群众对法治宣传满意度达到90%以上。
21.推进国家公职人员法治素养提升。进一步落实党委(组)理论中心组学法、政府常务会议学法、领导干部任前考法等制度,探索建立领导干部学法清单制度。开展区管干部和公务员年度法律知识考试,进一步完善考试情况反馈通报机制。
22.持续推进青少年法治素养提升。实施全区德育教师法治教育培训行动。大力宣传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开展各类青少年互动式普法活动,参与第六届全省学生“学宪法讲宪法”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