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组织机构 >> 政府部门 >> 区经信局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 信息索引号:

    113307037289051608/2022-142749

  • 审核程序:

    单位审核公开

  • 发布机构:

    区经信局

  • 发文字号:

  • 发布日期:

    2022-01-26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金东区经济和信息化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思路

发布时间: 2022-01-26 16:03 信息来源: 区经信局 访问次数: 字体:[ ]

今年以来,区经信局贯彻落实市“四攻坚四争先”、区“拼争项目攻坚年”行动要求,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引领,重点围绕转型攻坚、要素创新和数字赋能等多维度布局,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勇当高质量发展生力军贡献经信力量。

一、2021年主要工作

(一)唯实惟先,赶超奋进,工业经济总体运行平稳。全区工业经济仍旧保持较高增速,共有规上工业企业431家,完成规上工业产值376.8亿元,同比增长23.6%;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74.3亿元,同比增长17.8%。工业投资稳步增长,完成工业投资33.47亿元,同比增长19%,高于产业转型攻坚目标4个百分点,全市排第3位,高于全市7.8个百分点;完成制造业投资30.89亿元,同比增长10.5%;完成工业技改投资15.53亿元,同比增长1.8%。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增速68.5%,全市第2。

产值超亿元企业共有91家,较去年净增19家,完成规上工业产值246.02亿元,拉动全区增长21.8个百分点,其中产值超10亿元企业实现零的突破,达到3家。

(二)立足实际,主动出招,主体培育取得长足进步。健全企业梯度培育机制,深耕“企业培育田”,按照划好“孵化田”培养“潜力股”、种好“试验田”培育“绩优股”、辟好“精品田”培育“龙头股”的思路,推动小升规企业、隐形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梯度发展。“小升规”培育库实际入库数162家,完成率162%,主营业务收入超2000万元企业62家。超额完成“隐形冠军”、专精特新企业申报数,白马实业、普莱得电器、金氟隆化工3家企业入围工信部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大众、白马入围第一批和第二批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重点扶持对象,数量全市第一。新增“放水养鱼”企业2家,总量达到16家。小微企业园建设有序推进,累计通过省级认定的小微园达到29家。通过近三年的培育发展,共有33家小微园内企业上规。“大企业大集团”培育获突破,卓远实业实现产值超10亿元。

(三)抢先布局,鼓励创新,产业集聚效应显现。先后制定《金东区内培企业“双百行动”实施方案》《金东区闲置工业用地盘地行动方案》,促进资源要素集聚,共摸排闲置5亩以上地块65宗2344.65亩,累计盘活42宗1086.89亩。先后对先进装备、防疫物资、可降解材料、智能家居、建筑建材和电动工具等6个行业59家企业进行联合评价,现已通过部门联评企业13个,总用地面积1005亩,计划总投资57.84亿元。目前3家已落地并开工建设,3家已签订协议,另有5个项目已通过区政府常务会并下步安排供地。两大工业平台中,江岭高新智造区66家规上工业企业产值达到76.79亿元,同比增长33.5%。产值超亿元企业18家,其中首超5亿元企业4家、首超10亿元企业1家。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平台现有入驻企业379家,其中龙芯智慧产业园已招引产业链企业47家67个项目,投资额10亿元以上企业6家,全年产值将突破20亿元。

(四)数字赋能,改革为先,数字化改造稳步推进。建设数字经济系统,上线5个应用场景,点亮总门户图标,理清数字经济系统数据架构,整改优化数据埋点。现代家居、电动工具两个产业大脑项目在全市率先成功入选全省首批联合揭榜挂帅试点,并与嘉兴市现代家居行业产业大脑开展联合共建。8月初步建成产业大脑应用场景一期5个一级应用,22个二级应用,部分模块基本功能完成开发;企业码专区应用场景实现6个一级应用和21个二级应用。谋划共享仓储、金义电商生态智控等特色应用场景的深化应用。制定《金东区打造数字化改造十大标杆项目的实施意见(试行)》,重点推进“大众齿轮、白马、好易点”等12家数字化改造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4.24亿元,企业已投入3.41亿元,项目投资完成80.6%。

(五)整治倒逼,提质增效,园区有机更新稳扎稳打。制定《金东区工业园区二次开发新三年行动计划2.0版(2021-2023)》,整治“低散乱”企业179家,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79%;完成低效企业用地整治316家,面积达4377.69亩,分别完成全年任务数的100.3%和109.4%,整治任务家数和面积均列全市第一。“一企一策”推动高耗低效企业改造提升,完成第一批列入省高耗低效企业整治销号65家,完成率100%,腾出用能15793.56吨标准煤,腾出低效工业用地1394.26亩。高质量开展亩均效益综合评价,分6场开展亩均效益评价培训,共1200余家企业参加,完成全区2020评价年度1453家工业企业的亩均效益评价工作。今年前三季度,我区亩均税收同比增速达44.81%,绝对值达11.71万元/亩,分别排在全市第1和第4位。牵头成立小微企业园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专班,明确部门职责分工,定期组织开展小微企业园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和安全消防演练、安全培训,联合应急管理局、消防救援大队进行“护航攻坚”安全检查行动。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规上工业亩均税收低。根据省亩均论英雄平台统计,2021年前三季度,我区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为8.05万元/亩,排金华各县(市、区)第8位,因统计口径不一致,与市转型专班数据相差较大。

二是企业规模偏小产业链发展不足。截至目前,我区共有规上工业企业431家,产值超10亿元企业才刚有突破,亿元企业占全部规上企业的数量也不到20%,制造业产业层次仍然偏低,产品竞争力偏弱。

三是部分行业增加值率较低。根据我区企业的行业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金属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及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增加值率在15%-25%之间,但也有部分企业虽然拥有较高产值,但是增加值率较低例如天宁合金、拓朴清洁、同方计算机,因此会拉低整体工业增加值。

四是重大产业项目仍然较少。制造业大项目少,投资后劲不足,目前全区当年超亿元项目3个,产业发展缺少大项目的支撑。同时,受疫情反复、企业限电、市场前景不明等因素影响,企业投资意愿减弱,部分重点项目建设进展较为缓慢。

三、2022年主要工作思路

按照市、区产业转型攻坚三年行动计划和“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工作要求,明年我区将继续大力推动“实业兴区”战略向纵深发展,着力在企业培育、平台扩展、数字经济系统建设等方面下足功夫,加快制造业改造升级,为勇当高质量发展生力军贡献工业力量。

(一)突破土地资源要素瓶颈,推动优势企业快速发展。把突破土地资源瓶颈、优化资源配置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抓手,努力营造“亩均论英雄”发展氛围,实施盘地行动和内培行动双轮驱动,加大对低效用地、僵尸企业的处置盘活力度,鼓励高成长性企业发展,促进工业园区企业质量效益提升,规上工业亩均税收增速达到17%以上,实现“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大力开展“低散乱”整治,统筹谋划乡镇工业功能区提升工作,优化要素市场化配置,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从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明年“低散乱”整治目标100家以上,淘汰落后产能企业8家以上,盘活闲置工业用地1000亩以上,整治低效工业用地企业315家、面积4000亩以上。

(二)实施“雄鹰行动”培育计划,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明年计划新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以上,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争取中央财政政策1家以上。新培育年产值超10亿元企业1家以上。支持中小微企业打造细分行业领域“省级隐形冠军”,新增3家以上。持续深化“放水养鱼”,优化“小升规”培育库,培育小升规企业50家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60家,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到42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81亿元,同比增长15%。同时加快推进小微园区的培育强度,挖掘小微园中升规潜力较好的企业,持续开展培育工作。

(三)深入推进数字经济系统建设,谋划更多多跨场景应用。强化部门协作模式,建立多部门协同工作推进机制,推进数字经济系统建设,谋划推进对应“浙企智造”、“浙企畅链”“浙企服务”等9条跑道建设的内容,在产业链供应、项目投资管理、共同富裕、资源要素整合、服务贸易、跨境电商、金融消费、核心技术研发等领域,推进“152”体系与“141”体系融合。重点推进“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建设,深挖应用场景,谋划共享仓储、金义电商生态智控等应用场景建设,推动数字经济各领域深化改革。

(四)做好谋划项目储备,强化制造业发展增长后劲。开展项目储备库排摸,建立清单细化管理,摸清底数为后续项目投资增后劲添信心。加快推进产业链招商,以龙芯智慧产业园、金华科技城、江岭高新智造区为平台,继续加大信创、智能家居、汽车核心零配件等产业链项目招商力度,力争多招引行业领军企业。重点加强与知名科研院所、“北上广深”等上下游企业对接,紧盯京东方、郎迅科技、赛迪研究院等大项目,积极推动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依托政策加持,优化服务等方式,通过产业链的带动效应,实现项目招引“引进一个、建好一个、带来一批”的联动效应,持续为制造业发展后劲提供项目基础。



扫一扫手机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