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组织机构 >> 政府部门 >> 区农业农村局 >> 重大行政决策信息公开
  • 信息索引号:

    113307037291052297/2022-149463

  • 审核程序:

    单位审核公开

  • 发布机构:

    区农业农村局(林业局)

  • 发文字号:

  • 发布日期:

    2022-12-16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2022年度重点工作清单(三季度完成情况)

发布时间: 2022-12-16 10:01 信息来源: 区农业农村局(林业局) 访问次数: 字体:[ ]

序号

工作内容

工作目标

9月完成情况

10月工作计划

责任单位

责任人

1

持续深入推进林长制,严厉打击涉林违法行为

制作镇村两级林长制公示牌;落实市对区林长制相关考核指标;谋划区级总林长每季度巡林工作;常态化开展森林督查,探索重点区域即时督查,严厉打击毁林开垦行为,保护生态环境。

林长制公示牌完成进度100%,提醒未完成巡林的区级林长巡林,处理森林违法图斑,鉴定后移交执法局处理10起,森林资源日常检查管理18人次。

提醒未完成巡林的区级林长巡林,做好森林资源日常检查管理,安装市级18个消防水桶任务。


林业综合科、种苗站、林检站、野保站

陈明

2

聚焦花木产业“零地”转型,发展苗木会展经济

积极探索“零土地”花木产业转型路径,力争花木产业产值和苗木从业人员收入“不降反升”,花木产业提质增效显著,从业人员的素质全面提高。

1、9月23日,与区科技局和金东社会事业发展集团公司共同举办了金华金东现代花卉苗木产业创新发展峰会活动,共建现代花卉苗木交流沟通平台,共同探讨疫情形势下现代花卉苗木产业发展转型新思路。

2.征求中国花卉协会绿化观赏分会意见和建议,与澧浦苗木城共同初步谋划第20届苗博会方案。


与澧浦花木城、花卉协会及区科技局等相关部门继续共同商讨完善第20届苗博会实施方案。


种苗站

陈明

3

开展九峰山--大佛寺省级风景名胜区大佛寺片区野生脊椎动物本底调查

通过调查,摸清九峰山--大佛寺省级风景名胜区大佛寺片区19.3平方公里野生脊椎动物种类、数量等情况,为全区野生动物本底提供样本。

已完成九峰山-大佛寺省级风景名胜区大佛寺片区野生脊椎动物调查,记录野生脊椎动物213种:其中鱼类40种,两栖动物16种,爬行动物20种,鸟类113种 ,兽类24种。已通过专家评审并编制打印物种图册。

已完成。

野保站

陈明


4

加强森林疫情防控

完成松材线虫病除治面积5.4万亩。山场枯死松树全部清理干净:集中清理疫木6万株,常态化清理疫木0.3-0.5万株。打孔注药2.5万支。实现今年秋季发生面积和病死松树在3.27万亩和1.6万株以下。

做好澧浦苗木城及花卉苗木基地红火蚁疫情监测;澧浦苗木城进场花木除害;曹宅、赤松、东孝、澧浦4个疫情乡镇产地检疫和调                              运检疫。

1.完成孝顺镇、源东乡、岭下镇、鞋塘办事处2021-2022年度疫木集中除治验收工作。

2.扎实推进全区松材线虫病疫木即现即清工作,做好疫木除治检查。

3.做好9月松褐天牛羽化专项调查,马尾松毛虫第二代虫情调查工作,做好虫情测报工作。

4.敲定澧浦苗木城红火蚁隔离消杀点设计方案,推进施工工作。

5.完成全区除江东、孝顺外疫木除治乡镇资金预拨付。

6.8.21-9.20完成全区疫情监测10000亩。调运检疫570车,产地检疫120亩,澧浦苗木城进出场消除除害634车。

1.做好2022年度秋季疫情普查工作。

2.组织开展2022-2023年度疫木集中清理工作。

3.完成澧浦苗木城红火蚁隔离消杀除害点建设工作并确保10月初可正常启动运营。

4.扎实推进红火蚁疫情防控工作,计划开展调运检疫500车,产地检疫100亩,苗木城进出场消杀除害300车。

5.做好2023年度年初预算工作。

6.完成全区2021-2022年度疫木集中除治资金拨付。

林检站

陈明

5

开展全域推进国土绿化美化行动、千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

坚持科学绿化,深挖绿化潜力空间,大力实施山地、坡地、城市、乡村和通道“五大森林”建设,扎实推进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和一村万树行动。持续推进千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着力培育大径材,提高林分蓄积,提升碳汇能力。

1.迎接市局对我区2022年国土绿化任务落地上图验收。

2、对10森林抚育项目工作推进现场检查和指导,根据考核进度已拨付部分资金115余万。


1、总体完成森林抚育进度95%以上,完成项目验收4个以上。

2.完成千万亩森林质量进准提升图斑落地上图。


种苗站

陈明

6

加强森林防火工作

保证森林火灾受害率在8‰以下,争取全年无火灾发生。强化进山入林口智能监测及溯源工作,加大森林防火智能监测面积,加强护林员队伍管理。

加强森林防火宣传,完成13个行政村的森林资源和防火宣传,发放2000份,护林员演练培训1次.

加强森林防火宣传,预计完成14个行政村的森林资源和防火宣传,发放2000份。


林业综合科

陈明

7

实施林业产业富民工程

加强木本粮油、林下经济、森林康养等林业产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选优育强林业龙头企业,全面构建林业高质量绿色富民产业体系。

对澧浦镇三联村做好千村万元林下经济示范村创建进行了指导,同时对岭下镇山南头、石塘街村和澧浦镇仁宅村种植林下经济进行现场查看。


做好2023年林下经济等产业项目储备和资金预算准备。

完成11家省级家庭农村创建材料申报。


种苗站

陈明

8

未来乡村

聚焦“一统三化九场景”建设,系统打造4个未来乡村

东叶村、釜章村、雅湖村已完成招投标工作,釜章村设计初稿已出,东叶村、雅湖村已进场施工;北山口村、釜章村“浙里未来乡村在线”驾驶舱数据已通过省厅复核;北山口村已完成主村口、入村口庭院、佛手主题公园等施工,停车场区块正在施工中,景观小品已在制作中。


加快东叶村、釜章村、雅湖村施工进度,完成东叶村“浙里未来乡村在线”驾驶舱数据复核;完成北山口村未来乡村建设。


社会事业科

姜慧来

9

提升改造美丽乡村风景线

联动推进、提升改造蔬果香堤美丽风景线

对沿线节点村美丽庭院项目进行督促指导。


对沿线节点村美丽庭院项目进行督促指导。


社会事业科

姜慧来

10

创建美丽庭院

完成美丽庭院创建三年行动任务。

对美丽庭院项目村进行督促指导,并对相关乡镇开展项目培训,督促相关材料上报。

对美丽庭院项目村进行督促指导。


社会事业科

姜慧来

11

打造12个无废乡村

对照“无废乡村”建设指南,结合美丽乡村创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创建无废乡村12个。

已完成。

已完成。

社会事业科

人教科

姜慧来

12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年收入20万元以上且经营性收入12万元的村实现全覆盖

1.汇总区级消薄项目信息4个,实地督促30个在建消薄项目进度,现场察看3个新申报项目,准备上消薄联席会讨论立项;2.与部分乡镇对接,要求成立强村公司,督促完成各村收入任务完成,目前经营性收入50万以上村142个,占比44.79%,经营性收入100万元以上村52个,占比16.4%;3.完成消薄项目村贷款贴息工作,贴息89万元;4.持续开展“百团联百村”共建共富行动,汇总进度,上报市专班。


1.推进消薄联席会议,完成3个新项目立项工作,争取区级项目有所突破;2.对接有条件的乡镇成立强村公司,开展项目和消薄进度通报;3.对接社发公司,督促尽快完成农科创大厦审计,下步根据审计情况进行项目结算;4。持续开展“百团联百村”共建共富行动,督促进展情况。

农经科

姜慧来

13

低收入农户帮促

全面消除年人均收入10000元以下农户,低收入农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以上

1.开展低收入农户数字化帮促系统填报,提醒干部走访和浙政钉信息输入,对接民政、医保等单位,完成8项必须汇总帮扶数据录入系统,组织开展浙里办低收入农户帮促系统激活应用;2.要求乡镇开展低收入农户自富项目验收。3.对接人保公司,开展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低收入农户保险理赔。


1.继续开展低收入农户数字化帮促系统填报,提醒干部走访和浙政钉信息输入,组织开展浙里办低收入农户帮促系统激活应用,与成泰银行联合开展低收入农户授信和浙里办应用激活,开展其他部门农户帮扶数据录入;2.督促乡镇完成低收入农户项目自富项目验收。3.对接人保公司,完成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低收入农户保险理赔。


农经科

姜慧来

14

农村“三地”改革稳步推进

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开展农民建房需求调查,探索农民建房“一件事”数字化改革,完善宅基地管理办法。建立应用农村承包地经营权流转平台。

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地改革,全年完成面积3000亩

继续推进“农宅通”应用的运行,召开宅基地管理办法修改完善征询会。


完成农业标准地面积9534.5亩。


完成农村承包地经营权流转平台验收工作,推进“农宅通应用”于金融部门的信贷体系的对接,完成宅基地管理办法送审稿。


已完成。

农经站、农业综合科

姜慧来

王艳俏

15

做好“回头看”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工作

按照巡察整改反馈要求做好整改工作

对未完成整改的3起进行提醒。

对未完成整改任务的科室提醒督促,确保时间节点完成。


局机关纪委

施文胜

16

加大信访积案化解力度

信访化解率100%

化解信访9件,未化解1件,化解率90%。

力争信访化解率100%。


法规科

施文胜

17

建成1个农机服务中心、2个全程机械化应用基地。

以补短板、强弱项、促发展为发力点,增强粮油、果蔬、食用菌、畜牧水产及设施农业等领域机械化高质高效应用,提升机械化水平。

1、加强双强项目业务指导,督促业主加快项目实施进程,农事服务中心和百园惠农艺农机融合项目已进入机器安装阶段。2、对市检查组对我区“一县三基地”中期评估提出的问题进行整改。

1、完成岭下农事服务中心和曹宅百园惠农艺农机融合项目机器安装调试及其他收尾工作。2、指导“一县三基地”省级示范农事服务中心申报文本编制工作。3、开展2023年农业双强项目储备工作。

畜牧农机发展中心、农机站

施文胜

18

推进机械强农行动

以“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为方向,以提高农作物和主导农业产业机械化水平为重点,以机制创新、政策创新为动力,提高农业装备高质量发展水平,推动全区农机标准化、数字化、安全化发展。

1、开展2022年第二批农机购机补贴机具核验工作。2、继续开展农机免费实地检测工作。3、组织人员参加食用菌农机操作、合作社农机管理、农田作业拖拉机和收割机驾驶与维修集训等培训工作。

1、持续受理购机补贴申请,拨付2022年第二批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继续开展农机免费实地检测工作。3、完成2022年中央农机报废更新补贴工作。4、组织开展变型拖拉机安全检查工作。

畜牧农机发展中心、农机站

施文胜

19

生猪“白改黑”,支持两头乌养殖扩产

促进金华两头乌猪养殖扩产能,鼓励有条件有意愿的猪场从外三元白猪改养金华两头乌猪及其配套系。支持我区大堰河农牧场完成金华猪一级种猪场种畜禽经营许可认定。

9月两头乌母猪存栏2124头,组织两头乌养殖主体负责人参加两头乌地理标志专题培训班,开展两头乌尖峰论坛。

进一步稳定和扩大金华猪产能,与市畜牧农机发展中心对接跟进大堰河农牧场两头乌种猪场申报情况。

畜牧农机发展中心

施文胜

20

强化重要农产品保供

全年水产品产量同比增长3%以上,产量达9300吨以上。种类上更丰富,新增马口鱼、光唇鱼、罗非鱼、加州鲈鱼等鱼种;稳定生猪生产和牛奶产量,提升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强化检验检疫制度,确保不发生重大畜产品安全事故。

全年蔬菜种植面积6.6万亩。

1、到3家设施化养殖场指导做好加州鲈鱼、马口鱼、石斑鱼等鱼种养殖,抓好生产;

2、完成水产产量720吨。


1-9月生猪产地检疫77652头,生鲜乳产量15250吨。完成2022年奶牛家庭牧场和奶农合作社项目立项和兴旺奶牛场挤奶厅项目验收。动物防疫检疫站实验室主体结构结顶。


完成蔬菜种植面积5.2万亩。

1、乔生渔业3号和4号池开始动工建设

2、完成水产产量765吨。


启动2022年奶牛家庭牧场和奶农合作社项目建设,继续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推进动物防疫检疫站实验室建设,启动室内装修,完成秋季动物集中免疫任务。


拟完成蔬菜种植面积5.8万亩。

质监科、畜牧农机发展中心、特产站

施文胜、王艳俏

21

省级水产养殖示范县

加大水产品无公害认证,提高水产品抽检合格率,加快养殖尾水处理建设,通过省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区创建验收

1、5家尾水零直排创建主体全部完成建设,4家示范场完成资料初台账;

2、完成大部分省级示范县创建台账资料,宣传片拍摄取景、讲话稿初稿,现场考察8个点迎检准备。

1、开展尾水建设验收;

2、完成宣传片、讲话稿、ppt定稿和迎接省级验收。

质监科

施文胜

22

新(改)建农田渠系20公里。

建设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36个,建设总长度20公里

完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35个20公里。

已完成。

农业综合科

王艳俏

23

打造农业绿色品牌

加大绿色优质农产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10家以上,面积2000亩以上,产品15个,绿色优质农产品占比达57%以上。

对源东水稻开展绿色认证现场检查和抽检。


对曹宅水稻开展绿色认证前的产品预抽检工作。


质监科

施文胜

24

高标准农田建设

全年新建类高标准农田建设1个1010亩、提升类1个549亩

新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000亩,目前进度80%,提升项目今年未安排。

新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000亩,目前进度100%。


农业综合科

王艳俏

25

数字农田

建设农田管护监测系统,实现农田数据集成一张图、农田项目建设管理一张表、农田利用动态数据化治理一张网。加大跨部门协动,形成多跨协同的长效管理机制

没有安排。

没有安排。

农业综合科

王艳俏

26

推进科技强农行动

深化院地合作,推进实施粮油、食用菌、水果等产业技术项目。以东湖畈为依托建立新品种引进试验及展示示范;开展山地桃栽培产业团队技术项目

继续开展控镉肥的田间试验,通过竞争性谈判形式完成控镉肥的采购,明确下步试验点位,试验面积共计2900亩;成功举办水稻“藏粮于技”暨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现场观摩交流会,现场展示31个单季稻新品种。

完成2900亩的控镉肥施用;开展省级产业技术团队项目“油菜机插机收”的后期试验,完成前期选育的油菜品种种植;开展化肥定额制示范区建设。

特产站、农技站

王艳俏

27

打响金东农产品品牌

举办好丰收节等节庆农事活动,进一步打响金东农产品品牌。计划全年举办金东农展会、农民丰收节等2个以上

没有安排。

谋划金东区农展会、华东农交会。


农业综合科

王艳俏

28

培育一批数字农业工厂、数字牧场、数字渔场

全年培育3家以上数字化农业主体。

全年已完成数字化农业主体3家。

已完成。

农业综合科、畜牧农机发展中心、质监科、特产站

王艳俏

29

数字三农

依托“金地智管”平台,全面打造粮地云上监管新格局,实现种粮大户云上监管。

完成早稻种植面积和旱粮种植面积的认定工作,发放早稻种植补贴和旱粮种植补贴;完成抗旱救灾资金160万和第三批种粮一次性补贴30.19万的资金拨付;完成“浙农田”上的矢量图上传并通过市级核验,提交省属农所质检。

开展单季稻和连作晚稻的种植补贴面积测绘认定;指导做好晚稻的收割、烘干等配套事宜;完成“浙农田”上的数据上传审核。

农技站

王艳俏

30

大力发展冷链物流,推动“农户+生鲜服务商+冷链配送”等农产品服务新模式

加快农产品食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补足流通短板,扩展销售渠道,解决当地农产品的储存销售。

生产基地品种落实,生产、销售。保鲜冷冻储藏库使用中。

生产基地品种落实,生产、销售。保鲜冷冻储藏库使用中。

特产站

王艳俏

31

深化“肥药两制”改革

推行“一户一业一方”精准施肥用药模式,实现试点主体活跃指数100%。成功创建“肥药两制”改革综合试点县

1.下发了《金东区“肥药两制”改革综合试点项目任务清单》;2.农资店“三有”改造、土壤安全利用田间试验、低碳牧场、渔场等项目已开展招标工作。


1.确定了“三有”农资店创建实名制设备配置实装供应商,展开对53家“农资店”安装相关设备。

2.组织下半年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

完成“肥药两制”农业主体培训招投标工作。


1.完成53家“三有”农资店实名制设备配置安装设备。

2.对接“浙农优品”农废回收子场景设计方案。

3.确定农废回收点提升改造名单。

人教科、特产站、农技站、畜牧农机发展中心、执法大队、质监科、农经站

王艳俏

32

两进两回

建立健全农业农村人才引进,培育评价激励机制,培育农村实用人才1000人,高素质农民100人,农创客210人。

1.累计完成农村实用人才培训21个班次1072人次,完成年度培训任务;2.成立了金东区农创客发展联合会,新增农创客69名,累计增加农创客174名。


新增农创客6名,完成省市下达180人的年度任务。


人教科

王艳俏


扫一扫手机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