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金东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共同富裕新闻发布会,通报我区争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县域样本工作推进情况。现场,发布人就大家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共同富裕的前提,金东区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有什么亮点成绩?
金义新区拥有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中国(浙江)自贸试验区(金义片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金义综合保税区、金华高新技术产业园等一批浙江中西部地区能级最高的开放平台和发展平台,规划中的金义空铁枢纽将进一步凸显新区在金义主轴建设中的枢纽位置。近年来,金义新区打造“一廊两带双心多点”产业布局,围绕信创、高端装备、新能源和五金工量具、智能家居、美妆构成的“3+3”六大产业体系,奋力向“浙中增长极、未来新中心”迈进。
一是聚焦稳进提质,推动经济企稳回升。突出政策靠前,以超常举措抓好“三驾马车”,全力夯实经济发展基础,全市稳进提质七张报表中7项指标居全市前三。全面承接、顶格落实国家和省、市系列惠企政策,一揽子出台企业帮扶“十条”、稳企助产“十八条”、稳经济“三十条”,兑现资金超18亿元,惠企4万户,现场集中办公问题办结率全市第二。扎实推进“两稳一促”,实现外贸进出口373亿元,同比增长8.3%。累计发放消费券8730万元,拉动消费20亿元。平台定位整合进一步优化。39平方公里金义科创智造产业平台列入全市十大高能级先进制造业平台,组建30亿元规模的信创“万亩千亿”产业基金。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5家,数量排全市前三。
二是聚焦赋能经济发展,项目招引、推进并驾齐驱。坚持把“招引项目、项目推进、培育产业”作为赋能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今年落地1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10个,在全市招大引强半年考核中一举夺魁。建区史上首个百亿级高端制造业项目“纽顿新能源汽车项目”成功落户新区,作为全市唯一项目参加全省促进稳进提质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2022年预计固定资产增长15%以上,夺得省、市投资“赛马”激励。特别是专项债项目取得空前突破,2022年争取资金超建区以来总和,是2020年的15倍,为重大项目建设提供了充足坚实的资金保障。今年,成功举办金义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论坛,氢电融合及储能综合利用装备制造项目被选为省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建设推进会现场签约项目。华东金华农产品物流中心获评第二批省级冷链物流骨干基地,在全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获得省委主要领导授牌。
三是聚焦“放管服”改革,全力优化新区营商环境。始终把优质的营商环境作为新区最大的软实力。年度营商环境测评金义新区得分88.8分,全市排名第二,6项指标成为标杆性指标。1-11月,我区市场主体增长13.2%,居全市第二。极简极速审批“承诺制”相关做法获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中央政治局委员(浙江省委原书记)袁家军批示肯定。以一流的营商环境助力高端人才创新创业,实施全球引才万人计划,引进各类中高级人才10820人,入选国家级海外人才3名,新引育高层次人才13人。新增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创新站和博士后工作站3家。将自贸区作为制度改革的试验田、创新地,浙中大宗商品交易数字服务在线应用已完成首单试单,保税肉类加工实现从无到有。“义新欧”班列多式联运项目入选全省自贸区最佳制度创新案例、最佳集成性制度创新成果。
我国已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金东区在老有所养方面有哪些特色举措?
金东区是居家养老模式的发源地,“不离乡、不离家、不离亲”做法在全国推广,曾入选中国养老模式十大典型、全国民生示范工程。
作为全省首批养老服务“爱心卡”试点单位,我区聚焦“浙里康养”,坚持“党委统筹、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家庭赡养”原则,以60周岁以上失能失智及80周岁以上老年人为重点,发放养老“爱心卡”,生成专属“长者码”,全力构建养老政策“系统化”、养老设施“集成化”、养老供给“便捷化”、养老平台“数字化”、养老队伍“专业化”的智享“服务圈”。
一是抓系统谋划,解决“怎么发”的问题。坚持党建统领、多方比选、数字赋能,形成养老服务“159”模式。“1”即一张“爱心卡”,链接社保卡系统,开通爱心专户,申领审核“一键确认”;“5”即五类服务对象,大数据自动归集老年人年龄情况、自理能力、家庭收入,发放对象“一键评估”;“9”即九大服务场景,“线上+线下”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行、助医、助急、助娱、助为、助购,优质服务“一键畅享”。
二是抓宣传引导,解决“谁来投”的问题。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群众优势,开展“同心聚力、爱心助老”宣传月活动,党员干部带头为父母申领“爱心卡”,“红马甲”志愿者活跃在大街小巷召集“爱心商家”,网格员上门入户讲解“爱心卡”使用方法。通过财政投一点、集体担一点、社会捐一点、家庭出一点,构建多方协同、多元结合的投入机制,形成叠加保障的第三方案。
三是抓资源统筹,解决“如何养”的问题。积极探索线上线下结合、到店上门结合、有偿无偿结合的“三结合”模式。遴选养老机构、医疗机构、老年食堂、爱心商家等,建立养老服务白名单制度。发挥“1+3+N”网格优势,建立“小巷管家、小巷骑兵、小巷医生”等12支队伍,调优配强“党员+妇女+志愿者+医生+快递小哥”等服务人员,让每一位老人都能享受“一卡通用、一码通城”。
四是抓长效实效,解决“可持续”的问题。全力构建“一平台五机制”服务评价体系,“一平台”即“爱心卡”应用平台,建设“一端两侧一底座”数字化系统,通过“互联网+照护服务”,实现老年人需求、服务、评价、监管等全流程闭环,为居家高龄和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现代化智慧健康服务,实现“一卡在手、养老无忧”。“五机制”即出台“爱心卡”动态管理制度、申请使用兑现服务制度、服务机构白名单制度、全过程监管制度、服务队伍管理制度,大力弘扬敬老爱老助老社会风尚。
“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金东区是如何统筹推进强村富民改革,助力农村共同富裕的?
近年来,金东区以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为关键核心,全面深化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带动农民收入增加、农村公共服务补强、乡村治理水平提升。截至目前,全区317个行政村已实现年收入达到20万元且经营性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全覆盖;年收入30万元以上且经营性收入15万元以上村293个,占比92.4%。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村173个,达到54.5%,经营性收入100万元以上村74个,占比23.3%,在统筹推进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中,我区推出一系列举措,助力村集体经济变强变壮。
保障各类要素,为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源头活水”。一是强化资金保障,今年区财政共拨付“消薄”补助资金约1100万元,同时为解决村集体融资难题,引入金融机构,为村集体提供的免抵押基准利率贷款(年利4.35%),区财政给予3%的贴息补助,贴息89万元,为村集体“消薄”保驾护航。二是强化土地供给,落实“消薄”专项用地指标49.4亩,盘活村集体建设用地200多亩用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为村集体“消薄”保障资源。三是强化人才培育,结合村级换届,引入创业能人进入村班子,并邀请专家为新任村级带头人开展集体经济发展专题培训,同时引入运营团队激活村级闲置资源,为村集体“消薄”引才助力。
规范工作机制,为集体经济发展激活“头雁引擎”。开展定期讨论协商,成立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为双组长的“消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消薄”工作季度碰头会制度。二是开展村社“消薄”比拼机制。定期组织开展村社“消薄”大比拼活动,各村书记上台拼实绩、晒特色、找差距、学方法,激励村集体争先进位,并给予优胜村优先安排项目。三是开展通报考核约谈机制。每月将发展集体经济情况通报至乡镇党委主要领导;连续两个月推进项目不力、进度落后的乡镇,对乡镇主要领导进行约谈,找原因、谈举措,推进“消薄”工作。
实施分类发展,为集体经济发展培育“增长支点”。推进抱团项目。针对发展能力不足的行政村,区镇“消薄”公司统筹发展,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核算、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分红,全区现有异地物业抱团项目35个,396个村次入股,收益约2074万元。发展单建项目。鼓励村集体结合实际资产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以发展农业产业、物业出租、绿色经济、旅游开发等方式,推动单村发展建强村,2022年立项单村项目8个,预计可增收160万元以上。激活集体资源。引导镇村梳理挖掘村级资产资源,积极盘活村集体山林、土地、山塘水库、闲置房屋等,推行规模土地流转。
我们将坚持采取多元经营,形成“区统筹、镇推动、村实施”三级联动机制,进一步探寻村集体经济“强筋壮骨”发展之路。
(记者 龚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