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区文旅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省市区委历次全会精神,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紧盯“三区协同”重要发展机遇期,围绕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目标,全力打造一批文旅成果。截至12月底,全区游客总量287.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3.1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34.6%和30.6%,增速排名均列全市第1。金东区成功创建为浙江省第四批“全域旅游示范区”。
一、2021年工作总结
(一)党建引领,落实红色根脉强基工程。一是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和意识形态主体职责,强化“第一责任人”和“一岗双责”,抓深抓实“问题清单”,不断夯实理论武装,全面加强基层党建,完成落实省委巡视组意识形态责任制落实情况反馈意见整改,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巩固提升行动省测、国测“零扣分”。全年共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20余篇,传达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等重要会议精神20余次,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等规定书目10余本,学习法律法规知识6次,集中研究意识形态工作6次。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24次,召开局党组会议14次,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学习34次,每季度召开党风廉政工作例会。全年各级政务信息采用量83条,省级以上主流媒体正面报道40余次。二是党史学习教育扎实开展。成立局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制定方案提出 “三个方面20项任务”。高标准落实民生实事项目,积极为企业解难题。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广泛开展“六讲六做 扛旗争先”大宣讲活动,建立以重要红色旅游点讲解员为主要成员的“金东文旅红色导游”宣讲团。广泛征求意见建议,认真召开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和民主生活会。继续推进“党旗飘扬、红色文旅”党建品牌建设,新建文旅党建场馆8个,其中施光南音乐主题馆、源东红馆被评为金华市红色旅游教育示范基地。三是集中收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集体收看省“最美公务员”发布仪式视频和市“百年百瞬,回望初心”系列特别报道,集体参观“百年潮涌 廿载扬帆”金东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设区20周年展及“人文富区”成果展。开展了“党史知识万人线上挑战赛”答题活动。组织开展“认真学习党史 勇担时代使命”主题党日活动,参观烈士纪念馆重温入党誓词。“七一”前,局机关支部被市委组织部评为五星基层党组织,被区委评为2021年全区先进基层党组织,1名党员被区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
(二)拼争攻坚,推进一批重点文旅项目。全区文旅项目计划投资22.28亿元,截至12月底完成投资22.33亿元,投资完成率100.22%。一是区人文博览中心项目主体建筑如期结顶。10月30日上午举行结顶仪式,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徐琰,副区长曹国军参加了仪式。二是大佛寺景区东扩项目二期年度目标任务已完成。会同区社发公司按照国家4A级景区标准开展环湖绿道、东岩山游步道、观景平台、旅游厕所、吊桥浮桥、景观提升等施工建设。三是积道山禅修景区项目二期山顶观景阁楼(慧通阁)建设完成,天圣禅寺改造提升工程启动。四是“希望之光”项目三期民建之家(餐厅、民宿)主体结顶,红色堡垒、游客中心、停车场等政策处理完成。五是落实“数字化改革”要求。巩固智慧文旅一期项目“1中心+3平台+9应用”建设成果,围绕“2个场景+10个系统”建设启动二期项目,11月30日完成项目招标,重点打造“乐游金东”“旅行社一件事”平台。
(三)稳中有进,形成一批文旅标志成果。围绕“建设浙中文化新高地”和“建设长三角旅游目的地”目标,打造一大批文旅成果,推进“人文富区”“生态立区”战略。一是建设一批“光南舞台”。以“金东记忆工程”为抓手,围绕“六个一”标准出台资金管理办法,构建金东特色公共文化设施体系。年内在孝顺镇祥里村、塘雅镇清江村和岭下镇后溪村等村新建“光南文化舞台”10个。二是出版一批“金东丛书”。年内新出版《拱和诗集》《唐氏遗书》和《金东区考古·出土文物精品图文集》等5本“金东丛书”。三是建设一批“悦读吧”。推进“城乡10分钟阅读圈”建设,在多湖街道金都美地社区建成市区首家社区共建的“悦读吧”自助图书馆,在东孝街道建成市区首家社会力量创办的“悦读吧”自助图书馆。时任市委主领导和区委主要领导赴实地开展调研。四是创作一批文艺精品。高水平呈现“百年潮涌 廿载扬帆”金东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晚会,3个篇章共12个节目,其中新创编节目6个。年内共有4件文艺作品登陆“学习强国”平台。《唱支山歌给党听》《今天是你的生日》获“迎建党百年 享美好生活”浙江省群众(乡村)合唱大赛金奖。道情《我是军粮》获浙江省第11届戏剧小品大赛金奖。五是修缮一批历史建筑。结合“金东记忆工程”和市传统村落文物保护项目,推进历史建筑修缮工作,年内共修缮10处。施复亮施光南故居、禅定寺、钱兆鹏墓和下牌塘29号民居等4处文保单位列入全省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六是建设一批“微改造、精提升”项目。制定五年行动计划,将70余个项目列入行动清单,总投资2.1亿元,完成投资1.03亿元。七是创建一批新景点。新增国家3A旅游厕所5个,新创建完成景区村50个、景区镇4个。金华之光创成国家4A级景区、山山家创成国家3A级景区,山山家休闲文化产业园入选2021年浙江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八是建设一批“文旅市集”。新增火车南站店、旅游集散中心店和金义综保区店等共3家。九是制作一批“金东好礼”。结合地域特色推进“文化基因解码”,推出了1套集合艾青诗集、光南音乐留声机、火腿和佛手丝的“诗歌金东”伴手礼。十是推出一批“金东美食”。挂牌“百县千碗”工程示范店2家,推出3套金东特色美食。国庆当天举办“金东乡愁”美食大赛,从120道菜品中评出“金东美味”30道。拍摄制作了金东美食专题片,创作发布了金东美食主题歌《家乡的味道》。十一是打造一批红色旅游线路。在全市率先推出包含28处红色旅游景点的《金东文旅红色印记手绘地图》,规划6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推出9条红色研学线路。星野山山家、百年星火麦磨滩、金华之光文化广场入选金华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希望之光·艾青故里”入选省级党员教育培训基地。《人民日报》等媒体对我区“红色文旅”做法进行了专题报道。
2021年在疫情形势如此严峻的背景下,我们稳中有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也应清醒地看到,对标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目标,我们在公共文化设施、文艺精品创作、文旅人才培育、文旅项目要素保障、文旅业态发展建设和特色文旅产业集聚等方面仍存在短板不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加以改进。
二、2022年工作思路
2022年,全区文化和旅游工作总体思路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以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为主线,以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为着力点,对标“重要窗口”建设要求,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以“三区协同”为契机,坚持“高质量建设和美金东、高水平打造希望新城”工作主题,贯彻落实区委“五大战略”决策部署,统筹疫情防控与文旅发展,努力创作优秀文艺作品、提供优秀文化产品和优质旅游产品,切实维护好意识形态安全和国家文化安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进一步加强治理能力和干部队伍建设,扛旗争先,奋进跨越,以生力军的担当共建“强区名城”,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坚持党建领航,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不断推进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全方位、多渠道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阐释工作,继续抓好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六中全会,以及省、市、区委历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巩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常态化开展“三为”实践活动。充分运用数字化改革成果,实施“文物安全整治”行动,提升旅游新业态安全监管水平,落实文旅奖补政策,提高文化执法水平和效能,确保文化和旅游市场安全稳定。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强化“一岗双责”,强化意识形态工作督查,加强网络生态建设。纵深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加大“两法一条例”学习宣传贯彻力度,认真落实巡视巡察问题反馈整改。以“七张问题清单”为总牵引,全力抓好基层党建和人才工作。完善“限量、预约、错峰”精密智控机制,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持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护航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宣传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
(二)贡献文旅力量,探索促进共同富裕新路径。围绕“十四五”规划任务落实,全力推动全域旅游高品质发展。按照“4+1”布局,推动金华“盆景风情小镇”-赤松黄大仙康养度假旅游风景区、积道山景区-岭下风情小镇、施光南故里-艾青故里、渔歌小镇菊园-金华市木版年画博物馆四大区块,以及东阳江一条五彩田园生态发展带建设;围绕“城市+工业”,对东孝、多湖街道、岭下、江东镇等景区城、景区镇创建成果进行巩固提升,打造浙中城市旅游新目的地;围绕“旅游+农业”,对赤松、曹宅、塘雅、源东、澧浦等乡镇开展业态开发、基础配套提升,打造田园综合体新样板区块;围绕“科创+人文”,整合自贸区科技人文优势资源,推出一批科创旅游线路,打造工业旅游、商贸旅游新领地;依托东城发展平台,整合桃花源景区、山头下古村落等资源,深挖施光南、艾青两大名人内涵,推动文旅资源与美丽乡村成果全面融合,打造全国首个“改革先锋”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扶持保税区、物流园、菜鸟园、科创园,开展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创建,争取在自贸区内符合条件的旅行社从事出境旅游业务,做精做优“金东文旅市集”进口商品直销店。不断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文旅产业品质,各项发展指标实现大幅提升。
(三)强化责任担当,打造标志性文旅建设成果。根据省委文化工作会议和全国、全省文旅厅(局)长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区委“五大战略”重大决策部署。以创作为核心任务、演出为中心环节,推动文艺创作生产繁荣发展,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迎亚运省运等创编一批文艺精品。以提升效能为重点,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上水平,优化公共服务设施网络,高标准建成、高效率使用区人文博览中心。打造金东特色文旅IP,围绕艾青、施光南两张文化金名片,配合区委宣传部做强两大名人文化品牌活动。举办第二届长三角流行歌曲大赛,将大赛做成具有一定全国影响力的高端文化品牌。加大文化遗产工作力度,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化政策导向,进一步完善资金管理办法,培育具有金东特色的“美食、美景、美宿”新业态。丰富金东文旅视觉形象和产品体系,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和文旅推介活动。坚持培育、监管两手抓,推动文化和旅游市场规范有序、繁荣发展,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围绕拼争项目攻坚行动,全力推进文旅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推动文旅资源普查、文化驿站建设、“万千百”创建、“文化基因解码”和“百县千碗”示范等项目工程,打造一批具有金东辨识度的标志性文旅成果。
(四)聚焦主责主业,勇当“生力军”奋战“全年红”。制定2022年工作任务清单,抓好17项重点工作、8个实施类和6个谋划类项目。一是围绕“建设浙中文化新高地”目标,打造“五个一批”,推进“人文富区”。2022年新修缮历史建筑10座,新建或提升光南文化舞台10个,出版金东丛书1套,建设城市书房(悦读吧)不少于2个,承办省级以上大型活动2项,围绕党的二十大主题新创编文艺节目不少于20个。公共文化服务评估指标全省排名有所提升。二是围绕“建设长三角旅游目的地”目标,打造“六个一批”,推进“生态立区”。2022年重点推进25个“微改造、精提升”项目,创建3个省3A级景区村庄,争创或培育国家4A景区2个、国家3A级景区1个,建设“文旅市集”1家,制作“金东好礼”1套,推出“金东美食”2套,打造红色旅游线路3条。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全市排名有所提升。三是围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县域样本”目标,提升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品质,贯彻“开放活区”战略。推进“数字化改革”,完成文旅应用场景建设,通过数字赋能实现全流程多领域数据跨越集成。加快精品景区提档升级,促进文化旅游与工业、农业、科技和数字等产业融合发展,谋划撰写“自贸区里的乡村旅游”和“希望田野上的跨境旅游”两篇大文章,全力打造“两城一园”绚丽风景,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为共建“强区名城”贡献文旅力量。
扫一扫手机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