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维护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金华中院组织全市法院开展2022年元旦春节期间涉民生案件专项执行行动,两级法院共计开展执行活动30余次,执行完毕案件1173件,执行到位4979.57万元。
典型案例
金东法院
关键词:查封设备,拍卖
王某、程某等39人系金华某文化用品公司工人,因该企业经营不善亏损严重,资金链断裂已无法支付工人工资。经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调解,双方达成一致意见,该公司答应在期限内向工人们一次性支付工资。但后续该公司迟迟未履行仲裁调解书确定的义务,王某等人随即分别向金东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经金东法院梳理,涉及该文化用品公司劳动争议仲裁纠纷案共34件,涉及工人39人,拖欠工人工资共计90余万元。
案件进入执行环节后,执行人员依法向该公司送达了执行通知书和报告财产令,而该公司却一直以生产经营困难,资金周转缺乏等理由推诿。执行人员在线上查控财产的同时,线下走访调查了解情况,查明该公司名下有生产加工设备,遂对机器设备予以查封,在该公司依然不履行义务情况下,对查封的机器设备依法进行评估、拍卖。
因该公司所欠债务较多,部分供应商及其他债权人在得知机器设备要被法院拍卖后聚集在一起,欲拉走设备抵债,群体性纠纷一触即发,金东法院立即联合公安等部门维护现场秩序。同时,执行人员严肃告知在场当事人,涉案机器设备已被法院查封,任何人不得哄抢,否则将依法追究责任,并现场释法明理,稳定债权人情绪后告知其应通过正确途径依法维权。
在机器设备评估拍卖期间,执行人员多次与该公司负责人进行沟通,反复做其思想工作,强调这些款项背后牵动的是39个普通民工家庭,这是维系他们生活的辛苦钱,恶意拖欠的要从严惩处。最终,涉案机器设备通过司法拍卖成功变现60余万元,该公司也主动交齐剩下的30余万元执行款,法院第一时间将工资发放给工人们。
兰溪法院
关键词:破产重整,资产盘活
某肥业公司是一家生产经营肥料的企业,产品能够有效提高农作物品质和产量,在浙江肥料产业中占有一定份额,因替他人担保,企业资金链出现问题,生产无法正常进行,于2019年12月向兰溪法院申请破产重整。兰溪法院裁定受理此案后,发现企业尚欠39名员工近45万元工资款。
执行人员一方面指导管理人开展债务人资产、负债的审计工作以及债务人财产的评估工作,充分保障职工、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积极寻找投资人,希望帮助企业凤凰涅槃。
经过多方努力,终于招募到合适的投资人,同样从事肥料生产的兰溪某农业有限公司以962万元竞价成功。
兰溪法院第一时间将39名工人被拖欠的45万元工资款列入第一清偿顺序,确认每名工人拖欠的工资数,进行公示。在企业破产重整的过程中,经过法院的努力,重整投资人还表示愿意聘用老员工继续在厂里工作。
“太好了!本来以为我们要失业了,没想到不但拿到了拖欠的工资,还能继续回到厂里上班。”工人们的喜悦之情难以言表。
至此,历经两年多的某肥业公司破产重整案件划上句号。职工债权实现,资产盘活,地方经济秩序得以保障,企业跨入新征程。
浦江法院
关键词: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
金华某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拖欠27名工人工资共计330350元且未按通知要求履行财产报告义务,也未主动履行支付工资义务。浦江法院执行人员多次传唤其法定代表人徐某某来院谈话,其均表示会积极筹措资金支付工资,但实际并未履行。而通过总对总查控和申请人提供的相关线索,未发现被执行人有存款或其他财产,一时间案件执行陷入僵局。
一边是各申请执行人纷纷打电话催促:“什么时候才能拿到工资,日子都没法过了,家里的老人孩子都养不起了!”“家里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孩子明年的学费都没有了,可怎么办呀?!”
另一边是徐某某多次开出的“空头支票”:“我下周就把钱打过来”“要不我和他们再谈谈?钱我肯定会还的”。嘴上应得好好的,却没有任何实际行动。
经过执行人员的不懈调查,发现徐某某的相关行为已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执行人员将相关线索移送公安机关侦查,浦江县公安机关随即立案侦查,并对徐某某采取强制措施,并告之其行为已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徐某某这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程度,由家属代其向法院执行款专户支付了所有工资。承办人第一时间将工资款陆续发放给各个申请执行人。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