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工作内容 | 工作目标 | 6月完成情况 | 7月工作计划 | 责任单位 | 责任人 |
1 | 持续深入推进林长制,严厉打击涉林违法行为 | 制作镇村两级林长制公示牌;落实市对区林长制相关考核指标;谋划区级总林长每季度巡林工作;常态化开展森林督查,探索重点区域即时督查,严厉打击毁林开垦行为,保护生态环境。 | 林长制公示牌制作基本完成,准备安装,完成进度60%;考核指标已落实相关乡镇;即时督查发现问题2处,移交4处(5月3处)行政执法局处理。 | 林长制公示牌制作好安装完成进度90%;组织人员正式对2022年森林卫片现场勘测检查,完成进度20% | 林业综合科、种苗站、林检站、野保站 | 陈明 |
2 | 聚焦花木产业“零地”转型,发展苗木会展经济 | 积极探索“零土地”花木产业转型路径,力争花木产业产值和苗木从业人员收入“不降反升”,花木产业提质增效显著,从业人员的素质全面提高。 | 开展座谈会3次,金林码应有基本完善,并通过了局阶段性验收。 已完成苗木种植用户注册42户。 | 上门服务或分批次培训方式对金林码应用进行推广培训。 月底注册用户达100户以上,上传精品图片1000张以上,累计点击量4000以上。 | 种苗站 | 陈明 |
3 | 开展九峰山--大佛寺省级风景名胜区大佛寺片区野生脊椎动物本底调查 | 通过调查,摸清九峰山--大佛寺省级风景名胜区大佛寺片区19.3平方公里野生脊椎动物种类、数量等情况,为全区野生动物本底提供样本。 | 开展九峰山-大佛寺省级风景名胜区大佛寺片区野生动物春季调查,发现两栖动物7种,爬行动物9种。 | 继续开展春季调查 | 野保站 | 陈明 |
4 | 加强森林疫情防控 | 完成松材线虫病除治面积5.4万亩。山场枯死松树全部清理干净:集中清理疫木6万株,常态化清理疫木0.3-0.5万株。打孔注药2.5万支。实现今年秋季发生面积和病死松树在3.27万亩和1.6万株以下。 做好澧浦苗木城及花卉苗木基地红火蚁疫情监测;澧浦苗木城进场花木除害;曹宅、赤松、东孝、澧浦4个疫情乡镇产地检疫和调 运检疫。 | 1. 拟定松材线虫病“即现即清”阶段招标方案,以南北片模式开展全区松材线虫病“即现即清”工作,南片以澧浦镇牵头,北片以曹宅镇牵头,各乡镇负责属地管理、协同开展。 2. 印发《金东区枯死松树清理质量及数量检查验收办法》加快乡镇自查验收进度,统筹开展区级验收招标。 3. 做号2021年度区级资金绩效与省资金绩效自评工作。 4. 发现开发区疫木未经审批调入我区的违法行为,并移交至区行政执法局开展立案调查工作。 5. 截至6月20日,已完成全区调运检疫416车次,苗木城车辆消杀500车次,产地检疫1144亩。 6. 6月7日在澧浦苗木城8栋20号晨昊花卉中的40颗针葵(高2.5米直径10厘米)发现红火蚁危害,并于8日完成消杀除害工作。 | 1. 开展2021-2022年度松材线虫病集中除治阶段区级验收工作 2. 完成2022松材线虫病即现即清阶段疫木“即现即清”招投标工作,开展疫木除治“即现即清”工作。 3. 计划7月开展林业红火蚁产地检疫500亩,调运消杀500车,苗木城进出消杀500车。 4. 持续推进江东和澧浦砍伐活松树案件、违规调运疫木案件 | 林检站 | 陈明 |
5 | 开展全域推进国土绿化美化行动、千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 | 坚持科学绿化,深挖绿化潜力空间,大力实施山地、坡地、城市、乡村和通道“五大森林”建设,扎实推进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和一村万树行动。持续推进千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着力培育大径材,提高林分蓄积,提升碳汇能力。 | 完成2022年国土绿化造林任务落地上图区级验收2100亩。完成了千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五年方案编制通过市级专家评审;完成10个中幼林抚育项目立项申报和现场指导工作,月底已完成抚育任务面积1200亩。 | 完成10个中幼林抚育项目立项;月底完成森林抚育面积2000亩以上。 | 种苗站 | 陈明 |
6 | 加强森林防火工作 | 保证森林火灾受害率在8‰以下,争取全年无火灾发生。强化进山入林口智能监测及溯源工作,加大森林防火智能监测面积,加强护林员队伍管理。 | 安全无火情发生;金兰古道论证建设方案已规划,审核后实施,目前项目完成进度40%;完成了15个高空探头的选址,进度30% | 加强森林防火宣传,检查森林防火队伍建设情况,确定金兰古道建设方案后招标实施,完成进度60%;15个高空探头进度50% | 林业综合科 | 陈明 |
7 | 实施林业产业富民工程 | 加强木本粮油、林下经济、森林康养等林业产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选优育强林业龙头企业,全面构建林业高质量绿色富民产业体系。 | 已完成3个油茶种植项目,共计种植面积280亩。 | 完成3个油茶项目验收和已预算资金拨付,继续跟踪下半年1个油茶种植项目情况。 完成省级林业龙头企业创建申报1家。 注重林下经济产业,指导千村万元林下经济示范村创建1个。 | 种苗站 | 陈明 |
8 | 未来乡村 | 聚焦“一统三化九场景”建设,系统打造4个未来乡村 | 完成北山口村招投标程序,召开北山口未来乡村推进会,对接乡镇、村及设计单位,细化数字化方案,修改优化驾驶舱长;东叶、釜章、雅湖的项目方案还在修改中。 | 成立北山口村未来乡村项目部,制度上墙,开展一周一例会,确定责任分工,完成项目工程30%进度。东叶、釜章、雅湖深化方案。 | 社会事业科 | 姜慧来 |
9 | 提升改造美丽乡村风景线 | 联动推进、提升改造蔬果香堤美丽风景线 | 与区风貌办对接,蔬果香堤八仙溪风貌样板带还在完善项目细节 | 对沿线节点村美丽庭院项目进行督促指导 | 社会事业科 | 姜慧来 |
10 | 创建美丽庭院 | 完成美丽庭院创建三年行动任务。 | 完成2021年度最美庭院表彰,并分乡镇以多形式进行;开展2020年美丽庭院复评工作;指导美丽庭院创建。 | 开展美丽庭院项目村指导工作 | 社会事业科 | 姜慧来 |
11 | 打造12个无废乡村 | 对照“无废乡村”建设指南,结合美丽乡村创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创建无废乡村12个。 | 已完成12个无废乡村台账资料收集,并交至区无废办 | 已完成 | 社会事业科 人教科 | 姜慧来 |
12 |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 年收入20万元以上且经营性收入12万元的村实现全覆盖 | 推进在建项目,汇总项目进度,通报消薄进度,召开消薄联席会议,完成92个村分红511万元,准备召开消薄联席会议,对前期收集2022年11个新申报项目材料进行立项,对进度靠后的3个镇书记进行约谈,推进“百团联百村”共建共富行动,继续开展消薄项目贷款贴息工作。 | 下达2022年第一批项目计划并拨付资金,汇总月进度,推进项目建设,协调乡镇项目分红,组织开展各村收入情况通报,完成消薄项目贷款贴息工作,组织新一批村入股农科创大厦,持续开展“百团联百村”共建共富行动,汇总进度,上报市专班,推动傅村小微企业园统筹项目立项。 | 农经科 | 姜慧来 |
13 | 低收入农户帮促 | 全面消除年人均收入10000元以下农户,低收入农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以上 | 开展低收入农户数字化帮促系统填报,开展防返贫监测,提醒干部走访和浙政钉信息输入,与成泰银行联合开展低收入农户授信和浙里办应用激活,下达2021年度低收入农户贷款贴息拨付文件,继续督促乡镇低收入农户项目申报和审核。完成低收入农户补充政策保险政策协议。 | 继续开展低收入农户数字化帮促系统填报,提醒干部走访和浙政钉信息输入,组织开展浙里办低收入农户帮促系统激活应用,完成低收入农户贷款贴息资金拨付,继续与成泰银行联合开展低收入农户授信和浙里办应用激活,持续督促乡镇组织完成低收入农户项目申报和审核。拨付低收入农户医疗补充政策性保险资金,与人保公司落实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低收入农户保险情况的核实工作。 | 农经科 | 姜慧来 |
14 | 农村“三地”改革稳步推进 | 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开展农民建房需求调查,探索农民建房“一件事”数字化改革,完善宅基地管理办法。建立应用农村承包地经营权流转平台。 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地改革,全年完成面积3000亩 | 完成“农宅通”应用浙里办上架、政务云部署,完成试点村建房申请户线上申请、摇号选地工作。 | 继续开发农宅通“闲置农房”盘活模块开发,完善基础数据库、审批模块。 | 农经站、农业综合科 | 姜慧来 王艳俏 |
15 | 做好“回头看”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工作 | 按照巡察整改反馈要求做好整改工作 | 已按照巡察整改要求收集资料 | 准备资料迎接区纪委复查 | 局机关纪委 | 施文胜 |
16 | 加大信访积案化解力度 | 信访化解率100% | 受理5件,已办理4件,信访化解率100% | 及时受理和办结,确保化解率100% | 法规科 | 施文胜 |
17 | 建成1个农机服务中心、2个全程机械化应用基地。 | 以补短板、强弱项、促发展为发力点,增强粮油、果蔬、食用菌、畜牧水产及设施农业等领域机械化高质高效应用,提升机械化水平。 | 1、完成1个农机服务中心及3个示范基地项目专家评审和项目立项,按照进度完成资金拨付80%2、完成绿岛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程宏家庭农场两个基地的申报材料编制及装订工作,为迎接市专家组评审做好充分准备。 | 加强业务指导,督促业主加快项目实施进程. | 畜牧农机发展中心、农机站 | 施文胜 |
18 | 推进机械强农行动 | 以“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为方向,以提高农作物和主导农业产业机械化水平为重点,以机制创新、政策创新为动力,提高农业装备高质量发展水平,推动全区农机标准化、数字化、安全化发展。 | 1、联合中石化积极做好省下达的农机用油“三优一免”政策宣传及办理工作。2、开展上道路行驶拖拉机专项治理行动。3、顺利实施购机补贴申请办理工作,做好购机资料整理汇总。 | 1、继续开展上道路行驶拖拉机专项治理行动。2、组织农用无人机、畜牧(湖羊)养殖、水产(淡水)养殖、农机修理等培训。3、完成第一批农机购置补贴发放工作。 | 畜牧农机发展中心、农机站 | 施文胜 |
19 | 生猪“白改黑”,支持两头乌养殖扩产 | 促进金华两头乌猪养殖扩产能,鼓励有条件有意愿的猪场从外三元白猪改养金华两头乌猪及其配套系。支持我区大堰河农牧场完成金华猪一级种猪场种畜禽经营许可认定。 | 6月底两头乌能繁母猪存栏2105头,比上月增加305头。大堰河农牧场已向市里提交种猪场申请资料,待市审核 | 进一步稳定和扩大金华猪产能,完善金华猪种猪场申请手续,适时邀请市级专家赴现场认定 | 畜牧农机发展中心 | 施文胜 |
20 | 强化重要农产品保供 | 全年水产品产量同比增长3%以上,产量达9300吨以上。种类上更丰富,新增马口鱼、光唇鱼、罗非鱼、加州鲈鱼等鱼种;稳定生猪生产和牛奶产量,提升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强化检验检疫制度,确保不发生重大畜产品安全事故。 全年蔬菜种植面积6.6万亩。 | 乔生渔业5号池投产112万尾鲈鱼苗;6月15日开展夏花鱼苗增殖放流活动,共放流1500多万尾白鲢、花鲢和草鱼苗;完成水产品产量770吨。 1-6月生猪产地检疫58743头,生鲜乳产量10717吨;邀请部级专家蒋正军研究员和省厅相关专家到我区开展非洲猪瘟无疫区建设指导,已完成改扩建设计方案,实验室委托区社发公司代建请示待区政府批复。 二季度种植2.1万亩。 | 完成水产品产量660吨。 继续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推进区级兽医实验室设计规划,加快建设落地。 完成蔬菜种植0.3万亩。 | 质监科、畜牧农机发展中心、特产站 | 施文胜、王艳俏 |
21 | 省级水产养殖示范县 | 加大水产品无公害认证,提高水产品抽检合格率,加快养殖尾水处理建设,通过省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区创建验收 | 1、对17家水产养殖主体配备的追溯快检设备完成调试运行情况验收工作; 2、完成5家水产养殖场无公害认证申报资料整理并上交市里; 3、1家水产养殖场尾水零直排项目已开始动工;1家完成稻渔种养项目建设,在准备项目验收资料; | 1、督促剩下4家养殖场抓紧开展尾水零直排项目建设; 2、督促剩下2家稻渔项目抓紧完工,并同步准备好项目验收资料; 3、完成渔业健康养殖示范示范县创建考核内容中文件制定:区政府层面出台的关于水产养殖绿色发展实施意见、领导组织架构和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创建工作方案;完成宣传视频拍摄脚本。 | 质监科 | 施文胜 |
22 | 新(改)建农田渠系20公里。 | 建设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36个,建设总长度20公里 | 完成35个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的立项,同时完成4公里的建设任务。 | 完成8公里的建设任务。 | 农业综合科 | 王艳俏 |
23 | 打造农业绿色品牌 | 加大绿色优质农产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10家以上,面积2000亩以上,产品15个,绿色优质农产品占比达57%以上。 | 完成绿色食品认证2家,产品3个 | 1、完成1家绿色食品认证,产品1个 2、完成1家绿色食品认证续展的现场检查工作 | 质监科 | 施文胜 |
24 | 高标准农田建设 | 全年新建类高标准农田建设1个1010亩、提升类1个549亩 | 完成新建项目工程进度的30%,提升类项目取消实施 | 完成新建项目工程进度的50% | 农业综合科 | 王艳俏 |
25 | 数字农田 | 建设农田管护监测系统,实现农田数据集成一张图、农田项目建设管理一张表、农田利用动态数据化治理一张网。加大跨部门协动,形成多跨协同的长效管理机制 | 省厅未批复 | 省厅未批复 | 农业综合科 | 王艳俏 |
26 | 推进科技强农行动 | 深化院地合作,推进实施粮油、食用菌、水果等产业技术项目。以东湖畈为依托建立新品种引进试验及展示示范;开展山地桃栽培产业团队技术项目 | 完成30个单季稻新品种展示示范区块建设,并完成种植;完成2个化肥利用率试验区建设;完成3个区块共300亩水稻控镉试验区建设。 | 加强农技指导和展示示范区块田间管护,落实省级产业技术团队项目“油菜机插机收”后期试验的方案初稿编制。 | 特产站、农技站 | 王艳俏 |
27 | 打响金东农产品品牌 | 举办好丰收节等节庆农事活动,进一步打响金东农产品品牌。计划全年举办金东农展会、农民丰收节等2个以上 | 没有任务 | 没有任务 | 农业综合科 | 王艳俏 |
28 | 培育一批数字农业工厂、数字牧场、数字渔场 | 全年培育3家以上数字化农业主体。 | 正在实施当中 | 实施当中 | 农业综合科、畜牧农机发展中心、质监科、特产站 | 王艳俏 |
29 | 数字三农 | 依托“金地智管”平台,全面打造粮地云上监管新格局,实现种粮大户云上监管。 | 完成单季稻种植1.2万亩,落实早稻订单粮1.5万余亩,通过“金地智管”完成有机肥线上审批1.5万吨,完成对塘雅的“非粮化”整治初验,拨付整治资金1000万元至各乡镇 | 指导做好早稻收割、单季稻的移栽及连作晚稻的播种前期准备,继续开展“非粮化”整治验收。 | 农技站 | 王艳俏 |
30 | 大力发展冷链物流,推动“农户+生鲜服务商+冷链配送”等农产品服务新模式 | 加快农产品食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补足流通短板,扩展销售渠道,解决当地农产品的储存销售。 | 生产基地品种落实,生产、销售。保鲜冷冻储藏库施工20%完成。 | 生产基地品种落实,生产、销售。保鲜冷冻储藏库施工完成30%。 | 特产站 | 王艳俏 |
31 | 深化“肥药两制”改革 | 推行“一户一业一方”精准施肥用药模式,实现试点主体活跃指数100%。成功创建“肥药两制”改革综合试点县 | 完成“肥药两制”改革综合试点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并上报省厅审核,省厅7月初进行评审;对20人开展浙农优品“1+1+1”大培训。 在市统一部署下,组织完成我区113农资店规范化经营培训,抓好了农资经营者助力”肥药两制”试点县建设思想发动;利用市“绿剑”交叉执法检测,参观学习兄弟单位在“肥药两制”建设,借鉴方法思路;同时抓好我区农资店建设调查摸底;持续抓好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6月份回收处置6吨,今年到目前共回收处置41吨。 | 编制“肥药两制”改革综合试点项目评审PPT并参加评审;根据评审意见,修改完善方案并下文实施;继续开展浙农优品“1+1+1”大培训。 抓好“三有”类农资店建设的,筹划展开农资店“读卡器”、刷脸摄像头的安装等工作;积极做好标杆农资店建设调查,研究形成初步方案;持续抓好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 | 人教科、特产站、农技站、畜牧农机发展中心、执法大队、质监科、农经站 | 王艳俏 |
32 | 两进两回 | 建立健全农业农村人才引进,培育评价激励机制,培育农村实用人才1000人,高素质农民100人,农创客210人。 | 发布2022年度农民培训招标公告,7月4日开标;完成农民培训班3个班次151人次;新增农创客55名。 | 完成2022年度农民培训机构公开招投标工作;新增农村实用人才培训300人次。 | 人教科 | 王艳俏 |
扫一扫手机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