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监督服务 老兵精准就业
就业导师“一对一”服务解难题“这份工作很适合我,且就在‘家门口’,家人也很满意!”面对前来回访的派驻纪检监察组和巡察组干部,家住多湖街道万江社区的退役军人金迪对新工作充满干劲。而就在前不久,金迪还为找工作苦恼不已,区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了解情况后,开展了就业导师“一对一”就业服务,解了他的烦心事。
去年10月,区委第一巡察组进驻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开展巡察,通过查阅台账、座谈了解发现,因退役军人就业帮扶工作前期调查调研不充分,导致区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上签约率较低,2020年签约率为29%,2021年签约率仅为12%,存在就业帮扶精准度不高问题。
就业是民生之基,退役军人是保就业工作的重点群体。区纪委监委将该问题列入“七张问题清单”,通过“巡派”协同联动,紧盯重点环节,强化监督服务,督促相关职能部门更实更准履职,点对点服务好退役军人。相关职能部门与纪检监察部门、巡察机构同向发力,形成事前通报、事中监督、事后报告的整改工作闭环,有效提升了新时代退役军人事务工作。
针对帮助退役军人就业创业这个“牛鼻子”,区委巡察组深入分析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在工作落实中存在的薄弱点和风险点,指导其制定相应的整改方案。区纪委监委派驻第六纪检监察组对退役军人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开展“贴身”监督,掌握重点人和事,督促职能部门多措并举,打出“精准拳”促进“靶向服务”,更好地帮扶退役军人精准就业。
巡察组和派驻纪检监察组还指导督促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与人社、财政、民政等六部门联合制定《关于加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帮扶工作的实施意见》,围绕对退役军人强化教育培训、加大就业创业支持力度、建立健全服务体系三个提高服务精准度的发力点,形成14条具体的落实办法,确定领办责任单位,建立会商机制、“销号”机制,进一步全面压实主体责任。
“在区纪委监委的督促下,我们六部门围绕退役军人就业这一课题,紧密联系、通力协作,服务精准度大大提高。”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发挥就业创业导师作用,“一对一”开展职业规划和创业指导,在“浙里办”对接“精准智供”场景应用,探索“订单式”就业,推动服务向精细化、专业化转变。截至目前,53名退役军人通过“一对一”帮助实现就业,对接“浙里办”提供岗位2800余个,4000余人次参与线上招聘。
据悉,今年以来,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还和人社部门打通“数据壁垒”,经大数据比对查明全区共有45名失业登记退役军人。通过一人一策精准帮扶,截至8月3日已成功帮助25人实现就业。
另外,部门合作联动机制常态化运作。在全区编外用工招录考试中,经多部门充分沟通协调,形成“退役军人学历可以放宽到高中”的帮扶意见,5位退役军人实现了就业。
“监督的目的是通过深入查找并推动问题解决,帮助和促进被监督单位更好地提升工作质效。”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步将持续督促相关部门落实主体责任,努力营造更高质量、更有活力的就业环境,让退役军人获得更多荣誉感、幸福感。
(记者 倪国栋)
扫一扫手机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