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金东探索产业共富新路径9月16日上午,在嘉兴市海盐县江渭村,区金融办、区农业农村局的工作人员顶着烈日实地参观考察当地蓝龙虾养殖示范区,认真听取项目负责人的介绍。吃完中饭后,一行人立即驱车前往位于湖州市南浔区的浙江福居农业菱湖良种育苗基地,详细了解蓝龙虾在育种、养殖技术、提取物加工等方面的情况。考察结束后,他们没有逗留,乘坐当天下午的高铁赶回金东。
旅途奔波、舟车劳顿,他们却行动利落、斗志满满。这是金东众多机关干部外出招商、考察取经的真实写照。
自去年起,我区在粮食功能区开展“非粮化”整治工作,如何利用好这些土地,成了有关部门最挂念的事。“‘非粮化’整治,‘铲’不是重点,怎么‘种’才是。”区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王艳俏说,把土地交给愿意种粮、能种粮的农户手上,是保障粮食生产、解决农民就业问题的有效路径。
随着农业生产方式和市场需求的改变,改造传统农业,走生态种养之路,以绿色发展的方式来生产农产品,是当前及未来农业生产的趋势。如今,孝顺镇车客村、澧浦镇琐园村、曹宅镇小黄村等地都有越来越多的村民尝试“稻鱼共生”“稻虾轮作”新型生产模式。粮食生产相对其他经济作物效益较低,而“稻鱼”“稻虾”共养,可以在保证主粮生产的前提下,有效提高种植户的效益,确保粮食生产稳定。
想要依托产业转型升级,让更多的村民走上共富之路,就不能满足现状、闭门造车。有了“稻鱼”“稻虾”共养的经验和基础,金东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把眼光放得更远。
“清科浙中创业金融服务中心为我们推荐了‘中国蓝龙虾全产业链综合示范项目’,这也是基于‘非粮化’整治大背景,农村经济如何实现破题的积极探索。经过前期的沟通了解,我们决定前去实地考察。”区金融办副主任王庆军说。今年5月底,清科浙中创业金融服务中心落户金东,成为助力金东构建多层次金融产业链的新引擎。“除了邀请业内专家为本地企业开设培训课程,为金东孵化和引进优质创业项目,也是我们的职责所在。”该服务中心负责人陈安说。
据了解,“蓝龙虾”学名叫做“红螯螯虾”,原产于澳大利亚,是目前世界上最名贵的经济虾种之一。每只蓝龙虾约有1至2两,出肉率是同规格小龙虾的1.7至2倍,营养丰富。从消费需求、消费升级等方面来看,蓝龙虾是很好的消费新品类。浙江福居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培育的蓝龙虾已入选浙江省科技厅“十四五”农业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课题、浙江省“十四五”期间水产养殖十大主推品种和浙江省2022年农业“双强”项目。
市场需求是核心驱动力,那么该项目是否适合引进到金东?其背后是怎样的运作逻辑?商业模式显得至关重要。“我们目前的商业模式是给养殖户提供种苗,待龙虾成熟时进行回购,并进行统一销售。”浙江福居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产业发展部总经理汪舜说。在此过程中,该公司还为养殖户提供农业保险或银行信贷等产业服务,打造了一个集地方政府、金融机构、流通渠道、养殖户于一体的产业共同富裕体系,助力保粮增收,推动乡村振兴。
“近年来,金东积极探索‘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粮渔双赢’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此次外出考察学习,开拓了视野,很有收获,我们将根据本地实际,积极谋划、探索更多的合作可能,为实现‘一亩田、千斤粮、万元钱’的目标而努力。”王艳俏说。“我们也将发挥职能作用,继续为农业领域产融结合搭台,在今后项目落地过程中,对接金融机构做好资金支持和产业服务。”王庆军表示。
(记者 李玲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