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公告公示 >> 通知公告
  • 信息索引号:

    330703000000/2022-147124

  • 审核程序:

    单位审核公开

  • 发布机构:

    区府办

  • 发文字号:

  • 发布日期:

    2022-09-03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金华市金东区人民政府2021年度履行教育职责工作自评报告

发布时间: 2022-09-03 15:16 信息来源: 区府办 访问次数: 字体:[ ]

金华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根据金华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印发《2022年对县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方案》(金政教督〔2022〕9号)的通知要求,我区对照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认真自评,现将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概况

金东区成立于2001年,地处金华城区以东,义乌以西的金华市“金义黄金主轴”发展战略中的核心区域。全区8镇1乡2街道,面积661.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 34.76 万。2021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295.25亿元,财政总收入 46.6 亿元。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55514元和 32035元。

全区有公办中小学校35所,其中小学24所,初中11所(含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另外,民办学校6所,乡镇(街道)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1所,幼儿园75所。全区义务教育中小学专任教师2572 人,在校中小学生39026人,幼儿园专任教师 1312人,在园幼儿17266人。先后获评“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浙江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区”“浙江省区域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区”“浙江省教育技术装备规范管理示范区”“一校一品”特色教育获评“2018中国民生示范工程”。现有全国足球特色学校(幼儿园)8所,全国篮球特色学校1所,全国排球特色学校1所,省级足球特色学校(幼儿园)11所,省级体育特色学校3所,省级艺术特色学校4所,市级艺术特色学校7所,省级现代化学校5所。

二、自查情况

对照《对2021年度县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指标体系》18项二级指标,自评反馈如下。一是政府重视方面。落实并加强了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学校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富有成效推进清廉教育;完善了教育督导体制,保障督学工作经费。二是立德树人方面。落实“五育”并举,构建良好教育生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三是保障到位方面。重视教育投入,加强收费和经费管理,统筹义务教育教师编制管理,教师负担得到减轻,建立健全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不低于公务员长效机制,有效改善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校园平安有序,全力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的创建工作。四是管理规范方面。有特色落实“双减”工作,招生规范有序,民办义务教育得到规范。五是社会对教育满意度高。

三、工作成效及做法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全面实施教育强区战略,以项目建设为着力点,以实施素质教育为主线,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核心,以盘活优化教育资源为手段,全区教育事业取得了较大发展。

(一)加强党的领导,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1.落实教育优先发展地位。区委、区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形成党、政领导在工作中经常关心、支持教育的合力。建立区领导、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联系学校工作制度;明确成员单位及相关部门主要职责;建立成员单位年度述职工作制度;每年多次召开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每年,由区政府分管领导主持召开教育工作年度会议,对新学年的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同时区委、区政府领导先后多次深入学校调研教育工作,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教育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2.创建党建引领品牌。不断深化“党建+育人”模式,打造了一大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教育党建品牌。如孝顺小学红领巾心向党、曙光小学雷锋精神传承教育、傅村小学艾廉教育等十大“党建+育人”品牌。2021年,教育系统“规则领航 四百行动”党建品牌、实验小学“红色同心格”党建品牌获评金东区十佳党建品牌。以清廉场馆建设为载体深入开展清廉教育。充分发挥施复亮、施光南、沈约、张作楠等历史上清正廉洁的名人效应和优秀传统家风家训,开展学廉知廉、话廉践廉等系列活动,使学生的价值取向、品德情操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锤炼。2021年6月,浙江省纪委网站专题刊登了我区以清廉场馆建设深入开展清廉教育活动的情况。

3.科学规划教育事业发展。金东区委区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实施方案》《金东区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了金东教育事业发展的路线图,教育纳入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盘子”,统筹规划,统筹推进,统筹考核,部门共同参与,构建顶层有设计、责任有分工、规划有落实、进展有督查、奖惩有通报的教育履职体系。

4.完善教育督导体制机制。2001年建立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明确职能和定位,配备了专职人员,2020年成立了金东区教育督导委员会,明确了主要工作职责,制定《金东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对乡镇(街道)教育工作考核办法》,建立并完善了教育督导制度,每年财政设立督导专项经费10万元用于督学培训、责任督学奖补等。2021年,对责任督学进行了调整,完成第五届区政府督学的换届工作。

(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育人质量

1.学校“五育”并举,精彩纷呈。校园体育持续发展。各中小学校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阳光体育活动,确保广大中小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运动时间。2021年,金华市中小学生校园足球秋季联赛,我区获8个一等奖,在市青少年排球比赛上,我区曙光小学、实验中学代表队以全胜的战绩包揽小学、初中男女四个组别冠军。美育教育再结硕果。推进婺剧进校园活动,提高学生艺术和文化素质,共有17个节目、185件艺术作品在区婺剧专场展演和艺术作品集中展示。全区每所公办学校至少有一项区级及以上艺术特色项目,截至2021年,有市级及以上艺术特色学校10所。劳动教育特色益显。学校利用校园内资源,开展劳动教育,提高核心素养,相关做法获庄凌飞副市长批示。全区共有省级劳动教育试点学校2所,有省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学校1所,所有学校均建有劳动实践基地。

2.依托成技校,各类技能培训有质有量。各乡镇成技校完成双证制培训380人,“两后生”培训327人,与相关部门联合开展技能提升教育培训:对农民开展了母婴护理、蜜梨种植、微店开设、花卉苗木栽培、蔬菜园艺工、育婴师等10余个培训项目,参训人数达4000多人,结合“和美金东”建设,开展系列提高居民素养培训,如:美丽庭院打造、垃圾分类、瑜伽、太极拳、插花、茶道、面点、美容培训等。另外,各类专业技能培训开班56个班次2147人次,包括母婴护理、家政服务员、电子商务培训等特色人才5830人次。多样的培训增进了邻里和谐,丰富了生活,增长技能增加收入。

3.“双减”工作精彩开局。出台“双减”工作实施意见,各学校妙招频出。曙光小学“七彩课程”、实验小学“作业二十问”、光南中学“六减六增”,建立非学科校外机构和师资“白名单”,发出全省首张混合类培训机构转登执照等做法,受各级领导肯定。相关做法获党史学习教育中央第五督导组、教育部、省教育厅领导点赞,副省长成岳冲、市委副书记蔡永波给予批示肯定。

(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打造“四有”教师队伍

1.加强师德师风制度建设。每个学期初,组织全区教师认真学习《金华市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条禁令》《金华市中小学在职教师从事违规补课有偿家教行为处理办法(试行)》等文件,明确师德红线。对照《金华市教师师德承诺制度(试行)》《金华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试行)》《金华市教师师德档案制度(试行)》,出台《金东区中小学教师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全体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签订《教师师德承诺书》,建立师德档案。

2.建立褒扬先进、惩戒失信工作机制。开展“最美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评选和表彰活动,弘扬崇高师德;在教师年度绩效考核、职称评审、岗位聘任、专业荣誉评选等各级各类评先评优中,实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引导广大教师自觉践行新时期师德规范,自尊自律,安于从教,善于从教,乐于从教。

3.开设举报邮箱,建立长效监督机制。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评价第一标准,开设违反师德师风专项举报邮箱,将师德师风工作常态化,有序化。

(四)加大教育保障力度,扩大教育资源供给

1.人员编制突破性增加。2021年有在编教师数1646名,根据标准新核定教师编制,从2009年核定的全区教师编制数1521名增加到1861名,新增编制215名。同时,开辟优秀教师引进绿色通道,公开选调引进5名具有省市优质课一等奖等荣誉的优秀教育人才。很好地落实了我区教育大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保障工作的十六条意见》精神。

2.健全教育经费投入机制。我区出台了《金东区关于加快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基础教育工作的决定》《关于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金东教育发展实施方案》。2021年预算内财政投入明显增加,增加仙桥小学、金义二小、实验二小2个亿的中央债券,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总投入为7.89亿元,比2020年5.74亿元增长37.46%。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只增不减”。

3.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一是学前教育扩容提升。2021年,共有新建5所幼儿园投入使用,新增班级48个,增加学位1440个。公办幼儿园办园体制改革列为全省试点。以“一体化、规范化、标准化、多样化”为改革理念,推动破解公办园占比少、事业编制少、专任教师学历偏低、待遇偏低等“两少两低”问题,实现劳动合同制教职工额度核定、管理、工资待遇标准和登记设立程序“四规范”。二是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对薄弱的中小学,在政策、资源上予以倾斜,优秀、骨干教师合理引导交流,组建全区十大教育集团,通过抱团发展,着力做好补短文章。三是民办教育规范提升。金东区目前共有民办义务段学校6所,在校学生共计7516人,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规模占比为19.26%。采用分流非标准化学校及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政策后,预计到2022年9月义务教育总人数4.19万人,民办义务教育学生数0.55万人,政府购买学位0.45万人,民办在校生占比2.39%。四是特殊教育渐上轨道。结合资源教室建设,针对残疾学生情况和教学效果,实施随班就读与集中教育有机结合,为残疾人提供受教育机会,提升社会融入能力。傅村小学、鞋塘小学被评为首批金华市合格资源教室。

(五)规范教育管理,落实依法治教

1.推进依法治教。下发《关于建立学校法律顾问制度的指导意见》,实现学校法律顾问聘请全覆盖。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进依法治教。各中小学校积极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有市级依法治校示范校7所。

2.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通过简化审批、网上申报、帮办代办等方式,着力解决群众办事难问题,做好最多跑一次向最少跑一次转变。截至目前,2021年共完成教育类事项88件,通过教师资格认定274人。积极响应“双减”,办理学科类培训机构注销70家,注销率100%。

3.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2021年7月份以来,为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校外培训负担,根据“双减”文件规定及省、市“双减”工作部署,我区专门成立“校外机构治理”工作专班,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截至7月中旬,我区学科类培训机构已经清零。

4.课后托管丰富多彩。遵循学生自愿的原则,全面实行“5+2”课后服务模式。学校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完成作业,充分发挥学校教师自身特长,开设校内自主课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及兴趣爱好,不断拓宽服务渠道,引入社会优质资源参与课后服务,丰富课后服务课程。目前全区开设体育、音乐、舞蹈、美术、书法、阅读欣赏、合唱等课后服务课程50多门,由学生自主选择参加。曙光小学提出“上学像过节、回家无作业”的理念落实“双减”政策,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后托管活动,受到教育部、教育厅领导赞扬。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

1.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仍然突出。2021年我区县级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占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比例较低;人均教育投入与周边县(市、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部分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现有学位无法满足人口爆发式增长的入学需求。

2.发展不平衡问题需进一步破解。公办学位依然紧缺,品牌效应尚未显现,优质资源供应不足,校际之间不够均衡,离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县域样本要求尚有较大差距。城市教育资源不足,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短缺,“学在金东”品牌依然缺乏名校的积淀。

3.教育补短需进一步加速。教育财政性投入不足、师资队伍人手欠缺、学前教育公办普惠性幼儿园数量偏少、覆盖面偏低、优秀教育人才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制约影响金东教育迈向更高层次。

(二)今后的工作思路

1.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省、市、区教育大会精神,确保教育发展“三个优先”,进一步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定期研究解决教育事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2.大力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2021年已对中小学及幼儿园对标对表检查,清晰了义务教育、学前教育短板之所在。今年,政府提供机制保障、财政保障,对学前教育实施“扩公、撤小、提质”三措,实现普及普惠标准;对义务教育实施“精准补短、提升、优质”工程,达到优质均衡目标。

3.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落实好各级教育大会关于教师队伍建设有关精神。完善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政策,重点引进学科带头人、名师等,充实人才储备。完善教师招聘制度,逐步提高应届优秀毕业生、硕士及以上人才在新教师录用中的比例。出台《金东区“双名工程”实施方案》,为教师搭建成长平台。深化“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行“国标、省考、县管、校聘”的教师准入和管理制度。落实国家统一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要求,着力解决编制不足和有编不用等问题。完善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搞好增量分配,有效发挥绩效工资分配的激励导向作用。                   


金华市金东区人民政府

2022年9月2日


扫一扫手机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