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组织机构 >> 政府部门 >> 区住建局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 信息索引号:

    113307037303100781/2023-129845

  • 审核程序:

    单位审核公开

  • 发布机构:

    区住建局

  • 发文字号:

  • 发布日期:

    2023-01-13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区住建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思路

发布时间: 2023-01-13 10:29 信息来源: 区住建局 访问次数: 字体:[ ]

2022年,区住建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锚定“打造浙中增长极、建设未来新中心”战略定位,统筹协调疫情防控与住建工作本职,在奋进“两个先行”新征程中当先锋走前列。现将2022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真抓实干,重点亮点工作成效显著

1、着力推动“135”环境整治提升大会战成势见效。截至11月底,“135”环境整治提升大会战已完成投资10.87亿元,占总投资额90%,累计完成项目建设35个,绿化补种约2.7万平方、修剪养护约8.6万平方、铣刨维修路面9.5万平方、道路标线施画8000平方米、杆件涂刷约403根、花卉布置12000万株、隔离护栏更换2000米、落实问题整改1007个。“135”环境整治提升大会战以“绣花功夫”绘就品质宜居新城净美底色,努力实现“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

2、着力推动城市有机更新。截至11月底,金东区完成城市更新总投资额129.01亿元,完成年度投资任务的184.3%。编纂《金义新区(金东区)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初稿。大力推进片区开发,第一阶段累计完成房屋拆除48.45万平方米,刷新城中村改造“新区速度”。安置房规划建设多管齐下、拆建并举,潭头滩、上古井、泉源三个社区建设,今年已累计完成8.95亿元投资。开展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召开金东区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部署会,制定出台《金东区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等文件,截至目前,全区农村房屋已完成排查并录入系统有效房屋13.98万栋,初步判定安全隐患房屋1397栋,经鉴定确认危房699栋。已实行工程措施333栋,已实行管理措施366栋,10月中旬完成自建房“回头看”,共计录入16753栋。11月底已完成经营性自建房的解危销号工作,提前完成省市部署要求。

3、着力深化数字化改革。积极谋划并推进省政法委数字化改革试点应用“金东区平安工地通”平台建设工作。依托智能化系统实时监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情况,有效提升特种施工人员管理、危大工程运行监测等各项工作监管效能。目前该项目已进入立项阶段,依托部门联动,对工地现状进行精准变革,致力打造出具有金东特色的“平安工地”试点平台。

4、着力推进美丽城镇建设。今年是美丽城镇建设收官之年,全区计划投资项目87个,已100%开工,截至11月底,累计完成投资63.859亿元,占全年计划完成投资的99.37%。傅村镇参加省级样板镇复评复查工作,结果未出;江东镇、鞋塘办事处已完成第二次争创省级样板镇;赤松镇已完成争创省级样板镇验收,塘雅、澧浦、曹宅已完成争创市级样板考核验收。样板镇创建工作总体成效显著,聚力打造“城乡等值”的美好生活。

5、着力落实疫情防控慎始如终。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全力打好全区建设系统疫情防控和发展总体战。一是以建筑工地为重点,根据《建筑工地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方案》,切实守好“小门”。截至目前,我区建筑工地循环检测48余轮,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积极组织开展建筑工地疫情防控专项督查工作,累计检查建筑工地1281个(次),发现问题隐患1723处,均已在现场明确整改要求,对未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项目进行通报批评,并在金华市建筑市场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中予以扣分处理。二是打好复工复产组合拳。严格落实省、市出台的各项建筑业发展、税收等政策,制订疫情下企业帮扶条款,共计全额返还配套费964万。

(二)多措并举,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1、扶持建筑业发展。截至11月底,金东区建筑业总产值85.9亿元,同比增长8%。预估四季度省内产值增长在10%左右。一是实施精准化服务。制订疫情下企业帮扶条款,先后出台《金东区稳企助产“18条”》、《企业帮扶十条》等政策文件,累计兑现帮扶资金70余万元,市级双月攻坚、一揽子经济等政策预计兑现资金约2000万元;二是打造营商环境新生态,探索区域发展新模式。全年累计引进建筑业企业51家。打造“浙中建筑业企业服务平台”数字治理平台,引进35家企业入驻浙中(金东)建筑业总部经济园办公,形成“功能集聚、高端复合、立体便捷”的建筑业产业集聚区。三是推进建筑工业化发展。目前已完成新开工装配式110万平方米;完成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开工面积2.19万平方米;完成可再生能源应用面积约89.09万平方米。我区已连续两年获得浙江省建筑工业化工作考核优秀县市,5月收到省厅下拨奖励资金500万。

2、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全区1-10月份完成房地产投资总额67亿元,同比增长-6%。西城1-10月批准预售商品房3074套,同比下降54 %,成交3764套,同比下降27 %,均价16355元/平方米,库存商品房7090套,去化周期10.83个月;东城1-10月批准预售商品房1324套,同比下降45%,成交1577套,同比下降1.07%,均价8940元/平方米,库存商品房2343套,去化周期12.42个月。西城近期进行网签项目以乡镇房产项目居多,从而拉低商品房成交均价。从销售情况数据对比来看,受市场低迷和疫情影响,全区2022年1-10月商品房成交套数同比呈下降趋势。

(三)夯实基础,优化城乡居住环境

1、着力推动城市建设提档升级。深化城市内涝治理,累计完成市政雨污井盖排查2751个,破损修复118处、道路隐患点开挖整治3个、路面修复857处、易涝点应急抢险3次,全面提升全市防汛排涝能力,消除内涝隐患;完成标准化运维设施454个,总体进度100%;完成曙光公园新建、火车南站广场改造项目;开工建设9个口袋公园,完成年度任务157%,完成新建改造管网6.5公里;金东区第二污水处理厂正式开工建设。对西城区18条主次干道进行地下空洞检测,共检测道路50.141公里,测线长度603.421公里,发现46处病害,正在组织专家对整改方案进行论证。截至目前,丹溪路中型生活垃圾转运站已进入二层楼面混凝土浇筑施工阶段,计划于2022年12月底前完成主体施工,金义新区中型生活垃圾转运站已进入设备进场安装阶段,计划于年底前完成项目的竣工验收工作。

2、着力提升村镇建设水平。做好省级美丽宜居示范创建工作,编制专项规划,启动实施2022年方山村、东前路村试点创建工作,后溪村、溪头村于今年三月通过美丽宜居项目建设省级考核验收;加强“三名一村”保护利用,督促市级传统村落项目建设进度,组织开展“三名一村”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下发《金华市金东区农房“浙建事”全生命周期综合管理服务系统应用实施方案》,开展农房全生命周期综合管理服务系统应用,截至目前,金东区11个乡镇账号已全部开通,农户建房审批申请量28户;做好全国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农村房屋普查。已完成全区约15.8万幢农房的外业调查,总调查面积约3400万平方米,现已完成房屋灾普数据库的建库工作并录入系台,已通过省、市质检及抽样整改。

(四)立足职能,行业监管规范有序

1、开展城镇燃气安全整治。制定下发《金东区城镇燃气安全排查整治工作方案》等文件,开展常态化安全检查工作,累计出动检查人员5.8万人次,检查点位15万个次,发现整改问题隐患1200余处,全面完成4500余家非居民用户的入户安检。加大经营市场整顿力度,今年来累计立案处罚15起,处罚金额9.3412万元;开展工业企业自建燃气设施整治,目前已拆除2家,停用5家;召集金东区送气工召开城镇燃气整治“百日攻坚”动员部署会,下发《安全用气告知书》,明确用户不规范行为及处罚条例,引导用户积极配合城燃企业工作人员完成隐患整改,定期开展自查自纠;注重安全宣传,在局网站发布《至燃气用户的一封信》,累计发放宣传短信9万条,推送文章11篇,发放宣传单2.9万余份,电视宣传2次。

2、狠抓建筑施工安全监管。一是加强安全生产检查力度。今年以来先后组织开展疫情防控检查、起重机械专项检查、安全生产滚动式排查等各项检查工作,累计检查项目639个次,发现隐患1600余条,下发安全隐患限期整改通知319份,进行处罚项目83起,启动行刑衔接案件1起,全面全域抓整治,铁腕铁纪抓执法。二是加强文明施工创建力度。通过创文成果巩固、扬尘治理等专项工作,累计巡查工地200余个次,出动巡查人数430余人次,发现文明施工落实不到位100余处,提升全区文明施工水平。三是积极推进“智慧工地”建设任务,组织开展“浙里建”管控平台应用项目端操作培训会、应用推进现场观摩会,截至目前,辖区内179个项目已落实实名制考勤平台、187个项目完成浙里建平台联网使用工作。今年我区在建工地安全生产形势良好,未发生较大安全生产事故,建筑市场平稳有序。

3、落实“浙里访”信访平台办理。关注群众的来信来电诉求,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上半年累计答复浙江省统一咨询政务服务平台信件668余件。

(五)深化改革,民生福祉不断改善

1、扎实推进各项改革。积极落实施工图图审改革,实施项目分类审查,分类明确审查形式,简化审批流程,结合数字化改革要求,施工图图纸改用电子签章;全省首个造价改革试点项目“金东区实验小学扩建项目”在我区率先落地,造价改革试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完成市与区市政园林管理事权划分,进一步理顺市区市政园林管理体制,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城市品质。   完成环卫一体化信息平台建设,整合全区车辆人员GPS实时监测系统、完善环卫设施一张图系统,实现环卫管理信息化、智慧化、精细化。

2、围绕群众关心关切,谋划实施好2022年民生实事项目。完成4个高层住宅小区二次供水改造项目;完成3台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完成7个高标准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创建工作;完成8座公厕的改、扩建工作;完成5600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完成建筑业总部631个停车位项目的建设和竣工验收;完成金山大道、李渔东路4.2公里不平整道路整治,已通过市省两级审核;完成45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新建改造任务,计划实施该项目三期,目前项目完成招标,正在做施工前准备。

二、2023年工作思路

2023年,金东区住建局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各项决策部署,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为新区“打造浙中增长极、建设未来新中心”贡献住建力量。

(一)聚焦产业转型升级。一是提高建筑产业发展质量。加强对区内建筑企业资质晋级帮扶指导,增强区内企业综合竞争力,力争2023年推荐晋升特级企业1家;加大扶持政策宣传力度和建筑企业金融支持力度;设立总部园服务中心,实行“去部门化”工作模式,开展“一站式办理”。二是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牢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促进房地产市场“价格合理、供求平衡、风险可控、市场稳定、预期发展”的平稳发展状态。切实加强部门横向联动,加强分析研判,稳妥处置房地产领域风险,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三是疫情期间,新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轨道交通工程(无赋码项目除外)可实行施工许可、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告知承诺制,简化审批流程;四是深化推进工程造价改革试点,全力配合浙江省工程造价改革保障试点项目“金东区实验小学扩建项目”顺利推进。

(二)加快城市更新步伐。一是推进城市更新扩面提质。加快东片征迁扫尾工作,建设优质安置房,乘势推进西片城改清零攻坚,重点推动曙光公园东侧片区1725亩范围、东湄未来科学城片区2760亩范围内城中村整村征迁工作。二是抓好规划引领项目招引。以规划为引领建一流城市,大手笔全域推进大都市区“十个一”标配建设,将此次东片征迁腾出的1万亩空间重点布局“3+3”产业,打造“雁阵形”产业集群。三是做好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根据《关于开展自建房及其他房屋安全专项整治的补充说明》文件要求,开展自建房隐患常态化巡查长效治理,更新全区农房结构问题档案,为全区自建房提供人员伤亡救助保险。

(三)继续实施“135环境整治提升大会战”。一是风貌提升再加力。紧盯关键环节,点线面集中发力,抓实抓细抓好主干道路、赛事场馆等区域风貌提升,特别是金华高速东出入口、环城南路与东市南街交叉口、环城南路与复兴街交叉口、仁芳街等重要节点的风貌提升,千方百计扮靓公交车站等沿路节点的“颜值”,强化鲜花布置,全域打造“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美丽风景线,形成独具新区辨识度的最佳风貌区、精彩记忆点。二是环境整治再攻坚。以抓铁有痕的力度深入开展五条主干道、五大门户、五大重点区块的拆违治乱攻坚和沿线环境提档,工作一以贯之、一抓到底、不打折扣全域洁化、绿化、美化、亮化,拿出“绣花功夫”查漏补缺,加快两路两侧问题整改,以追求极致的态度打造“最洁美城乡”。三是项目谋划再升温。积极谋划明年亚运项目,做到将鲜明的文化特色融入城市发展的轨迹中,放大城市的“文化效应”,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展现金东强区名城、浙中经济新增长极的魅力与风采。

(四)统筹城乡发展。一是围绕新一轮美丽城镇建设强化调研,谋划年度储备项目,紧紧把握数字化改革的发展趋势,探索智慧城镇建设模式,为智慧城镇小脑建设打好基础。二是深化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做好传统建筑认定、分类以及挂牌工作,推进村落风貌提升,深化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督促指导后溪村、溪头村开展美丽宜居项目审计;启动东前路村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三是进一步健全农村危房常态化长效治理改造机制,确保农村危旧房实现“动态清零、长效治理”。

(五)聚焦民生热点。一是提升基础设施。完成金东区排水管网一张图数字化建设;加快推进农污设施提升改造(三期)工程,加强农村生活污水运维监管,确保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维工作长效稳定开展;极推进金东污水处理二厂建设,争取基础完工;开展区海绵城市实施方案编制,力争国家海绵资金专项补助,协助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落地,争创省级海绵城市示范区创建;提档改造光南路生活垃圾转运站,新建3个环卫爱心休息点,新建2处江水取用点,有效控制自来水使用成本;继续做好二次供水改造和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

(六)加强行业监管。一是持续狠抓建筑施工安全监管,加强源头治理。按照全年安全生产检查计划,加强安全生产和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排查整治工作;持续完善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机制,对建筑施工领域防疫工作开展专项整治,巩固防疫成果;做好建筑工程防洪防汛排查工作,成立建筑工地防汛指挥工作领导小组,重点对建筑工地防汛抢险物资准备、汛期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汛期值班制度、深基坑设置等情况开展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迭代升级监管模式。继续推进“浙里建”、“金东区平安工地通”平台建设工作依托智能化系统实时监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情况,有效提升特种施工人员管理、危大工程运行监测等各项工作监管效能。创优夺杯的要求,引导施工企业创建精品工程,推进我区标准化工地创建工作,全面提升我区建筑行业整体水平与建设品质。二是继续做好城镇燃气安全整治工作。发挥城镇燃气专班牵头作用,聚焦日常监管,严肃执法执纪,加快推进工业自建燃气设施整治工作和瓶装燃气经营网点提升整治不断提升城镇燃气安全整治成效。三是继续做好信访平台信件处理。及时接收处理平台下发的信访件,规范信访答复格式,提高信访答复内容质量,减少重复投诉率,提高群众信访满意度。

扫一扫手机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