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行政执法年度报表
  • 信息索引号:

    113307037291052297/2023-129749

  • 体裁分类:

  • 发布机构:

    区农业农村局(林业局)

  • 主题分类:

  • 成文日期:

    2023-01-05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金华市金东区农业农村局2022年度行政执法统计年报

发布时间: 2023-01-05 14:05 信息来源: 区农业农村局(林业局) 访问次数: 字体:[ ]

目   录

第一部分 金华市金东区农业农村局年度行政执法数据表

第二部分  金华市金东区农业农村局年度行政执法总体情况


第一部分 金华市金东区农业农村局年度行政执法数据表 


行政执法实施数量(件)

行政许可

行政处罚


行政强制

行政征收

行政裁决

行政给付

行政确认

行政奖励

其他行政执法行为

受理数量

许可数量

件数

罚没金额(万元)

件数

件数

件数

件数

件数

件数

件数

6529

6529

28

26.2767

0

0

0

0

0

0

0


第二部分  金华市金东区农业农村局年度行政执法总体情况


一年来,农业农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省委、市委、区委相关会议精神,根据《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全面推进农业农村法治建设的实施意见》,以“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为主线,以依法行政为抓手,多形式开展普法专题活动,加大执法工作力度,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局机关带头学法用法,干部自身建设进一步提高

1、领导班子带头集体学法。年初下发《金东区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2022年普法工作计划的通知》,制定《金东区农业农村局关于下达2022年度法律法规学习培训工作计划的通知》,组织局务会会前学法每月一次,采取聘请律师讲课,邀请司法局和统计局干部讲法,与法规科解读法律法规相结合。先后讲授了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法、信访工作条例、政务公开条例、统计法等法律法规。制定《行政处罚案件集体讨论制度》成立局案审会,严格贯彻《行政处罚法》及相关程序规定,组织局案审会讨论3次,涉及林地和采伐行政处罚案件6件,涉嫌刑事移交1件;出庭应诉洪精健起诉我局政府信息公开行政诉讼案,区法院和市中院判决我局胜诉。

2、全局开展学法培训。以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干部职工学法活动,组织全局干部集中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和反有组织犯罪法,同时举办了《信访工作条例》和《浙江省公共数据条例》、《统计法》培训学习,维护群众合法诉求,树立公共数据的保密观念,实事求是统计农业农村相关年报和数据。全局持有行政执法证的人数逐年增加,今年又有8人通过综合行政执法资格考试,全局达50名,占在职在编68%。

3、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人员学法用法。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人员积极参加省市执法线的法律法规培训,新进执法人员一名,参加全区集中培训60学时。组织全体农业执法工作人员进行执法业务交流及相关法律法规学习,结合实际案件办理情况,开展法律法规专题研讨对案件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学习进步。

(二)落实各自职责,普法活动全面展开

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负责”“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紧密结合业务工作开展普法宣传教育。

1、结合农事利用法律宣传日宣传周开展普法。3月4日,春耕备耕期间,在塘雅镇万亩良田综合体,执法监管、技术推广等单位向群众发放农业投入品、纸巾、宣传画册等宣传用品,帮助农民群众提高农资识假辨假能力。在全国防灾减灾日、民法典宣传月、农民丰收节和宪法宣传周开展相关法律宣传,组织相关站所在澧浦苗木市场开展乡村振兴“一法一条例”及涉及农业农村相关法律法规宣传2次,发放宣传资料340份。

2、及时受理投诉举报,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农民的利益无小事,我局高度重视涉农投诉举报调查处理,有诉必接,接后必查。受理渔业投诉举报80余起,调查处理涉及种子、农药、肥料相关投诉举报26起,主要采取调查农资经营者是否存在违法行为,到田间地头现场查看农作物损毁程度,第一时间组织农业技术专家进行鉴定,组织协商、调解,保护当事人双方正当利益,化解群众矛盾。

3、开展农业投入品相关法律宣传培训。充分利用“3.15”消费者权益日、召开培训会、禁渔巡逻等时机, 广泛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如5月31日在白色森林小镇组织农业投入品经营人员开展农资规范化经营培训,学习《农药管理条例》《种子法》《兽药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农资经营者合法合规经营。 组织召开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2次,出动人员528人次,发放告知书和明白纸320份,通过微信宣传法律法规和用药安全等知识103次,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意识。                        

4、开展《渔业法》宣传。自3月1日开始零时到6月30日24时是为期四个月的禁渔期,我局积极开展禁渔期宣传巡查工作,共张贴海报悬挂横幅50余处,发放宣传资料300份。出动执法人员参加巡查执法320人次,其中跨单位部门联合执法两次查扣三无渔船9只,排查隐患检查船只停放处11处。收缴和破坏地笼200多个、渔网400米,劝离不规范垂钓100余人次。保护水生资源,开展增殖放流。6月15日,我区在东阳江和武义江共五个江段开展夏花鱼苗放流,共计放流白鲢夏花鱼种468万尾、花鲢夏花鱼种599万尾、草鱼夏花鱼种561万尾。12月9日放流冬片7000余公斤,有力保障了水生资源繁衍生息,保护水域环境安全。

5、开展《动物防疫法》、《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宣传。动物防疫检疫站出动人员260人次,通过发放告知书、宣传横幅等方式对养殖场、屠宰场开展线下法规宣传和讲解,与乡镇(街道)签订《金东区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和畜产品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12份,与养殖场、屠宰场等签订金东区动物及动物产品防(检)疫相关告知书和承诺书145份。发放各乡镇和涉牧场所消毒药等防疫物资422件,用于开展全域涉牧场所环境等集中消毒灭源。落实运输车辆备案31辆,规范动物及动物产品跨省调运的规定,要求严格落实审批和备案制度,特别是生猪和生猪产品调运,以保障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措施有效落实。

6、加强宣传培训和检疫队伍建设。组织全区监测人员、兼职检疫员、村级疫情调查员开展技术培训20期,培训人员1260人次,发放技术光盘1200张,发放有害生物挂图13500余份,共发放技术资料33000多份。同时,通过电视、报纸、网络平台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植物检疫条例》、有害生物防控知识等宣传,发布疫情信息5期,通过农民信箱短信平台发布防控信息6期。

7、开展《森林法》相关法律宣传。一是注重宣传时效,全域覆盖宣传。以春节、清明、秋冬季疫情普查等时间节点为重点,充分利用镇村公开栏、小喇叭、微信群等载体开展宣传,发放森林火灾预防和疫情防控宣传知识手册、宣传单各3500余份、悬挂横幅400条、出动LED宣传车14次、森林消防主题宣传展板展出26次、民间乐团防火主题表演宣传3场;发送移动短信20万余条。二是利用视频彩铃,形象生动宣传。与移动公司协商签订森林防火彩铃协议,实现各乡镇林管员、护林员、行政村村两委手机终端全覆盖。

(三)树立依法行政观念,行政执法依法推进

1、行政审批圆满完成:受理办结各事项共6529件。其中,办理征占用林地项目59个,去年同期11个,同步增长436%,涉及林地面积58.29公顷,收取森林植被恢复费约969.1138万元;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206份,去年同期33份,同步增长524%,采伐蓄积量6174方,去年同期1731方,面积2269公顷,大部分为疫木采伐;完善“林草种子生产经营许可”办件制度,申请人一次登录,即可办理市场主体设立登记和木草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申请等业务,受理办结23件;落实政务服务容缺受理制度,在申请人基本条件具备,主要申报材料齐全,但次要条件或手续材料有欠缺的情况下,经申请人承诺后窗口予以容缺受理,最大限度利企便民,办理容缺受理业务4件。

2、农资示范店建设有声有色。 以2022年金东区创建浙江省“肥药两制”改革综合试点县为契机,扎实推进“肥药两制”改革农资店数字化管理升级应用,全区农资经营店均已落实了“两化建设”和“肥药两制”工作,112家农资店整体活跃度达100%,创建了“肥药两制”示范店23家。2022年全面铺开“三有”农资店建设,积极推行“刷脸”、“刷卡”等信息化实名认证购销,全区建设“三有”农资店112家(扫码枪、读卡器、摄像头),实现全区农资店“三有”建设全覆盖。

3、禁捕工作成效显著。为有效保护水生生物资源,对禁渔区域进行宣传、不定期巡查237次,发放宣传资料300份,增挂横幅50幅,目前已安装部分禁渔预警处置系统,8条支流全年禁渔已通过审批,严格规范禁渔区、禁渔期“一人一杆”娱乐垂钓制度,向垂钓人员发放告知书50份。重点打击电毒炸及无证捕捞、违反禁渔规定捕捞等违法行为,对两江沿岸每天安排执法人员进行巡逻,并利用喇叭、发放告知书等形式进行宣传,禁止多线多钩、单线多钩、长线多钩等生产性垂钓行为。联合市农业农村局、交通、综合执法、公安等多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3次,清理涉渔“三无”船只11艘。并对往期收缴的电鱼工具及“三无船只”进行统一的销毁工作,共计销毁电瓶30余个,“三无船只”17艘,网具400余副,劝离不规范垂钓100余人次。

4、行政处罚办案效率提升。根据省市 “绿剑”执法行动方案,同时结合“互联网+监管”掌上执法系统,开展了“绿剑”春夏秋季三次集中执法行动,围绕农药、肥料、种子、农机、水产、兽药、饲料等农资检查抽检和规范经营管理,组织执法人员对各农资店及养殖场进行检查,做到现场检查有图片、有记录。共出动执法人员794人次,一般程序立案28起,结案26起,罚没款26.2767万元。农业投入品质量监督抽检43个,抽检合格率达97.7%。

5、生猪屠宰防控加监管保障有力。金东区共屠宰生猪219165头,无害化处理折合头数1278头。把好进出场监督关。一是严格屠宰检疫规程,坚决杜绝未经检验合格和病死猪肉流入市场。二是加强瘦肉精检测,抽检6049批次10297个,未发现阳性样品。。三是屠宰企业积极开展非洲猪瘟自检和防控机制,确保老百姓吃上放心肉。

6、强化动物检疫监管。下发春季和秋冬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文件,完成了全区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和羊小反刍兽疫集中免疫任务。秋防存栏生猪11.6354万头,春秋集中免疫口蹄疫13.3214万头,猪瘟15.3978万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9.3822万头;免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鸡鸭近50万羽,免疫鹌鹑等其他禽135万羽。定期开展监测预警,开展每周对病死猪收集车辆,每月对高温洗消中心、检疫申报点,每季对生猪屠宰场进行环境、车辆和设施进行非洲猪瘟采样检测,共检测动物疫病抗原和抗体343个批次8904个样。严格产地检疫和调运监管。产地检疫9.123万头,禽(包括雏禽)1189.8786万羽,鹌鹑95.4万羽,屠宰检疫21.9165万头,未发生责任事件。省外调入屠宰生猪5681头,猪肉266.634吨,禽肉2903.858吨,猪副产品135.84吨,禽副产品4042.276吨,未发现涉疫产品。调入种猪1136头,种禽45000羽,经隔离监测合格。

7、开展植物疫情监测和监测点设立工作。根据省、市农业重大植物疫情监测要求,结合我区植物疫情发生现状、危害程度和潜在的威胁,对农业重大植物疫情监测点进行调整,调整后在全区范围内共设立农业植物疫情监测点24个,其中红火蚁监测点3个,柑橘黄龙病(木虱)监测点5个,扶桑绵粉蚧监测点2个,葡萄根瘤蚜监测点2个,梨树疫病监测点3个,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监测点1个,瓜类果斑病监测点1个,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监测点3个,甘薯茎腐病监测点1个。粮油作物常规病虫草鼠监测点3个。与各监测点负责人签订疫情监测责任书,按照各个疫情监测方案要求,落实监测任务。

8、规范落实农机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完成农机购置补贴申请办理、机具核实、建档及资金发放工作。通过广泛宣传,充分利用农机购置补贴惠农政策抓好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推广,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全区共受理购机补贴申请573份,受益农户(组织)505个,涉及补贴机具591台(套),补贴资金118.811万元。并已完成四批购机补贴资金发放工作,合计拨付补贴资金112.851万元,上级资金发放执行率100%。同时,为解决粮食烘干能力不足和缺少育秧设备的短板,今年我区特出台补助政策,对购置谷物(粮食)干燥机、育秧(苗)播种等设备的,给予区级配套补贴。重要农时为保障机械化作业用油,联合中石化等积极做好省下达的农机用油“三优一免”政策宣传及办理工作,为农机户提供农机加油优质、优先、优惠。

9、全力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投入品监管,强化源头质量管控。深入贯彻金东区农产品“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水产养殖用药减量等行动,大力遏制农药兽药残留超标问题。完成重点治理品种抽检96个批次,2家水产养殖场列入2022年省级用药减量示范基地,新建3家稻渔综合种养推广基地。共累计出动426人次,开展基地检查350家次,督促企业完善生产档案记录128家,移送公安1起牛用瘦肉精案件,区级抽检不合格产品2批次。为加强质量监测,开展各级抽检任务,完成部级监督抽检1批次、省级例行监测70批次、省级专项风险28批次、省级监督抽检39批次、区级定量检测任务460个批次,乡镇定性检测4496个批次。开展追溯设备安装,规模种植、畜禽主体以基本实现追溯设备全覆盖,今年完成21家规模以上池塘(设施)养殖主体追溯设备安装,进一步强化水产追溯体系建设。切实加大“三品一标”优质农产品认证力度,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完成14家绿色认证,绿色产品16个,无公害水产品6个,处罚3个农产品质量安全案件。成功创建省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创建4家省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场。

10、开展森林违法行为督查。完成2022年6月份国家林草局总共下发我区上年度疑似违法卫片901个图斑的核实工作,经对卫片内业核实和现场外业逐一确认,其中涉嫌违法的图斑18个,行政处罚18个;完成年初国家林草局森林卫片督查组对2021年上报的卫片核查结果进行督查,反馈结果较满意,特别是违法图斑能及时处罚并整改销号;三是开展打击毁林及高压输配电专项检查行动,联合区电业局排查问题16个,整改16个。

11、多管齐下开展森林防火。全年干旱严重,森林防火成为一项艰巨工作,经过上下努力,全区无火灾,仅发生森林火情5起,源东、曹宅和孝顺各1起,岭下2起。一是抓队伍建设,组织护林员、初始火消防队员培训演练2次,讲解消防理论及市“林火智治”系统运用,维护检修消防装备;二是落实野外火源管控工作。统筹做好42名护林员在主要路口和重要区域进行防火巡查和检查,杜绝火源上山和野外使用火源。特别在重要节日期间,组织专门力量,提前清理森林火灾多发区可燃物,对散坟集中区、公墓周边、寺庙周边,森林公园、景区以及林区内的“农家乐”等重点区域、关键部位设立检查卡哨,杜绝火种进山,严禁在林区旅游景点野外烧烤、野炊、吸烟等违章用火,加大巡逻密度,实行严防死守,确保管控不留死角;三是数字赋能。重新在大佛寺风景区和金满湖景区出入口张贴了防火码,采取扫码进出的管理方式。并着力在曹宅金兰古道建设森林防火智慧检查点,游客在进山入林前扫描森林防火码闸口自动开门,实现对进入林区人员信息的追踪溯源。

二、存在不足和原因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还存在以下问题:

1、社会面普法有效性有待提高。社会普法宣传活动虽按上级有关要求开展,但群众真正来咨询交流的比较少,群众接受度不高,有待于今后工作中去破解。

2.违法案件未减有增。从林业处罚案件中,发现少数农民法律意识淡薄,有的不知有林地观念,有的存在侥幸心理。

3.行政执法知识面还有待于提高。农业案件查处不仅要有法律知识,还要有农业专业知识,必须多参加农业技术知识培训。

三、2023年工作思路

1、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树立党员干部的学法用法法治观念。

2、树立乡村振兴法治先行观念,多形式开展农林业法律法规宣传。

3、深化数字化改革,最大限度利企便民,依法开展行政审批。

4、从生产源头抓起,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餐桌上万无一失。

5、 开展综合执法知识培训,多角度、全方位对执法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执法人员执法能力和办案水平,使得广大执法人员真正做到执法先懂法,办案法制化,执法规范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