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组织机构 >> 政府部门 >> 区科技局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 信息索引号:

    113307037309132745/2023-129766

  • 审核程序:

    单位审核公开

  • 发布机构:

    区科技局

  • 发文字号:

  • 发布日期:

    2023-01-06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金义新区(金东区)科技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

发布时间: 2023-01-06 15:21 信息来源: 区科技局 访问次数: 字体:[ ]

    2022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科技部门的支持指导下,区科技局坚决贯彻党的二十大、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市委八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等重要精神,忠实践行“八八战略”,以“人才科技攻坚”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紧扣科技强区总目标,奋力“打造浙中增长极、建设未来新中心”,坚定不移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各项工作取得重要进展。科技特派员助力共同富裕工作在人民日报刊发。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科创平台能级显著提升。深度融入G60科创走廊。不断加强与高校院所的项目对接合作,强化资源的统筹运用,推进开尔新材技术创新中心、李子园科创中心、浙中(金东)创新城国家级众创空间建设,协助浙大金华研究院常态化运行。发挥地区特色优势,依托水果花卉农业科技园区,推进“金华花卉苗木产业研究院”、“金华生物质产业科技研究院”项目运营,构建农业产业与科技创新创业体系转型调整。聚合科技城战略牵引势能。配合推进金华理工学院、龙芯智慧产业园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京东智能物流、力积内存芯片封测等项目建设,高质量完成G60地标雕塑建设,进一步提升科技城辐射力、影响力。

(二)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巩固。深入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攻坚行动。加强对企业申报的宣传走访排摸,邀请专家专业机构进行专业的辅导培训,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3家,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34家,超额完成全年任务数。实施科技企业梯次培育机制。指导(好易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科技“小巨人”企业,新增省级众创空间3家,致力孵化隐形冠军潜力股小微企业,构建相互支撑的科技创新企业群。实施企业研发机构高质量提升行动。李子园成功认定省级重点(农业)企业研究院,新增省级企业研究院2家、省研发中心13家、市研发中心66

(三)科技创新投入不断增强。着力开展科研经费大提升行动。推进基层科技网格化管理改革,建设乡镇科技网格,加强日常业务培训,完成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13.67亿元,同比增速7.8%,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3.54%,全市第3。加强重点项目跟踪走访,挖掘在库项目投资潜力,增强部门协作实现项目清单化支持建设指导服务,实现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额16.07亿元,同比增速12.7%深化稳进提质攻坚致力助企纾困。不断完善科技政策,系统实施《关于进一步推进“创新强区”战略实施意见的通知》(金区政〔2022〕6号),鼓励加大研发投入,新增科技创新投入奖补5765万元,科技信贷总额超5500万元。大力推进数字化改革,推进特色应用建设,谋划开发发明专利产业化项目管理系统并通过联审列入区级重大应用,目前已正式上线试运行

(四)产学研资深度融合展现新局面。聚力打造高端人才蓄水池。开展科技尖端人才引育行动。申报科技创业领军人才计划2项,省人才项目4项,团队2个,引进外国专家高端人才A类3名,B类60名。新建院士专家工作站3家,博士创新站5家。深化农业科技人才落地。推广创新科技特派员组团式服务模式,成立专业小组开展科技服务,擦亮本地佛手盆栽、无花果等特色产业“金招牌”,共计推广新技术200余项,培训农民4万多人次,安置劳动力就业1万余人,辐射带动4万余人。深化“百博入企”柔性引才机制。新征集11家院校共19位博士专家,2020年入企的3名博士在2021年度考核结果中被评为优秀。深化“揭榜挂帅”机制。举办千榜进百校“2+4+X”重点产业金义新区装备制造产业云揭榜活动,平台累计梳理发布各类榜单215项,榜额超1.18亿元,2022年攻克企业关键技术难题19项,兑现榜额1083万元。多举措实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涌现新成果,完成立项“尖兵”项目1项,大维高新企业独立完成课题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此外,实现网上技术市场交易额11.3亿元,发明专利产业化项目备案32项,均已完成市考核任务要求。

(五)企业创新创业迸发新活力。积极组织我区科创企业参加科创廊道创新创业大赛,在首届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浙江)科技孵化企业创新创业大赛中,浙江凯富博科科技有限公司荣获一等奖、浙江紘云科技有限公司荣获三等奖;在首届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技与产业创新大赛中,浙江凯富博科科技有限公司荣获初创组三等奖、浙江大维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获得成长组优胜奖。我区推荐的项目——“无花果全产业链价值提升与品牌打造项目”参加全省创新创业大赛并取得一等奖,已推荐参加全国创新创业大赛。

)科普助力“双减”力度持续加大。紧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将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位置”的讲话精神,统筹安排科普工作,承办2022年金华市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及科技周“共建共富 强村富民”服务对接活动、举办“冲刺!科学+”、青少年创新大赛、农业科学进校园等一系列活动,今年完成2家单位获批省级科普教育基地。同时,高度重视科技类培训机构审批工作。坚持“双减”政策引导为“主牵引”,逐步加强对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的规范化管理,率先完成线上审批,为本市首例。

二、2023年工作思路

2023年,区科技局将聚焦问题短板,拉高标杆,对照“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三个“第一”,锚定目标,围绕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推进实施科技创新“3+3”工程,全力推进构建强基强链双驱动、互助力的创新空间新格局。

主要指标:2023年完成R&D占比达到3.1%,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5家,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10家,完成技术交易总额10亿元。到2025年力争R&D占比达到3.3%,规上工业企业R&D占比达3%,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达60%,研发人员规模达3500人。

(一)强基赋能,提升创新发展新动力

1.实施创新平台“提能工程”。聚焦高能级战略平台建设,参与构建“510”重大科创平台体系,发挥金华科技城头雁效应,积极引入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创新资源,对接争取金华“产业光源”战略平台,争取培育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1家,省级企业研究院2家。建成“浙中”创新资源配置枢纽、先进技术创新枢纽、产业价值转化枢纽为目标,全力打造集创新资源、创新需求和创新能力于一体,以市场为导向、与高校等科研部门深度融合的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2.实施创新主体“提升工程”。开展新一轮科技企业“双倍增”攻坚行动。邀请专家专业机构进行辅导培训,政府牵线鼓励企业与院所合作,强化发明专利申报与成果转化,力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280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超800家,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1家。深入推进“微创平台”攻坚行动。加大对小微企业的创业孵化平台的投入力度,围绕优势专业领域建立自主空间平台,支持青年创客携带科技成果在我区创新创业,支持创办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力争到2025年,拥有省级众创空间、科技孵化器10家以上。深化科研经费大提升行动。加大规上工业企业的省、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力度,适时启动区级计划项目,深入落实省级新产品试制计划,推行研发投入奖补、新增创新奖项,积极引入高校院所,深化现有浙大研究院、智能制造研究院、北航金华北斗应用研究院等高校创新策源,强化R&D归统培训,争取完成R&D占比达3.1%。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储备一批科技示范项目,加强日常走访,邀请专家辅导,争取2023年达成“尖兵”“领雁”2项以上,协助企业做好省科技进步奖申报,确保每年成功申报1项。

3.实施创新人才“汇聚工程”。持续深化“全球引才万人计划”2.0、科技特派员等引才用才机制,发挥金华海内外人才总会、金华博士联谊会资源优势,实现顶尖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加速汇聚,实现人才规模和质量“双提升。继续深化院地、校地和企地合作模式,共建海外人才工作站,联合开展海外工程师招引行动,建立孵化在外、落地在内的协同机制,打造符合金东产业特色的国际科技合作生态体系。

(二)多链融合,形成创新发展新合力

1.优化创新生态。完善科技服务全周期链条,逐步为产学研资提供配套的人才链和资金链,争取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超10%,打造科技服务业高地。积极建设推广浙江网上技术市场3.0, 为科技专业人才提供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窗口,争取网上技术市场交易额超8亿元。争取高水平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和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深化推广现代花卉苗木综合体“三中心+二体系”构建思路,加速资源集聚,加强院校合作,促进“三产融合”,建好创新服务资源库,推动建立省级绿化苗木种质资源库。

2.深化科技合作。深化实施成果转化攻坚行动,依托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集聚优势,全面参与长三角产业分工、项目布局、要素流动,依托平台助力优质科技资源共享落地,重点面向技术型高校院所,广泛开展校企合作洽谈会,引导专家带着成果与企业对接,继续用好“百博入企”、“揭榜挂帅”机制,组建“揭榜挂帅”专家库,每年征集发布技术难题榜单超100个,力争攻关完成20%以上。

3.改革体制机制。迭代升级科技创新政策。编制创新强区政策4.0,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依靠创新链招引产业链,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发展。完善金华科技城“一把手”挂帅的领导小组,紧扣3+3产业格局确立发展路径,编制实施《金华科技城发展规划》、《金华科技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速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浙中科创走廊配套体系不断完善。实施数字化科技大提升行动。以数字化改革撬动制度创新变革重塑,推进“发明专利产业化管理系统”建设,形成案例成果,构建在线技术问诊平台,创新服务流程,谋划出台发明专利产业化项目相关制度,激发企业积极性。

 

金华市金东区科学技术局  

2023年2月7日     


扫一扫手机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