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以食品安全“四个最严”为统领,强化责任落实,推动全区食品安全治理机制和治理能力水平进一步增强、食品产业发展进一步规范提质,确保亚运会保障区域内食品安全事故和食源性兴奋剂事件“两个零发生”,全面落实食品安全包保机制,确保不发生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不发生重大食品药品安全舆情,确保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打造“浙里食安·品质金东”共同富裕标志性成果,积极争创浙江省食品安全示范区。
一、进一步落实属地党委政府管理责任
1.压实党政责任落实。构建权责清晰、分层分级的属地管理责任体系,推动党政领导干部按照食品安全工作责任清单照单履责。开展浙江省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新增四星级食安办3家,并做好已命名乡镇(街道)星级食安办的动态管理。(区食药安办负责)
2.压实包保工作机制。健全分层分级精准防控、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机制,落实“三张清单加一项承诺书”制度,开展包保工作督查,引导基层食药安办和包保干部应用食品安全履责平台,包保关系建立率、承诺书签订率、督导完成率动态保持在100%,推动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落地落实。(区食药安办负责)
3.强化部门协调联动。落实季度调度、约谈督促等办法,对食品药品安全重点工作实施按季调度,对食品安全重大事项进行督促落实,对未履行食品安全责任或者履行职责不到位等情况进行集中约谈。优化“食品安全指数”,联合开展食品安全状况常态化评价。(区食药安办负责)
二、 进一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4.推进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规范规模主体和从事农产品收购的单位或者个人承诺达标合格证开具工作。开展优质农产品带证进超市、进学校、进企业系列活动,打造优质农产带证直供标杆点。引导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将承诺达标合格证作为入市凭证之一,倒逼主体自觉开具合格证。深化“浙农码”合格证与“浙食链”的对接,“浙农码”合格证与检测结果关联率继续保持在10%以上。(区市场监管局负责)
5.推进关键岗位人员责任机制。深入贯彻落实《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建立主要负责人负总责,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分级负责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配备率达100%。(区市场监管局负责)实施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生产企业主体责任清单,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管理规定,严格落实质量安全关键岗位人员工作责任,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意识。(区市场监管局负责)
三、 进一步推进监管机制创新
6.深化行政许可改革。深化食品生产许可告知承诺制改革,进一步推进“一码聚合”电子许可系统使用,提高新版电子许可证覆盖率和应用率。(区市场监管局负责)推动绿色优质产品认证等食品农产品认证实施工作。(区市场监管局、区农业农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深入推动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工作。(区市场监管局、区卫生健康局按职责分工负责)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配合推进落实优化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化妆品备案管理等政策包,服务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区市场监管局负责)
7.强化全程质量管控。全面开展受污染耕地分布县(市、区)源解析,形成污染源全口径清单,持续推进农用地土壤镉等重金属污染源头防治行动。(区生态环境分局负责)落实耕地分类管理,优化完善轻中度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措施,有效管控耕地土壤污染风险。(区农业农村局负责)持续推进特殊食品生产企业体系检查。组织开展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排查整治提升专项行动,推动贯彻落实《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加强药品领域飞行检查。(区市场监管局负责)
8.强化风险闭环管控。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将小品种纳入监测和整治范围,种养殖环节农产品质量安全定量检测量达到1批次/千人。(区农业农村局负责)持续开展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监测,金东区域内市场监管环节食品抽检量达到4批次/千人,药品抽检量不少于39批次,医疗器械抽检量不少于17批次,化妆品监督抽检不少于90批次。(区市场监管局负责)制定区级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计划,食用林产品抽检量达到20批次。(区农业农村局负责)加强部门信息通报与风险会商,年风险监测食品样本量1件/千人。(区卫生健康局负责)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信息报送机制,构建市、县、乡镇三级应急联动体系。(区市场监管局负责)
9.强化信用监管机制。完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信用档案,实行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将抽检不合格信息、行政处罚信息等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及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依法将相关市场主体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区市场监管局负责)推进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建设和标准宣贯。(区经信局负责)开展国家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药品安全信用档案试点工作和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信息档案试点建设工作,完善药品经营企业信用监管机制。(区市场监管局负责)。
10.强化执法打击。深入实施“铁拳”“亮剑”“药剑”行动,聚焦重点领域查办一批食品药品安全违法案件,严打重处性质恶劣的违法行为。落实“处罚到人”要求,依法实施行业禁入。(区市场监管局负责)深化“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和豇豆农药残留突出问题攻坚治理工作,严厉打击使用违法违规禁限用药物、私屠滥宰和屠宰病死畜禽等违法违规行为。(区农业农村局负责)开展“昆仑”“剑锋”专项行动,突出打击食用农产品领域多发性“潜规则”、食品非法添加,餐饮环节制售劣质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以及制售假药劣药等违法犯罪活动。组织非法添加新型化学衍生物犯罪集中破案攻坚。(金东公安分局负责)开展进口食品“国门守护”行动,严厉打击冻品、农产品等走私违法犯罪活动。(金东公安分局、区商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监督管理等领域行刑衔接工作机制。(金东公安分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市场监管局、区法院、区检察院按职责分工负责)深化食品安全民事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机制,开展实践探索。(区检察院牵头,区法院、区农业农村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商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 进一步构建数字追溯现代治理能力
11.实现亚运食品全程追溯。全面保障杭州亚运会食品安全,优化工作运行机制,建立“集中、统一、就近”的食材供应模式,推进“1+X+Y”食材仓体系建设。组建亚运会食品安全保障队伍,对重点场所实施全环节驻点保障监管。推动“亚运食安在线”应用落地,供运动员食材全上“浙食链”,亚运村、定点接待酒店等重点场所后厨“阳光厨房”、物联设施全覆盖。(区市场监管局、区亚运省运专班按职责分工负责)开展“护航亚运”食品安全攻坚专项行动、药品安全保障专项行动。(区市场监管局负责)
12.推动“浙食链”跃迁升级。强化“浙食链”食品全生命周期的链路管理,贯通生产加工、商贸流通、交易配送、消费结算等全环节应用场景。围绕高风险食品品种,发挥头部企业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推广批次码、单品码、订单码等一批最新技术落地应用。(区市场监管局负责)
13.推进药品全程智管。持续配合开展“药品安全在线”集成应用迭代升级,推动“黑匣子”应用提质增效。配合推进“浙里药店”与“浙药易购”多跨联动,推动定点药店开通医保移动支付,运用医疗器械电子申报系统和“浙里中药”应用,大力实施“浙药赋能”集成应用“双百工程”。支持药品安全治理基层治理创新,推进数字化应用创新。(区医保分局、区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14.推进跨区域追溯协作。强化“浙食链”对全球二维码迁移计划(GM2D)的支撑,推动食品领域商品一维条码向二维条码 转换。深化“浙食链”多跨协同和数据共享,持续强化跨部门业务系统对接,实时交互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人员健康证、从业人员违法违规情况等数据。(区市场监管局牵头,区农业农村局、区卫生健康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 进一步提升监管科技化专业化水平
15.提升专业化监管能力。加强食品生产检查员队伍规范化专业化建设,规范第三方食品安全协管服务。实施“尖兵领航”工程,全面提升药品检查员队伍建设水平。(区市场监管局负责)加快推进药品监管能力标准化建设,持续开展“执法双鹰”工程,加强药品稽查队伍和基层药品执法能力建设。(区市场监管局负责)
16.提升实战化检验能力。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基层农产品检测能力。(区农业农村局负责)强化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建设,有针对性地对重点品种和地区实施重点监测。(区商务局负责)深化食品抽检全流程改革。推进食品检验机构数字化实验室建设。加快食品快检体系建设。(区市场监管局负责)
17.提升现代化监管能力。配合实施“尖兵”领雁”攻关计划,全面提升药品检查员队伍建设水平。(区市场监管局负责)加快推进浙江省食品药品领域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平台建设,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质量控制、新药创制等方面关键技术研发,提升食药安全主动防控水平。(区科技局、区发改局、区卫生健康局、区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 进一步抓好民生服务保障
18.抓好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开展养老机构食堂食品安全提 升行动,全区养老机构食品安全量化等级B级以上比例达到100%,建成养老机构食堂“阳光厨房”8家。(区民政局、区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持续开展学校食堂改造提升,动态保持量化等级消“C”成果。推进学校“食堂智治”应用,90%以上学校食堂实现基础信息、人员管理、电子台账、校园陪餐等8个模块常态化使用。(区教体局、区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创建城乡放心农贸市场3家。完善农批市场食品安全规范化评价机制,建设1家以上符合新标准的食品安全规范化农批市场。(区市场监管局负责)新增民生药事服务站3家、社区药事服务站点2个。(区市场监管局负责)
19.抓好放心消费环境建设。强化社区生鲜门店食品安全规范化治理。加强屠宰行业管理,推动屠宰企业转型升级。(区农业农村局、区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严格特殊食品监管,组织开展重点地产食品风险隐患专项治理行动,加强超范围和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问题治理。加强A级旅游景区、进出口等食品安全管理,确保食品质量可靠稳定。(区文旅局、区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20.抓好餐饮质量安全提升。支持餐饮服务企业发展连锁经营和中央厨房,提升餐饮行业标准化水平,规范快餐、团餐等大众餐饮服务。(区商务局、区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持续开展学校食堂改造提升,推进学校“食堂智治”应用,动态保持量化等级消“C”成果。(区教体局、区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对网络餐饮商家实施分类分级监管,动态保持外卖商家“阳光厨房”建设率达到90%以上、“外卖封签”常态化使用。规范农村家宴放心厨房运行。(区市场监管局负责)加大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监管力度,强化省级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智能监管系统应用,推开非现场执法的运用。(区卫生健康局负责)推动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负责)
七、进一步提升食药产业创新发展活力
21.提升农产品产业发展水平。实施农产品“三品一标”四大行动,创建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2个。(区农业农村局负责)推进实施新一轮优质粮食工程,深化粮食产业“五优联动”大米品牌培育,打造地产好粮油品牌。(区商务局负责)
22.提升浙产食品产业发展水平。指导确立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重点培育优势产区、核心产业链。推动食品工业的预制化发展。(区经信局负责)引导培育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区市场监管局负责)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支撑引领作用,发挥产业区域优势,创新推动“产、城、人、文”融合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区科技局、区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深化“阳光工厂”建设和CCP智控应用提质扩面。开展“千企万坊”帮扶行动,促进企业建设高标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区市场监管局负责)
23.提升冷链物流发展水平。落实实施省冷链物流新三年行动计划,推动省级冷链物流骨干基地建设。(区发改局、区交通运输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加强商贸流通领域农产品供应链和冷链设施建设。(区商务局负责)加强对冷链运输过程监管,提升冷链运输服务品质。(区交通运输局负责)
24.提升医药产业发展水平。配合省市局持续推进医药科创“四个一百”工程。(区市场监管局负责)
八、 进一步构建共建共享社会共治大格局
25.加大科普宣传力度。组织好“食品安全宣传周”、“药品安全宣传月”、“安全用药月”、“药械化安全科普宣传周”、“浙里点检”等活动,根据相关部门权威口径内容,加强法律法规、科学知识等宣传教育及科普基地建设,提升中小学食品安全知晓率。(区委宣传部、区教体局、区司法局、区卫生健康局、区市场监管局、区融媒体中心、区科协按职责分工负责)加强舆情监测,完善谣言智控机制。(区委宣传部、区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26.加大社会监督力度。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督网络,推进 完善外卖食品安全奖励制度和社会监督员队伍建设。推动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提质扩面。(区市场监管局负责)支持行业协会建立行规行约和奖惩机制,推动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等设立中药富民技术服务站。畅通投诉举报渠道,落实举报奖励制度,进一步加强投诉举报问题反溯治理。(区市场监管局负责)
27.加大反食品浪费力度。发布防止和减少餐饮浪费公告。(区发改局、区商务局、区文旅局、区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加强粮食储备流通过程中的节粮减损指导。(区商务局负责)实施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督促食品销售企业严格落 实临近保质期食品销售要求。以婚宴、自助餐为重点加强监管执法。指导地方采用捐赠、拍卖、义卖等方式,提升食品抽检合格备份样品再利用效率。(区市场监管局负责)根据主管部门提供的权威口径,加强反食品浪费宣传,倡导节俭风尚,推广典型经验。(区委宣传部、区发改局、区商务局、区文旅局、区市场监管局、区融媒体中心按职责分工负责)
扫一扫手机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