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澧浦镇深入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在金华考察调研时的重要指示精神,聚力聚焦新区中片“大花园”建设主战场布局定位,大干快上、以干促上、实干至上,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好成效。全国政协副主席周强,全国政协常委、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主任徐令义,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傅明先先后到镇调研指导工作。
1-9月份全镇实现规上工业产值6.44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1.14亿元,同比增长7.6%和8.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2亿元,同比下降34.6%;完成财政总收入0.56亿元,同比增长160%。12项主要经济指标中,规上工业用电量、民间投资等6项指标增速位列全区前三,其中3项全区第一。
一是特色产业激活发展新引擎。“文旅IP”再打响。鲁兵儿童文学馆隆重开馆,中国作家协会、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等嘉宾受邀参加,活动得到央视少儿频道、新华社、光明日报、浙江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进一步提升鲁兵知名度和影响力。花木格局再拓展。完成苗木商务大楼主体工程建设,完成洪村135亩土地流转,引入苗木龙头企业,形成多元化产业格局。营商生态再优化。建立企业准入联合审查模式,完善“三方协议”,切实把好入口关。发挥省级“枫桥式”司法所作用,组建“178一起办”助企服务团,试点“专业商事诉调+仲裁无缝衔接”惠企模式,4月份以来已成功调解商事纠纷35起,提供法律咨询434人次,相关经验做法得到全国政协调研组充分肯定。
二是乡村共富走出发展新路子。赋能电商直播。在前余村试点“云上果园”共富模式,流转土地8亩,整合果树直播点位62处,进驻4个直播团队,为村上160余户果农搭建线上销售平台,实现土地增值13倍,预计可增加农户收入1.5万元/户。主动对接高校、企业,开展电商直播培训320人次,着力培育一批新型产业化苗农。擦亮康养品牌。今年全区首个“消薄”项目—长庚园康养中心于10月份试运营,总投资约530万元,床位70余张,可为长庚村以及周边村每年增收100万元以上,全力构建满足多层次康养需求的产业中心。破解建房难题。5月份出台宅基地改革8条意见后,目前完成农户建房联审61户,通过审批43户;宅基地市场化分配改革为村集体增收340万元,农房梯度转移、村集体强制托浮等做法在《浙江日报》刊登。
三是项目为王赶超发展新速度。在全区率先完成集镇详规修编,为集镇项目谋划提供依据。全力保障重点工程建设,公办幼儿园进场施工,预计明年春节前主体工程结顶;中心小学政策处理工作全面完成,拟于12月底前开工建设;配套道路进入分户丈量、调查评估阶段。全力加速重点项目征迁,班子成员带队,挂图作战、专班推进。仅用10天时间完成东溪水库扩容政策处理,目前一期大坝主体区域以及进出道路完成清表;甬金衢上高速基本完成政策处理;克服项目放样后临时大范围改线和重新划定红线后时间紧张等不利因素,目前已完成铁路三四线土地征迁协议工作。
四是百日攻坚提升发展新水平。扎实推进安全生产。全员上阵,“百日攻坚”期间发现上报各类安全隐患3805处,其中重大隐患239处,整改率均为100%;关停违规场所、企业68家次,拆除违章搭建21处,面积12700m²,腾空4620m²。组织消防培训86场1290人次,企业负责人、安管员取证218人次,实战演练3期439人次。全力护航亚运平安。牢固树立底线思维、极限思维,紧盯重点信访人员和信访群体,全面落实“五包一”、一日三见面、2小时报告、应急队伍值班备勤等机制,坚决把人员稳控在当地,实现进京赴省“零登记”。依托“网格+警格”,纠纷类、盗窃类警情同比下降13%和6%。注重强化源头化解。落实“13510”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体系,每周汇总风险隐患排查情况,发现解决各类矛盾问题263个。
2024年工作思路
2024年,澧浦镇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在金华考察调研时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以走前列、作示范的使命担当,推动各项工作起势成势,为“打造浙中增长极,建设未来新中心”交出澧浦高分答卷。
一、聚焦“产业更优”,立足全局谋发展
提振工业经济。结合产业发展规划,完善“三方协议”,发挥小微企业园平台作用,力争在“零新增”工业用地基础上腾出更多发展空间,引入更加优质企业,不断提升亩均产值和效益,保持经济指标正向增长态势。持续优化营商生态,深入推进18条举措落地见效,提供便利化、精准化、专业化企业服务。做强花木经济。服务花木城,拉长产业链,打造集培育、开发、设计、交易、施工以及衍生品于一体的新型产业集聚中心。推动洪村地块业态引入,构建“众星拱月”花木布局。启动实施“林苗一体化”,推广“云上果园”电商直播模式,提升花木经济价值。激活文旅经济。依托古建筑、鲁兵儿童文学、婺剧等旅游资源,保障天堂庵康养酒店、积道山二期项目实施,同步串联现有旅游节点,打造周末“城郊游”“短途游”目的地。主动融入“八仙积道”共富带,谋划平阳村搬迁、老墈塔基地开发,着力培育新的文旅经济增长点。
二、聚焦“城乡更美”,齐心协力抓项目
提升城镇品质。巩固全国文明镇创建成果,编制现代化美丽城镇创建方案,启动积道山区块配套设施建设、集镇污水管网提升、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等项目。完成富民街延伸段澧浦至蒲塘道路新建工程,推进环镇南路路基建设,有效缓解集镇周边交通压力,盘活释放沿线村庄发展潜力。保障铁路三四线、甬金衢上高速等上级重点工程项目无障碍施工。推进乡村共富。加快毛里村旧厂房改造、里新—王潭头村级联建“消薄”项目进度,在宅基地市场化改革、苗木销售等模式上探索更多的村集体经济增收模式,持续增强“造血”功能。大力实施“扩中”“提低”,激活花木产业“十二条”政策效能,聚合高校直播孵化资源,培养更多“带货”农创客,畅通多样化就业渠道。增进民生福祉。保障澧浦中心小学、公办幼儿园、镇级生态公墓、东溪水库扩容项目建设,推进长庚村康养中心规范运行,进一步满足群众民生需求。做好“非粮化”后半篇文章,完成第二轮东湖畈土地流转,守牢耕地红线。
三、聚焦“治理更细”,全域整治守平安
抓实安全生产。紧盯重点领域、重点行业,深入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对辖区内企业落实风险隐患即查即改闭环管理,有效维护安全生产法治秩序。抓好平安稳定。落实“13510”工作体系,常态化开展“周一听信访”,不断抓好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多元化举措化解信访积案,力争做到“减存量、控增量”,确保辖区总体平稳。抓细基层治理。优化网格布局,扩充“家澧人”治理队伍,建立“积道议事厅”、家事品牌调解室和法助共富工坊,完善365综合警务、综治调解、心理咨询等功能,实现镇级治理从“中转站”向“终点站”转变。
四、聚焦“党建更强”,大干快上优作风
锻造优质队伍。巩固主题教育成果,深化“青蓝工程”“月星季评”、红黄旗考核机制,推动青年干部一线争先、组团攻坚,提升基层工作能力和水平,着力解决一批群众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大力实施“头雁提升”计划,加强党员干部整治立规力度,通过正向激励、负向考评,进一步凝聚村级班子战斗力、执行力。夯实基层基础。扎实推动“红动八婺、强基争先”行动,深化“绿廊红韵”党建品牌,谋划“党建+产业”“党建+共富”“党建+基层治理”新载体,加快两新组织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以党建强助推发展强。创新监督载体。完善小额工程工匠直选发包制度,进一步探索、深化由库内工匠经过审核直接承包30万元以内小额工程路径,结合村级工程全周期管理平台,从源头降低因工程违法转包、分包带来的廉政风险。
扫一扫手机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