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第一大类疾病,疾病负担日益沉重。为进一步了解我区慢性病流行现状及其社会影响因素,2022年我区开展了慢性病及社会影响因素状况调查工作,现将主要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人口基本情况
2022年金东区户籍年均监测人口为348634人,其中男性173136人,女性175498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18.38%。2022年全区户籍出生数2322人,出生率为6.66‰;报告户籍死亡数2511人,报告死亡率为7.20‰;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4‰。
二、慢性病、死因监测情况
2022年,金东区新发糖尿病报告发病率为494.50/10万,新发冠心病急性事件报告发病率为85.19/10万,新发脑卒中报告发病率为453.48/10万,新发恶性肿瘤报告发病率为516.87/10万。
2022年,金东区居民的前5位死因依次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占总死亡数的81.12%,其中慢性病占总死亡数的78.14%;居民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为9.37%,相较于2018年的12.9%下降了37.67%;心脑血管疾病标化死亡率为142.20/10万,70岁及以下人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标化死亡率为2.73/10万。
三、慢性病相关社会影响因素情况
2022年在全区11个乡镇(街道)开展了慢性病与营养监测调查工作,共完成调查3314人,经统计分析,慢性病相关主要社会影响因素流行状况如下:
(一)主要慢性病患病情况
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1.27%,标化患病率为14.19%;糖尿病患病率为5.61%,标化患病率为3.75%;血脂异常患病率为8.84%,标化患病率为6.02%。
(二)吸烟
人群粗吸烟率为18.20%,标化率为16.34%。其中,男性粗吸烟率32.99%,标化率为29.92%;女性粗吸烟率2.09%,标化率为2.06%。
(三)饮酒
人群粗饮酒率为26.04%,标化率为20.44%。其中,男性粗饮酒率39.35%,标化率为31.46%,女性粗饮酒率11.54%,标化率为8.74%。
(四)超重和肥胖
18岁及以上居民粗超重率为32.17%,标化超重率为28.79%;粗肥胖率为9.32%,标化肥胖率为8.22%。
(五)饮食情况
居民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为8.25克,人均每日食用油摄入量为31.07克。
(六)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情况
18岁及以上居民重点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率为72.45%;35岁以上居民体重、腰围、血压、血糖、血脂知晓率分别为93.52%、70.10%、87.03%、61.02%、54.50%。
四、主要问题分析
1. 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18.38%,人口老龄化严重,面临的慢性病防控压力不容忽视。
2. 2022年慢性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78.14%,居民慢性病疾病负担逐渐加重。
3.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仍然较突出,人群吸烟率和饮酒率下降不明显,膳食结构不合理,人均食盐、油的摄入量虽有所下降但仍超标。
4.居民健康意识逐步增强,但部分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率仍然不高。
五、慢性病防控对策与建议
(一)完善机制,将慢性病防控融入各项健康政策。
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合作、动员社会、全民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控长效机制,营造全社会支持慢性病防控的政策环境。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加强顶层设计,将慢性病防控工作的考量作为各部门制定公共政策的重要前提,在环境整治、烟草控制、全民健身、营养标签、保障救助、医防整合等方面加强部门协同,持续提升慢性病防控社会氛围。
(二)提升素养,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提高全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不断创新宣教形式,加大全民参与力度,提升居民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的意识。积极推进“三减三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减少慢性病影响因素的发生和发展。
(三)定期体检,提升重点慢性病早诊早治工作水平。
进一步完善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定期体检制度,及早发现慢性病高危人群和患者,做到对慢性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减轻疾病负担。落实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制度,提供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糖、血脂、心电图等服务。加强对孕产妇的体检,提倡优生优育,减少先天性心脏病和早产儿的发生率,降低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
(四)齐抓共管,加强协同联动的慢性病防控工作。
进一步规范企业安全食品的生产,积极推广食品营养标签。加强体医融合,向慢性病患者和高危人群推送运动健康教育处方。加强医防融合,规范推进慢性病一体化门诊建设,不断提高医疗机构慢性病“诊、治、管”能力。逐步建立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三高共管”工作机制。加强信息化建设,高效开展慢性病患者和高危人群的随访管理和质量控制,减少患者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
扫一扫手机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