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着步道悠悠漫步,听虫鸣鸟叫,望流水潺潺,品历史文脉......赤松镇赤西村坐落于风景优美的赤松山脚,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王姓先祖在此耕读传家,人才辈出,其中就有南宋著名宰相王淮。
赤西村由王宅自然村和东塘自然村合并而成,王宅自然村是王淮的出生地。“流水绕柴门,门前小径村。棘篱喧鸟雀,桑野散鸡豚。午灶黄粱熟,舂缸白酒浑。田翁无少事,闲坐弄诸孙。”在《田家》一诗中,王淮记载了儿时家乡的模样。如今,该村正持续挖掘名人文化资源,重振名相故里的雄风,奋力绘就共富新图景。
挖掘名人文化 唤醒文旅资源
“王淮18岁入仕,官至左丞相,宋孝宗赞其‘不党无私,刚正不阿’。他竭力荐举贤才,提携了朱熹、吕祖谦、辛弃疾等后辈。”说起先祖,王淮第25代世孙王文奇娓娓道来。作为王氏“四世一品”文化研究会理事,他参与编撰了《南宋名相王淮》和《金华四世一品故事文集》,多年来一直专注于保护传承宋韵文化。
据悉,王氏“四世一品”文化研究会是金华市首个研究、传承、保护和发展“四世一品”文化的非营利性社团组织,一直为“讲好王淮故事”而努力。近年来,“四世一品”文化研究会和赤西村一起,在保护性开发王淮相关历史文物与传承发扬王淮清廉精神等方面做了诸多努力,不仅花费数年时间收集历史材料,还自发集资重雕王淮木像,又在村西南一座龟形小山上建起王淮公园和新建了一品亭。
在《金华四世一品故事文集》中,收录了一篇南宋王柏的《长啸山游记》。在王文奇的带领下,记者重走了一遍古迹,感受一番王柏游记中所绘之景:“未至赤松三里而近,有余先之别业焉。一山堀起于平壤之中,顾而异之。启柴扉,穿小径,步至其巅,势如卧牛,南望积道,山如覆釜,当前皆赤松应山也。”
“在今年3月的‘急难愁盼’问题座谈会上我曾提出,村内旅游资源保护力度不够,希望加大文物资源修复保护力度。”赤西村党支部书记汪旭华说,“之后区文旅局等相关业务部门前来勘查,现在,遗址修复、房屋扩建等项目正稳步推进中。”
赤西村抓准金东大力发展文旅、农旅产业这一契机,当前,正积极向上对接,争取文旅项目专项资金,开展村内传统古建筑修复,完善配套设施等工作,持续挖掘名人文化,讲好王淮故事,打造独具特色文旅品牌,唤醒“沉睡”的文旅资源。
发展苗木产业 绘就共富图景
赤西村约有一半的村民从事苗木种植,村民们靠着苗木生意增收致富。村中,罗汉松、红花季木、赤楠等各式各样的盆景随地撒绿。在蓝天白云的映射下,多株盆景整齐摆放,一片生机盎然。
“根据不同人的喜好,客户想要什么样的造型,可以根据它的走势来修剪、改变。”苗木种植大户王旭仁介绍,想让平淡无奇的植物“蜕变”成一株株风格独特的盆景,要经过细心的修剪、绑扎、造型等工序,除了向同行请教外,更多的是自己的爱好与摸索。“为了更好地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我专门学习了苗木修剪技术,现在不仅承包了村上的10亩土地,在别的乡镇和村庄也有承包土地,做规模化种植。”王旭仁说。
现在,不局限于传统的苗木种植,越来越多的村民与时俱进,学习网络技术、电商知识,跟上网络化发展的脚步,开辟新的销售渠道。
为了将美丽乡村建设与特色产业发展结合起来,赤西村通过鼓励种植、提供技术教学等方式,将苗木产业与广大农户联系起来,做足做精做细乡村振兴大文章,谋划更宽更深的产业规划与发展方向。
建设宜居乡村 焕发基层活力
“村里交通很方便,开车去上班五分钟就到”“村里环境美,走到哪里都是干干净净的”……说起村庄的变化与发展,村民们喜笑颜开。走在村中,每家每户的门口都栽种着花草,绿意盎然;生态洗衣房可以让村民们边干活边唠家常;村口的文化礼堂,两边墙上图文并茂地展现了近年来的村貌变化,还有村史和姓氏文化,传承着精神文明。“村里的‘村晚’、表彰会、放电影之类的活动都在这里举办。”汪旭华告诉记者。
赤西村有山有水,风景宜人,更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交通十分便利。近年来,在村两委的带领下,不仅产业发展的劲头越来越足,村庄的人居环境越来越美,村民的生活幸福感也越来越高。
村两委一方面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政治素质和战斗力,持续加强党建力量,另一方面组织对乡村环境开展集中治理,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乡村老旧墙体进行修葺等,发挥乡村青山绿水的区位优势,充分挖掘旅游资源。“我们希望通过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合理规划和利用村中沉睡的文旅资源,助力乡村旅游行业发展,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汪旭华说。
此外,村两委还在积极探索“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的党建强产业、促振兴模式,实现乡村农业产业现代化,并设想从支部共建、政策帮扶、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着手,由村委会、党组织出面与企业谈合作,促成农民与企业之间互利共赢,以入股的形式,盘活乡村闲置土地,实现农村增收增产,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农文旅产业持续发展,将把赤西村打造成‘金东宋韵新地标’,打开乡村旅游新的突破口,希望能有更多人过来听一听王淮的故事,赏一赏村庄的美景。”汪旭华表示。
记者手记
赤西村风景宜人,交通便利,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产业发展带领村民增收致富。当下,赤西村更应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打造乡村旅游产业链,以景引客,以闲留客,培育乡村品牌,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绘就更美更好的乡村共富图景。
(记者 杜雨霄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