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区新闻 >> 新区要闻
  • 信息索引号:

  • 体裁分类:

  • 发布机构:

  • 主题分类:

  • 成文日期:

  • 公开方式:

提水质 解民忧

我区用心保障“最后一公里”用水安全

发布时间: 2023-12-22 09:04 信息来源: 今日金东 访问次数: 字体:[ ]

“再也不用担心洗澡时水忽大忽小了,水质也更好了!”12月18日,家住步阳华府小区的陈玲解了一块“心病”。以前像陈阿姨家所在的小区,由于泵房建设单位主体不一、建设标准差异较大,加压分区不合理,加上泵房多年使用后设施老旧,常导致水压不稳,放出来的水偶尔还有点浑浊。好在今年小区完成二次供水设施改造,用水“难题”终于得到解决。

二次供水设施改造事关民生福祉,自2020年起,我区已连续3年将二次供水设施改造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为约1.5万名居民送上了优质安全的“放心水”。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区住建局和市自来水公司的不懈努力下,今年我区再度提前完成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年度目标任务,5个泵房全面焕新!

近日,走进天山龙城小区的新泵房,干净清爽的感觉扑面而来,进出水供水管道井然有序地排布在泵房内,水质在线监测仪器实时监测显示水质变化。“原加压泵房的建设标准较低,设施已经非常陈旧,加压设备和供水管道难以维护管理,我们对原泵房进行了改建。”在市自来水公司工作人员提供的照片上,记者看到,老泵房设备老化严重,一些管道接口已是锈迹斑斑,并有明显“跑冒滴漏”的痕迹,水质也得不到有效保障。

据介绍,此次新改造的泵房,全部按照全省最高标准打造,具有“高颜值、高智商、高安全、高标准”的特点。供水管道用的是304食品级不锈钢材质,出水管上装有紫外线消毒器,能对居民用水进行二次消毒,保障供水安全。

天山龙城小区业主委员会成员赵杰对供水设施改造也期盼已久,“以前因为水压不足,我家里用水都不敢同时开两个龙头。”赵杰说,最让他担心的还是水质,如今看到通过二次供水设施改造,从泵房设备到供水管网、再到楼道立管,全部焕然一新,不用担心设施老化污染水质,“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二次供水设施改造是便民利民的好事,但在采访中发现,泵房改造并非易事,往往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难关”。例如,改造的小区都是建成超10年的老旧小区,受场地空间等条件限制,泵房改造无异于“螺蛳壳里做道场”;再比如,改造势必会对群众用水、出行等各方面造成影响,如何将影响降到最低,同样考验着技术和智慧。

为保证施工期间能正常供水,市自来水公司技术人员制定了临时供水方案,对供水设备压力数据进行24小时监测。另一头,施工人员则争分夺秒地建设新泵房。市自来水公司该项目负责人李宁说,通过增加人手、优化工序等,最终,从进场施工到设备通水试运行,前后用了60天,几乎缩短了一半的工期。

泵房改造并非一劳永逸,如何确保市民持续喝上优质水、安全水、放心水?

市自来水公司的二次供水智慧管理平台大屏上,数字、信息不停刷新,操作员轻点鼠标,泵房现场画面、供水水压、用水流量、水质数据等清晰可见。

据了解,为推动二次供水设施实现全链条监管,在为民办实事项目中完成改造的泵房,已全部纳入市自来水公司统一进行运维管理,由专业人员定期开展巡检、水质检测、设备养护等。“与物业相比,我们更熟悉水质、水压等各项要求标准,这样可以更专业地进行设施维护。”李宁告诉记者,以巡检为例,目前是每天进行一次线上巡检,每两周进行一次实地巡检,以保障市民用水安全。

久久为功,解决群众“烦心事”“操心事”。据悉,明年我区还将再完成3个二次供水设施改造项目,同时进一步升级二次供水智慧管理平台,不断拓宽监测维度,加强运维管理,增强我区供水系统“最后一公里”保障能力。

“本着‘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的原则,改造越往后,越是难啃的‘硬骨头’。”李宁分析,从以往工作经验看,市民对二次供水改造的顾虑,主要集中在不想占用小区公共空间、担心立管改造影响房屋形象以及“邻避效应”等方面,为此深入推进二次供水改造,还需要加强宣传引导、凝聚属地和相关部门合力,争取更多公众对这项工作的理解支持,让安全放心的“涓涓细流”流进千家万户,也流进百姓心中。

(记者 王超亚)


扫一扫手机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