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专题专栏 >> 助企纾困 >> 工作推进
  • 信息索引号:

  • 体裁分类:

  • 发布机构:

  • 主题分类:

  • 成文日期:

  • 公开方式:

点面结合 多路并进

金义新区凝聚金融“活水”润泽实体经济

发布时间: 2023-02-10 08:42 信息来源: 今日金东 访问次数: 字体:[ ]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要想经济拥有健康肌体,先要打通金融这根血脉。去年以来,金义新区紧紧围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统筹防控金融风险、持续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务,持续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坚持做好涉众型金融风险防控,不断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梯队建设,为新区经济稳进提质和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现如今,这道金融血脉已汇入新区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源源不断为企业和项目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金融顾问组团送温暖

精准“滴灌”助企成长

“企业有信贷、法务、税务等方面的问题,可以随时联系金融顾问工作室。”去年11月,金东区金融顾问工作室正式入驻金华华熙小微产业园。在区金融办的牵线搭桥下,金华银行金东支行、稠州银行金东支行、浙江佰信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金华安泰会计师事务所等金融服务机构共同成为金融顾问工作室的成员,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点对点”精准“滴灌”企业融资需求。

“我们通过前期调查排摸,筛选出6家入驻企业数量较多、开园较久的小微产业园,在每个园区内设立了金融顾问工作室。”区金融办副主任王庆军说。据悉,区金融办自去年9月开始,开展小微园区金融“三服务”工作,通过建立长期走访联系机制,加深银企联系,做到动态走访、一企一册、一企一案,为企业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切实发挥金融“输血供氧”作用,让企业融资“活起来”,让生产有效“转起来”。截至目前,全区已组建金融顾问工作室13家。

“之前我对金融政策不够了解,感谢你们的指导和帮助。”浙江昀丰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据了解,该企业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金融顾问团成员、“佰信企管”负责人童静在走访园区过程中了解到该企业符合相关政策要求,为其匹配相关银行办理了“科技贷”业务,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金融顾问现场‘一对一’辅导的形式,打破了小微企业园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壁垒,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有利于其健康发展。”王庆军说。

金融顾问入园区,是新区积极发挥金融顾问服务作用的生动演绎。近年来,新区不断优化金融顾问制度工作方案,从银行、保险、证券、股权投资、担保、融资租赁、资产管理、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高校等有关单位机构,筛选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专业骨干人才聘为金融顾问,组成金融顾问团。政策宣导、金融问诊、投融规划、风险化解、上市辅导……金融顾问提供各类综合金融服务,帮助企业主清晰地找到相匹配的金融产品,更快捷地解决面临的问题。截至目前,金融顾问团累计对接企业3363家,解决问题621个,落实融资需求35亿元。

多平台为抓手深耕普惠

打造“一站式”服务联盟

“营销成本浪费在哪里?销售成本浪费在哪里?2023年B2B销售如何寻找新机会?降本增效的三个关键词是什么?”年初,清科浙中创业金融服务中心邀请了B轮互联网公司创始人戴顺围绕“To B型企业销售管理之道”进行线上直播授课,为企业送上满满的干货。据悉,今年以来,该金融服务中心已举办2场线上公开课及1场线上交流活动,惠及数百名企业经营者。

“我们通过开展系列投资培训、创业培训、创投沙龙及路演等活动,整合资本及创新科技资源,链接政府、投资机构、企业,发挥金融资本对产业升级的推动作用,助力新区产业资源融合和经济互惠发展,推进企业新旧动能转换和把握新技术、新产业投资的发展趋势。”“清科浙中”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也经常‘一对一’实地走访企业,及时问需指导,为其对接资源和项目。”

据悉,“清科浙中”于去年5月底正式落户新区,现已成功举办32场活动,推介45家省外优质企业、74家国内优质股权机构走进金华。在线上平台打造方面,上线清科项目工场金东区专区以及沙丘学堂金东专区,一方面,定制对外招商平台,形成区内企业股权融资专区;另一方面,定制金华创投精英成长营,打造政府公务人员与优质企业线上学习平台,目前已覆盖六大专业板块,79节创投课程。

“清科浙中”的“落地花开”,是新区优化金融服务体系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新区不断丰富金融服务抓手,成立资本市场工作站、融资担保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打造“一站式”金融服务联盟,为新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1月,浙江金义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开业,成为全市首家本地国有控股融资租赁公司,也是自2019年以来,浙江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批准设立的仅有的两家融资租赁公司之一、全省唯一的国有控股融资租赁公司。”区金融办主任卢磊说。

全市首个股权创新试点

加速崛起资本市场新版块

企业上市是其成长过程中的分水岭,相当于开辟了一个新的直接融资渠道,有助于企业增强竞争力,提高形象和信誉,益处颇多。在助力企业上市这条路上,新区从未停止探索。

乘着民营经济和民间资本市场活跃的东风,新区去年入选全省首批10个资本市场普惠服务试点县(市、区)之一,也是全市唯一试点,进一步助力提升资本市场普惠服务能力,帮助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为何新区能突出重围,脱颖而出?

2021年5月,金义新区联合浙江股权服务集团共同组建了全省首家区域性股权市场工作站——浙股集团金义新区资本市场工作站,进一步深化区级普惠金融服务。在该工作站的专业化助力下,新区设立了区域性股权交易板块“金义精选板”,采取统一遴选、动态跟踪、集中培育、重点服务等举措,为县域优质企业提供系列高效资本市场服务。截至目前,“金义精选板”挂牌企业已有24家。

“如果说在主板上市是上大学,挂牌‘新三板’是上高中,‘浙股交’属于地方性的股权服务机构,相当于九年制义务教育。”工作站负责人打了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企业上市之路并非一蹴而就,新区以培育企业成长壮大,最终上市并购为目标,推动股改挂牌、可转债发行、规范培育、投融资、定价转让、上市并购等一条龙、立体式的服务体系;同时积极探索中小企业可转债+担保的直接融资模式,落实可转债在金东落地的补贴政策,形成省股交集团、省担保公司、市国控融资担保公司三方分担风险的合作方案。

近年来,新区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企业上市挂牌工作的意见》《关于推进企业股改重组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意见》等,在政策和资金等要素上对重点企业给予倾斜和扶持。通过培育一批、改制一批、辅导一批、申报一批、挂牌上市一批,新区以金融服务为桥梁,完善企业上市资源后备库。截至目前,全区已有境内主板上市公司1家、创业板2家、新三板2家、省股交中心科创助力板挂牌5家、省股交中心成长板挂牌43家。可喜的是,2022年全区新增3家企业与券商签约,正式迈出上市工作的第一步。

金融业态逐渐丰富服务实体喜结硕果

建设银行金东支行变更为自贸区专营支行并迁至自贸区金义区块,宁波银行、中国银行在多湖街道新设2家支行,台州银行金华分行搬迁至金东商务中心,农业银行金华分行迁入浙中总部经济中心……金融业态逐渐丰富,助企硕果累累。过去一年,辖区内16家主要银行贷款余额1475.12亿元,工业企业贷款余额321.82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23.64亿元,制造业贷款余额 338.79亿元,民营企业贷款余额612.94亿元。

“金融企业一级分支机构,按实缴在我区注册资本的1%给予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的补贴”“新设法人专营金融机构按照金融企业一级分支机构购(租)房补贴政策,给予累计总额不超过100万元的补贴”……新区出台《支持金融机构集聚的若干意见》,从开办补贴、购(租)房补贴、地方贡献奖、人才激励奖等方面,以真金白银的形式加大金融机构招引力度,努力把金融服务业发展成为现代服务业的支柱产业,实现新区经济转型升级的跨越发展。

2022年,新区新增5家银行机构,2家基金公司,2家地方性金融组织。随着产业转型步伐的加快,各金融机构也紧跟政府政策和市场变化,在信贷投放、产品创新、服务品质等方面作了许多探索和努力。比如:浙商银行金华分行针对“专精特新”企业推出专项贷款;太平洋保险金华中心支公司针对民宿业开发设计“民宿保”;中国建设银行浙江自贸区金华金义新区支行为自贸区企业创新打造“银税关互动”信用贷。同时,各金融机构坚持差异化处置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企业帮扶、风险处置和不良化解等工作。

“感谢区金融办和区农业农村局牵线搭桥,帮忙我们找到合适的银行,增强了发展信心。”一场农业企业金融服务需求对接座谈会落幕后,金东区红君家庭农场负责人楼红君说。新区不断创新服务形式,让更多的金融“活水”流入农企中。根据农企特点,各金融机构推出“花木贷”“畜牧贷”“农场贷”等系列金融产品,有效解决农业领域融资问题,2022年累计为12家农企解决资金需求3600万元,助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

“金融机构在做好扶持实体经济的同时,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热心公益事业。”王庆军说。过去这一年,在区金融办的组织下,他们为抗击疫情一线的工作人员捐献价值8万元的慰问物资;酷暑时节,为环卫工人送上200份清凉套装,同时在营业厅提供免费避暑休息场所……而这还不包括他们自发组织的各类善事,于点滴细微处彰显爱心和担当。

记者 李玲添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