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银保监会关于深入开展“信易贷”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的工作部署,浙江省发展改革委、浙江银保监局以“数据高铁”建设为驱动,以加强信用信息共享为内核,高质量推进“信易贷”浙江站平台建设,提升金融供给的精准性、覆盖面和服务质效,努力推进金融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取得新突破。
一、需求分析
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一直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我们聚焦“融资难”“融资贵”这一顽瘴痼疾,召集行业资深专家组成需求分析小组,深入银行和企业走访调研,提炼出金融业发展中“不敢贷”“贷得慢”“贷不到”“防治难”四大问题。“不敢贷”原因在于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银行难以掌握企业真实信息;“贷得慢”原因在于整个信贷流程长,与企业“短、频、快”的资金需要不相适应;“贷不到”原因在于银行和企业对接成功率比较低,一方面企业反映贷不到款,另一方面银行诉苦找不到企业;“防治难”原因在于“政监银企”相关数据融合不够,风险监测难以穿透至明细数据,无法精准锁定风险源头。
二、创新举措
我们把数字化改革作为金融领域深化改革的总抓手,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金融提出的“服务实体、防控风险、深化改革”重大任务,集成应用、重塑制度、再造流程,谋划金融新发展格局。
(一)高度灵活的公共数据共享系统助力中小企业融资“增幅扩面”。依托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省一体化公共数据平台,建设金融专题库,实现政府公共数据、金融机构数据、企业数据、监管数据的融合贯通,帮助金融机构全面提升对企业的画像能力,更加清楚及时地掌握企业经营情况,为银行放心授信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这一政务数据的共享方式,既发挥了公共数据价值,又有效防止因数据垄断而导致的市场垄断,有利于形成公平竞争的金融营商环境。
(二)高效智能的融资供需对接体系助力中小企业融资“提质增速”。银企供需双方信息的充分共享和高效处理是实现金融服务智能化、精准化、高效化的重要前提。目前,已有208家、9646个银行业务网点、4.6万名客户经理纳入平台服务网络,构建形成三级银企对接服务体系。企业提交融资申请后,系统根据智能撮合规则自动实现企业需求与银行产品的精准匹配,客户经理在手机端即可开展移动办贷,确保融资申请1小时响应、3天内完成。
(三)开放协同的金融业务联办平台助力中小企业融资“减负降本”。在小微融资领域,“贵”除了资金成本,很大程度上还表现为企业等待成本高、贷款的风险成本高。平台围绕如何帮助银企双方提高贷款办理效率,实现了与省发改委、省自然资源厅等15个部门业务系统的协同对接,“总对总”打通系统应用、共建场景生态,实现金融服务内嵌于政务服务、公共数据支撑于金融业务,极大提高办事办贷效率,也为金融机构开发特色场景、再造业务流程提供基础支撑。建设“贷项通”特色场景,全省项目信息实时推送银行机构,双向共享项目审批、资金需求、信贷政策等信息,银项之间对得早、接得准。上线80天,通过系统授信315亿元,放款120亿元,今年9月22日,李克强总理作出批示,肯定浙江创新做法并向全国推广。
(四)源头防控的金融风险治理体系助力中小企业融资“长效发展”。为加强金融风险精准研判、问题快速控制、监管和政府协同跟进,一方面,开发监测预警模块,支持银行开展企业风险数据的智能化监测、自动化推送,实现对企业风险的动态化、智能化感知。另一方面,联合省法院探索小额金融债权纠纷处置快车道,“智慧诉讼”子场景支持银行机构在线完成证据材料报送,实现“即诉即审、即审即判”。此外,开发股权质押风险联合防控、医疗票据核验等功能,帮助银行或保险公司在业务发生过程中实现数据实时验证,消除虚假抵押、质押、骗保等案件风险。
三、应用成效
“信易贷”浙江站自发布上线以来,在线为全省企业和银行保险机构提供“无接触”式服务。平台入选2022年数字化改革最佳应用,相关功能设计获2项国家发明专利,2021年获“全国中小企业融资综合服务示范平台”称号。平台建设运行成效得到银保监会、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评价。
(一)企业侧:信贷获得感大幅提升。平台累计对接授信超1.69万亿元,企业17.1万家。23家银行自主建模295个,选定白名单企业156万户,为26万户有融资意向的企业授信超1200亿元。抵押手续办理时间由5-8个工作日缩短至不到5个小时,申请资料由几十页缩减为1张表格;知识产权质押线上办理时长缩短70%。服务模式和信贷产品创新正大幅度提升金融的普惠性。
(二)银行侧:数字普惠加速成型。平台日均数据调用量40-60万次,累计超2.69亿次。信息获取方式从“线下”到“线上”,从“分散”到“集中”,提高的不仅仅是金融效率,更是银企之间的信任度。信息贯通推动银企之间的高效互动,强化了“信用+融资服务”。工行浙江省分行2个数字化创新产品被总行评为全国推广最佳案例;杭州银行信贷客户贷后管理效率提升约50%。数据应用正加速推动信贷理念的变革和业务流程的再造。
(三)政府侧: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平台已完成治理端驾驶舱建设,实时监测各地市、各银行机构业务运行情况,及时做出治理决策。推动信贷结构持续优化变革,分行业看,制造业客户占37.1%,批发零售客户占41%;从贷款质效看,88.4%的贷款3天内完成授信,17.2%的客户为从未贷款过的首贷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