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区新闻 >> 新区要闻
  • 信息索引号:

  • 体裁分类:

  • 发布机构:

  • 主题分类:

  • 成文日期:

  • 公开方式:

制度先行精准帮扶

金东的“后进村”挂上了“前进挡”

发布时间: 2023-02-20 08:45 信息来源: 今日金东 访问次数: 字体:[ ]

22个后进村全面完成整固提升,落地“消薄”项目32个,集体经济平均增收36%以上;办理污水管网改造、休闲广场提升、拆除危旧房等民生实事72件;14个涉及多年未发展党员村销号100%,22个后进村违法党员零新增;化解信访积案11件,推动完成54项问题整转……一项项工作、一件件成果,大大提升着群众的共富获得感、服务满意度、治理安全感、筑基坚实感,同时也刻录着新区一些落后村到先进村的完美蝶变。

去年以来,我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建立软弱后进村(社区)党组织整顿长效机制的要求,通过多维数据碰撞,精准排摸筛选,启动后进村级党组织整固提升百日攻坚行动,同时组建“1+2”包联帮带团驻村指导,实现“后进”变“厚劲”,“短板”变“样板”,筑牢“红色根脉”稳固根基。

制度先行 晒比拼中谋整改

制度先行管长远,规范管理提质效。为进一步明晰责任,保证整改进度,避免出现责任真空,我区启动了后进村级党组织整固提升百日攻坚行动,并同步在全区村(社区)开展多年未发展党员村社清零攻坚、党员违法违纪整治震慑、集体经济强村赋能、信访积案集中清零、头雁育优示范领航五大专项行动。通过每周调度通报、每月提级晒拼的方式,进一步浓厚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我们村村民的文化水平整体不高,劳动技能欠缺,且大多因为年纪较大、家务繁忙等原因,无法外出务工,这就造成了村集体经济薄弱,总体发展比较慢,看到别的村被表扬,说实话心里是很有压力的。”为了在百日攻坚行动中取得好成绩,曹宅镇千人安村党支部书记曹旭红坚持党建引领,以项目促增收、以治理促团结,最终在区包联领导、镇联系领导、第一书记多轮分析谋划下,理清了发展思路。

“我们先后实施了党群服务中心、‘小长城主题公园’、‘美丽庭院’等多个项目,总投资530万元,项目建成后每年可以吸引游客1万人次以上,增收50万元以上。”曹旭红介绍,千人安村由“差”变“顺”、由“虚”变“实”的秘诀就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和示范带动作用,由第一书记抓总,实行“村干部+党员+网格”管理模式。村两委干部将建设任务中的难点按网格分组,村干部认领,由“两委班子+联系党员”组团攻坚,压实工作责任,不断提升在公共基础建设方面的治理效能。

虽然在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阻碍,部门村民认为土地回收价格不高、利益受损等不同意建设,联系党员和两委干部便多次上门,以情理和法理相结合的方式,经历了两个多月的反复沟通,最终成功将土地回收给村集体,推动村庄整体发展。项目的顺利开展,也让千人安村在评比中崭露头角,变身优选案例。

精准帮扶 智囊团中寻转变

“区有关部门主要领导帮带村,乡镇(街道)主要领导挂村,第一书记(联村干部)包村,现在我们各项工作开展的不仅有底气,还有动力。”谈及区里组织的“1+2”组团包联精准帮扶,孝顺镇范村党支部书记何贤能言语中满是感慨。“我们村是区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吴谊林进行对接,他不仅在资金和项目上给我们出谋划策,多次实地指导村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发展集体经济,还带领村两委干部赴曹宅镇雅里村学习‘金田共享’经验。”他说。

据何贤能介绍,吴谊林根据范村集体用地较多的特点,指导谋划了范村版“金田共享”项目,补助前期整治帮扶资金2万元,平整储备集体土地70亩,联系对接3家企业认筹,预计2023年可增收30万元。针对范村存在的多年未发展党员、涉纪信访件问题,吴谊林与村两委干部共同研究破解对策,目前已指导培养储备3名入党积极分子,实现信访积案清零。

“路通百业兴,致富劲头足”。岭下镇社会事务办副主任戴东明任岭二村第一书记后,发现该村存在党员干部凝聚力偏弱、群众对干部不信任等问题。为此,他以打通搁浅20多年的“断头路”为突破点,带领村两委干部晚上开会碰头研究,白天上门逐个推动,开展房屋拆除、土地征用、迁坟等工作。面对某户主提出的不合理要求,戴东明多次联系相关人员,面对面、心贴心做好沟通工作,最终赢得群众信任,让岭下镇釜阳街以北岭二段于去年10月顺利建成通车。这条465米直通省运会马术馆的“新大路”,极大提振了村两委干事创业精气神,也打通了岭二村实现乡村振兴的“共富路”。

(记者 楚千会)


扫一扫手机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