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要求,充分发挥信用建设对优化营商环境的作用,更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破除企业发展卡脖子环节,凸显信用在数字化改革中的基础性作用,杭州市针对信用报告代替企业无违法违规证明进行了改革。
一、主要问题
改革前,杭州企业在办理上市、融资、招标投标、评优评先活动中,均需到各级政府部门开具无违法违规证明,在开具过程中仍然存在“线下跑、多次跑、多头跑”等痛点。相关政府部门普遍反映,由于数据尚未打通,在办理该类证明过程中,存在程序繁琐、时间过长等堵点。通过该项改革实现系统集成、数据协同、流程再造、化繁为简,对于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提高企业获得感、增强企业守信意识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二、事件经过
(一)基本情况
企业信用报告(无违法违规证明)改革是通过数据共享、业务协同、流程再造,实现用一个信用报告代替多个无违法违规证明,让企业办事化繁为简。2022年3月14日,杭州市印发了《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广应用企业信用报告(无违法违规证明)有关工作的通知》(杭政办函〔2022〕13号),要求在基本建设投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建筑市场监管、住房公积金、文化执法、安全生产、市场监管(含药品监管)、税务(含社保缴纳)、消防安全、医疗保障、物业管理、房产开发和中介、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卫生健康等15个领域,全面推广企业信用报告(无违法违规证明)改革。5月31日,率先在“信用杭州”网站上线7个领域;7月29日,实现15个领域全面上线。
(二)应用领域和环节
在企业上市、融资、招标投标和评优评先过程中,各级政府部门要求相关主体开具无违法违规证明的,相关主体可以选择以企业信用报告(无违法违规证明)替代原有相关证明,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市场主体在开展市场经营活动过程中,需要相关主体提供无违法违规证明的,鼓励应用企业信用报告(无违法违规证明)。
(三)应用流程
1.数据全要素。针对各部门、不同领域无违法违规证明数据需求,我市依托全省一体化数字资源系统,全面组织归集无违法违规证明相关信息,并建立数据常态化共享机制。对于涉及省级部门掌握的数据,积极推进数据回流,确保数据应归尽归、全量共享,本次改革共涉及批量数据22项(省级数据12项),接口5个(省级接口4个)。
2.申请无纸化。企业可以通过浙江政务服务网账号直接登陆“信用杭州”网站,进入应用专区,在线申请企业信用报告(无违法违规证明),无需提供任何材料。
3.报告按需配。企业可根据应用需求,对证明领域、时间范围、用途进行菜单式勾选,形成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的报告。
4.证明秒开具。基于全省一体化数字资源系统,打通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和部门业务系统,实现省市县三级数据协同,让“数据跑路”代替“企业跑腿”,实现证明秒开具。
5.扫码可验证。企业信用报告(无违法违规证明)有效期为14天,企业和有关部门可通过二维码验证报告的真实性。
三、创新举措
(一)改革突破
1.制度突破,助力满意政府打造。出台《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广应用企业信用报告(无违法违规证明)有关工作的通知》,将该项改革作为改进政务服务的突破,实现程序再造,不断提高行政效能,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2.数据共享,促进政务协同提效。通过整合15个领域15个部门的行政处罚和监督检查信息,用“数据跑”替代传统公文流转,以数据协同实现报告“秒开具”,以多跨应用促进结果更精准。
3.流程再造,提升企业获得感。通过“一端申请、一纸证明”的线上模式,解决开具无违法违规证明的难点痛点,切实提高企业办事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工作成效
1.聚焦急难愁盼,社会反响热烈。“企业信用报告(无违法违规证明)非常利于办事人员,平常去窗口办理,要拿一些表格。通过数字化手段,现在跑都不用跑,直接在线上就可以操作”,万事利丝绸数码印花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对该项改革给予了高度评价。该项改革已在浙江日报、浙江之声和杭州日报等29家主流媒体上进行宣传报道,社会反响极其热烈。
2.聚焦民呼我为,应用成效明显。企业信用报告(无违法违规证明)上线运行以来,截止10月底,已有1190家企业使用该功能,共开具报告4356份,其中72%用于上市融资,15%用于评优评先,累计为企业节省了1713600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