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专家学者走进“民生议事堂”
看到基层协商的“面对面” 与“实打实”5月26日,“中国式现代化与非洲发展”研修班专家学者们来到金东,现场观摩了“民生议事堂”活动,感受基层民主协商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察民情
从村庄变化看协商成果
非洲专家学者们来到源东乡东叶村施复亮、施光南故居,在青砖黛瓦、雕梁画栋中感受历史的厚重,在浙江民建会员之家里,学者们深入了解当地文化特色以及源东乡民生议事堂工作开展情况。
伴随着《打起手鼓唱起歌》音乐响起,村民欢快地敲起非洲鼓,非洲学者们也情不自禁地加入其中,情到深处更是跳起了舞。
文娱活动后,更有特色美食。婺州特色糕点、点心,源东乡的水果、桃胶饮品。“这桃胶产自桃树,做成饮料口感甘甜也很健康。”工作人员向学者们一一介绍。“It's delicious!”学者们赞不绝口。
“源东农产品是我们的名片,区政协充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在源东乡开展‘金田共富’项目共享田地认领活动,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购买我们的产品。”源东乡东叶村党支部书记陈春生介绍。
“乡村很美,食物很好吃,村民很热情,这里的幸福感很高。”来自塞内加尔的泛非战略研究所研究员奥斯曼·凯恩说。
听民声
把协商平台搭在家门口
当天,一场“民生议事堂”活动在东叶村浙江民建会员之家召开。区政协委员、村民代表和相关部门、乡镇负责人围坐在一起,秉持“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这一人民民主真谛,你一言我一语商讨着各种民生问题。
把协商放在家门口,这样的场景在金东并不少见。去年区政协就在乡镇(社区)举办了52场“民生议事堂”活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04个。
喀麦隆雅温得第二大学政治与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恩图达·埃波德近距离感受后,对“民生议事堂”活动产生了浓厚兴趣。“这种在家门口就能解决问题的方式很好,我想把这种方法带回我的国家。”
如何促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推动人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是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基层政协工作的一个重大课题。浙江省政协不断探索人民政协向基层治理延伸,推动“民生议事堂”平台建设,真正将协商议政的触角深入到乡镇基层。金东更是不断创新“民生议事堂”形式,开展“企业面对面协商”“瓜田里的协商”“马路上的协商”等多元化协商活动。
说民事
问题有回应办法能落实
“部分集体经济薄弱村的老人餐食标准受影响。”
“我们将提高补助标准,减轻村集体经济压力。”
“我们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缺少精专型专家。”
“我们将分批次安排基层医护人员进修学习。”
“作为施光南的故乡,源东乡音乐元素还不够多元。”
“我们已经在商谈多个音乐项目准备落地源东。”
“民生议事堂”活动现场,委员、村民代表们的问题切点小、关联广、与群众切身利益紧密相连,相关部门、乡镇负责人的回应有态度、有力度、能执行、能落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这也是基层民主协商最重要的一部分。
协商过程中,来自科特迪瓦的邦巴·阿卜杜拉耶听得很认真,作为艾利克斯·乌弗埃·博瓦尼大学的国际关系史教授,他在一些书籍中了解过政治协商的相关内容,这次也是第一次现场观摩基层民主协商的过程。“有问题面对面交流,非常好。”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对老年人吃饭问题的协商解决。”来自埃塞俄比亚智库政策研究所的咨询顾问巴鲁·德米西·凯贝德说,“这让我看到了中国对人民生活保障的力度。”
(记者 朱翚)
扫一扫手机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