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

对金东区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代表第8号建议(意见)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23-06-28 16:48 信息来源: 区卫健局 访问次数: 字体:[ ]

*、沈**代表:

你们在人代会上提出的《关于要求加强我区公共卫生及医疗能力建设的建议》收悉,非常感谢你们对卫生健康事业的关心与关注,根据您提出的建议,现答复如下:

一、加快推进乡镇卫生医疗改革

根据国家、省、市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要求,我区各基层医疗机构平均具备西药(含中成药)药品种类400余种,区中医院具备700余种,基本能满足辖区内群众就医需求。全区各级医疗机构均通过国家“两定机构医疗保障信息平台”采购药品,有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采购、部分进口药品等限制权限的基层医疗机构目前采购不到;针对个别群众特殊需求用药,可通过家庭医师签约进行个别进药来解决群众特需用药问题。当下群众生活水平提升,对进口药品需要不断增加,我局将积极与市医保部门对接反映群众诉求。

二、申请重新核定人员编制

编制总额不足是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基层医疗机构普遍存在的问题。从我区来看,2010年核定全系统编制数689名,现有在职在编591名。而我区七普人口数达51万,服务人口增加了近一倍,可医疗机构编制数没有增加,这几年因为疫情的原因,医务人员短缺现象尤为突出。因此,我局多次与区委编办沟通协调,并召开党委会和座谈会,专题研究编制和人员配备工作,目前我局已向区委编委申请增加全区卫生健康单位编制数,不足部分由编外控制数补充,重新核定后,我局再根据各医疗机构服务人口数、开放床位数和实际工作量等因素,动态调整各单位编制数。

三、加强乡镇卫生院卫技人员培训

一是医疗业务知识培训方面。我局分批次安排基层医护人员

赴医联体医院进修学习、科室轮转培训,按“重全科、强专科”的思路扩大基层业务范围,同时邀请医联体医院专家授课,制定一般性病种的优质诊疗方案,不断提高基层诊疗质量。近年来,每年派出外科、妇科、产科、内分泌、心血管科、B超等专业20余人次赴省、市区医院进修。2023年,我局分两批次派出50余名业务骨干参加全市基层骨干医师高级培训班。

二是公共卫生知识培训方面。每年年初即制定年度公共卫生培训计划,内容涵盖12大类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基层医疗机构内部公共卫生业务知识培训学习每年不少于12次;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责任医生培训每年不少于4次。每季度组织召开区级公共卫生例会,对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公共卫生知识培训。落实区级各类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业务指导,及时整改和反馈指导中发现的问题。

四、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薪酬待遇水平

根据《关于全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绩效奖金发放有关事项的通知》,2022年,卫生健康系统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绩效奖金提高至人均8.78万元,经考核后发放。经测算,我区卫生健康单位在职在编人员人均工资待遇水平为19.72万元(不含单位缴纳的保险、公积金等),与区内其他事业单位持平。同时,我区严格落实省市关于关心关爱医务人员激励保障政策,2022年按照人均15030元核定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核增一次性绩效工资总量。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探索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提高医务人员待遇和工作积极性。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加大医疗设备投入。根据原浙江省卫生计生委、浙江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浙江省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设备配置指导意见的通知》(浙卫发〔2014〕146号)文件规定,市财政在2014-2021年,每年投入2000万元对市本级42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浙江省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设备配置标准(试行)》A类、B类、C类医疗设备配置标准,我区完成所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配设备的配置。下一步,我们将在原标配设备配置的基础上,结合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功能定位和实际需求,经科学论证,积极争取财政资金,分批更新部分标配设备及增加选配设备。

二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十四五”期间,计划投资14.35亿,对全区所有医疗机构实施整体迁建或扩建。目前,区二院新院区已投入使用;区中医院、区妇保院、傅村卫生院、塘雅卫生院项目均已进入装修阶段;鞋塘、含香、岭下、低田、江东5家卫生院迁建项目正在主体结构建设;源东、赤松两家卫生院目前正在工程设计阶段。同时,积极谋划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统筹全区村卫生室合理布局,筑牢基层卫生网底。到“十四五”末,金华市中心医院金义院区投入使用,区中医院达到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标准,区妇保院达到二级乙等妇保院标准,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区、小病不出村、康养回基层”。


金华市金东区卫生健康局

2023年6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