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政务服务蝶变
我区以政务服务“软实力” 打造营商环境“硬名片”“一个窗口、一次申请、一趟往返,不仅准备的材料少了,流程也少了,而且当天办结拿证,为金东区的优质服务点赞。”近日,金华市华澳博扬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苏先生拿着刚刚办理的证照高兴地说。
该公司负责人感受到的“极优”办事新体验是我区推进政务服务迭代升级带来的变化。近年来,区行政服务中心积极推进政务环境优化提升,深化数字赋能,提升便民服务能级,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越来越多的“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让企业办事方便快捷又轻松,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越来越强烈。
创新模式 政务服务惠企利民
服务效果好不好,企业群众最有发言权。区行政服务中心以办事群众需求和体验为导向,在政务服务能力全方位重构重塑上实现新突破,通过审批服务“加减法”,全力跑出政务服务“加速度”。
组织150多人的审批效能监督负责人队伍,开展7场监督员培训。为实现管理“零误差”、服务“零差评”、审批“零超期”,助力打造以“效率”为核心的营商环境,今年一季度,区行政服务中心启动政务审批服务效能“慧治理”改革,根据管理标准实现审批效能标准量化、自动管理、同质比拼,建立黄、橙、红“三色预警”机制,推动行政审批效能提升管理改革。截至目前,全区共预警1992次(黄色781次、橙色473次、红色738次),已办结消除预警1173次(黄色585次、橙色322次、红色266次)。今年一季度超期件降至46件(去年一季度678件),同比减少93.22%。
舒女士在非工作时段通过浙里办APP上申报“出生一件事”,让舒女士想不到的是,次日上班没几分钟就收到了出生医学证明的办结信息,这得益于“慧治理”应用第一时间看到舒女士提交的申报信息,让工作人员优先处理网上申报办件。“在‘慧治理’的驱动下,行政服务中心大厅实现全程智办的政务服务,‘互联网+政务服务’带来了极速的智慧政务体验。”区行政服务中心大厅负责人乐意说,数据资源共享互认和政务服务事项审批透明公开,进一步推进了政务服务标准化、智能化和便利化。
同时,区行政服务中心积极探索“新店开业一站式联办”模式,解决开业审批费时费力的难题,这是“全科受理+一网通办”情境下,我区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与政务服务提质增效的一次成功实践。据了解,区行政服务中心将“企业开办”和“新店开业一件事”事项整合在全科服务窗口进行办理,办事群众领取营业执照后,只需填写一份联办申请表和承诺书即可发起“新店开业一站式联办”,由工作人员将申报材料上传至系统,后台审批核发行政许可决定书,实现店招广告审批、装修占道施工、开业花篮摆放审批备案三个事项“线上申请、一套资料、并联办结”。目前,“新店开业一站式联办”模式已在全区范围内推广,累计接收审批备案申请71件,综合审批时效由过去24小时内办结提升为即办。
降本减负 提升公共资源交易质效
“从4月开始,所有在金东区进场交易的招投标项目,取消了向中标企业收取交易服务费。”金华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金东区分中心副主任池玛将说,“经测算,这项措施将每年为我区所有中标企业节约成本约300万元,切实做到为企业降本减负。”助力优化提升公共资源交易营商环境,区行政服务中心主动作为,进一步降低市场主体招投标制度性交易成本。
围绕优化招投标领域,区行政服务中心持续提升公共资源交易质效。2023年1—4月,我区共完成进场交易项目120个,同比增长71.4%,交易总额55.03亿元,同比增长213.1%。“我们一季度电子化开标率达100%,‘不见面’开标率达100%,运行情况得到招投标各方主体一致认可,有效解决基层招投标中心无固定招投标场所,对招标代理机构过度依赖等突出问题。”池玛将介绍。区行政服务中心大力推广限额以下交易系统的落地使用,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实行网上招标、网上投标、网上开标、电子评标的无接触服务,线下不见面、线上点对点,实行“一站式服务、闭环式管理”工作模式,所有进场项目做到“一表申请、一网通办”。
建立区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异常评标反馈机制,构建全程音视频监控和电子门禁系统,健全评标专家信用评价体系……区行政服务中心持续推进“规范化”交易,强化部门联动工作合力,对交易活动实行全流程化管理,探索实施代理机构“积分制”管理,有效规范代理机构合法合规开展招投标代理。
此外,区行政服务中心推进“普惠化”交易,坚持按保证金管理办法按时退返保证金,并明确凡在金华市内办理过浙江CA天谷签章的企业,在市本级交易平台均可直接绑定使用,无需另行付费;积极优化系统对接,支持市场主体启用投标保证保险电子保单业务,区内工程建设项目投标企业可选择以缴纳投标保证金或电子保函保单的方式进行投标。
服务升级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多向发力,区行政服务中心打出系列政务服务提能提速、提质提效组合拳,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展示窗口”。
区行政服务中心结合建设发展实际,深化商事登记“智能秒办”审批。“目前约30%的市场主体开办登记已由机器人自动审核,群众可自主申报、自动审批、自由领照。”区市场监管局登记注册与信用监管分局局长李墅说。如今,企业的环评审批时限也由20个工作日压缩至即办;建设项目“多评合一”,一般项目环评审批实现企业“零跑腿”;小微企业“打捆”审批,完成金华市首个小微企业园环评“打捆审批”项目《江岭智创园塑料制品企业生产线技改项目》。
政务服务每前进一步,企业、群众的满意度就会增加一分。为进一步扩大政务服务改革成效,区行政服务中心高标准推进41个“一件事一次办”集成场景,涵盖医疗、卫生、教育、就业、企业生产经营等多个领域。今年以来,已办理“一件事”各类主题16395件,有力推动了减流程、降成本、畅渠道、优环境,真正做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环境好、效率高,工作人员办事很放心。”在多湖街道牛皮塘社区,解决完养老保险问题的刘阿姨笑着说。助推公共服务公平可及,区行政服务中心着眼推动政务服务资源向基层倾斜、服务向一线集中,在全区深入开展乡镇(街道)政务服务综合窗口办事员改革,理顺乡镇(街道)政务服务队伍管理体制机制。目前,改革任务已在12个乡镇(街道)全面铺开,建立基层政务服务综合窗口联办制度,制定审核响应时间、办理时限,绘制工作流程图,完成320个服务事项清单梳理,并开展13名综窗办事员聘任工作,为纵深推进下一步改革打下扎实基础。
此外,区行政服务中心常态化开展“政务服务讲堂”活动,面向全区37个涉审部门的所有政务服务工作者,围绕政治理论、营商环境优化、改革创新、政策业务、礼仪形象、文化文艺等方面,多领域、多形式地授课,不断提升政务服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贡献政务服务力量。
(记者 杜雨霄)
扫一扫手机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