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信用分互认互通平台让信用“价值连城”
发布时间: 2023-07-21 21:29

一、案例背景

建立城市信用应用体系,让看不见摸不着的信用更加“有用”,从而鼓励社会形成诚信风尚,是现在长三角乃至全国各个城市面临的共同课题。杭州于2018年11月上线了“钱江分”,目前,钱江分开通人数超过487万、查询使用人次超过9300万。与此同时,国内各个城市也纷纷推出了自己的信用分——如宁波 “天一分”、厦门“白鹭分”、苏州 “桂花分”等等。由于各城市信用分赋分规则不同、平台载体各异,跨城市互认面临较大难度。在这一背景下,杭州率先于2020年4月推出了全国首个城市信用分互认互通平台,为信用分互认和应用场景互通提供了“数字解决方案”,并于2022年升级推出了城市信用互认互通线上协议签署平台。

二、实施情况

(一)分数换算机制

城市信用分互认互通平台作为连接不同城市信用分的纽带,其中间换算模型设计标准明确,锚定依据是初始城市信用分,按照对应公式进行转换,同时可根据目标城市的自身需求进行小范围调整。中间换算模型采用的是经验分布函数(EDF,Empirical Distribution Functions),通过经验分布函数可以精确地确定每个分数具体所在的档次。加入城市信用分互认互通平台的各城市定期更新本城市市民信用分对应的评分模型框架、分数档次信息、分数分布情况,并仅供城市信用分中间换算模型设计使用,同时依业务开展及其他互认互通城市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模型算法互认方法。

(二)信用信息互通及分数更新

如果原城市为A的某市民,在目标城市B暂住期间产生了一些守信或不良的数据,目标城市B可按照B城市标准进行归集,并推送到城市信用分互认互通平台中进行存储,并及时将相关信息推送至原城市A的信用中心。由A城市的信用中心,按照A城市的信用模型标准,对该市民进行分数变动,并将变更后的分数反馈至平台中,再根据更新后信息调整B城市的转换分数。

(三)用户便捷操作体验

以杭州用户去往其他平台城市为例,市民打开杭州市民卡APP首页进入钱江分页面,在完成身份核验并授权开通钱江分后,可点击城市信用共享按钮,选择目标城市站点,系统自动根据钱江分分值通过平台特定转换规则生成目标城市的互认版城市信用分,并在页面中提供旅游景点优惠、免押金住宿、先就医后付费等可在目标城市使用的常用应用场景功能入口。

(四)线上签约存证功能

为服务联盟城市、促进信用互联,今年升级推出的城市信用互认互通线上协议签署平台,可以实现城市信用运营机构身份认证、协议签署、协议管理、印章管理、区块链存证等线上一站式协议签署服务。全程电子化签署、文件在线流转、证据链完整可靠,打造安全无忧的互认互通协议签署、存证服务体系。

三、案例成效

截至目前,杭州已先后与厦门、宁波、郑州、衢州、绍兴、嘉兴、湖州等7个城市上线了城市信用分互认和信用应用场景互通,并与苏州、南京、武汉、阜阳、六安、宿州、亳州、黄山、马鞍山、天津、威海、榆林、赣州、遵义、海口、三亚、舟山、丽水、黄石、济南等20个城市达成城市互认互通合作签约或合作意向。基于城市信用分互认互通平台能够实现跨区域分数换算,平台上各城市市民可跨城市享受多地信用应用场景的守信福利,实现城市信用共享、守信联合激励。

目前,城市信用分互认互通平台累计实现转换人次近3万,累计实现转换人数近1.8万人。基于 “个人信用码”试点的杭州都市圈信用应用场景互通,信用码查询量则高达43万余人次。

四、案例创新

(一)创新“城市信用跨区域共享”模式,实现跨区域享同城信用便利。通过城市信用分互认互通平台,市民可以直接将自己城市的信用分转换为目标城市的互认分,并使用相应的场景服务,而不必再重新注册申请新的信用分,这样即使去到外地,信用也无需从零开始积累,基于可“漫游”的城市信用分实现城市信用共享、守信联合激励,让城市信用“价值连城”。

(二)创新科学合理的城市信用分映射机制,实现多城市分数实时换算。城市信用分互认互通平台基于对标分数百分比排位转换机制,通过经验分布函数建立分数映射关系,同步对应到其他城市信用分的同比例排位,无需进行信用行为的原始积累和数据传输,即可实现跨城市信用分转换。城市信用分互认互通平台充分考虑各城市信用分在源数据体量、评价体系及应用场景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实现信用分的对等互认,互认互通机制科学合理、经济高效、方式灵活、易于扩展,有助于促进跨区域信用生态圈的建立。

(三)创新升级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城市信用分互认互通平台。“钱江分”项目团队积极探索区块链技术在城市信用分互认互通领域的深入应用,一方面,各城市签约行为在区块链上存证,无需协议线下流转,能迅速、广泛推进城市间互认机制;另一方面,探索在取得用户授权的基础上,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底层用信行为记账,实现用信行为发生城市和常住源城市的同步反馈,建立跨区域用信行为异地积累和底层信用信息跨区域互认的机制,为跨区域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提供可行路径。